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書目

一、《劉子》相關文本(依姓氏筆畫排列)

1、王叔岷,《劉子集證》,(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1 年 8 月初 版,1992 年 10 月景印 1 版。

2、汪建俊校注,《新編劉子新論》,(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年 3 月。

3、林其錟,陳鳳金輯校,《敦煌遺書劉子殘卷集錄》,(上海:上海書店),1988 年 10 月。

4、林其錟,陳鳳金集校,《劉子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10 月。

5、傅亞庶,《劉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9 月第 1 版,2010 年 4 月北京第 3 次印刷。

6、楊明照校注,《劉子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8 年 4 月。

7、楊明照校注,陳應鸞增訂,《增訂劉子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8 年 9 月。

二、原典(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經部

1、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 年 9 月。

2、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 月。

3、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

4、朱熹集註,《論語集註》,(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 年 4 月。

5、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 年 9 月。

6、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年 9 月,頁 33

7、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1 年 10 月。

(二)史部

1、 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1 月第 1 版,2001 年 11 月第 2 次印刷。

2、 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 年 7 月 6 版。

3、 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大申書局),1989 年 11 月再版。

4、 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982 年 11 月第 2 版。

5、 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世界書局),1967 年 5 月再版。

6、 沈約,《宋書 》,(台北:鼎文出版社),1987 年 5 月 5 版。

7、 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年 11 月第 1 版,2003 年 7 月 第 8 次印刷。

8、 李延壽,《北史》,(台北:鼎文書局),1985 年 3 月 4 版。

9、 李林甫等編,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 1 月第 1 版,2005 年 4 月北京第 2 次印刷。

10、 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 7 月第一版,2003 年 6 月北京第 8 次印刷。

11、 隋姚察、謝靈,唐魏徵、姚思廉合撰,《梁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 年 7 月 6 版。

12、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 6 月第 1 版,1996 年 5 月第 9 次印刷。

13、 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年 12 月第 1 版,

1982 年 7 月第 2 版,2004 年 3 月北京第 17 次印刷。

14、 趙曄著,張覺校注,《吳越春秋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6 年 4 月。

15、 鄭樵,《通志二十略》,(台北:世界書局),1956 年 2 月。

16、 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5 年 3 月 4 版。

17、 蕭子顯,《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 年 7 月 6 版。

18、 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 6 月第 1 版,2003 年 10 月北京 第 7 次印刷。

19、 魏收,《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 年 5 月 5 版。

20、 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年 8 月第 1 版,2002 年 12 月北京第 8 次印刷。

21、 魏徵,令狐德棻等撰,《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 年 5 月 5 版。

(三)子部

1、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 年 4 月 2 版。

2、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11 月第 1 版,2008 年 1 月北京第 7 次印刷。

3、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年 2 月初版,1991 年 10 月第 6 次印刷。

4、 徐培根,魏汝霖,《孫臏兵法註譯》,(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6 年 3 月初 版,1976 年 6 月三版

5、 孫武著,姜亦青校訂,《姜太公六韜兵法》,(台北:東門出版社),1992 年 9 月。

6、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年 2 月臺景印初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974 年 9 月臺景印再版。

7、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4 月。

8、 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1 月第 1 版,2004 年 1 月北京第 4 次印刷。

9、 張覺校注,《商君書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6 年 5 月。

10、 傅紹傑,《吳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 4 月初版,1981 年 3 月 3 版,1985 年 12 月修訂初版。

11、 賈思勰,《齊民要術》,(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7 年。

12、 楊倞注,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87 年 3 月第 11 版。

13、 楊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3 月第 1 版,

2008 年 1 月北京第 3 次印刷。

14、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10 月。

15、 諸葛亮著,索寶祥譯析,《心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年 1 月。

16、 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年 5 月第 1 版,1997 年 1 月北京第 2 次印刷。

17、 劉盼遂,《論衡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90 年 11 月第 4 版。

18、 劉卲撰,西涼‧劉昞注,《人物志》,(台北:世界書局),1958 年 5 月。

19、 劉卲撰,陳喬楚註譯,《人物志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 12 月。

20、 劉仲平譯注,《司馬法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 4 月 初版,1981 年 3 月 3 版,1985 年 12 月修訂初版。

21、 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年 10 月。

22、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6 月第 1 版,2006 年 4 月北京第 2 次印刷。

23、 魏武帝等註,孫星衍等校,《孫子集註》,(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6 年 4 月。

(四)集部

1、 楊勇,《洛陽伽藍記校箋》,(台北:正文書局),1982 年 9 月。

2、 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台北:明文書局),1990 年 3 月。

3、 嚴可均輯,《全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10 月第 1 版,2006 年 2 月第 2 次印刷。

三、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

1、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 1 版,2004 年 4 月第 2 次印刷。

2、 王怡辰,《東魏北齊的統治集團》,(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年 10 月。

3、 王重民編,《敦煌古籍敘錄新編‧第九冊‧劉子新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司),1986 年 6 月台一版。

4、 尤雅姿,《顏之推及其家訓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 年。

5、 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台北:

華世出版社),1979 年 12 月初版,1980 年 10 月增訂一版。

6、 沈家本,《歷代律令》,(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 11 月。

7、 何德章,《中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 月。

8、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年 6 月。

9、 高敏,《魏晉南北朝兵制研究》,(台北:大象出版社),1998 年 5 月第 1 版,

1999 年 8 月 2 版,2000 年 3 月第 2 次印刷。

10、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年 3 月 第 1 版,1996 年 4 月第 2 次印刷。

11、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出版者不詳,1982 年。

12、 張文強,《中國魏晉南北朝軍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 月。

13、 張儐生,《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 年 2 月。

14、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2 年 9 月,頁 218。

15、 張晉藩,《中國法制通史第三卷‧魏晉南北朝》,(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 1 月。

16、 陳正雄,《王充學術思想述評》,(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年 12 月。

17、 陳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年 12 月。

18、 陳鼓應,白奚著,《老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7 月第 1 版。

19、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 年 4 月北京第一 版,2002 年 9 月北京第 2 次印刷。

20、 黃惠賢,《中國政治制度通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 12 月。

21、 程樹德,《九朝律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年 3 月臺一版。

22、 游志誠,《文心雕龍與劉子系統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 年 4 月。

23、 欒調甫,《齊民要術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年 4 月。

24、 萬繩南,《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台北:雲龍出版社),1994 年 12 月。

25、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 年 11 月。

26、 楊朝明,《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股 份有限公司),2005 年 3 月初版。

27、 鄭奕琦,《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2 月。

28、 謝雲飛,《管子析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年 4 月。

29、 謝祥皓,《中國兵書‧先秦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年 9 月。

30、 羅振玉,《敦煌石室遺書百廿種‧敦煌石室碎金‧劉子殘卷》,(台北:新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豐出版公司),1985 年。

31、 羅振玉,《羅雪堂先生全集續編三‧永豐鄉人襍著續編‧敦煌唐寫本‧劉子 殘卷》,(台北:文華出版公司),1969 年 7 月初版。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1、 莊淑萍,《《劉子》思想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6 年 1 月。

2、 楊育城,《《孫子兵法》研究—與《孫臏兵法》戰略比較》,(靜宜大學中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2010 年 1 月。

3、 蔡欣,《《劉子》文藝思想研究》,(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5 年 4 月。

五、單篇論文 (按出版年份排列)

1、 徐國富,陳杰棟,杜茜,〈淺述魏晉南北朝的門蔭制度〉,《法制與社會》,2010 年 7 月,頁 293。

2、 張文翰,〈劉卲《人物志》「知人觀」釋析〉,《輔大中研所學刊》,2010 年 4 月,頁 167-186。

3、 周紹恆,〈關於《劉子》作者補考的一點商榷〉,《文學遺產》,2010 年第 3 期,

頁 24。

4、 梁偉賢,〈五行流業圖試作---《人物志》品鑑體系之分析與整合〉,《中國文學 研究》,2010 年 1 月,頁 71,73-109。

5、 游志誠,〈明刊批校本《劉子》跋析論〉,《魯東大學學報》第 27 卷第 1 期,

2010 年 1 月,頁 13-45。

6、 宋豔梅,〈北朝政權中的京兆韋氏〉,《蘭州學刊》,2009 年第 11 期,頁 223-226。

7、 薛海波,〈東魏北齊國家的權力結構與豪族大土地所有制〉,《河南科技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2009 年 10 月,頁 17-21。

8、 張五鋼,〈儒家「重農」思想研究---以《齊民要術》為例〉,《浙江農業學報》,

2009 年 9 月,頁 515-519。

9、 羊思遠,〈以《劉子新論》為視角探析劉勰的法律思想〉,《江蘇警官學院學報》, 2009 年 7 月,頁 91-96。

10、 周仁文,〈試述東魏北齊的教育〉,《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年第 6 期,頁 327-328。

11、 蘇小華,〈東魏北齊重北輕南的原因及其影響〉,《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 院》,2009 年 4 月,頁 80-87。

12、 楊佳訓、馬瓊、林玉璽,〈淺析劉邵和劉晝的心理學思想及現代意義〉,《文 化研究》,2009 年 5 月下旬刊,頁 219。

13、 朱文民,〈再論《劉子》的著作者為劉勰〉,《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 26 卷第 1 期,2009 年 1 月,頁 73-7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4、 何濤,〈北齊高洋統治時期的軍事經略研究〉,《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版)》,2008 年 12 月第 30 卷,頁 228-229。

15、 楊必新,〈門閥制度與《魏書》「穢史」之名〉,《合肥學院學報》,2008 年 11 月,頁 43-47。

16、 陳祥謙,〈《劉子》作者新證〉,《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0 卷 第 5 期,2008 年 10 月,頁 60-65。

17、 陳志平、陳明華,〈《劉子》名稱考〉,《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 28 卷第 2 期,

2008 年 4 月,頁 38-43。

18、 林其錟,〈魏晉玄學與劉勰思想—兼論《文心雕龍》與《劉子》的體用觀〉,

《許昌學院學報》第 27 卷第 4 期,2008 第四期,頁 43-48。

19、 陳應鸞,〈《劉子》作者補考〉,《文學遺產》,2008 年第 3 期,頁 31-35。

20、 王志剛,〈試論《魏書》典志的歷史編纂學價值〉,《史學集刊》,2008 年 3 月,頁 81-86。

21、 李文才,〈試論北齊文宣帝高洋之政治措施〉,《貴州社會科學》,2008 年第 2 期,頁 126-131。

22、 李文才,〈論北齊文宣帝高洋之用人〉,《許昌學院學報》,2008 年第 1 期,

頁 19-22。

23、 錢龍馬軍,〈東魏北齊的漢化形勢〉,《滄桑》,2007 年 5 月,頁 19-20。

24、 陳志平,〈《劉子》作者和創作時間新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 年 7 月第 4 期,頁 14-18。

25、 陳宜伶,〈論〈樂記〉中的禮樂關係〉,《中國語文》,2007 年 4 月,頁 104-114。

26、 張鴻愷,〈劉邵《人物志》的人才鑑識思想與魏晉玄學的興起〉,《中國文化 月刊》,2007 年 4 月,頁 61-69。

27、 涂光御,〈《劉子‧貴農章》經濟思想考察〉,《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總第 103 期,2007 年 3 月,頁 108-109。

28、 蔡欣,〈《劉子》文藝範疇辨析〉,《嘉興學院學報》第 19 卷第 1 期,2007 年 1 月,頁 80-85。

29、 陳志平,〈論孫星衍跋南宋小字本《劉子》〉,《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 6 期,

2006 年 11 月,頁 57-62。

30、 胡克森,〈論北朝私學與科舉制誕生的關係〉,《貴州社會科學》,2006 年 7 月,頁 139-143。

31、 李瑞騰,〈劉劭及其《人物志》〉,《歷史月刊》,2006 年 5 月,頁 122-123。

32、 姚培鋒,齊陳駿,〈魏晉南北朝選舉用人制度述論〉,《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06 年 1 月,頁 58-65。

33、 薛菁,〈論魏晉南北朝刑法原則儒家化特徵〉,《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2006 年第 1 期,頁 89-94。

34、 汪世榮,許光縣,〈北齊法治的異化及其當代啟示〉,《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 會科學版)》,2005 年 11 月,頁 25-28,3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5、 祁志祥,〈試論劉晝的美學思想〉,《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4 卷第 7 期,2005 年 7 月,頁 12-16。

36、 王新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忠孝之辨與避諱〉,《山東社會科學》,2005 年 5 月,頁 108-110。

37、 燕國材,〈劉晝的教育心理思想〉,《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27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26-32。

38、 任榮,〈北齊漢族文人心態初探〉,《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年 2 月,頁 73-76。

39、 戴璉璋,〈從〈樂記〉探討儒家樂論〉,《中國文哲通訊》,2004 年 12 月,頁 37-48。

40、 李海林,〈淺談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之差異〉,《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 報》,2004 年 6 月,頁 149-150。

41、 金仁義,〈南朝國婚的門第觀和人物觀〉,《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2004 年 7 月,頁 43-36。

42、 王旭東,〈門閥士族的婚姻習俗與門閥制度的盛衰〉,《中州學刊》,2004 年 5 月,頁 85-87。

43、 吳瑞銀,〈王充《論衡》所論及之人才問題析探〉,《東方人文學誌》,2004 年 3 月,頁 1-20。

44、 盧麗瓊,〈淺談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教育的興盛〉,《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4

44、 盧麗瓊,〈淺談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教育的興盛〉,《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