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順應經濟發展以升學提升人力素質,輪調式建教合作學生素質降低 教育政策尚為符應經濟發展、家長與學生升學需求,擴大高等教育 容量,為延後分化設立綜合高中,增設高中與完全中學,調降高職學生 比例,由原來 70%降為 35%。高職的萎縮,與升學機會的擴充,輪調式 建教合作就讀的學生與民國 60 年度相較素質已降低,影響產業對人才 培育之意願。

二、擴大校本課程空間,有利配合就業能力之規劃

在高職課程方面,為因應產業與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雖有九五群

科課程以強化基礎能力培養,並增加學校本位課程,讓學校可較大彈性 來因應產業的變化與就業能力之需求進行調整與規劃,以培育就業人 才。

三、推動產學攜手方案,吸引優秀學生參與

教育部為配合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及因應產業培育人才需要,推 動產學攜手方案,結合產業界與技專學校透過策略聯盟,以培養產業界 優秀技術人力,讓學生升學與就業得以兼顧,以解決高職升學問題。且 透過高職與技專學校及產業結合下,可鼓勵優秀學生參與,增進企業的 參與意願,以培育高技術人力,讓輪調式建教合作展現生機。

四、加額補助弱勢家庭學雜費,對輪調式建教合作發展尚待評估

教育部為配合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對弱勢家庭學生,年收入在 30 萬元以下者,每學年加額補助 2.4 萬元學雜費;30 萬元以上 60 萬元以 下者,每學年加額補助學雜費 1 萬元,減輕弱勢家庭學費負擔。此項加 額補助對輪調式建教合作之發展是一項危機,也是一個轉機。危機方 面,輪調式建教合作的學生有很高比例因經濟因素就讀,加額補助學生 學雜費,可能會降低就讀輪調式建教合作之學生,但政府將學生在職場 學習之生活津貼亦計入家庭所得,其影響為何值得後續研究。在轉機方 面,讓輪調式建教合作在消減經濟因素後,回歸到技能學習的目的上。

台灣經濟已邁入知識經濟之林,且在全球化的產業環境下競爭激烈;

在社會方面,國民所得的提高,家庭生育人口數降低,為順應經濟與社會 環境變化的需要,提升人力素質為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於是促成升學導 向的大環境,使得願意投入職場學習技能者減低;就讀輪調式建教合作者 大都為 M 型社會所產生之低社經背景之學生就讀,但國內產業仍然需要由 教育管道培育實用的就業人力,輪調式建教合作必須先找出當前環境的核 心價值,再因應當前環境做調適,才能繼續擔任培育人才的重要角色。

164

表 5-4 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制度於六十年代及九十年代之外在環境對照與影響表 為 40:44:16

高職學生萎縮,直接影響參與

16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