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口譯與音樂表演活動之比較

第三節 活動三要素

檢視過去有關口譯活動與音樂表演的研究之後,發現這兩種不同 的活動,常引用相同的理論模型解釋本身的活動過程,其基本模式包 括三個主要的參與要素,在各自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類似,之間 的互動方向也一致,建立了口譯與音樂表演活動基本的相似性。

第三節、 活動三要素

前一節提到口譯與音樂表演活動中的參與要素具有相仿的地位 以及類似的互動關係,本節統一將這三個活動要素訂為文本、訊息傳 遞者以及聽眾,並就這三方面做兩者的深入比較。

一、 文本

會議口譯的文本是講者所說的語言內容,音樂表演的文本則是作 曲家譜寫的樂譜;文字與音符看似相異,但是兩者本質上皆為負載訊 息的系統。事實上,二十世紀初期的德國音樂學家 Schenker 檢視音 樂架構所形成的音樂理論竟與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 (Noam Chomsky) 的語言學理論有極高的相似性 (Sloboda, 1985),後續許多音樂學家因 此承續這派理論繼續比較音樂與語言的相似處。由於口譯是以語言為 主的活動,認為「口譯與語言學間有一定的關連」的想法似乎頗為合 理 (Torsello, 1997),許多學者也以語言學的角度出發研究口譯活動。

12

本段討論將以過去學者對兩者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架構,就兩類文本在 特定活動中—會議口譯與音樂表演—的傳播媒介以及內容架構,分析 其是否仍具有一定可供類比的相似程度。

(一)傳播媒介

會議口譯中口譯員主要接收文本的方式是由耳朵聆聽講者的講 話內容,文本的內容是在活動的當下以聽覺系統的傳送接收為主。除 了主要的聽覺接收,口譯員也會有視覺上的接收包括講者的肢體動 作、講稿、或是講者使用的投影片,但這些都只是輔助的信號,主要 仍以聽覺的接收為重。本段定義的口譯文本為講者想法口語化後、口 譯員以聽覺系統接收的原始文本,口譯員將文本解碼後的翻譯並不會 納入討論。

在音樂方面,由於當今的音樂比賽或音樂會多是以表演者背譜演 出的方式進行,文本必須事先儲存在表演者的記憶中。不過大型編制 樂團 (如管絃樂、交響樂團) 的演出現場則仍有樂譜的輔助,此時文 本即是透過視覺的傳送與接受。本段討論同樣將音樂文本定義為作曲 家的樂譜,不包括經過表演者詮釋的音樂。

13

(二)內容架構

Tijus (1997) 認為口譯活動中的文本可以分成兩種結構:個體結 構 (micro-structure) 與總體結構 (macro-structure)。個體結構包括單 字的選用、句子的組成、字句的意義等,若以語言學的理論作類比,

可對等於語音學 (phonetics)、造句法 (syntax) 以及語意學 (semantics) 的研究內容。總體結構則是指講者所欲傳達的訊息或是整場演講中真 正的意義,包含文字之外的要素 (paralanguage),只看文本的文字訊 息並不夠足以解讀這些「弦外之音」,必須一併將當時的場景以及講 者當下的意圖納入考量 (Tijus, 1997)。

Sloboda (2000) 將 音 樂 文 本 分成兩 個 構 成 要素 : 技術 性 元 素 (technical component) 以及表現性元素 (expressive component)。技術 性指的是樂譜上作曲家已明確指示的固定結構,如速度 (tempo)、旋 律 (melody)、音調 (pitch)等,表演者必須依照譜上的安排來表現,

改變的空間不大;Sloboda (1985) 認為這些已載明於樂譜上的記號同 樣可以引用語言學中語音學、造句法以及語意學的理論作分析,以建 構音樂文本的架構關係。表現性元素則是指樂譜上無明確指示的符 號,如力度 (dynamics)、音質 (timbre)、節拍速度控制 (timing) 等,

賦與表演者部分的自由詮釋空間 (Palmer, 1997)。表演者可以透過表

14

現性元素,作不同的變化,進而傳達出一首樂曲的情感特質 (快樂或 悲傷),這也是同一首樂曲在不同表演者詮釋之下會有不同風味的原 因 (Juslin, 2000)。但是表演者並不享有完全自由的詮釋權,表現性元 素仍是作曲家展現其理念的工具之一,其中隱含作曲家的意圖、風格 甚至時代背景的影響,這些隱而不現的元素也是表演者在詮釋前必須 注意的資訊 (Sloboda, 2000;De Poli, 2004)。

(三)小結

雖然口譯文本與音樂表演的文本在傳送給訊息傳遞者的過程中利 用的主要媒介不同,一為聽覺系統,另一則靠記憶或視覺系統,但是 透過語言學的類比,兩者顯出在架構上十分相似之處:口譯文本有講 者說出的明確文字,音樂文本則有記載於樂譜上的明確音符;除了這 些具體的結構外,兩者都還具備另一層次的「弦外之音」,有賴口譯 員及音樂表演者自己依據情境或事前的準備研究做出詮釋。

二、 訊息傳遞者

在人類各個領域的活動中,都有一群表現特別優秀的人士,比同 領域中擁有同樣經歷年資的同儕還要出色,他們能夠維持一貫傑出的 表現,這種特質稱為「專家表現」(Expert Performance) (Ericsson &

15

Charness, 1994)。例如在口譯與音樂表演領域中,許多資深的會議口 譯員或是享譽國際的音樂大師都是該領域的專家。研究人員對於這些 專家所展現的專業技巧一直感到很好奇,想探究其來源。過去一般人 常認為這些專家是天賦異秉,天生具有一般人沒有的特質,所以成就 才會超越同儕。在音樂表演的歷史不乏其例,古典樂派時期的莫札特 被視為神童;二十世紀偉大的小提琴家海飛茲五歲首次公演,知名文 學家和樂評家蕭伯納形容他的技藝「完美,應非世上有」(Brandon, 2004)。在口譯研究發展的初期,本身即為會議口譯員的研究者也認 定口譯員是「天生的」(Kalina, 2007),口譯技巧是一種天賦。

然而自 1965 年開始,學者開始有系統地研究專家表現,自此展 開了一連串針對西洋棋手、醫生、飛行員乃至音樂家、舞者的研究 (Tusi, 2003),研究的結果顯示,上述所謂「天才」的理論找不到實驗 結果的佐證。根據 Ericsson 在九零年代所作的一系列研究發現,許多 領域的傑出人士,包括音樂家、西洋棋手等,一般要花十年以上的密 集訓練才能達到專家表現的標準 (Ericsson et al., 1993)。事實上,要 成就專家表現,必須要仔細鑽研專家表現背後的各種技能,經過長時 間 不 斷 的 練 習 , 最 理 想 的 狀 況 是 還 有 教 練 或 老 師 從 旁 輔 助 輔 導 (Ericsson & Charness, 1994)。

16

若以學者對音樂等領域的研究結果對照口譯的發展,其實可以看 出類似的發展軌跡。現今研究口譯的學者已不像早期視口譯員是天生 的,而把口譯當作可透過後天學習的技巧,並開始試圖透過分析口譯 所 需 的 組 成 技 巧 , 發 展 各 種 訓 練 方 式 , 有 系 統 的 習 得 這 些 技 能 (Pöchhacker, 2004)。

綜合前文,本節有關訊息傳遞者的討論將以專家表現的觀點出 發,利用過去學者發展的理論,比較專家表現在口譯與音樂表演研究 的應用。

(一)資訊處理 (Information Processing)

許多研究專家表現的學者承襲了認知心理學派的資訊處理理論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將人腦比擬為電腦,認為人腦和電腦 一樣,會利用邏輯與策略處理資訊,同時也有一定的處理能力,一旦 資訊超過能力上限,便無法負荷。資訊處理主要的論點認為,人類複 雜的活動是由許許多多較簡單的活動過程 (component processes) 所 組成,這些組成的過程各自有其功能,彼此將訊息一個接著一個地先 後傳遞下去 (Moser-Mercer, 1997)。依照此概念,可以建構出資訊處 理模型,模擬專家表現活動過程中訊息傳遞者的大腦運作方式。

17

許 多 口 譯 研 究 者 運 用 資 訊 處 理 理 論 的 概 念 解 釋 口 譯 活 動 。 Anderson (1994) 將同步口譯分成幾個階段:首先口譯員接收譯入 語,將其編碼,解碼其意義,進行轉碼,將意義轉為譯出語,最後產 出譯出語。事實上,早期許多口譯研究者 (如 Ingram, 1985,見 Pöchhacker, 2004) 都將語言視為「訊碼 (code)」,整個訊息處理過程 中就是一連串的「編碼」與「解碼」,而口譯員則為過程中的「轉碼 站 (code-switching station)」(圖 2.1)。

在音樂表演的研究方面,Kendall 與 Carterette (1990) (見 Palmer, 1997) 認為音樂表演的溝通方式是首先由作曲家將她的音樂理念編 碼 (code) 寫成樂譜,表演者將之轉碼成樂音,聽眾再度將樂音轉碼 成音樂理念,這個基本的模式與上述口譯的研究十分類似。De Poli (2004) 的研究則將音樂表演的資訊進一步區分成技術性元素和表現 性元素,希望透過電腦工程的技術,建立包含不同層次資訊的電腦模 型,並研究各資訊元素在活動時的互動。

比較資訊處理理論在口譯與音樂表演研究的應用,有幾個共同之 處:首先,兩種活動的主要資訊來源都是活動要素的「文本」,雙方 研究人員皆將資訊視為「訊碼」(code),訊息傳遞者主要的工作是將 其「轉譯」,這種對活動流程的描述,是早先資訊處理理論在口譯與

18

音樂表演研究最常見的基本應用。不過,現在音樂界已經看到將資訊 處理理論與電腦工程技術實際結合的例子,研究人員紛紛建構出不同 的音樂表演電腦模型,能夠描述、解釋、並進而預測音樂活動的過程 (De Poli, 2004),反觀口譯界則尚未有此類的實際應用。

圖 2.1 Ingram (1985)口譯溝通模型 (資料來源:Pöchhacker, 2004)

(二)專家表現的發展階段

另一派研究專家表現的學者認為人腦的運作不只像電腦一樣機 械性地以規則進行分析處理,Dreyfus & Dreyfus (1986) 研究專家的技 巧習得過程,提出從新手變成專家必需經過五個階段:起初新手在學 習所需技能時,會完全遵照相關的指示與規則,在累積一些經驗後,

開始會察覺到自身行為與周遭環境變化的關連;隨著經驗增加,能夠 處理大量的資訊,並評估情勢做出優先順序的選擇;接下來則開始培 養處理訣竅,會依據過往經驗有意識地做判斷;最後一個階段則由直 覺引導、毫不費力地完成任務,達成專家表現。

19

Sawyer (2004) 針對口譯學生專業程度與口譯評量設計的研究 中,也採用專家表現的發展歷程,將口譯學生的發展歷程分成三個階 段:剛入學的學生為新手 (novice) 階段,對於口譯的了解有限,尚

Sawyer (2004) 針對口譯學生專業程度與口譯評量設計的研究 中,也採用專家表現的發展歷程,將口譯學生的發展歷程分成三個階 段:剛入學的學生為新手 (novice) 階段,對於口譯的了解有限,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