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節 名詞解釋

一、 全身阻力運動(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 簡稱 TRX)

,TRX 懸吊訓練是利用自身體重與地面垂直角度做為調整訓練強度的依據

(Pastucha, Filipcikova, Bezdickova, Blazkova, Oborna,Brezinova, Machalekb,Sovovaa, Cajkaa & Bajoreka, 2012)。

二、 專項能力:包括(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

1. 擲遠距離:受詴者盡最大努力進行遠投。本研究請受詴者在 100 公尺 起跑點後方全力向前投擲到棒球落地的距離,測量球的飛行距離,單 位為公尺(m)。

2. 擊球飛行速度:受詴者盡最大努力進行揮棒,並盡可能精準的擊中球,

將球水平擊出,是揮棒速度與揮棒精準度的綜合結果。本研究請受詴 者全力揮擊置於擊球座上之標準比賽用棒球,並利用測速槍於正後方 測量球向前方飛行之速度,單位為每小時公里(km/hr)。

3. 擊球跑壘時間:打者揮棒擊球後自打擊區跑至下一壘包的時間。棒球 比賽中的跑壘還包含起跑、繞壘、滑壘等動作,本研究只針對揮棒擊 球後直接跑向一壘的速度進行探討,以碼錶測量受詴者從擊中球起跑 後,到踏上一壘壘包所需的時間,單位為秒(s)。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懸吊運動訓練相關文獻

懸吊運動(Sling Exercise Therapy, SET)於 1960 年開始應用,最早的概念 起源於德國治療師應用來治療病人,它使用一種叫Schlimgentisch 的懸吊床

(Wenk,1994)。爾後挪威的治療師將懸吊床改良成現階段的懸吊治療系統

(Terapi Master System)應用於復健治療與運動訓練上。此系統的製成由兩組 繩子架構而成,並有附加配備可增加其使用上的多元性;若再加上操作者的變化,

便可針對各關節設計出不同強度的運動訓練模式(Huang, P. A., Chang, H. Y., Chang, Y. C & Tew, S. C. 2009)。

TRX 稱之為全身阻力運動(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簡稱 TRX),其 最早是源自於美國海豹突襲隊所設計的戰地訓練概念,在缺乏資源的作戰環境下, 度均有顯著改善,其中揮棒速度更是增加了 15%。Seiler, S. & Saeterbakken, A.

(2008)研究中指出,15 名女性手球選手從事懸吊運動訓練與 13 名從事一般訓 練的選手透過每週 2 次,並且持續七週的訓練計劃。訓練結果顯示,利用懸吊運 動訓練的選手在手球罰球時的投擲速度增加了 4.9%;而從事一般訓練的選手在 手球罰球時的投擲速度則沒有顯著差異。林明欽(2016)針對 12 位國中手球選

6 力、速度和耐力為基礎的運動(Coleman, 2000; Glassser & Brown,

1999;Murphy & Forney, 1997; Robertson, 1998),在優秀棒球選手除了要有堅 固的守備以外,還要具備強力的打擊能力、優異的跑壘速度及強而有力的臂力等

7

距離可說是選手肌力的展現(楊明達,詹貴惠,2007),投球的力量來源是由下 肢序向上傳至手指頭所形成的動力鏈所給予,而肌力及核心肌群是要達成完美的 動力鏈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Fleisig, G. S., Escamilla, R. F., Andrews, J. R., Matsuo, T., Satterwhite, Y., &Barrentine, S. W. 1996)。

二、打擊

8

(莊英萬,2002)。打者在全力揮擊時,身體會在原地旋轉,特別是右打者在擊 球後身體會側向三壘,需要快速的改變運動型態,由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

因此打者在擊球後的起跑對於速度與敏捷的要求相當高,棒球比賽中,跑壘速度 是一項重要的因素,跑壘速度的增加與較高的下肢力量表現有顯著的相關(Jones, 2003)。打者在揮棒擊球後若能提昇加速能力與擊球跑壘時間,縮短到達一壘的 時間,將可提高安全上壘的機率,同時更可以製造守備方的壓力,壓縮守備球員 的反應時間與處理球的時間,增加上壘與得分的機會。

第三節 總結

綜合以上文獻,可以發現TRX 懸吊訓練對肌力有提升之效果,而棒球專項 能力是非常需要肌力和速度為基礎的運動。本研究探討八週TRX 懸吊訓練對高 中棒球選手的專項能力包括(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是否有 提升之效果。並提供教練們未來在擬定棒球訓練計畫時,作為參考之用。

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在介紹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研究對象;

第二節、實驗時間與地點;第三節、實驗工具;第四節、實驗流程與步驟;第五 節、實驗設計;第六節、實驗資料收集與處理;第七節、統計分析。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實驗對象為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高中棒球隊選手之野手 16 人為受詴者,隨機分為實驗組 8 位與控制組 8 位,實驗組實施TRX 懸吊式訓練 課程,對照組則配合球隊正常體能訓練課程。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本研究之前測時間為 105 年 9 月 2 日,配合球隊休息兩天後進行八週每週 三次,每次 60 分鐘的訓練,訓練期間為 105 年 9 月 5 日~10 月 28 日,後測時 間為 105 年 10 月 31 日,實驗地點為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棒球場及田徑 場。

10

第三節 實驗工具

本研究進行八週TRX 懸吊訓練的前、後測驗項目有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 度及擊球後跑壘時間等項目。實驗工具及各種測驗項目和方式分述如下:

(一) 全身阻力運動(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簡稱 TRX):用於訓練肌 力之器具

圖 3-1 TRX(全身阻力運動)

11

(二) STCLKER SPORT 測速槍(型號 SS 002317):測詴時用於擊球飛行速度

圖 3-2 測速槍

(三) CABORT 碼錶(型號 099):測詴擊球跑壘時間時用於計測時間

圖 3-3 碼錶

12

(四) 打擊固定座:測詴時用於擊球飛行速度

圖 3-4 打擊固定座

(五) 皮尺:測詴時用於擲遠投擲距離

圖 3-5 皮尺

13

第四節 實驗流程與步驟

一、 實驗流程

實驗開始前研究者會先與選手說明本研究之目的、實驗方法、實驗流程以及 注意事項,並發給受詴者同意書(附錄一)和基本資料及健康狀況調查表(附錄 二)。並確認所受詴者三個月內無任何影響正常訓練以及比實之運動傷害狀況,

並鼓勵受詴者盡全力發揮完成測詴。

本研究預計之實驗流程,如圖 3-6 所示

14

15

二、 實驗方式

本研究共 16 名受詴者經由隨機分配方式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 8 名。

控制組在八週時間內除了棒球專長課程及體能訓練外,不進行TRX 懸吊訓練;

實驗組在八週時間內,除了接受棒球專長課程及TRX 懸吊訓練外,不參與球隊 體能訓練。

兩組皆需先經過前測,前測內容包括: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後跑 壘時間(本壘到一壘)等測驗。並在實驗組進行八週的TRX 懸吊訓練過程後,

再施作後測,後測內容與前測相同。檢項目如表 3-1

表 3-1 檢測項目表

測詴型態 內容 數據收集 單位

擲遠 投擲距離 公尺

專項能力 擊球飛行速度 球速 公里

擊球跑壘時間

本壘到一壘跑壘

時間 秒

進行檢測時,先請受詴者熱身,分別測量專項技能測詴。每項測詴間均有 10 分鐘充分的完全休息,以避免影響數據之準確性。

16

(一) 擲遠距離

受詴者依照個人慣用手拿棒球,往前踮步全力向前方投擲,投擲時前導腳不 得超出前面之白線,球落地第一個落點為投擲距離,再以皮尺測量投擲之距離,

如圖 3-7 所示。每位受詴者均進行 2 次測詴,每次測詴間休息 30 秒,取最遠之 距離。

圖 3-7 擲遠距離

17

(二) 擊球飛行速度

受詴者依照個人身高與個人習慣調整打擊固定座高度後,將球置於打擊固定 座上全力向前水平揮擊,並於打擊固定座擊球方向的正後方放置測速槍,測量球 擊出後之飛行速度如圖 3-8 所示。每位受詴者連續進行 5 球的打擊測詴,每次擊 球間均有 10 秒的休息時間,並取擊球飛行速度之平均值。

圖 3-8 擊球飛行速度

18

(三) 擊球跑壘時間(本壘到一壘跑壘時間)

受詴者穿著釘鞋站在慣用之打擊區,並全力揮擊由前方所拋出的球,並於揮 擊後如同一般比賽的情境全力跑向一壘。而研究人員(本人)使用碼錶,在受詴 者從擊中球後開始計時,到踏上一壘壘包所需的時間並以記錄,如圖 3-9。每位 受詴者均進行 2 次測詴,每次測詴間休息至少 3 分鐘,取時間之最短值。

圖 3-9 擊球跑壘時間(本壘到一壘跑壘時間)

19

20

四、 訓練部位動作圖

(一) 胸大肌訓練

圖 3-10 胸大肌訓練

(二) 肱二頭肌訓練

圖 3-11 肱二頭肌訓練

21

(三)肱三頭肌訓練

圖 3-12 肱三頭肌訓練

(四)股四頭肌訓練

圖 3-13 股四頭肌訓練

22

(五)股二頭肌訓練

圖 3-14 股二頭肌訓練

(六)腹直肌訓練

圖 3-15 腹直肌訓練

23

(七)闊背肌訓練

圖 3-16 闊背肌訓練

(八)腹內外斜肌訓練

圖 3-17 腹內外斜肌訓練

24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一、 本研究實驗所測得之各項資料,以SPSS 18.0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及分析,

結果採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

二、 以描述統計建立受詴者基本資料。

三、 以相依樣本 t 檢定比較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在訓練前、

後之間的差異。

四、 以獨立樣本 t 檢定比較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在組間訓練 效果有無差異。

五、 α=.05 為顯著水準。

25

26

27

第三節 懸吊式訓練對擲遠專項能力之影響

本研究利用 TRX 懸吊式訓練八週後,在棒球擲遠項目中,由表 4-5 相依樣 本t檢定結果顯示,實驗組後測成績 89.88±6.08 公尺優於前測成綪 81.00±5.18 公尺,實驗組進步 8.88 公尺,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

28

第四節 懸吊式訓練對擊球飛行速度專項能力之影響

本研究利用 TRX 懸吊式訓練八週後,在擊球飛行速度項目中,由表 4-7 相 依樣本t檢定結果顯示,實驗組後測成績 128.62±5.42 公里優於前測成綪 120.75

±5.67 公里,實驗組進步 7.87 公里,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達統計上顯著水 準(p<.05);控制組後測成績 121.50±7.38 公里,優於前測成績 120.12±7.39 公里,控制組進步 1.38 公里,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未達到顯著水準。另外

29

第五節 懸吊式訓練對擊球跑壘時間專項能力之影響

本研究利用 TRX 懸吊式訓練八週後,在擊球飛行速度項目中,由表 4-9 相 依樣本t檢定結果顯示,實驗組後測成績 4.45±0.19 秒優於前測成綪 4.52±0.13 秒,實驗組進步 0.07 秒,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05);

30 訓練,棒球擲遠距離進行前(81.00±5.18 公尺)、後(89.88±6.08 公尺)測詴,

研究顯示實驗組進步幅度(9.3%)優於控制組進步幅度(1.8%)。各組組間後測 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組間後測顯著性=.028(p<.05)表示在八週 TRX 懸吊訓練後,在棒球擲遠距離項目上,兩組有顯著差異。無論是投手還是野手都 需要具備,雖然每個守備位置都有特殊要求及動作與技術,就棒球的特性而言,

研究顯示實驗組進步幅度(9.3%)優於控制組進步幅度(1.8%)。各組組間後測 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組間後測顯著性=.028(p<.05)表示在八週 TRX 懸吊訓練後,在棒球擲遠距離項目上,兩組有顯著差異。無論是投手還是野手都 需要具備,雖然每個守備位置都有特殊要求及動作與技術,就棒球的特性而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