• 沒有找到結果。

傳球策略與投籃結果的關係…

第五章 討論

第四節 傳球策略與投籃結果的關係…

不同的傳球策略引導球的流動,將場地分為膠囊區與膠囊區以外,投籃出手的位置 在膠囊區外時,次數遠大於在膠囊區內投籃,再分為由膠囊區傳導出來或外圍互傳,兩 者投籃皆能與防守者取得距離進行投籃,被犯規的比例明顯較少,但是在形成助攻或潛 在助攻的情形略有不同,由膠囊區內傳導至外圍的傳球助攻與潛在助攻的比例與總助攻 和總潛在助攻相近,外圍傳導的情形則是比較不容易形成助攻。外圍出手的球通常球線 較長,球飛行的時間也較久,防守者能有機會判斷對手意圖,並干擾對手投籃。出手位 置在膠囊區時,不論是由外圍傳至膠囊區或是膠囊區內的短傳,在形成助攻的比例較高,

同時也非常有機會被防守方犯規而得到罰球。在膠囊區進行投籃,首先要避免防守位置 違例的產生,能夠得到空檔投籃,命中率高,助攻自然較多,防守者面對進攻球員在膠 囊區時,較多會採取近身防守,阻止對手取得投籃機會,身體接觸較激烈,裁判也容易 注意到犯規的發生。球員爭搶籃板球後的投籃形成助攻或潛在助攻的趨勢也與總助攻和 總潛在助攻相近比例相似,被犯規較高的情形,可能是在爭搶籃板球後,防守者較不能 取得好的防守位置,要跳起干擾對手投籃時,身體的移動可能較大,便容易與對手的身 體發生接觸,造成犯規。根據表 4-4 將由膠囊區內作為傳球起點的次數共 1339 次,膠 囊區外作為傳球起點的共 1667 次,膠囊區外做為起點的次數些許較多,同時計算成為 助攻的次數,膠囊區內作為傳球起點且形成助攻的次數共329 次,膠囊區外作為傳球起 點且形成的次數共298 次,與成威寰(2009)的研究中,近籃區成為助攻區域的結果相近。

第陸章、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探討時間與空間在合球比賽中對於投籃的影響,發現本屆賽事平均一次球權 使用 8.66 秒,製造一次投籃機會需要 8 秒左右,8 支參賽隊伍的平均進攻時間在 8~10 秒之間。投籃次數、進球次數以及命中率並非平均分布在進攻時間內,在進攻時間剩餘 12 秒以上三項指標有較高的次數/比例,進攻時間超過 13 秒後,各項指標都大幅的減少。

32

時間與空間對於投籃表現有影響,進攻時間進行群聚分析後可以分成3 組,分別為剩餘 0~10 秒、剩餘 18~25 秒以及剩餘 11~17 秒,時間的主要影響在剩餘 0~10 秒時,投籃表 現比其他兩個時間相對較差。投籃區域方面,投籃次數以前場最多,進球數也同樣最多,

命中率膠囊區最高,但膠囊區投籃次數最低。傳球策略中內傳內的方式有較多的助攻數,

外圍互傳的潛在助攻最多,在膠囊區出手,無論球從外圍或膠囊區傳來,有較高機會被 犯規得到罰球機會。

本研究的過程以群聚分析將進攻剩餘時間分為三組的發現可以作為後續類似研究 時間劃分的一個依據,在剛開始進攻時若不能取得極佳的投籃機會,球員可能會重新組 織一次投籃,面對進攻時間壓力下,進球次數與命中率大幅降低,教練團可以往此方面 著想,是否能在短時間找到好的投籃機會。本次研究沒有特別將動態投籃與靜態投籃(自 由球)分開標記,使得在投籃表現在進攻剩餘 25 秒時,相較有一些優勢,在膠囊區開始 進攻且防守者須從2 公尺外開始行動的投籃有較高的命中率,未來研究可將動態投籃與 靜態投籃分開進行分析。在傳球策略上除了膠囊區與膠囊區以外的區分,未來可以加入 前後場的分區,讓空間的用途更明確的被發現。本研究發現傳球策略與投籃結果有關聯,

卻不能了解這些傳球策略使用的時機,值得未來研究探討。本研究使用比賽轉播影片做 為紀錄的來源,但因影片畫面會有一些不確定因素,如精彩畫面重播會影響下次進攻時 的畫面,及官方紀錄台的時間記錄也時常會有遺漏等,無法取得完整比賽內容,未來研 究可以自行錄製比賽影片做為分析依據。

33

引用文獻

王郁琳(2010)。優秀合球選手在不同距離 V 型移位接球投籃動作之運動學分析(碩士 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王景南、王世椿(2001)。以典型相關分析探討籃球比賽的攻防技術。體育學報,(30),

207-215。doi:10.6222/pej.0030.200103.3520

王凱新(2017)。探討傳球對於不同進攻策略及出手位置之關係:以超級籃球聯賽第十 二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中華民國合球協會網站(2017)。www.korfball.url.tw(2017)。

中華民國合球協會網站(2018)。www.korfball.com.tw(2018)。

成威寰(2009)。合球競賽表現之標記分析-以 2008 世界青年合球錦標賽為析論對象(碩 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doi:10.6836/NTTU.2009.00155

吳正奇(2005)。國內合球運動發展之我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376-382。

李竹圍(1994)。一九九一、一九九二年世界大學合球賽中華隊攻擊技術分析與表現之 研究。北體學報,(3),181-239。doi:10.6167/TPEC/1994.3.5

李雲光、江孟珍(2002)。2001 年東亞運籃球比賽攻守紀錄之分析。北體學報,(10),

211-219。doi:10.6167/TPEC/2002.10.19

林逸軒(2017)。以拚搏數據探討籃球比賽防守對進攻的影響-以FIBA2016 里約奧運男 子籃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傳基(2012)。高中合球選手不同訓練後對投籃命中率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台北市。

周瑾璇(2009)。合球運動在台灣發展之研究(1979-2008):從歷史社會學角度分析(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34 doi:10.6659/NTUEPE.2007.2.250

張學坤(2013)。突破50 公分: 三分線增長對籃球攻守表現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學坤、曾國棟、劉有德(2013)。跨越 6.25M 對男子籃球攻守表現的影響。運動教練 科學,(30),27-39。doi:10.6194/SCS.2013.30.03

曾國棟、李易潔、劉有德(2010)。時間與比分差對三分球投籃之影響。台東體育學報,

12,1-12。

曾國棟、劉有德(2010)高中籃球聯賽攻守紀錄主成分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2(2),43-50。

曾國棟(2011)。板凳教練致勝之道:籃球進攻技戰術動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蒙大慶、林如瀚(2008)。2007 年超級籃球聯賽參賽隊四節得失分與比賽結果相關性研 究。運動教練,11,53-60。

鄭文蕊(2008)。2009 高雄世界運動會正式項目-合球。大專體育,(99),147-151。

doi:10.6162/SRR.2008.99.23

藍于青、劉有德(2017)。以空間訊息探討籃球的進攻結構型態。運動教練科學,(47),

57-68。doi:10.6194/SCS.2017.47.06

35

Altman, D. G. (1991). Practical statistics formedical research. London: Chapman & Hall.

Cohen, J., (1960). A Coefficient of agreement for nominal scal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1), 37-46.

Csapo, P., & Raab, M., (2014). "Hand down, man down." Analysis of Defensive Adjustments in Response to the Hot Hand in Basketball Using Novel Defense Metrics. PloS one, 9(12),e114184

Hughes, M., & Franks, I. M., (2004). Notational Analysis of Sport: Systems for Better Coaching and Performance in Sport, Routledge.

Ribas, R. L., Navarro, R. M., Tavares, F., & Gómez, M. A.(2011). An analysis of the side of rebound in high level basketball ga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Sport, 11(2), 220-226.

Tavares, F., & Gomes, N. (2003). The offensive process in basketball-a study in high performance junior tea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Sport, 3(1), 34-3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