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前人研究成果述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僅處於當時人文風氣鼎盛的江南,內部的部份成員和陽羨以及浙西中的扛鼎人物 皆有交流往來,和京師的納蘭性德也有深厚的情誼,甚至還一同編選了詞集。從 政治的角度來看,梁溪詞人如秦松齡曾和嚴繩孫奉康熙旨纂修《無錫縣志》13; 嚴繩孫在康熙十八年(1679 年)亦被康熙特擢,授翰林院檢討並參與修纂《明 史》14。不論是文化或是政治的層面,梁溪詞人群體中的部份成員都和當時的領 導人物有交遊的關係,在流派紛起的清初詞壇之中,梁溪詞人群體是否曾進一步 形成梁溪詞派,便是一個相當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以上四個面向可以發現,梁溪詞人群體可以深入研究的論題頗為豐富,特 別是梁溪詞人群體內部的關係架構和相關的詞篇詞選,尚無太多相關討論。因 此,筆者希望藉由此論文的研究,整理梁溪詞人群體的相關成果。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述評

據筆者查找,目前專門討論梁溪詞人群體的專書和論文相當稀少。專書部份

,筆者僅見嚴迪昌《清詞史》15和李康化《明清之際江南詞學思想研究》16中提 及。《清詞史》於「顧貞觀及梁溪詞人群」一節中,前半部主要討論顧貞觀的《彈 指詞》以及部份詞學觀點,另外還介紹與吳漢槎、納蘭性德等人間的情誼;後半 部則介紹嚴繩孫、秦松齡、顧岱、陶孚尹、華胥、馬翀、侯晰、侯文燦、顧彩等 人17,另外還說明《梁溪詞選》的編者及內容。然而除對嚴繩孫、秦松齡和顧彩 等人筆墨較多之外,其餘諸人大多幾筆帶過,基本上只算介紹性的概述。《明清 之際江南詞學思想研究》於「《松陵絕妙詞選》與《梁溪詞選》」一節中,拈出兩 部詞選中所收的部份詞家作介紹,述及的梁溪詞人有秦松齡、嚴繩孫、鄒溶、顧 岱、顧彩、顧貞立、陳大成、華胥、顧景文、王允持、馬翀等人,但也屬於介紹 性的文字。

論文部份,有林玫儀師〈試論《梁溪詞選》的版本〉18。此篇文章主要整理

《梁溪詞選》的浙江圖書館刻本、上海圖書館醉書關刻本和上海圖書館雲輪閣鈔 本三種版本19,比對了三個版本的內容和特色,並另外製成表格呈現三版本各自

13 秦松齡有〈新修無錫縣志序〉一文。參氏著:《蒼峴山人文集》(清嘉慶二年秦瀛刻本,收於

《四庫未收書輯刊》)。《無錫金匱縣志》一書中的〈原序〉部份亦留有秦松齡和嚴繩孫兩人所作 序。參清.裴大中等修;清.秦緗業等纂:《無錫金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年),頁 4-6。另外,楊保和在〈無錫先哲著述目〉「史部」一類中亦列有此書。參臺北無錫同鄉會編:《山 明水秀的無錫》(臺北:臺北無錫同鄉會,1978 年),頁 132。

14 參《無錫金匱縣志》,頁 382。

15 嚴迪昌:《清詞史》,頁 320-326。

16 李康化:《明清之際江南詞學思想研究》,頁 310-315。

17 嚴迪昌將顧貞觀之姊顧貞立也歸屬於梁溪詞人,在「第五編 清代婦女詞史略」的「第一章 徐 燦、顧貞立和其他清初女詞人」中介紹。參見氏著:《清詞史》,頁 597-599。

18 林玫儀:〈試論《梁溪詞選》的版本〉,《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三卷第二期,2003 年 6 月,

頁 209-216。

19 王兆鵬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提出自己於上海圖書館查到林玫儀師所未見的「玉鑒堂原藏鈔本」, 然此本與上海圖書館雲輪閣鈔本除了行格款式稍異之外,所錄詞篇皆同,甚至連殘缺處亦是如 此,因此王兆鵬認為此兩本當同出一源。參見氏著:〈《全清詞.順康卷》前 5 冊漏收詞補目〉,《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收錄的詞集差異處。雖然未深入討論梁溪詞人群體,但對於了解《梁溪詞選》各 版本的問題上有相當大的貢獻。

分別來看,以梁溪詞人群體中的組成分子作為研究對象者,主要多是針對顧 貞觀一人20。臺灣方面,學位論文有吳幼貞《顧貞觀《彈指詞》研究》21,主要 是分析《彈指詞》的內容和風格,並闡述顧貞觀的詞學理論;單篇論文共計有宋 海屏〈詞顧金縷曲本事〉22、卓清芬的〈顧貞觀詞論探析〉23、陳民珠〈從顧貞 觀「金縷曲.以詞代書」看清詞的發展〉24、吳兒容〈顧貞觀〈金縷曲〉二首篇 章結構分析〉25和羅賢淑〈談顧貞觀深情真氣之〈金縷曲〉兩首〉26五篇,宋海 屏主要探討〈金縷曲〉的創作背景;陳民珠的論文主要從顧貞觀的兩首〈金縷曲〉

考察「以詞代書」的形式在清詞中的源流和演變;吳兒容和羅賢淑的文章偏重於 賞析詮解;卓清芬的論文則將顧貞觀的詞學理論分點詳細闡述,並和當時其他詞 家的詞學觀點做比較,藉以凸顯顧貞觀詞論的意義和特色,是這批論文中較為重 要的作品。

中國方面學位論文有李娜的《清初詞人顧貞觀研究》27一篇。此篇論文不僅 探討顧貞觀的詞學思想和詞集《彈指詞》,甚至另外討論顧貞觀的詩學主張、詩 歌創作及其他作品,最後予以總結,嘗試分析顧貞觀的文學地位及影響,對於顧 貞觀的研究可算相當全面。單篇論文方面,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份來看:

首先,是對於顧貞觀寄贈吳漢槎的〈金縷曲〉研究。此部份的論文有夏承燾

〈顧貞觀寄吳漢槎〈金縷曲〉詞徵事〉和〈顧貞觀〈金縷曲〉詞補考〉28、劉大 白〈顧貞觀〈金縷曲〉〉29、李國濤〈回腸蕩氣的寫贈之作——讀吳梅村、顧貞 觀贈吳兆騫的詩詞〉30、李偉〈「千秋絕調」〈金縷曲〉──讀顧貞觀〈金縷曲〉

(二首)〉31、高陽〈〈金縷曲〉始末〉32、瞿果行〈顧貞觀〈金縷曲〉「非正聲」辨〉

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年第 1 期,頁 24。

20 關於顧貞觀的研究,可參林玫儀師編:《詞學論著總目 1902-199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 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年),頁 1550-1552;黃文吉編:《詞學研究書目 1912-1992》(臺北:文津 出版社,1993 年),頁 863-864。

21 吳幼貞:《顧貞觀《彈指詞》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耿湘 沅,2001 年)。

22 宋海屏:〈詞顧金縷曲本事〉,《中國文選》,1970 年 7 月,頁 108-114。

23 卓清芬:〈顧貞觀詞論探析〉,《中國文學研究》,1996 年 5 月,頁 91-108。

24 陳民珠:〈從顧貞觀「金縷曲.以詞代書」看清詞的發展〉,《中華學苑》,1999 年 2 月,頁 37-73。

25 吳兒容:〈顧貞觀〈金縷曲〉二首篇章結構分析〉,《板橋高中學報》,2006 年 5 月,頁 73-82。

26 羅賢淑:〈談顧貞觀深情真氣之〈金縷曲〉兩首〉,《中國語文》,2006 年 7 月,頁 43-51。

27 李娜:《清初詞人顧貞觀研究》(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嚴迪昌,

2002 年)。

28 夏承燾:《唐宋詞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頁 288-293、238-259。

29 劉大白:《劉大白文集》(臺北:大漢出版社,1977 年),頁 159-170。

30 李國濤:〈回腸蕩氣的寫贈之作──讀吳梅村、顧貞觀贈吳兆騫的詩詞〉,《名作欣賞》,1983 年第一期,頁 8-10 下轉 16。

31 李偉:〈「千秋絕調」〈金縷曲〉──讀顧貞觀〈金縷曲〉(二首)〉,《青海師專學報》,1984 年 2 月。

32 高陽:《高陽說詩》(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 年),頁 141-1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鄭伯勤〈「增朋友之重」的「千秋絕調」:顧貞觀〈金縷曲〉兩首賞析〉34、 周正舉〈以詞代書摭說〉35、黎曉玲〈從顧貞觀及其〈金縷曲〉二首看封建文人 以文為生的三種生存狀態〉36等篇37。這批論文中以夏承燾的論文最為詳切,不 僅旁徵博引許多典籍來說解詞義,也透過顧貞觀和吳漢槎的交往關係來表現兩人 的深厚情誼。然這批論文整體而言範圍較為侷限,對顧貞觀研究缺少全面性的視 野。

第二,是對於顧貞觀與納蘭性德的交遊研究。此部份的論文有張一民〈容若、

梁汾同游忍草庵考〉38、劉德鴻〈滿漢友誼之絕唱——納蘭性德與顧貞觀的交游 及酬唱〉39、孫遜〈千古高義 詞壇雙璧 清初詞人納蘭性德、顧貞觀書扇賞析〉

40和張宏生〈《今詞初集》與清初詞壇〉41等篇42。這批論文以張宏生的論文最為 重要。張宏生主要從顧貞觀和納蘭性德合編的《今詞初集》作為主軸,討論關於 詞壇領袖、詞學創作、詞壇風氣流變等重要的問題,對於觀察清初詞壇的演變有 許多精要的見解。

第三,針對顧貞觀的詞篇或詞學觀點的研究。此部份的論文有高亢〈顧貞觀 與《彈指詞》〉43、鄭潔〈顧貞觀詞簡論〉44、余何〈問天公,生余何意——論顧 貞觀的詠懷詞〉45、陳桂娟〈顧貞觀詞「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艷情」淺探〉46、姚 永峰〈身世悠悠過江人——《彈指詞》中顧貞觀的情感世界探微〉47、張學舉〈論

33 瞿果行:〈顧貞觀〈金縷曲〉「非正聲」辨〉,《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 年第 2 期。

34 鄭伯勤:〈「增朋友之重」的「千秋絕調」:顧貞觀〈金縷曲〉兩首賞析〉,《名作欣賞》,1995 年第 5 期。

35 周正舉:〈以詞代書摭說〉,《文史雜誌》第 121 期,2006 年,頁 36-37。

36 黎曉玲:〈從顧貞觀及其〈金縷曲〉二首看封建文人以文為生的三種生存狀態〉,《西南民族大 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 9 期,頁 104-107。

37 李娜在《清初詞人顧貞觀研究》尚提到李師鄭的〈〈金縷曲〉補遺〉、于平的〈平白之中蘊激 情──顧貞觀〈金縷曲〉賞析〉和宋海平的〈清顧貞觀〈金縷曲〉本事〉等三篇關於顧貞觀〈金 縷曲〉的前行研究。然此四篇論文筆者未尋獲,暫列於此備查。參李娜:《清初詞人顧貞觀研究》,

頁 2-3。

38 張一民:〈容若、梁汾同游忍草庵考〉,《承德師專學報》,1992 年第 4 期,頁 20-24。

39 劉德鴻:〈滿漢友誼之絕唱-納蘭性德與顧貞觀的交游及酬唱〉,《滿族研究》,1993 年第 4 期。

40 孫遜:〈千古高義 詞壇雙璧 清初詞人納蘭性德、顧貞觀書扇賞析〉,《榮寶齋》,2009 年第 2 期,頁 196-205。

41 張宏生:〈《今詞初集》與清初詞壇〉,《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年第 1 期,頁 113-123。

42 李娜在《清初詞人顧貞觀研究》尚提到楊重華的〈彈指詞和納蘭詞〉一篇關於顧貞觀與納蘭 性德交遊的前行研究。然此篇論文筆者未尋獲,暫列於此備查。參李娜:《清初詞人顧貞觀研究》, 頁 2-3。

43 高亢:〈顧貞觀與《彈指詞》〉,《承德師專學報》,1994 年第 3 期。

44 鄭潔:〈顧貞觀詞簡論〉,《內蒙古煤炭經濟》,2006 年第 4 期,頁 73-75。

45 余何:〈問天公,生余何意——論顧貞觀的詠懷詞〉,《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4 卷第 2 期,2007 年 6 月,頁 67-69。

46 陳桂娟:〈顧貞觀詞「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艷情」淺探〉,《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 27 卷第 4 期,

2007 年 11 月,頁 41-42。

47 姚永峰:〈身世悠悠過江人——《彈指詞》中顧貞觀的情感世界探微〉,《中國教師》,2008 年

47 姚永峰:〈身世悠悠過江人——《彈指詞》中顧貞觀的情感世界探微〉,《中國教師》,2008 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