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於企業界的期許,雖然過去政府宣示推動兩岸「直航」及「三 通」,然而因為兩岸關係的緊張對立,對於直航的政治前提、協商方 式等之爭議,使得直航困境難以突破。2004 年 10 月 10 日,陳總統國 慶演說表示,「目前正擬訂兩岸『人貨包機』方案,希望與對岸協 商」;11 月 10 日提出兩岸以臺港航線模式,與對岸協商「雙向、對 飛、不中停」的春節包機營運。

中國官方初期冷漠以對,2005 年 1 月 2 日國臺辦表示希望這次包 機採取「共同參與、多點開放、直接對飛、雙向載客」的方式,真正 滿足廣大臺商的願望和航空公司的要求,真正節約乘客時間,免受勞 頓之苦,真正節約航空公司經營成本,提高營運效益。至於開辦春節 包機的具體方式,以及相關技術性、業務性問題的安排,這是「我們 兩岸中國人的內部事情,原本可以通過兩岸協商機制解決。」其後,

在臺灣輿論推波助瀾下,兩岸政府均展現高度的務實與彈性,使包機 協商透過「澳門模式」機制,由臺灣民航局局長張國政與中國民航總 局臺港澳辦公室主任浦照洲以「中國民航協會常務理事」及「海峽兩 岸航空運輸交流委員會副理事長」的身分率團磋商,進而促成兩岸民 航機首度得以雙向對飛。

對此,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張銘清表示:「今次春節包機將對改善 兩岸關係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否降低兩岸戰爭風險,是否可以使兩岸

重啟協商大門,關鍵還要看陳水扁自己。」此外,香港《文匯報》引 述國臺辦副主任王在希表示,只要有利兩岸同胞,此次民間協商的模 式都可以被考慮運用到其他議題上。17

相對地,陸委會主委吳釗燮表示不排除繼續推動包機業務的常態 化,在兩岸其他重要節日期間讓包機成行,而政府高層亦透露,如果 中國大陸方面有意願,兩岸春節過後就可以準備展開貨運包機協商,

臺灣將以 2003 年公布的貨運包機便捷化「單向、有限度、間接」模 式,初期一天一架,單向操作與中方協商。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李維一於 2005 年 9 月 28 日重申,中國大陸主 張客貨運包機一併商談,達成共識,作出安排,同步實施。歡迎臺灣 有關行業的民間團體和中國大陸的有關團體按照 2005 年春節包機的澳 門模式盡快地進行商談,希望臺灣方面採取更加積極的態度,從臺灣 同胞的利益、從兩岸同胞的願望出發,採取務實的、積極的態度。18之 後,臺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與六家航空公司協商兩岸春節包機 航班安排,從 2006 年 1 月 20 日到 2 月 13 日,六家航空公司將飛行 36 個來回航班,其中,以上海 16 個航班最多,其次是廈門 10 個航班、

廣州 6 個航班、北京 4 個航班。

上述發展,凸顯出臺灣方面有意藉由「直接三通」籌碼的釋出,

以爭取重開對話,或作為兩岸良性互動的基礎。但能否實現,仍應視 未來兩岸互動情勢而定。至於 2005 年臺商春節包機能否作為推動「兩 岸貨運便捷化」(貨運包機)、「三通」及兩岸復談的基礎,卻有下 列制約因素,必須予以注意:

〈國臺辦肯定包機談判:「民間協商」可以推廣〉,《鳳凰網》,2005 年 1 月 19 日,<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624942037860352/

20050119/489475.shtml>。

〈國臺辦重申兩岸客貨運包機應一併商談達共識〉,《中國網》,<http://

big5.china.com.cn/chinese/TCC/haixia/983739.htmf>。

第一,即使中國大陸不提「國內事務、直接雙向、互利互惠」,

而改稱「這是我們兩岸中國人的內部事情,原本可以通過兩岸協商機 制解決。」,臺灣內部各政黨能否接受以作為「雙向兩岸貨運便捷 化」的基礎,臺灣如何因應?如何建立國內共識?特別是臺灣內部更 需要對於兩岸互動之政治原則的「表述方式」,建立共識;釐清臺灣 對於中國大陸所設定的政治前提,到底有幾種應對的選項?以及各種 選項之政經成本與效益,以確定臺灣方面對於「一中」原則的各種選 項的優先順序。

第二,顯然中國大陸推動春節包機的民間協商並非回應陳水扁總 統宣示「希望在九二香港會談基礎」,也並非不設前提之談判,臺灣 未來如何繼續主張「在九二香港會談基礎」重啟兩岸協商,值得思 考。

第三,雖然中國方面認為「在兩岸關係依然嚴峻、臺灣當局頑固 拒絕『一個中國』原則的形勢下,春節包機方案的達成並不會給兩岸 關係的解凍帶來明確的信號」,但仍以「這是我們兩岸中國人的內部 事情,原本可以通過兩岸協商機制解決。」而尋求對「三通」及各項 經貿議題,以「民間對民間」的方式,在排除陸委會與海基會進行溝 通,而由「雙方有關業務主管部門人員可以民間名義參與商談」,臺 灣如何因應?如何建立國內共識?政府方面均應有充分準備。

第四,面對中國大陸之外交封鎖、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強力掌 握「一中原則」與「臺海現狀解釋權」的威懾效應,以及對中國大陸 經貿依賴日深,臺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無法逆轉,中國日益靈活推動對 臺經貿作為與兩岸經貿整合的發展趨勢下,臺灣如何布局兩岸經貿之 應對策略,以一方面維繫「安全、尊嚴、對等」之定位與國家整體利 益;另一方面疏解臺灣產業界、外商與在野政黨對開放與擴大開放兩 岸經貿的壓力,尤其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