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口譯與音樂表演教學評量概述

第二節 口譯評量

學生是否具備專業技能,足夠應付專業領域的挑戰 (劉敏華等人, 2008;Stanley et al., 2002),其相關的研究及討論一直是學者關注的議 題,且持續蓬勃發展中。接下來即把焦點放在兩種活動的總結性評 量,分別概述其發展以及學者的研究結果。

第二節、口譯評量

口譯學校的評量制度是一個十分複雜的議題,一方面必須具備教 學評量的功效,要能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以檢視教學的成效,另一 方面基於多數口譯學校設定的目標為培養專業口譯人才,「專業標 準」、「口譯品質」往往也成為學校關注的議題 (Pöchhacker, 2004)。

事實上,相較於「口譯品質」這個議題,口譯界針對「教學評量」的 研究數量著實不多 (Pöchhacker, 2004)。Kalina (2000) 表示在學者還 未對口譯品質形成共識之前,要建立完善的評量制度實屬不易,這也 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何口譯教學評量研究的數量如此稀少。本節將回顧 口譯品質的相關討論以及教學評量研究,並輔以其他與口譯評量有關 的文獻,整理目前口譯教學評量所關注的議題以及所遭遇的問題。

一、 口譯品質相關研究

在口譯專業化的過程中,品質一直是許多學者持續關注的議題

48

(Pöchhacker, 2004),然而學者們也同意「品質」往往是個人主觀的感 受,難以賦予明確的定義 (Shlesinger et al., 1997)。學者進行口譯品質 的相關研究時,切入的面向可分為兩種:從誰的角度來看(Quality for whom)?又要以什麼規準來評定 (Shlesinger et al., 1997;Kahane, 2000)?

會議口譯員提供的是專業的服務,以促進會議上原本語言互不相 通的使用者之間的交流,因此 Kurz (2001) 認為會議口譯符合服務行 銷的原則:「品質始於顧客需求,終於顧客感受。」 (Quality must begin with customer needs and end with customer perception.) (Kotler &

Armstrong, 1994,見 Kurz, 2001);Kalina (2005) 也認為口譯員和其 他的服務提供者一樣,必須確保服務的品質。從這個角度出發,許多 口譯品質的實證研究以會議口譯中各參與要素的感知為研究對象,也 就是分從講者的角度、口譯員對自我的專業要求、以及聽眾對口譯服 務的要求與期待檢視口譯品質,常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會議口譯中 各參與要素的期望與觀感 (葉舒白與劉敏華,2006)。由於許多學者 認為會議口譯員的「最終目標是要滿足聽眾需求」(Déjean le Féal, 1990,見 Kurz, 1993),「口譯員的表現必須以聽眾的觀點來檢視」

(Seleskovitch, 1986),因此在過去的研究中,以聽眾的觀感或期望為 主的研究占大宗,口譯員自我要求與講者期望的研究則較少。

49

另一類討論口譯品質的研究,則是以找出一套口譯品質的規準為 目標,有的依據使用者期望與觀感的研究結果來建立口譯品質規準,

有的研究則是討論口譯活動與品質標準的關連。以下分就口譯品質的 兩大切入面向,摘述目前的研究結果。

(一)口譯活動參與者的感知與期待

1986 年 Bühler 針對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 (AIIC—Professional Conference Interpreters Worldwide) 會 員 以 及 AIIC 檢 核 委 員 會 (CACL—Committee on Admissions and Language Classification) 的成 員,以問卷的方式調查認為會影響口譯品質的規準,以 16 項涉及語 言層面及非語言層面的問題了解口譯員對口譯品質的看法。結果「符 合原訊息的意義」(sense consistency with original message) 與「譯文 符合邏輯」(logical cohesion of utterance) 各獲得 96%及 83%的口譯員 認同,顯示專業口譯員認為語言層面的因素極為重要;非語言層面的 因素諸如「口音道地」(native accent)、「聲音悅耳」(pleasant voice)相 較之下所獲得的支持則較低 (分別為 23%與 28%)。

Bühler 的研究可說是首度針對口譯品質的調查,在她之後,許多 研究人員也紛紛援引其問卷或自行設計問卷以調查不同會議口譯中

50

51 (Bühler, 1986;Kurz, 1989, 1993;Marrone, 1993,見葉舒白與劉敏華,

52

2006),術語翻譯的正確與否也十分重要 (Kurz, 1989;Gile, 1990,見 柯雅琪,2003;Mack & Cattaruzza, 1995,見 Kurz, 2001);雖然受訪 者對於這些與口譯內容 (content) 相關的品質規準有共識,但對於其 他屬於語言形式 (form) 的規準 (諸如文法、音色、流暢度等) 的重 視程度則有差異。

雖然上述的研究的確歸納出評估口譯品質當中重要的規準,許多 學者卻也指出此類研究的問題所在。Shlesinger 等人 (1997) 表示這類 的調查由於設定的對象、會議主題與規模、研究問卷的設計都不盡相 同,缺乏比較對照彼此研究結果的基礎 (Kurz, 2001)。問卷項目的定 義或解釋不夠清楚,也會造成受訪者作答時的困擾,例如「聲音悅耳」

指的是口譯員必須具備特別悅耳的聲音,還是其聲音不夠好聽而令人 感到不悅 (Shlesinger et al., 1997)?如果受訪者本身對問卷項目的了 解不一,得到的結果將缺乏真實性,無法比較其對評估規準的期望 (Gile, 1990,見柯雅琪,2003)。另外,雖然許多問卷中的評估規準具 有相同的意義,在不同問卷中卻以不同的敘述表達,例如 Bühler (1986) 問 卷 中 的 「 符 合 原 訊 息 的 意 義 」 (sense consistency with original message),其實和 Moser (1996) 的「忠實於原文的意義」 (faithfulness to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意思相同,卻以不同的說法呈現;

Marrone (1993) 即建議發展出一套可適用於多數口譯場合的標準問

53

卷,並可補充針對個別場合的特定問題,以方便比較不同的口譯品質 研究。

除了上述與問卷設計相關的問題之外,也有學者質疑以聽眾作為 主要的口譯品質評估者是否合適 (Kurz, 2001)。許多口譯場合中的聽 眾並不懂譯入語,在這樣的情況下,聽眾無法比對譯出語與譯入語,

因此也無法判斷譯出語是否符合譯入語的意義 (Kurz, 2001)。即使聽 眾了解會議中使用的兩種語言,也很難判斷譯出語的忠實度。Gile (1990) (見柯雅琪,2003) 的研究發現在一場會議中,聽眾無法從頭到 尾維持等同的注意力,往往只能專注在某些接收到的訊息而忽略其他 的部分,因此其對口譯品質的判斷只能依賴片段的譯出語表現,對於 其他未注意聆聽的部分常傾向以口譯員文字的包裝來判斷其品質,而 無法正確地判斷忠實度。Kalina (2005) 也指出調查顯示聽眾填答的 問卷答案不一定符合其對真實口譯活動的要求。舉例來說,一般聽眾 都認為「意義符合原訊息」比「聲音悅耳」來得重要,但 Collados Aís (1998) (見 Kurz, 2001) 所作的實驗卻發現,聲音悅耳但有意義上錯誤 的口譯得分反而比聲音單調但意義完全無誤的口譯來得高。

除了聽眾本身的判斷力受到質疑外,研究顯示個別聽眾對口譯品 質的評估還會受到性別、年齡、使用口譯的經驗而有所差異。Ng (1992)

54

(見葉舒白與劉敏華,2006) 的研究發現女性聽眾較重視文法結構正 確與否,男性則偏重流暢度及用字選擇。Moser (1995, 1996) 的受訪 者對忠實度的重視程度隨年齡而增加。Mack & Cattaruzza (1995) (見 Kurz, 2001) 則發現有使用口譯服務經驗的受訪者的期望較高,尤其 特別注重「正確術語」這項評估規準。Moser (1995, 1996) 研究中有 經驗和沒有經驗的受訪者所重視的評估規準不同,有經驗的聽眾認為 口譯的內容比其他規準來得重要。除了聽眾的個人差異,不同族群的 聽眾也有不同的偏好。Gile (1990) (見柯雅琪,2003) 研究中的美國代 表給的評價普遍比法國代表給的高。汝明麗 (1996) (見葉舒白與劉敏 華,2006 ) 的研究發現不同性質會議的聽眾其期待與要求也會有所差 異,舉例來說,相較於商業會議的聽眾,宗教會議的聽眾較重視非語 言層面的因素。

上述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聽眾對於口譯品質的看法不一定相 同,這對於傾向以調查聽眾意見為口譯評量規準參考標準的研究人員 而言,將是一個很難應付的挑戰;此外,在比較不同學者使用的問卷 之後,也顯示出問卷設計上的一些問題,包括定義不清、規準重疊等,

這些都是目前調查聽眾感知時所遭遇到的問題。

55

(二)口譯評量規準

在口譯品質研究中,「該採取哪些評量規準」一直是學者努力嘗 試回答的問題。從過去相關的問卷調查中可發現,研究人員紛紛設計 並使用符合本身調查所需的評量規準,雖然問卷各有差異,但許多同 樣的規準或類似的概念 (如忠實度、正確術語) 一再出現,顯示學者 至少對某些評量規準有共識。若仔細分析這些評分規準所欲判斷的口 譯品質面向,會發現其涵蓋口譯情境中語言、類語言及非語言層面的 因 素 。 語 言 層 面 可 以 Pöchhacker (2001) 的 「 文 字 產 品 導 向 」 (product-orientation) 來解釋,也就是將口譯員的譯文當作服務的最終 產品,檢視譯出語是否忠實複製譯入語的訊息,評量規準中最常出現 的「忠實度」、「術語正確」、「訊息完整」等都可歸屬於語言層面。類 語言層面指的是文字以外的語言表達方式,也就是口譯員呈現譯出語 的方式,諸如音色、音量、速度等,問卷中的「聲音悅耳」、「流暢度」

以及「速度」皆屬此類。不過從研究結果也可發現,相較於語言層面 因素,類語言因素在口譯品質評估所受的重視相對較低。至於非語言 層面則是指口譯員的肢體動作、距離等,在逐步口譯的情境中,由於 口譯員與講者同時處於舞台上,聽眾可直接得到視覺上的感受,因此 非語言層面的影響較為明顯。

56

上述這些不同層面的評量規準加總起來的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有 效地達到講者與聽眾間的溝通功能 (Kurz, 2001),許多學者認為成功 的溝通,有賴於口譯員考量不同會議的情境變數 (situational variables) ( 如 會 議 主 題 場 域 、 聽 眾 文 化 背 景 等 ) 採 取 不 同 的 應 變 方 式 (Kopczynski, 1994)。舉例來說,技術性會議中使用正確的術語至為重 要,但在政治外交或貿易談判的場域中,有效且說服力強的表達方式 則更為關鍵。不同文化背景的聽眾能接受的用語也有差異,有時在講 者文化中無傷大雅的字眼也許對聽眾而言是禁忌語 (taboo words),這 時口譯員必須適時調整譯出語的選字以免產生講者預期外的效果。雖 然 有 些 研 究 也 在 問 卷 中 設 計 問 題 以 期 了 解 口 譯 員 的 溝 通 功 能 (Kopczynski, 1994),但常用的評量規準仍多著重在語言層面的表現。

Pöchhacker (2001) 以圖 3.1 說明不同層面的口譯品質標準,若將過去 研究者設計的評量規準加以歸類,則可看出口譯品質與問卷評量規準

Pöchhacker (2001) 以圖 3.1 說明不同層面的口譯品質標準,若將過去 研究者設計的評量規準加以歸類,則可看出口譯品質與問卷評量規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