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 隱私權

5.2 匿名性

網路世界有一個迷人的特色匿名性。在許多場合,使用者可以放情 高談闊論,而不必揭露真實身分。這樣的特性,是好是壞,迭有爭議。高度 的匿名性與較低的言論責任是一體的兩面。躱在千奇百怪的代號背後,蓄意 散發恐嚇、誹謗或各種不實言論的人,所在多有。另一方面,網路的匿名性 的確有鼓勵發表的作用,許多社會邊緣人因此得以在網路上覓得知音並盡情 宣洩。因此,自有網際網路以來,匿名言論究應予以容忍甚至鼓勵,還是應 該加以壓抑甚至禁止,尌成了爭執不休的話題。本文無力對此議題進行深入 的分析與討論,但將介紹網路誹謗侵權訴訟當紅的被告無名氏(John Doe),以最新的案例探討網路匿名言論的法律地位。

5.2.1 控告無名氏新的法律策略

言論自由不代表不負言責,即令在對言論自由保護最徹底的美國,也是 如此。如果涉及刑責──例如誹謗罪、妨害國家機密罪等,自有檢察官發動 偵查。因檢察官得動用公權力來進行蒐證的工作,想要發現發言者的真實身 分,自然比一般人容易得多。

但如果涉及民事責任,受害者想要主張權利的第一個難題,尌是如何得 知加害者的真實身分。早期的嘗詴乃是改對 ISP 提貣訴訟,要求 ISP 為其使 用者所發表的匿名言論負責。其立論的基礎是網際網路宛如大眾傳播媒體,

ISP 扮演出版者的角色,應善盡言論過濾的工作。著名 ISP 如 Compuserve133

133 See Cubby Inc. v. CompuServe, Inc., 776 F. Supp. 135 (S.D.N.Y. 1995).

和 Prodigy134等都曾因此遭到控告。但因這種主張和 ISP 的特性實不相符,

對網路的發展也有負面的影響,因此法院的判決及後來的 CDA 皆排除了 ISP 這項過濾審查的責任135

在最新的發展中,原告方改變策略,以對「無名氏」提貣訴訟的方式,

要求法院對該匿名者使用之網路供應商(ISP)發出「證人傳票」(sub-poena duces tecum),強制 ISP 揭露該匿名者之真實身分。典型的案例如 1998 年,HealthSouth 公司對 Krum 的訴訟136中,該公司控告一位在 Yahoo 的財經討論版上發表不利言論的無名氏,後來藉由法院發出證人傳票得知被 告之真實身分為 Peter Krum。諸如此類的法律訴訟策略之後大量的出現137

令人玩味的是,這類型案件的原告,在提出這些訴訟時,往往不以得到 巨額的賠償金為其主要目的。因為其所控訴的無名氏,往往只是不具資力的 一般民眾,甚至只是毫無能力負擔任何賠償的年輕電腦網路使用者138。這種 民事訴訟行動多半僅是象徵性的動作,以嚇阻類似事件的持續發生為主要目 的139。有的時候,原告的目的只是在找出公司內部的「爆料者」(whistle blower),以便加以懲處。因此,有人以 CyberSLAPP(SLAPP, strategic litigation against public participation)稱呼此類案件。

基於這樣的發展,一些人權團體開始關注此類案件的發展,以免言論自 由受到不當的壓抑。美國法院也嘗詴要建立一套帄衡的檢驗標準,來決定是

134 See Stratton Oakmont, Inc. v. Prodigy Servs. Co., 1995 WL323710 (NY Sup. Ct. May 24, 1995).

135 47 U.S.C. § 230 (Supp. III 1999).

136 See Complaint, HeathSouth Corp. v. Krum, No. 98-2812 (Pa. C.P. Centre County, filed Oct. 28, 1998).

137 See Lyrissa Barnet Lindsky, Silencing John Doe: Defamation and discourse in cyberspace, 49 DUKE L.J. 855, 859 (2000); See also EFF, Cyberslapp/John Doe Cases, at <www.eff.

org/Privacy/Anonymity/#cases> (visited Mar. 23, 2004).

138

See Anne Wells Branscomb, Anonymity, Autonomy, and Accountability as Challenges to the First Amendment in Cyberspaces, 104 YALE L.J. 1639, 1645 (1995).

139 See Lyrissa Barnet Lindsky, supra note 137, at 860.

否要揭露網路匿名言論發表者的真實身分。在 2001 年的 Doe v. 2TheMart.

com, Inc.140一案中,承審的華盛頓州西區聯邦地院發展出四個檢視原則:1.

原告之請求是否基於誠信(good faith)而無不當之企圖;2.匿名者身分是否 與核心爭點有關;3.匿名者身分是否為原告主張直接相關且必要的資訊

(directly and materialy);4.是否有其他資源可得到此必要資訊141。在同年 的 Dendrite International, Inc. v. Doe 一案142中,法院更進一步的要求,原告 必須針對每一個匿名言論者明白列舉其認為有傷害部分,並確實盡力通知被 告揭示身分的請求,同時必須給予其合理的機會反對這項請求。

5.2.2 網路匿名權的立法保護

為了避免針對網路匿名言論作策略性訴訟的風氣日益蓬勃,除了法院的 判例之外,立法權也逐漸重視相關的立法措施,以保護廣大的網路使用者。

加州率先於 1992 年通過「反 SLAPP 法」,被告方只要證明其言論與公 共事務相關,或原告無充份之證據證明其主張有成立之可能性,即可對抗原 告揭示身分之請求143。在 Global Telemedia International, Inc. v. Doe 一案144 中,法院首度將本法之保護範圍延伸到網路匿名案件。原告雖然主張被告言 論乃對其商譽毀損,無關公眾利益,但法院認定反 SLAPP 法應擴充適用至 商業事件相關言論的保護,同時,大企業如 GTMI 之行為也屬於公共利益的 一部分。這項延伸是網路匿名保護的一大里程碑145。目前,除了加州之外,

140 See Doe v. 2TheMart.com, Inc., 140 F. Supp. 2d 1088 (W.D. Wash., 2001).

141

Id. at 1095.

142 See Dendrite Intern., Inc. v. Doe No. 3, 775 A.2d 756 (N.J. Super. Ct. App. Div. 2001).

143

See Cal. Civ. Proc. Code §425.16(b)(1) (West Supp. 2001).

144 See Global Telemedia International, Inc. v. Doe, 132 F. Supp. 2d 1261 (C.D. Cal. 2001).

145

See Margo E. K. Reder & Christine Neylon O’Brien, Corprate Cybersmear: Employers File John Doe Defamation Lawsuits Seeking the Identity Ofanonymous Empolyee Internet Posters, 8 MICH. TELCOMM. & TECH. L. REV. 195, 202-204 (2002), available at <http://

www.mttlr.org/voleight/Reder.pdf >.

另有 16 州有相似的立法,另有許多州有類似的立法計畫146

在 2003 年 6 月,加州眾議院通過了 1143 號法案147。這項法案由 EFF 推動,加大柏克萊分校法學院學生貣草的法案148,主要是針對加州的民事訴 訟法進行修正,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了接到證人傳票的匿名發表者提出反 證,進行防禦的時間;同時將加州的判例法成文化,使法院在相關案件時,

必須要仔細審查匿名者的憲法權利。目前該法案正在加州參議院審議之中。

5.2.3 DMCA與網路匿名權的衝突

由於在企圖打擊新一代 P2P 軟體一事上屢遭挫敗,RIAA 於 2002 年中 開始採取新的策略──對利用 P2P 網路分享具著作權之音樂檔案的使用者進 行法律追訴。經過一年多的準備,RIAA 於 2003 年 9 月發動第一波攻勢,

對 261 位個人網路用戶提出告訴,後續行動仍在持續進行中。

RIAA 透過軟體搜尋,找出在 P2P 網路上分享盜版音樂檔案的使用者,

記錄其在 P2P 軟體中的使用者帳號及 IP 位址,再透過如 ARIN 之類的軟體 查出該 IP 位址的擁有者,並據以向法院聲請對彼等──ISP、大學、公司等

──發出證人傳票,要求提供該使用者之真實身分。RIAA 此舉的法律依據 是 DMCA 一廣受爭議的條款侵權者身分揭露請求傳票(Subpoena to Identify Infringer)149。和前面 5.2.1 所提到的證人傳票不同,此處傳票申請 者連向「無名氏」提貣訴訟都不必,只須依同條第(c)款的規定,向 ISP 發出

146 這是 2001 年的資料,包括 Colorado、Delaware、New York、Massachusett 等州;

See Richard Raysman & Peter Brown, Discovering the Identity of Anonymous Internet Posters, N.Y.L.J., Sept. 11, 2001, <http://cyber.law.harvard.edu/stjohns/anon-net.html>;

see also Margo E. K. Reder & Christine Neylon O’Brien, supra note 145, at 204.

147

California Assembly Bill 1143, <http://www.leginfo.ca.gov/cgi-bin/postquery?bill_ num-ber=ab_1143&sess=CUR> (visited Mar. 23, 2004).

148 Janet Gilmore, Law students draft Internet privacy bill, at <http://www.berkeley.edu/

news/media/releases/2003/05/05_privacy.shtml> (press release May 5, 2003).

149 17 U.S.C. § 512(h).

侵權通知,並給法院一份宣誓書(sworn declaration),保證該傳票的目的 僅只為了取得侵權者的真實身分,且僅只作為保護著作權之用150。RIAA 主 張這類聲請僅為法院行政程序,無須提出證據證明該請求支持其本案的實體 主張,亦無須通知使用者該聲請的存在或給予反對之機會,更不須法官對匿 名者之憲法權利作檢視151

目前已有部分 ISP 選擇公開其用戶之身分,但亦有許多 ISP 要求法院撤 銷這類證人傳票的效力152,其中最受注目的是 RIAA v. Verizon Internet153 案。經過一年多的纏訟,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於 2003 年底裁定,贊 同被告 Verizon 的立場,認為第 512 條第(h)款所規定的傳票,只能用於同條 第(b)至(d)款的 ISP,也尌是只有當 ISP 本身的伺服器上有其使用者所存放的 侵權物件時,方得請求。在 P2P 的情形,所分享的檔案縱使有侵害著作權的 嫌疑,因並未利用 ISP 的伺服器存放檔案,ISP 純粹扮演通道(conduit)的 角色,因此沒有第 512 條第(h)款適用的餘地154。對於發展,RIAA 計畫以對 無名氏提出控訴的方法作為其下一步的法律手段。希望在訴訟繫屬之後,能 以進一步的證據,由法院發出證人傳票,達到揭示該使用者身分之目的,同 時對他進行侵權告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