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博學洽聞 博學洽聞 博學洽聞: 博學洽聞 : : :博學為核心的科舉起家 博學為核心的科舉起家 博學為核心的科舉起家 博學為核心的科舉起家

142冊,頁5a,總頁177。

115 翟勇對《何氏語林》成書的原因、名稱等多有考論。參見氏著,〈《何氏語林》成書考論〉,

.38. 第三節 博學洽聞

恐溘死無期」。事實上,此言並非全然哀兵之姿,致信文徵明的第二年何良俊 赴京前,致信同鄉大學士徐階,有言:

自弱冠始讀書、為文章,即有當世之志。然賦命蹇薄,困躓場屋者,

幾三十年。中間自乙巳(嘉靖二十四,1545)以來,連遭七喪,皆骨 肉肺腑之親。由是積苦成病,積病成衰,積衰成老。今年未底於五十,

而鬢髮盡白,齒牙脫落,面貌痠剝,觔骨惰弛。每一涉思慮,則手足 眩掉;心脾痛楚,衝突攻刺,若刀劍剚腹。雖平居無疾時,一月之中,

僅食米一斗,則其不足有為明矣。118

科場失意加上至親凋零,乃藉身心俱創以凸顯「志意淪落,無可表見於 世」。然「平居無疾時」,故身體衰弱乃為託詞,實接引自覺「溘死」之心疾,

因為著作之「志」不見於當世,乃使心淪落、身溘死。接續這種激昂氣勢,

何良俊特別凸顯〈序論〉的意義,希望文徵明瞭解斯作斯序的價值:

蓋欲於世教有關,皆折衷以孔子之論,故不甚修辭,有傷拙直。謹用 呈覽,伏祈刪正命之,此又先生曲成之恩。119

《語林》耗費三十年精力,上承孔子之教,只待文徵明作序而能傳世。何良俊 再度讓姪子送信,並明言「望賜操筆,即與舍侄領歸」。四月,文徵明終於在 全書付梓前完成〈序〉,認為此書「足自名世」,作序只因「不可以無傳」。他 在稱讚何良俊「貫綜深愽,文詞粹精」前,先確立《語林》和《世說》皆以

「語言為宗」,而「攸寓文學行義之淵」:

事理無窮,學奚底極?理或不明,固不足以探(窮)性命之蘊;而辭 有不遠,道何從見?是故博學詳說,聖訓攸先,修辭立誠,蓄德之源 也。宋之末季,學者牽(習)於性命之說,深中厚默(貌),端居無為,

謂足以涵養性真,變化氣質,而考(究)厥所存,多可議者。是雖師

118 徐階(1503-1583),字子昇,號少湖、存齋,諡文貞,松江華亭人。何良俊致信時,當以禮部 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何翰林集》,卷十八,〈上存翁相公書〉,頁8b9a,總頁145;《明 史》,卷二百十三,〈列傳一百一〉,頁5631-5637。

119《何翰林集》,卷二十二,〈與文太史衡山書(三之三)〉,頁6b,總頁178。

第二章 其成吾志 .39.

授淵源,惑於所見,亦惟簡便,日趨偷薄自畫,假美言以護所不足,

甘於面墻而不自知,其墮於庸劣焉爾。嗚呼!翫物喪志之一言,遂為 後學之(無此字)深痼。120

何良俊兩度致信求序,從藉文徵明領袖文壇的身份以使《語林》免受譏 訾而能傳世,到具體言明此書是以孔子為斟酌損益的標準,有助世教,故請 曲成文辭;或許文徵明願意作序的關鍵正在於何良俊所言上承孔子之「世 教」。黃瑜編纂《雙槐歲鈔》自認「鬱於性命之理」,所以或許不足以「畜德」, 但「多識」則能「畜德」121;這就建立了「博」與「德」的關係,而且關鍵 是「畜」,也就是說在「德」的討論範疇中,「多識」或「博」是培養「德」

的作為或工夫。文徵明則從「語言」討論「博學詳說」和「蓄德」有關,兩 者之間的關係是「蓄德」須源於「修辭」。乍看之下是呼應何良俊的「拙直」, 而不是「翫物喪志」的虛美文字;但「修辭」是以「誠」為基礎,其根柢在 於「聖訓」,這才是真正的「博學詳說」。也就是說,「博學詳說」而能成為著 作時,必須依賴「修辭」才能具體實踐;「修辭」的真實內涵即是纂述之「志」, 是闡發聖訓而能蓄德。何良俊言其書「折衷以孔子」而有關於「世教」,正合 文徵明之「修辭」。更重要的是,文徵明看完《語林》後,必然發現《語林》

雖倣《世說》,但前者三十八類,後者三十六類,兩者目次相比就能看出《語 林》多出兩類,〈言志〉和〈博識〉。文徵明所謂的「博學詳說」之「志」正 在回應何良俊著作《語林》的特質。

隆慶三年(1569)何良俊耗五十年而成的《四友齋叢說》三十卷初刻本付 梓。在五十年中,先完成《語林》付梓,近二十年後,《四友齋叢說》付梓,

且以〈求志〉作收。這兩本書幾乎耗盡一生,其中的交集就是「志」。《語林》

120 括弧夾字為《文徵明集》內容,文字略有不同,於文義看似無損,然於修辭窮理的工夫則似有 深淺之分。何良俊,《何氏語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一四二‧小說家類一‧

雜事之屬〉,頁1b-2a;總頁444-445;文徵明,周道振輯校,《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7,第1版第1次印刷),卷第十七,〈敘二‧何氏語林敘〉,頁472-474。

121 黃瑜,《雙槐歲鈔》,〈自序〉,頁5。

.40. 第三節 博學洽聞 一版),卷四十二,〈人物‧文學〉,頁24ab,總頁1101。

125 何良俊批評正德年間士大夫皆乘轎,而言:「某以壬辰年(嘉靖十一,1532)應歲貢出學。至 壬子年(嘉靖三十一,1552)謁選到京。中間歷二十年。未嘗一日乘轎。」嘉靖三十一年到京,

次年授南京翰林院孔目。這年冬天文徵明以詩相贈,何良俊同韻相和,並附小序:「癸丑(嘉 靖三十二年,1553)冬,良俊赴官留都,衡翁太史先生以鶯字韻詩枉贈。…」《四友齋叢說》,

卷三十五,〈正俗二〉,頁320;《何翰林集》,卷五,〈寄贈橫山先生一首〉,頁16a-17a,

總頁52-53。《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傳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三.文徵明附」,頁7364。

126 何良俊援蔡羽例授南京翰林院孔目事,皇甫汸有記:「先是吾鄉文徵仲氏亦以推擇待詔金馬門。

後十餘年而蔡九逵氏繼為南孔目,嫻於文辭,日與上公鉅卿交聲聞籍甚。世傳《南管集》云。

後二十餘年而何君繼之。」焦竑《國朝徵獻錄》〈南京翰林院‧孔目〉亦僅二人,文徵明作〈蔡 羽傳〉後,即為〈何良俊傳〉。《何翰林集》,〈(皇甫汸)何翰林集序〉,頁7b8a,總頁4;

焦竑,《國朝徵獻錄》,卷之二十三,〈南京翰林院‧孔目〉,頁27a-28b。

127《何翰林集》,卷十五,〈四友齋記〉,頁7a,總頁125。

128《四友齋叢說》,〈(朱大韶)初刻本序〉,頁7。

第二章 其成吾志 .41.

友唱酬相賀的詩文,不難看出或多或少也排解些許科場失意的憾恨。但是,

為何僅止三年?何良俊作〈春日思歸〉抒懷,並作小注:「用白傅體簡舊遊諸 君。清森閣在東海上,中有藏書四萬卷、名畫百籤、古今名人墨帖數十本、

三代彝鼎二十餘種。何子宴息處也。」全詩前段述赴京以前,知交斟酌於美 景圖史之間,歡談放歌;後段云:

自從受官來,斯意久寂寞。方慚職業曠,敢計祿養薄。清晨騎馬出,

狀貌殊醜惡。去住總由人,何異遭牽縛。俛首對新知,靦言出然諾。

轉背已茫然,心寄將誰託?嗟哉身世改,咄矣性靈錯。何時解天伐,

逍遙任寥廓。還君白玉堂,坐我清森閣。129

何良俊轉被茫然的諾言是什麼?久困科場,終得所用,自是希望能展大才。

130他用「四友」之一白居易體賦詩,「白玉堂」向為翰林院雅稱,此處應當典 出〈紫毫筆〉,白居易小注即「譏失職也」;何良俊當以此藉自譴「方慚職業 曠」,託寄壯志非所用,仍有求待重用之意。

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毫雖輕,功甚重。管勒工名充歲貢,君 兮臣兮勿輕用。勿輕用,將何如?願賜東西府御史,願頒左右史起居。

搦管趨入黃金闕,抽毫立在白玉除(一作墀)。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 動言直筆書。起居郎、侍御史,爾知紫毫不易致。每歲宣城進筆時,

紫毫之價如金貴。慎勿空將彈失儀,慎勿空將錄製詞。131

何良俊主動罷官,告別白玉堂,但直到嘉靖三十七年(1558)才得乞休致仕,

而其實清森閣似乎早於他任孔目第二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就毀於倭亂;

132清森閣是場追憶。何良俊半生宴息清森閣,相當程度上,學問或性格的養

129《何翰林集》,卷二,〈春日思歸用白傅體簡舊遊諸君〉,頁3a,總頁27。

130 何良俊赴京時致信徐階,最後即言附文章二十八篇,「蓋亦留心懿實,猶欲施之於用者,聊以 見其志之所存」。《何翰林集》,卷十八,〈上存翁相公書〉,頁11a,總頁146。

131《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2,第1版第1次印刷),卷四,〈諷諭四‧

新樂府‧紫毫筆〉,頁249。

132 何良俊赴京友人以文徵明為首聯詩相贈,乞休時也用當年詩韻聯詩,「當謀刻梓四友齋中永存 故事」。《何翰林集》,卷五,〈戊午春良俊乞休,得請季泉、鶴田二先生用文衡山昔年送余

.42. 第三節 博學洽聞

成盡在斯處;甚至可以說,清森閣收藏豐富,並非始於何良俊,乃源於其家 族父祖輩的累積。

何良俊作《四友齋叢說》,其中〈史〉佔十三卷,除〈史一〉外,皆言明 代事,而〈史十三〉最後一條記漢代以後松江以詩文載於郡志者;前一條藉 王海槎其人,言父叔輩至何良俊兄弟二代學養。以此二條作收,暫且不言〈史〉

在《四友齋叢說》的結構或意義,卻不難看出何氏一族對何良俊的深切影響。

何良俊對家族的追述,清楚展現在嗣父何嗣去世後,他所親製的行狀。他上 推華亭何氏先祖至元末何廉(雷州公),精通法家;何廉有一相差三十多歲的 弟弟何廣,洪武帝時由御史升陝西副按察使,後徙居上海。何廉之子道亨守 祖墓留居華亭陶宅里,至何清(志清公)出贅柘林李氏,即何良俊一脈。何清 的孫子何泉(澹菴公)生二子,即何良俊的嗣父何嗣(訥軒公)與生父何孝(靜 軒公)133其中特別凸顯何嗣兄弟同居共食「七十年如一日」。134兩兄弟感情深 厚,少時共從鄉彥馬友筠學《尚書》時,其嘗言:「此二子氣度不凡,使仕進 遇合,不減州郡長吏;便退處里巷,亦不失雄視一方矣。」135

何嗣認為家族雖世代讀書行義,卻不能有所擴張,而華亭負漲海面廣原,

物產豐饒,民俗直魯,實在大有可為;乃與何孝相約:

欲興事修德,易於見功。且吾聞治生不厭小,立德不在大。今吾與子 揣度材力,比較長短,即倜儻籌策,經制文雅,我不如子;淵塞沈審,

子亦不如我。我綜其內,子治其外,以此二者相益,故不足有為耶?136 所謂「內」即何嗣固守本業勸農從商,「外」即何孝從學結交。從此,何嗣致

赴官詩韻,先後賦贈。時海上被寇,先人弊廬盡付烈火。謀歸無家,棲泊留都,遂依韻勉成二

赴官詩韻,先後賦贈。時海上被寇,先人弊廬盡付烈火。謀歸無家,棲泊留都,遂依韻勉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