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反芻與憂鬱的關聯

近 二 十 年 來 , 反 芻 已 成 為 瞭 解 憂 鬱 症 狀 發 展 與 維 持 的 關 鍵 構 念 。 Nolenhoeksema (1991) 的反應風格理論 (response style theory,簡稱 RST )主張,

反芻為個體面對憂鬱心情時,傾向思量其憂鬱症狀、原因及意涵的反應,具有跨 情境之一致性。

研究發現,反芻與長期和嚴重的憂鬱、延遲復原、自殺意念的增加、問題解 決的障礙、專注的困難有關 (Donaldson & Lam, 2004; Lyubomirsky & Tkach, 2004;

Miranda & Nolen-Hoeksema, 2007; Nolen-Hoeksema, 2000)。目前已累積相當數量 的文獻在探討反芻的相關議題,反芻在憂鬱症中的角色亦在多數研究中獲得一致 的證據。Smith 與 Alloy (2009) 對於 Nolenhoeksema (1991) RST 的反芻模型以 及其他多種不同反芻理論模型的回顧中,大多數研究結果顯示反芻對個體情緒狀 態是不利的:反芻與更嚴重和長期的憂鬱相連結,延遲憂鬱恢復,增加自殺意念;

反芻也常見於焦慮患者中,還會造成問題解決困難,動機缺乏,專注力缺失等等。

不過,Treynor 等人 (2003) 根據前人的研究發現和建議,認為反芻與憂鬱 具如此高相關,有可能源自於反芻量表的題項包含較多是測量憂鬱症狀所致,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反芻反應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中與測量憂鬱症狀的題項後 再進行因素分析,得出二因數,對原本將反芻反芻作為一個整體預測憂鬱症狀的 模型,進行了改良,提出了兩因數模型。將反芻分為苦惱自責式反芻和深思反省 式反芻兩種類型,認為苦惱自責式反芻是指將個人現狀和未達成的標準進行消極 比較,是具不適應性的反芻;而深思反省式反芻指有目的地內省,使用認知功能 主動地企圖理解自身的憂鬱症狀,是具適應性的反芻。 Treynor 等人 (2003) 針 對社區成年人樣本的研究結果指出,苦惱自責式反芻具不適應性,與目前的憂鬱 情形具有顯著的正相關,同時會正向預測個體一年後的憂鬱,而深思反省式反芻 具有適應性,雖然與目前的憂鬱呈正相關,但卻負向預測個體一年後的憂鬱。

Watkins (2008) 的回顧整理也指出並不是所有形式的重複性想法(repetitive thoughts)皆會導致不適應的結果,認為重複性想法(包括反芻)是否具建設性

(constructive)或具適應性的看法,他認為情價(valence)與建構水準(construal level)會影響重複性想法是否具有建設性的功能。就情價而言,內容上具有負向 的自我批判的苦惱自責式反芻會帶來較不適應的結果,而深思反省式反芻的重複 想法內容更為正向,試圖去解決現狀中的問題,故而較具適應性。此種解釋與 Treynor 等人 (2003) 所提出的兩因數模型異曲同工,認為並不是所有形式的反 芻均會帶給個體不利的影響,且對於個體而言,深思反省式反芻對其憂鬱的減緩 是具適應性的,而苦惱自責式反芻具不適應性,會增加個體的憂鬱。

然而,於往後的研究中,雖然苦惱自責式反芻大多能一致地正向預測憂鬱,

有其不適應性,但對於深思反省式反芻是否具有適應性功能,是否可降低憂鬱症 狀,結果則不一致。非但沒有負相關,Rude, Little Maestas 與 Neff (2007) 的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式反芻與憂鬱的聯結較強。除此,過去的研究分別指出深思反省式反芻與憂鬱呈 現正相關、無關和負相關等關係 (Brennan, Barnhofer, Crane, Duggan, & Williams, 2015; Papadakis, Prince, Jones, & Strauman, 2006; Sumner et al., 2014; Verhaeghen, Joormann, & Aikman, 2014; Whitmer & Gotlib, 2011),本研究將這些研究整理整理 如表2-1-1、表2-1-2和表2-1-3所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2-1-1 深思反省式反芻與憂鬱呈負相關

作者(時間) 研究設計與參與者 研究工具 與憂鬱的關聯

Treynor et al. (2003) TI 社區樣本 1328 人 T2 一年後

社區樣本 1131 人

10-item 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以下簡稱 RRS-10 (Treynor et al., 2003)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以下簡稱 BDI (Beck, Steer, & Brown, 1996)

T1 深思反省式反芻顯著 負向預測 T2 憂鬱: β=

-.06*

Moore et al. (2013) 756 名青少年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Kovacs, 1985) 22-item 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 以下簡稱 RRS (Nolen-Hoeksema & Morrow, 1991)

反思與憂鬱負相關: r=

-.40***

Takano and Tanno (2009) T1 123 名大學生

T2 三週後,111 名大學生

Rumination-Reflection Questionnaire, 以下簡稱 RRQ (Trapnell & Campbell, 1999)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Zung, 1965)

T2反思與T2憂鬱負相關:

表 2-1-2 深思反省式反芻與憂鬱呈無相關

作者(時間) 研究設計與參與者 研究工具 主要結果

Verhaeghen, Joormann, &

Aikman (2014)

244 名大學生 RRS

CES-D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Radloff, 1977)

深思反省式反芻與憂鬱無關:

r =.001, ns

Brennan, Barnhofer, Crane, Duggan, &

Williams (2015)

憂鬱症恢復者 Beck’s Depression Inventory, second edition, 以下 簡稱 BDI-II (Beck et al. 1996)

RRS-10

深思反省式反芻與憂鬱無關:

r = .08, ns)

Joormann, Dkane, and Gotlib (2006)

控制組 RRS

BDI-II

深思反省式反芻與憂鬱無關:

r = .12, ns)

Papadakis, Prince, Jones,

& Strauman (2006)

223名七到十二年級女 中學生及營隊成員

CDI (Children Depression Inventory , Kovacs, 1992) RRS

表 2-1-3 深思反省式反芻與憂鬱呈正相關

作者(時間) 研究設計與參與者 研究工具 主要結果

Joormann et al.

(2006)

重鬱患者 RRS BDI-II

深思反省式反芻與憂鬱正相關: r=.25*

Marroquin et al.

(2010)

284 名大學生 BDI-II RRS

深思反省式反芻與憂鬱正相關: r=.18*

Whitmer & Gotlib (2011)

從未憂鬱組: 377人 RRS BDI

反思與憂鬱正相關: r=.12*

注:∗ p < .05. ∗∗ p < .01. ∗∗∗ p < .001.

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至於為何會有如此的不一致的結果,Joormann 等人 (2006) 的研究指出,重 鬱症患者的苦惱自責式反芻與深思反省式反芻具有顯著的相關連,也均與憂鬱具 顯著正相關;但一般社區居民的苦惱自責式反芻與深思反省式反芻雖然也具顯著 正相關,但僅苦惱自責式反芻與憂鬱顯著正相關,而深思反省式反芻則與憂鬱不 具顯著相關。據此,Joormann 等人 (2006) 提出在臨床樣本中,深思反省式反芻 和苦惱自責式反芻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的循環(a perpetuation cycle)看法,亦即當 個體處在憂鬱狀態時,兩種類型的反芻會相互關連與影響,而使得自責式反芻與 反思式反芻這兩類反芻的功能難以區分,因而遮蔽掉深思反省式反芻的適應性功 能。

Takano 與 Tanno (2009) 以 大 學 生 為 樣 本 , 並 使 用 反 芻 - 反 思 量 表

(Rumination-Reflection Questionnaire)(Trapnell & Campbell, 1999) ,結果發現 在第一點的內涵類同於深思反省式反芻的反思(reflection)雖能可單獨負向預測 三週後的憂鬱,但由於同時亦可預測三週後的反芻(rumination),而減弱了反思 的適應性功能,使得原先對憂鬱減輕的預測功用被削弱,而變的不顯著。另一方 面,反芻則無法預測反思。於是 Takano 與 Tanno 認為是因個體的反思會接續地 增加負向反芻,因而使得原先反思可降低憂鬱症狀的功能減弱,而無法預測接續 的憂鬱。

在國內,黃荷芳(2015)針對乳癌患者進行兩個時間點的長期追蹤研究中,

以路徑分析的結果發現苦惱自責式反芻會降低一年後的深思反省式反芻,而深思 反省式反芻無法預測憂鬱症狀。此結果與 Joormann 等人 (2006) 以及 Takano 與 Tanno (2009) 的解釋相似,認為深思反省式反芻的適應性作用被苦惱自責式反芻 影響,對憂鬱的減輕作用被削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此來看,由於因為自責式反芻與反思式反芻這兩類反芻會相互關連與影響,

因而稀釋掉深思反省式反芻的適應性功能,這或許是深思反省式反芻對憂鬱影響 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Takano 與 Tanno (2009) 認為深思 反省式反芻與憂鬱間的關係,還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需要未來研究多加探 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