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創作研究規劃與流程

第一節、 創作研究規劃

第一節、創作研究規劃

一、創作主題

本研究期望藉由節慶習俗作品,讓觀者反思節慶存在的含意。以往節慶的文 獻都限於文本,至多插畫表現,本創作研究重新彙整節慶資料,讓觀者了解正逐 漸消逝的傳統習俗。而彙整後大量的內容,便適合以資訊圖像製作月曆的方式,

資訊圖像的作品,雖說圖像比例較高,但仍是一種須要「讀」的作品,而非純粹 觀賞。觀者能從月曆中解讀出節慶習俗的詳細內容,以圖像驗證真實生活,而有 趣、醒目的月曆作品能提升觀者對本土文化的關注,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提升 鄉土教育,民族意識更加凝聚。

二、表現形式與內容

探討以節慶為主題、資訊圖像為創作形式的月曆中的構成內容。因主要創作 目的是將文字視覺化,故首先將列出各節慶直接可聯想出的圖像,成為月曆創作 元素。再者整理出節慶創作內容與範圍,將上述資訊圖像分類套用在月曆創作中。

(一)節慶聯想圖像

63

7 作品範圍圖

(三)作品色彩計畫

因作品內容所需,本研究整理出六節日各自所屬色彩,這組色票將運用 在大型海報創作中,代表不同節日,並且以彩度高低區分出三大節與三冥節。

色票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頁中所記錄的二十四節氣文獻所定,春節 所屬節氣為「立春」;清明節正是「清明」;端午所屬「芒種」;中元屬「處暑」; 中秋節為「秋分」;下元節則為「小雪」。

立春為春天的開始,臺灣因為天氣較暖和,中南部地區的水稻已開始插 秧,故用象徵新生草木的青綠色;清明節節氣正是「清明」,此時春暖花開,

故選用較深的綠色;端午所屬的「芒種」,是炎熱氣候的開始,故用黃色;中 元屬「處暑」,此時氣候相當炎熱至渾身不舒爽,故用暗紅色;中秋節的「秋 分」,氣溫開始轉寒,忽冷忽熱,使用藍綠色;最後下元節的「小雪」,使用 灰紫色,來表示寒冷的氣候。節慶色票見圖8。

8 六節慶之色彩計畫

第二節、創作研究流程

櫻田潤(2014)提出一件好的資訊圖像作品必須具有以下條件:1.使用有意 義的視覺要素2.簡潔、親和、易懂 3.給予沖擊 4.內容有價值 5.給觀者思考的契機。

本研究創作以此五項為主要創作要點,在本節首先進行草圖規劃的探討,除了將 文獻內容視覺化之外,為加強作品親和力及衝擊性,將節慶習俗的情境融入在作 品當中。再者參考圖片繪製月曆內容構成圖像,增加作品的視覺要素,將所有構 成素材結合完整後,加入紙張的質感,完成月曆與海報作品。圖9 為創作流程圖。

9 創作流程圖

一、各節慶情境圖文

本研究之節慶作品,融入節慶氛圍,故參考以下圖片繪製,並且列出節慶諺 語,加以補充或印證。見表36。

65

中元 情境圖

(圖片來源:blogger,2015)

中秋情境之二

67

紋路的不同,將呈現出不同效果。向量繪圖加入材質除了增加作品的獨特性外,

也代表古老習俗懷舊的色彩,是現代與傳統的融合。材質加入方式是將紙張掃描 之後,用軟體濾鏡功能套入作品中。套入效果如圖10、11。

10 融入材質前範例 11 融入材質後範例

6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