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邀請專家和新手口譯員現身說法,讓受訪者分享自己如何準備會議口 譯,還原當時準備會議口譯的過程,再由筆者分析專家和新手在準備會議口譯時 有哪些明顯的特徵和差異。

相較於觀察法或是問卷法,訪談法的好處包含研究者能夠直接了解受訪者對

於某個議題的想法,以及受訪者的行為在探討的情境中所代表的意義,希望受訪 者的行為能在脈絡中彰顯意義(Seidman, 2006)。研究者也有機會針對不清楚的 地方,繼續探測和追問(Merriam & Tisell, 2016),以獲得更多細節。

一、研究範圍

在前一章中,各家學者對於會議準備均有其定義,但不外乎分為會議前、中、

後所做的準備工作,乃至於 Luccarelli(2013)和 Rütten(2003)所定義的長時 間的雙語能力培養以及普遍知識的涉獵。而本文的研究範圍,僅限於會議前的準 備工作,換言之,任何涉及口譯員的口譯策略和口譯時所產生的反應,甚至是口 譯結束後的行為,皆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

二、受訪對象

本文採質性研究方法,筆者訪問專家口譯員和新手口譯員(皆在學)各 5 位,共計 10 位(皆以為中文 A 語言,英文為 B 語言),來分析這些口譯員在準 備會議口譯時有什麼顯著的差異。按照 Dreyfus(2004)的定義,每個人學習一

27

項新技能的過程,可以分為五個階段:新手(Novice)、進階學習者(Advanced Beginner)、勝任者(Component)、熟手(Proficient)和專家(Expert)。其中,

Dreyfus 將進階學習者描述為「有若干學習經驗,能夠順暢地仰賴規範來行事,

並有意識地注意到當下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同時將熟手和專家分別描述為「面 對新的情境時,能依照經驗做出有效的應對,有著綜觀全局的能力」、「對特定 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有著深入的認識,並有著大量的實務經驗」。而本研究中接受 訪談的新手口譯員皆為翻譯研究所的二年級學生,程度上較接近於 Dreyfus 所定 義的進階學習者;至於受訪的專家口譯員皆為在翻譯所執教的口譯老師以及從翻 譯所畢業並已從事口譯工作多年的專業口譯員,程度上則較接近於熟手和專家等 級。3這樣的分類以及定義,恰好符合 Sawyer(2003)對於口譯學習者的定義,

他將口譯學生分為三個層級:剛入學的新手、通過資格考試(升級考試)的進階 學習者以及通過專業考試的勝任者。

訪談者之所以僅有 10 位,是因為在回答的內容上,不論是新手組還是專家 組,訪問到第三位時已經開始逐漸出現資訊重複的狀況,也就是達到資料飽和

(saturation)(Lincoln & Guba, 1985),這個狀況在專家組尤為明顯,故本研究 的受訪者有專家和新手共計十位。

3 參與研究的口譯員皆以代碼表示,五位新手口譯員(Novice interpreters)代碼為 N1、N2、N3、

N4、N5。五位專家口譯員(Expert interpreters)代碼為 E1、E2、E3、E4、E5。

28

29

為了增加本研究的效度,訪談問題不但經過兩位會議口譯聯合專業考試合格 的學生(Sawyer 定義為勝任者)事先預試(polit)(Merriam & Tisell, 2016),

在問題設計上也請教了兩位 AIIC 會員,增加訪談問題的效度。至於在信度方面,

轉換成為逐字稿的訪談內容皆由受訪者確認內容無誤後簽名(請參閱附錄五),

達到成員檢核的要求(member checking)(Seidman, 2006),提升分析過程的 可信度。最後也請受訪者授權使用逐字稿(請參閱附錄六),確保訪談內容在受 訪者知情下公開。

四、資料分析

訪談完成後,作者先依照錄音內容製作逐字稿,再將這些逐字稿與訪談問題 對照,分別找出專家與新手相對應的回答。透過這些回答,作者首先歸納專家和 新手如何準備會議口譯,接著再逐項比較專家和新手之間的差異為何,並依照文 獻論述,與文獻進行對比,檢視這些受訪者的意見與過去文獻符合的程度,或是 依照文獻研究結果推測受訪者行為背後的動機。最後,作者希望此研究結果能應 用於實際口譯教學場景,讓會議口譯準備的教學更有效率,學生也得以省下摸索 的時間。

3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