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 、 、 、反移情理論的進展及相關研究成果 反移情理論的進展及相關研究成果 反移情理論的進展及相關研究成果 反移情理論的進展及相關研究成果

壹 壹

壹、 、 、 、反移情理論的進展及相關研究成果 反移情理論的進展及相關研究成果 反移情理論的進展及相關研究成果 反移情理論的進展及相關研究成果

一、反移情之定義與演變

在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歷程中,助人工作者本身即是心理治療的工具;治療者 本身的特質與專業知識等都與諮商效果息息相關(王怡人,1988;Wampold, 2001)。Gelso 與 Carter (1985)曾指出構成諮商成效的三個重要因素分別為諮商關 係、工作同盟及反移情;尤其,治療者對於反移情的覺察和因應往往會影響到治 療的歷程與關係,透過有效運用有助於推進諮商關係,反之,忽視反移情則可能

對案主與治療造成負面影響(周仁宇、楊添圍譯,1999;林家興、王麗文,2003)。

自 Freud 最早提出「反移情」之概念後,即不斷廣泛運用於心理治療與諮商 領域以探討會談過程中治療者與案主的交互作用;然而許多學者對其仍有不同解 讀與觀點,因此始終缺乏明確之定義,歷經「古典觀(Classic perspective)」、「統 合觀(Totalistic perspective)」與「配對觀(complementary view)」之轉變,以及最 新衍伸出「整合觀(Integrative perspective)」理念。以下就反移情之定義與演變做 探討與整理:

(一)古典觀(Classic perspective)

佛洛伊德(Freud)最初於 1910 年提出「反移情」一詞,認為其源自於治療師 潛意識早年未被解決之個人議題與衝突,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受到個案移情所觸 發。因此,在古典觀的脈絡下,反移情被視為對治療過程或結果有害,影響治療 師對個案錯誤的知覺或回應,導致雙方共謀或對於探索與解決問題的阻抗,而非 為了個案之需求而行動。Freud 認為治療師必須經由自己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被分 析、瞭解來克服反移情,並得以管理與降低反移情的影響(林玉華、樊雪梅譯,

1999;楊大和、謝珮玲,1998;Hayes, 2004):

我們已經開始注意反移情這個概念,它產生於治療師的內在,是受個案 的影響而作用於治療師潛意識情感的結果。…我明白了反移情是在個案的影 響下,分析師的潛意識感覺被喚醒,沒有任何分析師能夠走到比他自己的情 緒和內在阻抗所允許的更遠的地方…我們必須注意到每位治療師他的成就 將受限於他個人的衝突情節與抗拒,因此治療師在對於個案進行他的觀察 時 , 應 該 也 開 始 進 行 自 我 分 析 , 並 且 持 續 深 入 探 索 他 自 己 。 (Freud, 1910/1953)。

事實上,「反移情」為 Freud 晚年提出的觀點,此方面的論述並不多,然而 對於治療關係中此一概念的提出對後來的學者與相關研究卻有重要的影響力

17

(Jacobs,1999);往後當代所提出其他關於反移情的新觀點,無論是基於贊同、

反對抑或修正,佛洛伊德最初的論述仍提供了思考與激盪此議題的要素。

(二)統合觀(Totalistic perspective)

1950 年代左右,學界開始對反移情的觀點擴展其正向的價值,並認為治療 者對個案所有情緒反應皆可視為反移情範疇,同時包含意識與潛意識層面(Gelso

& Hayes, 1998);無論是源自於心理上未被解決的衝突、現實因素,或者因個案 移情所觸發等等(林家興,1991;Gelso & Hayes, 2002)。

精神分析學者 Winnicott 首先於 1949 年提出反移情並不只對治療產生破壞性 的影響,亦提供了正向價值的治療性觀點,並將反移情分為「主觀的反移情」與

「客觀的反移情」兩類,前者為治療師自身議題較有關的反移情,需要修通和處 理;後者為治療者由案主真實人格與適應不良人際互動模式而激發的感受,故其 他治療者與案主之重要他人亦能普遍經驗同樣反移情。因此,臨床經驗顯示助人 工作者的情緒反應不一定只是病理現象,亦可能具有功能性(Hayes & Gelso, 2001)。Heimann(1950)、Little(1951)與 Kernberg(1965)等多位學者皆在此階段進 一步拓展反移情的統合觀點(引自謝佩玲、王麗斐,2007),此時期反移情概念發 展研究者可歸納整理定義為「經個人分析後修通原始衝突與焦慮之心理治療師對 案主的所有感受、態度及行為反應。」

透過臨床經驗累積,治療者將更能夠善用此種反移情在治療關係中進行自我 覺察,個案何以觸發自己某些情緒與感受,甚至引發治療者去扮演其生活中的某 些角色與位置,如何而不以衝動的方式回應案主,更進一步協助當事人思考與討 論(Myers & Hayes, 2006)。

(三)配對觀(complementary view)

配對觀概念相似於 Winnicott(1949)提出之「客觀反移情」,亦指將反移情視 為心理治療中不可避免的反應;此觀點主要著重個案的移情與治療的狀態對於誘

發治療者反移情的向度,即個案的正向移情則會引發治療者之正向反移情,反之 亦然(Gelso & Hayes, 2002)。此種觀點認為反移情是由個案病理性防衛所引發,

故即便是不同治療者遇到同個案都可能引發相似反移情反應,可說是必然引發之 內在狀態。此外,配對觀的概念強調治療者不應受案主的移情而表現出以牙還 牙、以眼還眼的反移情回應,而能試圖理解案主何以誘發治療者某種反應。

(四)整合觀(Integrative perspective)

反移情的發展歷經古典觀、統合觀與配對觀後,學者 Hayes 和 Gelso(2001) 認為這些觀點在反移情的定義上有其重疊與不足之處,古典觀講求嚴格控制,著 重於反移情負面影響,統合觀涵括治療者所有的反應,而使反移情的意義顯得太 過廣泛,配對觀僅將反移情視為由個案單方面所引發之必然與普遍的內在反應,

以上三種觀點皆較忽視治療者本身的議題與內在衝突導致的防衛狀態,故進而提 出整合觀。

整合觀(Integrative perspective)之論點將反移情定義為治療者內在未解決的 個人衝突,並不必然為潛意識層面,亦不一定與個案移情有關;無論心理工作者 的學派與取向是否定義其情感反應為反移情,此觀點強調每位治療者必然有其個 人之未竟事務會在治療過程中產生影響(Friedman & Gelso, 2000; Gelso & Carter, 1985; Hayes, 2004;Hayes, Gelso, & Hummel, 2011;Robbins & Jolkovski, 1987)。

然而,若透過妥善的運用其反移情經驗則可以成為促進心理治療的工具(Hayes, 2004)。謝佩玲(2002)指出潛意識的反應通常在展現為意識層面的反應後,才有進 一步探究討論的機會,因此多數被討論的反移情均為治療者意識與覺察的狀態。

研究者認為此一觀點著重於可觀察的意識層面與自我反思覺察,且較開放的看待 研究參與者的當事人主體經驗,故採用此一反移情定義。

二、反移情相關研究之趨勢

由於反移情定義之發展各有其時代背景,界定上又充滿困難,而論點的差異

19

也造成使用上的模糊與混淆而導致研究者和學習者無法達成共識,甚至又另外發 展出新的定義,如「投射性認同(integrative definition)」等(Gelso & Hayes, 2002;

McClure & Hodge, 1987)。隨著文獻的累積,國內外的研究均不再侷限於反移情 的定義,如,反移情的起源(治療者的背景、早期歷史)或反移情的觸發因素(個案 的行為模式與特質、特殊議題),而更重視反移情如何對諮商或心理治療造成正 負向的影響(李雅文,2005;簡華妏,2007;Hayes, 2004);事實上,治療師的個 人歷史並非直接對治療效能產生正向或負向的影響,關鍵多取決於治療師是否面 對、有效因應與正視個人議題(李雅文,2005;Hayes, 2004)。綜上所述,本研究 更側重於了解反移情的機制而非其成份,即觀察在何種情況下反移情經驗會影響 助人歷程,而又如何發揮其潛在功用,亦同時考量反移情的正負面作用與影響。

此外,多數研究建議增進族群內涵特殊性的理解(林淑君、陳秉華,2002;

張學善、蕭文,1999;簡華妏,2007;謝佩玲、王麗斐,2007;Hayes & Gelso, 1993),

反移情的實徵研究趨勢也漸漸針對不同領域與不同對象的反移情進行探討(李雅 婷,2006;吳蓓芬,2009;林育珊,2011;邱美珊,2012;許雅惠,2004;陳淑 玫,2003;黃筱茵,2008;謝喬安,2008;鍾依靜,2009;Hayes & Gelso, 1993),

研究發現透過選擇不同學歷、實務經驗或工作領域等助人工作者對反移情的覺 察、因應或影響受到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的影響,例如資深工作者對反移情的自 我覺察與因應相對於新手更明確與清楚(邱美珊,2012);針對特殊的當事人族 群,如同性戀者(Hayes & Gelso, 1993)、HIV感染者(Hayes & Gelso, 1993)、受性 侵害者、邊緣性人格個案等,治療者也在不同族群中具有某些反移情反應之共通 性,例如,遊戲治療師的反移情亦受到案主父母與機構的影響等。因而,對於治 療者與老年案主工作之反移情內涵是研究者認為相當值得探索與討論的領域,也 是本研究亟欲回答的研究問題。

研究者將國內不同助人工作領域與對象反移情之相關研究整理如下(表2-1):

表 2-1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