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全文回顧

一、星雲模式:建設人間淨土

星雲大師在佛館的弘化方式,可以分成三大次第展現:皆大歡喜、同體共生、

以人為本。先以皆大歡喜,引領大眾入館。入館後,透過建築施設的意涵,展現同 體共生,而教化眾生,並設計活動,以人為本而應機教化,引領大眾,再回到館內 參與各項活動,此所施的善巧方便,展現星雲大師的領管智慧,故次第性引領大眾 入館、認識、踐行,就是要建設人間淨土,此說法、做事的弘化方式,不離星雲大 師管理的操作模式。

在星雲大師的三大操作模式下:第一、管理方式(主模式):領管智慧,展現「制 度領導」,「分權管理(集體創作)」,建設全方位佛教道場;第二、說法方式(副模 式):建築施設,展現「創意第一」,「契理契機」,「與時俱進」,建設傳統與現代道 場;第三、做事方式(副模式):活動設計,展現「自覺行佛」,「說法語言」,「口號 運動」,建設證悟的人間道場。

所以,星雲大師以「縮小自己,成就他人」的思想,造就「老二哲學」的領管 智慧,展現菩薩布施的歡喜,讓「集體創作」,成就「無我」。又對建築設施,是用

「智慧」莊嚴道場,是為人間菩薩度化眾生的方式,此以環境接引大眾,呈現「現 代化」且「契理契機」弘化,展現智慧說法(理論),即「菩薩行證」。而觀音菩薩,

尋聲救苦,地藏菩薩,度地獄苦,這一切皆從「忙」而度脫眾生。因此,以忙為「法 要」,設計多元的活動,讓「忙」成為實踐法要的修行方式,實乃展現菩薩的「普應

485 李廣良:〈人間佛教的思想建構與全方位的實踐〉,程恭讓、釋妙凡主編:《二○一四˙人間佛 教高峰論壇˙開放》(高雄:佛光文化,2014 年),頁 112。

486 程恭讓、釋妙凡:〈序-一個人間佛教的傳奇〉,程恭讓、釋妙凡主編:《2013 星雲大師人間佛 教理論實踐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 年),頁 13。

一切」。

為此,這應可以說「星雲模式」與「菩薩行證」導引出「模式」展現營運方式,

「行證」踐行精神理念,如「星雲模式」的思想,是從「內:建築施設」到「外:

活動設計」,看到佛館背後的「核心:領管智慧」,且在實踐思想中,彰顯菩薩生命 的特質。而星雲大師透過弘化方式,推展「圓融」方向,並以佛陀教法為要,推行

「三好四給,圓滿五和」。所以,在做事的理念,顯現菩薩的特質,是「無我」與「無 畏」的性格與精神,故人間菩薩實證人間後,圓融五和及全球化為首要,亦建築上,

透過「五和塔」傳遞人間佛教,再由活動上,踐行「國際活動」宣揚佛陀教理,應 可說,建築和活動密不可分,而說法和做事也是「不一不二」。

(一)行三好四給,帶來「圓滿五和」的未來

當自覺行「三好」,覺他行「四給」,便成就了覺滿的「五和」,此星雲大師對於

「和諧」是雙向,且認為「親友、同事、區域、族群」皆要和諧487,由此可看出他 一生以「眾緣和合」為念,推展「和諧」到「世界」,以實現「和平」,故「五和」

是展現「和諧」模式,而「和諧」便要從「四給」做起,方能圓滿菩薩實踐人間,

以「教化眾生」而修持「三好」,成就菩薩以度脫眾生之苦,而達「和平」。

(二)全球化走向,帶來「世界和平」的展望

國際化與全球化的差異,主要是全球化,含攝國際間融和,亦「人我一如」後,

形成「四海一家」,更是建構「地球村」藍圖,此從佛館「活動設計」,可綜合出二 個面向:第一、文化:重視中華文化遺產,與中華民族統一的「合而不分」理念,

再藉由「傳承」力量,讓融和有希望;第二、國際:藉由「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

讓國與國距離拉近,也促進相互友好,因此佛館應是推動佛光山走向全球化的重要 推手。

雖然,依目前活動從2012 年到 2015 年已舉辦過 6 場,且尚未全球化(只有大 陸和亞洲的宮廟來訪),但依其操作方式布局,讓建築和活動相互接引,未來應是 推向全球化融和,又加上2014 年佛館成為國際博物館,讓國際交流成為佛館走向全 球化的助力,此從「圓滿五和」和「全球化走向」,都以融和的思想研析「菩薩行證」, 行持「行動教化,證道人間」是成就「星雲模式」。同時,達到「淨佛國土,度眾生 願」,應為體證「星雲模式」是一種「典範」的展現。

487 閻崇年、星雲大師著:〈和合〉,《合掌錄:閻崇年對話星雲大師》(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年),頁198。

二、菩薩行證:通達法界圓融

佛館的空間布局、規劃,讓建築能圖文說法,展現生命教育的意涵;展覽、表 演活動能藝文傳播,展現佛教傳承的力量;設施能給人方便,展現人間佛教的精神 等,來為這座國際博物館設立各項弘化的目的,並藉由國際性活動,促使佛光山融 合宗教,即是象徵「社會和諧」,也達到五和的最高境界-「世界和平」。所以,針 對全球化發展,星雲大師的看法:

一、對宗教的全球化要互相尊重,二、對經濟的全球化要大小共存,三、對 社會的全球化要各表特色,四、對未來的全球化要同體共生。488

從宗教、經濟、社會、未來的全球化,乃離不開他一生提倡「三好、四給、五 和」核心價值,為此為社會、為佛館帶來具體「菩薩行證」的展現模式(如圖21)489, 即可接軌通達法界圓融:

圖24 「菩薩行證」的六大展現模式圖

(一)「傳承」模式:保存世界文明的資產,發揚中華文化

佛館建造「48座地宮」珍藏世界文明的古物,記錄著人類所走過歷史,讓每一 朝代文物可以傳承給後代的子孫,並將此文化藉由展覽、展演等多元化的動態或靜 態呈現,使中華文化可以推廣、發揚出去,實為對佛教、社會,乃至國家有「傳承」

488 釋滿耕:〈星雲大師與當代「人間佛教」 五之五〉,《普門學報》,第 35 期(高雄:佛光山文 教基金會,2006 年)。頁 157-171。

489 筆者製圖。

展現。

(二)「融和」模式:促進國際交流,增強宗教融和的發展

藉由「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宗教性活動,帶來弘法效益,如各國齊聚在一起,

是為「團結」開始;不同宗教各自展現各自文化的藝術,象徵「和平」開始,而「團 結」、「和平」所帶來的和諧,實為宗教漸漸走向「融合」展現。

(三)「創新」模式:統合傳統與現代化的藝術,展現創新

星雲大師多年來弘化方式都離不開「創新」這個名詞。他利用傳統與現代展現 手法,生動又活潑呈現出「人要的」,使回歸佛陀本懷的同時,已實踐現代化藝術 的人性化,如全台首座360度環形螢幕的大覺堂,利用多種聲光媒體設備,讓展演活 動,達到國際性、專業性、現代性外,中央主燈的漸進式燈光效果,利用蓮花設計,

將周圍的祥雲營造七彩雲朵的效果,使弘化度眾手法,實為「創新」展現。

(四)「專業」模式:國際及學術會議,提升全球化的地位

國際級博物館因為有論壇及學術會議,提升博物館在地的價值性,讓佛館能走 向全球化,如「星雲人文世界論壇」,邀請國際人士做開放式座談,接引度眾的弘 化方式,實為「專業」展現。

(五)「教育」模式:以家庭為核心,重視生命教育的推廣

佛館重視家庭、親子關係,可從為兒童設計一系列活動的「三好兒童館(二眾 塔)」、戶外教學、親子舞台等,都是展現對親子重視。此外,「五和塔」以家庭為核 心,由小到大的儀式祝福禮,能給予歡喜而看見對生命的關懷,實為「教育」展現。

(六)「交流」模式:締交友好博物館,打開兩岸和平之路

佛館走向全球化發展,除了國際化布局外,兩岸藉由「締結友好」,拉近距離,

促進交流,也讓「三好運動」成為普世價值,實為「交流」展現。

菩薩道的實踐,重視「普度眾生」,而呈現方式,也就具「多元化」的模式,此 眾生需要什麼而「做」什麼,是大乘菩薩修持方便法門的思想,此指「做」就是需 善巧方便來接引。所以,誠如滿義法師認為,重視現世的成就,希望把淨土建設在 人間,是「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很重要的思想特色。490而人間佛教就是藉由活動 理念,以人為本,量身訂作,所行持的善巧方便,為眾為教,這也是「人間佛教」,

490 釋滿義:《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台北:天下遠見,2005 年),頁 317。

最後在實踐「三好」、「四給」後,能昇華為無我,而走向「五和」。

總結上述,實乃弘揚人間佛教,成就淨佛國土,就是「教化眾生」。而佛館的使 命,實乃已將組織的價值、信念表達出來,即是藉由歷史建設的「48 個地宮」,結 合宗教與「佛教藝術」,並以人心建設的「公共服務」,締結友好博物館,開啟「兩 岸交流」對話的窗口,實踐「生命教育」,以達「教化眾生」而「度眾生願」。所以,

「菩薩行證」是行「三好四給」,證「五和」,也是以「平等」思想,建設「圓融無 礙」淨土,亦誠如覺繼法師提出:

結合佛陀宣說的教理、弘法者(星雲大師)的詮釋與弘揚(理論:人間化),

以及佛弟子(僧信二眾)的修行體證(實踐:化人間),才構成完整的佛教。

491

完整佛教,是需回歸佛陀「示教利喜」的教法。而形成「思想系統」完善的核心,

要融入「三好四給」菩薩行,體證「五和」人間,此建構起「星雲模式」,方能弘化 全球,成為典範。所以,透過活動設計,不分彼此,發展國際化、全球化,再透過 建築施設,傳遞佛陀教法,可以說活動與建築是相輔相成,成就「星雲模式」。而「菩 薩行證」是「理論」與「實踐」並行,讓佛館正是實踐行證的典範,讓行化人間的 行者,皆教化人間,而成就菩薩道,成為「菩薩行證」最佳典範的體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