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成果

本研究透過「星雲模式的菩薩行證」的舉事證理,發現如下:

一、操作模式重於人本思想和實證內涵

操作模式不是一條單行道,也非一定要透過建築才能說法,活動才能做事。而 是操作模式在那,便能隨其受用。因此,星雲模式的菩薩行證,透過「歡喜入門,

接引度眾」和「弘化多化,廣度接受」的操作方式(如表38),讓建築與活動缺一 不可,也因說法的不同,可以「給人懂」,又做事的不同,可以「圓融」,使弘化方 式不同、為教願心也不同,自然證悟目標也不同。

491 括符內的文字是筆者加入。參見釋覺繼︰〈人間佛教的“人間化”與“化人間”〉,釋覺繼、學 愚主編︰《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頁 126。

表38 建築與活動的操作方式之分析表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87648(引用時間:2016 年 7 月 12 日);〈景 點導覽-本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http://www.fgsbmc.org.tw/info_attractions.html#main_hall

(引用時間:2016 年 2 月 1 日)。

表39 「創意結合」分析表

陀的一生」、「貧女一燈」,吸引大眾。此外,佛館3D 電影「三好劇院」及「一筆字」

1,476,967 人次、「佛教地宮還原館」937,547 人次;「佛光山宗史館」935,009 人次。數據依館 方行政組提供電子檔而統計。

494 表格內的「特點」部分,是筆者依資料整理出,參見星雲大師:〈星雲大師現代詮釋—五和〉,

《人間福報》,2014 年 5 月 23 日,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51627(引用 時間:2016 年 2 月 28 日)。

表40 星雲大師「五和」的意涵分析表(續)

次第 五和 特點 理念 意涵分析

五 世界 和平

以無我的精神 對待並和平共

存。

五 和

社會和諧,與國家、國際、世界間也才能 依次和諧,使走向和平的最高境界,實踐 佛教倡導和平的理念。此藉由「四給」擴 大而昇華後,走向五和的終極相標—「世 界和平」。

四、佛館推動佛光山走向全球化的趨勢

佛館的發展目標,帶領博物館不只是走向「以人為本」,還有「全球化」發展。

雖然,「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已走向全球趨勢,但目前乃停滯大陸和亞洲地區,乃 是有推展向外的空間。此乃宗教要先從自己「融合」,繼而推向「國際」,乃至「全 球」。所以,2014 年佛館成為國際博物館,將入館人數增加外,對展覽(演)活動,

也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可研析出對於「傳統為本,現在為用」的展現,保留文 化,方能展現融和。為此,佛館可以說將佛光山推向不只是國際化的局面,而是展 望世界,故此階段可為「全球化」布局。

歸結本研究後,此研究困難與限制,在於以佛館為事例,有許多面向可以加以 論證星雲大師的弘化方式及實證內涵,然而筆者已盡其力,卻僅能以大方向的舉事 證理,不能一一深入,乃佛館範圍過大,筆者礙於篇幅,而致可能有遺漏之處,故 敬請指導,也期盼藉由本研究,讓「星雲模式」可以成為「學習典範」。

參考書目

一、藏經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冊 12。

(東晉)實叉難陀:《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10。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9。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冊2。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 2。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冊24。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35。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

(北涼)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藏》冊16。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

(隋)智顗撰:《維摩經文疏》,《新纂卍續藏》冊18。

(隋)吉藏撰:《法華義疏》,《大正藏》冊34。

(唐)窺基撰:《妙法蓮華經玄贊》,《大正藏》冊34。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9。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10。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10。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冊35。

(唐)澄觀述:《華嚴經疏注》,《新纂卍續藏》冊7。

(唐)澄觀述:《華嚴經行願品疏》,《新纂卍續藏》冊5。

(唐)實叉難陀譯:《大寶積經》,《大正藏》冊11。

(唐)玄奘譯:《大寶積經》,《大正藏》冊11。

(唐)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大正藏》冊16。

(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大正藏》冊12。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冊7。

(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大正藏》冊12。

(唐)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冊37。

(唐)澄觀述:《三聖圓融觀門》,《大正藏》冊45。

(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大正藏》冊3。

親光菩薩等造,(唐)玄奘譯:《佛地經論》,《大正藏》冊26。

功德施菩薩造,(唐)地婆訶羅等奉詔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大正藏》冊25。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八大人覺經》,《大正藏》冊17。

(後魏)瞿曇般若流支譯《無垢優婆夷問經》,《大正藏》冊14。

(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大正藏》冊14。

(清)彭際清重訂:《省菴法師語錄》,《新纂卍續藏》冊62。

二、專書著作

(一)華人著作

于君方:〈戒殺與放生—中國佛教對於生態問題的貢獻〉,傅偉勳主編:《從傳統 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二版 一刷,頁143-150。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冊)》,台北:黎明文化,1981 年 7 月。

呂理政:《地球是個博物館》,台北:稻香出版社,85 年 1 月。

林清玄:《浩瀚星雲》,台北:圓神出版社,2001 年。

孫群安:〈傳承、開放、多元—從現代化理論看星雲模式的社會承擔〉,學愚主編:

《人間佛教的社會角色及社會承擔》,香港:中華書局,2011 年,頁 19-35。

符芝瑛:《傳燈:星雲大師傳》,台北:天下文化,1995 年。

符芝瑛:《雲水日月》,台北:天下遠見,2006 年。

程恭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15 年。

程恭讓、釋妙凡:〈序—一個人間佛教的傳奇〉,程恭讓、釋妙凡主編:《2013 星 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 年)。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座談會專題開示〉,程恭讓、釋妙 凡主編:《二○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開放》,高雄:佛光文化,2014年,

頁20-61。

李廣良:〈人間佛教的思想建構與全方位的實踐〉,程恭讓、釋妙凡主編:《二○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開放》,高雄:佛光文化,2014 年,頁 111-116。

楊曾文:〈大乘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 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二版一刷,頁 221-243。

楊維中︰《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台北︰三民書局,2011 年 2 月二版一刷。

楊航:《大乘般若智—《大智度論》菩薩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4 年。

陸鏗:《人間佛教的星雲—學者作家心中的星雲大師》,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

年。

學愚:《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如是行》,香港:中華書局,2011 年。

潘煊:《人間佛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紀事》,台北:天下遠見,2011 年。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2001 年。

陳媛︰《博物館四論》,台北︰國家出版社,2012 年 10 月初版一刷。

閻崇年、星雲大師著:《合掌錄:閻崇年對話星雲大師》,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年。

蔡耀明:《佛學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料》,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6 年。

鄧子美、毛勤勇:《星雲八十:學者看大師》,台中:太平慈光寺,2007 年。

鄧偉峰:〈人生‧人心‧人間—由弗洛姆到人間佛教的人本社會性關懷〉,學愚主 編:《人間佛教的社會角色及社會承擔》,香港:中華書局,2011 年,頁 81-97。

鄭石岩︰《華嚴經講義(二一三年重排版)》,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2016 年 2 月。

藍吉富:〈大乘經典中之在家佛教徒的地位及其角色功能〉,傅偉勳主編:《從傳 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二 版一刷,頁53-63。

闞正宗:《重讀台灣佛教‧戰後台灣佛教(續編)》,台北:大千出版社,2004 年。

釋滿義:《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台北:天下遠見,2005 年。

釋滿義:《星雲學說與實踐》,台北:天下遠見,2015 年。

釋覺繼︰〈人間佛教的“人間化”與“化人間”〉,釋覺繼、學愚主編︰《人間佛教的 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頁 125-140。

釋印順︰《妙雲集(下) 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 年。

釋印順︰《我的宗教觀》,高雄︰正聞出版社,1991 年。

(二)星雲大師著作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講演集(二)》,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 年。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講演集(四)》,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 年。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三)不負西來意》,高雄︰佛光文化,1994 年。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四)凡事超然》,高雄︰佛光文化,1994 年。

星雲大師:《有情有義—星雲回憶錄》,台北︰圓神出版社,1997 年,。

星雲大師:《佛光世界(一)-國際佛光會總會長的話》,台北:佛光文化,1997 年。

星雲大師:《我的人間佛教性格》,美國︰西來大學,1997 年 5 月。

星雲大師:《往事百語(共六冊)》,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9 年。

星雲大師︰《佛光教科書1‧佛法僧三寶》,高雄︰佛光文化,1999 年 10 月初版。

星雲大師︰《佛光教科書3‧菩薩行證》,高雄︰佛光文化,1999 年 10 月初版。

星雲大師︰《佛光教科書11‧佛光學》,高雄︰佛光文化,1999 年 10 月初版。

星雲大師著,李晶玉提問:《與大師心靈對話》,台北:圓神出版社,2004 年。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系列(一)佛光與教團-佛光篇》,高雄︰香海文化,2006 年。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系列5‧人間與實踐 慧解篇》,台北︰香海文化,2006 年 1 月初版。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叢書‧人間佛教語錄》,高雄:香海文化,2008 年。

星雲大師:〈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上冊)》,

高雄︰香海文化,2008 年。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叢書‧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高雄:香海文化,

2008 年。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叢書(四)‧人間佛教書信選》,高雄:香海文化,2008 年。

星雲大師:《心領神悟‧星雲大師談佛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年。

星雲大師《成就的祕訣:金剛經》,台北︰有鹿文化,2010 年。

星雲大師:《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台北︰有鹿文化,2011 年。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法要: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主題演說(1992-2012)》,臺北︰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2012 年。

星雲大師:《僧事百講1‧叢林制度》,高雄:佛光文化,2012 年 4 月。

星雲大師口述︰《百年佛緣1‧生活篇 1》,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 年 5 月初版。

星雲大師口述︰《百年佛緣4‧社緣篇 2》,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 年 5 月初版。

星雲大師口述︰《百年佛緣4‧社緣篇 2》,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 年 5 月初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