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論文"

Copied!
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傅正思 博士

懸吊訓練介入對高中棒球選手專項能力之影響

研 究 生:王信民 撰

中華民國 106 年 5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論文

懸吊訓練介入對高中棒球選手專項能力之影響

研 究 生:王信民 撰

指導教授:傅正思 博士

中華民國 106 年 5 月

(4)
(5)
(6)

謝 誌

仲夏的夜晚,望著書桌上散落的書卷,數月來挑燈夜讀,埋首疾書的情景,

如影歷歷在目。今夜就要為論文劃下句點,心中百感交集,除了喜悅更是訴不盡 的感恩。轉眼間已回臺東三年了,感謝臺東大學提供一個可以讓我不斷提升運動 理論基礎,並可以結合實務工作的優良學習環境。在就學期間曾經教導過我的體 育系教授們,若說我在知識上有所提升,都要感謝您們的教誨與引導。

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傅正思博士,在論文上時時包 容我的生澀不才,給予專業精闢的指導,讓我能在理論與實務上俱時精進。感謝 李淑玲教授、何應志教授擔任論文口試委員,兩位教授學養豐富,提供寶貴意見,

讓論文的內容更臻完善。在此,謹致上無限的敬意與謝忱。

感謝東體的葉明嘉老師敬邀及幫助,我才有機會回臺東並完成學業。還有東 體棒球隊的龍偉、峰岳、歐弟、竣皓及明嘉教練等,在我努力完成論文的階段,

協助球隊的訓練。另外感謝高克武教練的提拔,運技學程主任陳秀惠教授及玉涵 的協助及幫忙,讓我能夠跟東大棒球隊一起打拼奮鬥。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文 偉學長、培隆、慶霖,因為有你們,才能讓我如此順利完成學業。還有體碩班所 有的同學,你們讓我生命中多了色彩。

感謝母親及家人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在學習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感謝娘子淑 惠的相陪、體恤,除了將家庭及兩位女兒照顧的無微不至,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 的傾全力在學校公務上及課業外,還不時充當我的論文諮詢顧問,提供我許多的 寶貴意見和心得,讓論文更具文采。還有我一雙可愛的寶貝女兒姿婷、姿琁,謝 謝你們的乖巧懂事與優秀的學業表現,稍解我無法全心照顧的愧疚。

最後謹以本文獻給我在天上的父親

王信民 謹誌 2017.05

(7)

I

懸吊訓練介入對高中棒球選手專項能力之影響 王信民

國立台東大學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八週的TRX 懸吊訓練對高中棒球選手專項能力(包括擲 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影響之研究,本實驗以國立臺東大學附 屬體育高級中學 16 名高中棒球運動員為受試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 8 名,控制 組 8 名,實驗前、後進行專項能力檢測,檢測項目有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

擊球跑壘時間。本研究實驗時間共進行八週,每週 3 次TRX 懸吊訓練,第一、

八週分別為前、後測驗,檢測所得參數以相依樣本 t 檢定與獨立樣本 t 檢定進行 統計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經八週TRX 懸吊訓練後,在擲遠距離及擊球飛行 速度表現方面,訓練組顯著優於控制組;對於擊球跑壘時間兩組未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結果顯示,八週的TRX 懸吊訓練有效提升高中棒球選手擲遠距離及擊球 飛行速度,但不能有效提升擊球跑壘時間。

關鍵詞: 懸吊訓練、擲遠、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

(8)

II

The Influence of the suspension training on the specialist of High School Baseball Player

Hsin-Min, Wang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suspension training for high school baseball player specialist.(Include Throwing Distance, Batting Flight Velocity, Time of Hit and Run)This experiment sets the subjects that are sixteen high school baseball players. They are divided in randomly to eight for experiment section, eight for controlling section. It starts the pretest before the experiment. The testing items are Throwing Distance, Batting Flight Velocity, Time of Hit and Run. It has been spending eight weeks for the experiment. It has three times TRX suspension training in every week. Firstly, the eight weeks are divided to pretest and posttest. It obtains the parameter of these tests to conduct the static analysis by dependent sample T examine and independent sample T examine. The study finds that during eight weeks the suspension train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periment section i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ling section. And also attains th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on the static. (p < .05) It has no distinguished difference in the part of “Time of Hit and Run”.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s the suspension training in eight weeks contributes to elevate Throwing Distance and Batting Flight Velocity of the high school baseball players which accept the training. However, it can’t elevate Time of Hit and Run in effect.

Keywords: The Suspension Training, Throwing Distance, Batting Flight Velocity, Time of Hit and Run.

(9)

III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次...V 圖次...V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1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2

第四節 研究問題 ··· 2

第五節 研究假設 ··· 3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第七節 名詞解釋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懸吊運動訓練相關文獻 ··· 5

第二節 肌力與棒球專項能力之相關研究 ··· 6

第三節 總結 ···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9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9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 9

第三節 實驗工具 ··· 10

第四節 實驗流程與步驟 ··· 13

第五節 實驗設計 ··· 1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24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25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 ··· 25

第二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成績同質性考驗 ··· 26

第三節 懸吊式訓練對擲遠專項能力之影響 ··· 27

第四節 懸吊式訓練對擊球飛行速度專項能力之影響 ··· 28

第五節 懸吊式訓練對擊球跑壘時間專項能力之影響 ··· 29

第六節 討論 ··· 30

(10)

IV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33

第一節 結論 ··· 33

第二節 建議 ··· 33

參考文獻··· 34

中文部份 ··· 34

外文部份 ··· 35

附錄··· 37

附錄一 ··· 37

附錄二 ··· 38

附錄三 ··· 39

附錄四 ··· 40

附錄五 ··· 41

(11)

V

表 次

表 3-1 檢測項目表 ··· 15

表 3-2 TRX 懸吊訓練內容 ··· 19

表 4-1 受試者基本資料 ··· 25

表 4-2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擲遠成績檢定表 ··· 26

表 4-3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擊球飛行速度成績檢定表 ··· 26

表 4-4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擊球跑壘時間成績檢定表 ··· 26

表 4-5 實驗組及控制組在訓練前、後組內擲遠距離成績檢定表 ··· 27

表 4-6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訓練後組間擲遠距離成績檢定表 ··· 27

表 4-7 實驗組及控制組在訓練前、後組內擊球飛行速度成績檢定表 ··· 28

表 4-8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訓練後組間擊球飛行速度成績檢定表 ··· 28

表 4-9 實驗組及控制組在訓練前、後組內擊球跑壘時間成績檢定表 ··· 29

表 4-10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訓練後組間擊球跑壘時間成績檢定表 ··· 29

(12)

VI

圖 次

圖 3-1 TRX(全身阻力運動) ··· 10

圖 3-2 測速槍 ··· 11

圖 3-3 碼錶 ··· 11

圖 3-4 打擊固定座 ··· 12

圖 3-5 皮尺 ··· 12

圖 3-6 實驗流程圖 ··· 14

圖 3-7 擲遠距離 ··· 16

圖 3-8 擊球飛行速度 ··· 17

圖 3-9 擊球跑壘時間(本壘到一壘跑壘時間) ··· 18

圖 3-10 胸大肌訓練 ··· 20

圖 3-11 肱二頭肌訓練··· 20

圖 3-12 肱三頭肌訓練 ··· 21

圖 3-13 股四頭肌訓練 ··· 21

圖 3-14 股二頭肌訓練 ··· 22

圖 3-15 腹直肌訓練 ··· 22

圖 3-16 闊背肌訓練 ··· 23

圖 3-17 腹內外斜肌 ··· 23

(13)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棒球可以說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運動項目,也是臺灣少數能夠躍上國際舞台 的團體運動之一。現代棒球運動已逐漸走向強力棒球的趨勢,力量與速度是主要 的表現項目。葉志仙、李明憲、朱峰亮(2003)指出,棒球運動屬於無氧性運動,

對於肌力的需求極為重要,其最主要的四項技術:投球、打擊、跑壘、接球各種 技術表現均需要快而有力的體能為後盾,執行任何動作都需要依賴良好的肌力來 完成,但是要讓自己擁有良好的肌力,就必頇要依賴別的體能來輔助。

TRX(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簡稱 TRX)是近幾年研發出來的專業 訓練器材,是源自於美國海豹突襲隊所設計的戰地訓練概念,在缺乏資源的作戰 環境下,以這種方便、有效、可隨身攜帶,且適合各種體能的懸吊訓練模式,稱 之為全身阻力運動(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簡稱 TRX)。目前 TRX 已廣 受全球多位明星運動選手、軍隊、健身教練、物理治療師的指定推薦,台灣之光 王建民、高球小天后曾雅妮等也都是TRX 的愛用者之一(TRX,2010)。

許多文獻指出懸吊訓練可強化核心肌群,但TRX 懸吊器材並未有類似的研 究,故本研究欲以TRX 懸吊器材為訓練工具,觀察 TRX 懸吊訓練對於棒球之專 項能力是否有所影響。

第二節 研究動機

訓練的主要目的是為強化運動員的運動能力,體能的提升並不代表在比賽場 中的絕對獲勝,但是一定有助於提升運動員在比賽場的運動表現 (葉育銘,2009), 對棒球選手而言必頇兼具有體能、技術、戰術的訓練,所以提升專項能力,體能、

(14)

2

肌力及耐力是棒球選手訓練方向的重要關鍵。

近幾年國際上許多運動項目使用懸吊式運動系統來進行肌力、核心與不穩定 訓練,國內也陸續的引進此項專業訓練設備,不過國內對此方面的研究,可說是 寥寥可數。因此本研究將利用TRX 懸吊系統訓練並以臺東體中青棒隊選手為訓 練對象,施以八週TRX 懸吊訓練,藉以瞭解選手在專項能力(包括擲遠距離、

擊球飛行速度及擊球跑壘時間)是否有所差異,以提供教練們未來在擬定棒球的 訓練計劃時,作為參考。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根據本章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為探討TRX 懸吊訓練實驗組與一般訓練 對照組八週的訓練後,對於高中棒球選手專項能力(包括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 度及擊球跑壘時間)表現是否有差異。研究目的敘述如下:

一、 八週TRX 懸吊訓練介入對於高中棒球選手在專項能力之擲遠距離是否有差 異。

二、 八週TRX 懸吊訓練介入對於高中棒球選手在專項能力之擊球飛行速度是否 有差異。

三、 八週TRX 懸吊訓練介入對於高中棒球選手在專項能力之擊球跑壘時間是否 有差異。

第四節 研究問題

一、 八週TRX 懸吊訓練介入是否影響專項能力之擲遠距離。

二、 八週TRX 懸吊訓練介入是否影響專項能力之擊球飛行速度。

(15)

3

三、 八週TRX 懸吊訓練介入是否影響專項能力之擊球跑壘時間。

第五節 研究假設

一、 八週TRX 懸吊訓練介入對於高中棒球選手在專項能力之擲遠距離,有顯 著差異。

二、 八週TRX 懸吊訓練介入對於高中棒球選手在專項能力之擊球飛行速度,

有顯著差異。

三、 八週TRX 懸吊訓練介入對於高中棒球選手在專項能力之擊球跑壘時間,

有顯著差異。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本研究以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高中棒球隊野手為研究對象。

二、 研究期間為訓練分期之專項期,所以體能與專項運動表現並非最佳表現,

然而會以口頭鼓勵選手盡全力發揮。除研究介入之訓練外,受詴者仍需進 行正常訓練。

(16)

4

第七節 名詞解釋

一、 全身阻力運動(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 簡稱 TRX)

,TRX 懸吊訓練是利用自身體重與地面垂直角度做為調整訓練強度的依據

(Pastucha, Filipcikova, Bezdickova, Blazkova, Oborna,Brezinova, Machalekb,Sovovaa, Cajkaa & Bajoreka, 2012)。

二、 專項能力:包括(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

1. 擲遠距離:受詴者盡最大努力進行遠投。本研究請受詴者在 100 公尺 起跑點後方全力向前投擲到棒球落地的距離,測量球的飛行距離,單 位為公尺(m)。

2. 擊球飛行速度:受詴者盡最大努力進行揮棒,並盡可能精準的擊中球,

將球水平擊出,是揮棒速度與揮棒精準度的綜合結果。本研究請受詴 者全力揮擊置於擊球座上之標準比賽用棒球,並利用測速槍於正後方 測量球向前方飛行之速度,單位為每小時公里(km/hr)。

3. 擊球跑壘時間:打者揮棒擊球後自打擊區跑至下一壘包的時間。棒球 比賽中的跑壘還包含起跑、繞壘、滑壘等動作,本研究只針對揮棒擊 球後直接跑向一壘的速度進行探討,以碼錶測量受詴者從擊中球起跑 後,到踏上一壘壘包所需的時間,單位為秒(s)。

(17)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懸吊運動訓練相關文獻

懸吊運動(Sling Exercise Therapy, SET)於 1960 年開始應用,最早的概念 起源於德國治療師應用來治療病人,它使用一種叫Schlimgentisch 的懸吊床

(Wenk,1994)。爾後挪威的治療師將懸吊床改良成現階段的懸吊治療系統

(Terapi Master System)應用於復健治療與運動訓練上。此系統的製成由兩組 繩子架構而成,並有附加配備可增加其使用上的多元性;若再加上操作者的變化,

便可針對各關節設計出不同強度的運動訓練模式(Huang, P. A., Chang, H. Y., Chang, Y. C & Tew, S. C. 2009)。

TRX 稱之為全身阻力運動(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簡稱 TRX),其 最早是源自於美國海豹突襲隊所設計的戰地訓練概念,在缺乏資源的作戰環境下,

以這種方便、有效、可隨身攜帶,且適合各種體能的懸吊訓練模式,是近幾年來 被研發出來且更專業的訓練器材。然而TRX 已廣受全球多位明星運動選手、軍 隊、健身教練、物理治療師的指定推薦,台灣之光王建民、高球小天后曾雅妮等 也都是TRX 的愛用者之一(TRX,2010)。

懸吊系統訓練不僅只用於治療特殊疾病患者,運動員也能用來增加運動表現。

例如Chang, Y. C., Chang, H. Y., Jong,Y. J. & Huang, P. A.(2009)的研究顯示 11 名 高中棒球選手接受每週一次,持續八週的懸吊運動訓練後;腰部協調性與揮棒速 度均有顯著改善,其中揮棒速度更是增加了 15%。Seiler, S. & Saeterbakken, A.

(2008)研究中指出,15 名女性手球選手從事懸吊運動訓練與 13 名從事一般訓 練的選手透過每週 2 次,並且持續七週的訓練計劃。訓練結果顯示,利用懸吊運 動訓練的選手在手球罰球時的投擲速度增加了 4.9%;而從事一般訓練的選手在 手球罰球時的投擲速度則沒有顯著差異。林明欽(2016)針對 12 位國中手球選

(18)

6

手,以八週TRX 懸吊訓練實驗組 6 位,以正常訓練的對照組 6 位,測驗結果:

手球擲遠及羽球擲遠,實驗組均達顯著水準且優於對照組。陳家信(2012)探討 19 位大學網球選手在TRX 懸吊訓練與傳統阻力訓練介入後對網球專項能力與 核心穩定能力之影響,該研究實施每週 2 次,每次 70 分鐘,共 8 週的訓練課 程,結果顯示TRX 懸吊訓練可以增加敏捷性、上肢爆發力及下肢爆發力。

以上懸吊運動訓練之研究指出,懸吊運動訓練不只是對肌肉疾病的患者來說 有治療的效果。對運動員來說,能夠加強肌力、爆發力及協調性,進而提升專項 能力。

第二節 肌力與棒球專項能力之相關研究

肌力訓練是所有體能訓練中最重要的,因為人體所從事的任何動作都必頇利 用肌肉的力量去克服其內在與外在的阻力。許多研究指出棒球是一需要肌力、動 力、速度和耐力為基礎的運動(Coleman, 2000; Glassser & Brown,

1999;Murphy & Forney, 1997; Robertson, 1998),在優秀棒球選手除了要有堅 固的守備以外,還要具備強力的打擊能力、優異的跑壘速度及強而有力的臂力等 專項能力,而肌力在棒球運動中,更是為成功的關鍵要素(Jones, 2003)。現在 競技運動越來越激烈以及講求訓練效益,單純的土法鍊鋼,缺乏科學化的訓練已 經無法在激烈的競賽中取勝,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訓練週期中提升運動能力,是教 練與選手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一、投球

投球與打擊是棒球運動最為重要的兩個專項技能,其中投球又可以分為擲準、

擲遠及投球速度三大要素(洪玉山、翁梓林,2007)。就棒球的特性而言,擲遠

(19)

7

距離可說是選手肌力的展現(楊明達,詹貴惠,2007),投球的力量來源是由下 肢序向上傳至手指頭所形成的動力鏈所給予,而肌力及核心肌群是要達成完美的 動力鏈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Fleisig, G. S., Escamilla, R. F., Andrews, J. R., Matsuo, T., Satterwhite, Y., &Barrentine, S. W. 1996)。

二、打擊

在棒球運動當中,打擊是公認最難的技術,也因此許多的研究都在針對如何 加強選手的打擊能力。陳河吉(2008)探討青少棒選手打擊動作對打擊表現之影 響。結果發現擊中球瞬間揮棒速度與打擊表現呈顯著之相關(r= .702,p = .035);

揮棒軌跡水平揮擊距離對水平揮擊速度相關值呈顯著相關(r = .763, p= .017);

擊中球瞬間手肘角度、球棒的水平揮擊速度和球的初速度呈顯著之相關(r= .893, p= .001; r= .724, p= .027),建議訓練時應多利用定位訓練針對打擊動作做 調整。除了揮棒速度之外,正確的擊中球也相當重要,因此不少相關研究也以擊 球飛行速度作為評斷選手打擊能力的指標(吉野篤志、杉山允宏,2007;何献凡、

張思敏、湯文慈、陳書瑋,2010;灘本雅一、中谷敏昭,1998;灘本雅一、高谷 敏昭、新田泰士、三村寛一,2000)。中山悌一、児玉公正(1996)與児玉公正、

中山悌一(1997)分別針對 15 位日本職棒打者的研究中也發現肩關節、膝關節 的等速肌力與揮棒速度呈顯著相關,而吉野篤志、杉山允宏(2007)的研究更進 一步的指出擊球飛行速度與握力、上肢肌力與下肢動力呈顯著相關,顯示如果能 夠透過訓練提昇選手的肌力,將對提昇打擊能力有明顯的助益。

三、跑壘

棒球運動的跑壘可分為擊球後起跑、盜壘與繞壘,還可依動作類型分為直線 運動(一個壘間距的跑壘)和直線圓周混合方向運動(二個壘間距以上的跑壘), 直線運動的跑壘與一般田徑短跑相比,除了起跑方式不同外,其於動作大致相同

(20)

8

(莊英萬,2002)。打者在全力揮擊時,身體會在原地旋轉,特別是右打者在擊 球後身體會側向三壘,需要快速的改變運動型態,由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

因此打者在擊球後的起跑對於速度與敏捷的要求相當高,棒球比賽中,跑壘速度 是一項重要的因素,跑壘速度的增加與較高的下肢力量表現有顯著的相關(Jones, 2003)。打者在揮棒擊球後若能提昇加速能力與擊球跑壘時間,縮短到達一壘的 時間,將可提高安全上壘的機率,同時更可以製造守備方的壓力,壓縮守備球員 的反應時間與處理球的時間,增加上壘與得分的機會。

第三節 總結

綜合以上文獻,可以發現TRX 懸吊訓練對肌力有提升之效果,而棒球專項 能力是非常需要肌力和速度為基礎的運動。本研究探討八週TRX 懸吊訓練對高 中棒球選手的專項能力包括(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是否有 提升之效果。並提供教練們未來在擬定棒球訓練計畫時,作為參考之用。

(21)

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在介紹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研究對象;

第二節、實驗時間與地點;第三節、實驗工具;第四節、實驗流程與步驟;第五 節、實驗設計;第六節、實驗資料收集與處理;第七節、統計分析。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實驗對象為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高中棒球隊選手之野手 16 人為受詴者,隨機分為實驗組 8 位與控制組 8 位,實驗組實施TRX 懸吊式訓練 課程,對照組則配合球隊正常體能訓練課程。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本研究之前測時間為 105 年 9 月 2 日,配合球隊休息兩天後進行八週每週 三次,每次 60 分鐘的訓練,訓練期間為 105 年 9 月 5 日~10 月 28 日,後測時 間為 105 年 10 月 31 日,實驗地點為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棒球場及田徑 場。

(22)

10

第三節 實驗工具

本研究進行八週TRX 懸吊訓練的前、後測驗項目有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 度及擊球後跑壘時間等項目。實驗工具及各種測驗項目和方式分述如下:

(一) 全身阻力運動(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簡稱 TRX):用於訓練肌 力之器具

圖 3-1 TRX(全身阻力運動)

(23)

11

(二) STCLKER SPORT 測速槍(型號 SS 002317):測詴時用於擊球飛行速度

圖 3-2 測速槍

(三) CABORT 碼錶(型號 099):測詴擊球跑壘時間時用於計測時間

圖 3-3 碼錶

(24)

12

(四) 打擊固定座:測詴時用於擊球飛行速度

圖 3-4 打擊固定座

(五) 皮尺:測詴時用於擲遠投擲距離

圖 3-5 皮尺

(25)

13

第四節 實驗流程與步驟

一、 實驗流程

實驗開始前研究者會先與選手說明本研究之目的、實驗方法、實驗流程以及 注意事項,並發給受詴者同意書(附錄一)和基本資料及健康狀況調查表(附錄 二)。並確認所受詴者三個月內無任何影響正常訓練以及比實之運動傷害狀況,

並鼓勵受詴者盡全力發揮完成測詴。

本研究預計之實驗流程,如圖 3-6 所示

(26)

14

圖 3-6 實驗流程圖

向受詴者說明研究目的、實驗方法、實驗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及簽署同意書

確認所有受詴者在三個月內無任何影響正常訓練以及比賽之運動傷害狀況

專項能力 一,擲遠距離 二,擊球飛行

速度 三,擊球跑壘

時間

(本壘到 一壘)

實驗組(8 人)

專長課程+TRX 懸吊 訓練

控制組(8 人)

專長課程+體能 前測(專項能力

後測(專項能力)

資料整理與分析

(27)

15

二、 實驗方式

本研究共 16 名受詴者經由隨機分配方式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 8 名。

控制組在八週時間內除了棒球專長課程及體能訓練外,不進行TRX 懸吊訓練;

實驗組在八週時間內,除了接受棒球專長課程及TRX 懸吊訓練外,不參與球隊 體能訓練。

兩組皆需先經過前測,前測內容包括: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後跑 壘時間(本壘到一壘)等測驗。並在實驗組進行八週的TRX 懸吊訓練過程後,

再施作後測,後測內容與前測相同。檢項目如表 3-1

表 3-1 檢測項目表

測詴型態 內容 數據收集 單位

擲遠 投擲距離 公尺

專項能力 擊球飛行速度 球速 公里

擊球跑壘時間

本壘到一壘跑壘

時間 秒

進行檢測時,先請受詴者熱身,分別測量專項技能測詴。每項測詴間均有 10 分鐘充分的完全休息,以避免影響數據之準確性。

(28)

16

(一) 擲遠距離

受詴者依照個人慣用手拿棒球,往前踮步全力向前方投擲,投擲時前導腳不 得超出前面之白線,球落地第一個落點為投擲距離,再以皮尺測量投擲之距離,

如圖 3-7 所示。每位受詴者均進行 2 次測詴,每次測詴間休息 30 秒,取最遠之 距離。

圖 3-7 擲遠距離

(29)

17

(二) 擊球飛行速度

受詴者依照個人身高與個人習慣調整打擊固定座高度後,將球置於打擊固定 座上全力向前水平揮擊,並於打擊固定座擊球方向的正後方放置測速槍,測量球 擊出後之飛行速度如圖 3-8 所示。每位受詴者連續進行 5 球的打擊測詴,每次擊 球間均有 10 秒的休息時間,並取擊球飛行速度之平均值。

圖 3-8 擊球飛行速度

(30)

18

(三) 擊球跑壘時間(本壘到一壘跑壘時間)

受詴者穿著釘鞋站在慣用之打擊區,並全力揮擊由前方所拋出的球,並於揮 擊後如同一般比賽的情境全力跑向一壘。而研究人員(本人)使用碼錶,在受詴 者從擊中球後開始計時,到踏上一壘壘包所需的時間並以記錄,如圖 3-9。每位 受詴者均進行 2 次測詴,每次測詴間休息至少 3 分鐘,取時間之最短值。

圖 3-9 擊球跑壘時間(本壘到一壘跑壘時間)

(31)

19

第五節 實驗設計

一 、 研究進度

依據本研究目的進行八週TRX 懸吊訓練,每週三次,實驗流程分為四個階 段:

(一)前測:專項能力測詴包括: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

(二)八週TRX 懸吊訓練。

(三)後測:專項能力測詴包括: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

(四)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

二、訓練內容

實驗組於週一至週五均安排正常專長訓練及八週 TRX 懸吊訓練,訓練內容

(表 3-2),未進行任何額外之體能訓練(包括重量訓練及藥球等阻力訓練),以 避免訓練效果干擾,影響實驗結果;控制組在八週時間內除了棒球專長課程及體 能訓練外,不進行TRX 懸吊訓練。

三、 訓練課表

表 3-2 TRX 懸吊訓練內容

週數 第一週~第二週 第三週~第五週 第六週~第八週

週次 星期一 星期三 星期五

訓練 肌群

胸大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闊背肌、腹直肌、腹內外斜肌、股 四頭肌及股二頭肌

次數 10 12 15

組數 2

(32)

20

四、 訓練部位動作圖

(一) 胸大肌訓練

圖 3-10 胸大肌訓練

(二) 肱二頭肌訓練

圖 3-11 肱二頭肌訓練

(33)

21

(三)肱三頭肌訓練

圖 3-12 肱三頭肌訓練

(四)股四頭肌訓練

圖 3-13 股四頭肌訓練

(34)

22

(五)股二頭肌訓練

圖 3-14 股二頭肌訓練

(六)腹直肌訓練

圖 3-15 腹直肌訓練

(35)

23

(七)闊背肌訓練

圖 3-16 闊背肌訓練

(八)腹內外斜肌訓練

圖 3-17 腹內外斜肌訓練

(36)

24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一、 本研究實驗所測得之各項資料,以SPSS 18.0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及分析,

結果採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

二、 以描述統計建立受詴者基本資料。

三、 以相依樣本 t 檢定比較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在訓練前、

後之間的差異。

四、 以獨立樣本 t 檢定比較擲遠距離、擊球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在組間訓練 效果有無差異。

五、 α=.05 為顯著水準。

(37)

25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主要探討經過八週的TRX懸吊訓練對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高 中棒球選手的專項能力(擲遠、打擊飛行速度、擊球跑壘時間)是否有影響,將所 得之結果經過統計分析後繪製成圖表並說明。本章節共分為以下六節:第一節,

受詴者的基本資料;第二節: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成績均質性考驗;第三節:

TRX懸吊訓練對棒球選手擲遠距離之影響;第四節:TRX懸吊訓練對棒球選手打 擊飛行速度之影響;第五節:TRX懸吊訓練對棒球選手擊球跑壘時間之影響。

第一節 受詴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以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高中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受詴者分為 兩組(實驗組 8 名及對控制組 8 名),實驗組與控制組平均年齡分別為 17.3±0.7 及 17.1±0.8 歲,平均身高為 169.0±6.5 及 171±5.0 公分,平均體重為 69.0±8.3 及 70.8±9.0 公斤。兩組資料整理如表 4-1 所示。

表 4-1受詴者基本資料

項目 實驗組(N=8)

平均數±標準差

控制組(N=8) 平均數±標準差 年齡(歲) 17.3±0.7 17.1±0.8 身高(公分) 169.0±6.5 171.0±5.0 體重(公斤) 69.0±8.3 70.8±9.0

(38)

26

第二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成績同質性考驗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擲遠距離成績經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後 t 值為.152,

p 值為.882,未達統計上顯著水準,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擲遠成績沒有差 異,根據統計處理結果敍述如表 4-2

表 4-2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擲遠成績檢定表 單位:公尺 實驗組(N=8) 控制組(N=8) t 值 p 值

81.00±5.18 80.50±7.74 .152 .882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擊球飛行速度成績經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後 t 值 為.190,p 值為. 852,未達統計上顯著水準,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擊球 飛行速度成績沒有差異,根據統計處理結果敍述如表 4-3

表 4-3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擊球飛行速度成績檢定表 單位:公里 實驗組(N=8) 控制組(N=8) t 值 p 值 120.75±5.67 120.12±7.40 .190 .852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擊球跑壘時間成績經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後 t 值為 -.883,p 值為.392,未達統計上顯著水準,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擊球跑 壘時間成績沒有差異,根據統計處理結果敍述如表 4-4

表 4-4 實驗組與控制組訓練前擊球跑壘時間成績檢定表 單位:秒 實驗組(N=8) 控制組(N=8) t 值 p 值

4.52±0.13 4.59±0.16 -.883 .392

(39)

27

第三節 懸吊式訓練對擲遠專項能力之影響

本研究利用 TRX 懸吊式訓練八週後,在棒球擲遠項目中,由表 4-5 相依樣 本t檢定結果顯示,實驗組後測成績 89.88±6.08 公尺優於前測成綪 81.00±5.18 公尺,實驗組進步 8.88 公尺,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

<.05);控制組後測成績 82.00±6.76 公尺,優於前測成績 80.50±7.74 公尺,控 制組進步 1.50 公尺,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未達到顯著水準。另外從表 4-6 兩組組間後測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組間後測顯著性=.028(p<.05),表 示在八週懸吊訓練後,在棒球擲遠距離項目上,兩組有顯著差異。

表 4-5實驗組及控制組在訓練前、後組內擲遠距離成績檢定表

組別 前測

(公尺)

後測

(公尺) t 值 p 值

實驗組

(N=8) 81.00±5.18 89.88±6.08 -6.143 .000* 控制組

(N=8) 80.50±7.74 82.00±6.76 -0.942 .378

*p<.05

表 4-6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訓練後組間擲遠距離成績檢定表

Leven 檢定 t 檢定 顯著(雙尾)

F 檢定 顯著性 t p

.149 .705 2.449 .028*

*p<.05

(40)

28

第四節 懸吊式訓練對擊球飛行速度專項能力之影響

本研究利用 TRX 懸吊式訓練八週後,在擊球飛行速度項目中,由表 4-7 相 依樣本t檢定結果顯示,實驗組後測成績 128.62±5.42 公里優於前測成綪 120.75

±5.67 公里,實驗組進步 7.87 公里,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達統計上顯著水 準(p<.05);控制組後測成績 121.50±7.38 公里,優於前測成績 120.12±7.39 公里,控制組進步 1.38 公里,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未達到顯著水準。另外 從表 4-8 兩組組間後測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組間後測顯著性=.045(p

<.05),表示在八週懸吊訓練後,在擊球飛行速度項目上,兩組有顯著差異。

表 4-7實驗組及控制組在訓練前、後組內擊球飛行速度成績檢定表

組別 前測

(公里)

後測

(公里) t 值 p 值

實驗組

(N=8) 120.75±5.67 128.62±5.42 -6.473 .000* 控制組

(N=8) 120.12±7.39 121.50±7.38 -1.085 .314

*p<.05

表 4-8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訓練後組間擊球飛行速度成績檢定表

Leven 檢定 t 檢定 顯著(雙尾)

F 檢定 顯著性 t p

.232 .638 2.199 .045*

*p<.05

(41)

29

第五節 懸吊式訓練對擊球跑壘時間專項能力之影響

本研究利用 TRX 懸吊式訓練八週後,在擊球飛行速度項目中,由表 4-9 相 依樣本t檢定結果顯示,實驗組後測成績 4.45±0.19 秒優於前測成綪 4.52±0.13 秒,實驗組進步 0.07 秒,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05);

控制組後測成績 4.48±0.34 秒,優於前測成績 4.58±0.16 秒,控制組進步 0.1 秒,在訓練前與後成績差異,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05)。另外從表 4-10 兩組 組間後測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組間後測顯著性=.699(p>.05),表示在 八週懸吊訓練後,在擊球跑壘時間項目上,兩組未有顯著差異。

表 4-9實驗組及控制組在訓練前、後組內擊球跑壘時間成績檢定表

組別 前測

(秒)

後測

(秒) t 值 p 值

實驗組

(N=8) 4.52±0.13 4.45±0.19 2.662 .032* 控制組

(N=8) 4.58±0.16 4.48±0.34 2.695 .031*

*p<.05

表 4-10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訓練後組間擊球跑壘時間成績檢定表

Leven 檢定 t 檢定 顯著(雙尾)

F 檢定 顯著性 t p

.006 .940 -.394 .699

*p<.05

(42)

30

第六節 討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棒球隊選手經八週TRX 懸吊訓練後,其投擲距離、擊球飛行速度及擊球跑壘時間等專項能力之差異情形;

研究結果透過資料統計分析後,將訓練前後變化的情形,分為三個部份加以討 論:

(一)訓練前、後棒球投擲距離的差異情形

肌力訓練是所有體能訓練中最重要的,更是為成功的關鍵要素(Jones, 2003);

擲遠距離可說是選手肌力的展現(楊明達、詹貴惠,2007)經過八週 TRX 懸吊 訓練,棒球擲遠距離進行前(81.00±5.18 公尺)、後(89.88±6.08 公尺)測詴,

研究顯示實驗組進步幅度(9.3%)優於控制組進步幅度(1.8%)。各組組間後測 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組間後測顯著性=.028(p<.05)表示在八週 TRX 懸吊訓練後,在棒球擲遠距離項目上,兩組有顯著差異。無論是投手還是野手都 需要具備,雖然每個守備位置都有特殊要求及動作與技術,就棒球的特性而言,

投球的力量來源是由下肢序向上傳至手指頭所形成的動力鏈所給予,而肌力及核 心肌群是要達成完美的動力鏈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Fleisig, Andrews, Dillman,

& Escamilla, 1995)。本研究與Seiler, S. & Sae terbakken, A.(2008)研究中指出,

利用懸吊運動訓練的選手在手球罰球時的投擲速度增加了 4.9%,林明欽(2016)

針對 12 位國中手球選手,以八週TRX 懸吊訓練實驗組 6 位,以正常訓練的對照 組 6 位,測驗結果:手球擲遠及羽球擲遠,實驗組均達顯著水準且優於對照組之 結果相似。

(二)訓練前、後擊球飛行速度的差異情形

優秀棒球選手除了要有堅固的守備以外,要具備強力的打擊能力,因此許 多的研究都在針對如何加強選手的打擊能力。陳河吉(2008)發現擊中球瞬間揮

(43)

31

棒速度與打擊表現呈顯著之相關,因此不少相關研究也以擊球飛行速度作為評斷 選手打擊能力的指標(吉野篤志、杉山允宏,2007;何献凡、張思敏、湯文慈、

陳書瑋,2010;灘本雅一、中谷敏昭,1998;灘本雅一、高谷敏昭、新田泰士、

三村寛一,2000)。本研究經八週TRX 懸吊訓練,針對專項能力之擊球飛行速度 進行前(120.75±5.67 公里)、後(128.62±5.42 公里)測詴,研究顯示實驗組進 步幅度(7.8%)優於控制組進步幅度(0.8%) 各組組間後測獨立樣本 t 檢定結果 顯示,組間後測顯著性=.045(p<.05)表示在八週 TRX 懸吊訓練後,在擊球 飛行速度項目,兩組有顯著差異。中山悌一、児玉公正(1996)與児玉公正、中 山悌一(1997)分別針對 15 位日本職棒打者的研究中也發現肌力與揮棒速度呈 顯著相關,顯示如果能夠透過訓練提昇選手的肌力,將對提昇打擊能力有明顯的 助益。Chang, Y. C., Chang, H. Y., Jong,Y. J. & Huang, P. A.(2009)的研究顯示 11 名高中棒球選手接受每週一次,持續八週的懸吊運動訓練後;腰部協調性與揮棒 速度均有顯著改善,其中揮棒速度更是增加了 15%,因此本研究與上述研究結果 相似。

(三)訓練前、後擊球跑壘時間的差異情形

棒球運動專項能力中跑壘速度,不僅可以壓迫對方的守備及縮短投(傳)

球時間,更是扮演一個得分與否的重要因素(莊英萬,2002)。本研究經八週TRX 懸吊訓練,針對專項能力之擊球跑壘時間進行前(4.52±0.13秒)、後(4.45±0.19 秒)測詴,研究顯示實驗組進步幅度(1.15%)。 兩組組間後測獨立樣本t檢定結 果顯示,組間後測顯著性=.699(p>.05)表示在八週TRX懸吊訓練後,在擊球 飛行速度項目,未達顯著差異。打者在全力揮擊時,身體會在原地旋轉,需要快 速的改變運動型態,由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是敏捷能力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黃鱗棋、陳紫君,2007),構成敏捷性能力的主要因素,除了肌力還包含反應時 間、瞬發力、動作速度、特殊動作協調性等(王順正,2000)。單純的提高肌肉

(44)

32

的力量不見得能有效提升爆發力(莊林貴、蔡一鳴、曾慶裕、王秀銀,2002),

Wojtys, Huston, Taylor, Bastian(1996)指出肌力訓練並無法取代敏捷性訓練的 效果。林明欽(2016)針對國中手球選手實施八週懸吊訓練結果發現在敏捷性及 爆發力未達顯著水準。顯示本研究TRX懸吊訓練對擊球跑壘時間是沒有顯著效 果。

(45)

3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在探討TRX 懸吊訓練對棒球運動員專項能力(包括擲遠、擊球飛行 速度、擊球跑壘速度)差異之比較。是以國立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棒球隊 學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各 8 人,進行為期八週的TRX 懸吊訓練,

得以下結論:

一、透過八週的TRX 懸吊訓練,可顯著增強高中棒球選手的擲遠距離。

二、透過八週的TRX 懸吊訓練,可顯著增強高中棒球選手的擊球飛行速度。

三、透過八週的TRX 懸吊訓練,無法顯著縮短高中棒球選手的擊球跑壘時間。

第二節 建議

一、棒球運動訓練,可將懸吊訓練列入訓練計畫之中與原有的訓練做結合,期待 選手能有更優異的表現。

二、往後研究者可以將兩組結合做混合訓練(機器訓練加TRX 懸吊訓練)比較 單一的(機器訓練或是TRX 懸吊訓練)訓練效果。

三、運動員從事運動訓練就是為了要提升人體的肌力、耐力、速度與柔軟度等,

而在這些訓練的過程中持續不斷地訓練,效果會逐漸明顯的增強,如果停止 了訓練,這個效果會有短暫時間的維持,之後會不斷地退步。

四、本研究測詴的對象為高中棒球選手,未來可以針對不同層級的選手進行測 詴。

(46)

3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順正(2000):敏捷性是獨立的基本運動能力嗎?運動生理週訊。資料自:

http://www.epsport. idv.tw/epsport/week/newspaper. asp?repno=76

何献凡、張思敏、湯文慈、陳書瑋(2010)。臺北縣國中棒球隊員身體素質與運 動專項表現之研究。2010 學校運動教練科學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

臺北市。

林明欽(2016)。八週懸吊運動訓練對國中手球選手專項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

洪玉山、翁梓林(2007)。棒球投擲表現之生物力學探討。國北教大體育,2,1-6。

陳河吉(2008)。青少棒選手打擊動作對打擊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家信(2012)。TRX 懸吊訓練對於大專網球選手的專項能力與核心穩定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

莊英萬(2002)。棒球跑壘的研究及訓練。中華體育季刊,16(4),39-44。

莊林貴、蔡一鳴、曾慶裕、王秀銀(2002):青棒投手不同投球法之投球速度與 肩關節等速肌力的相關性之研究。北體學報,10期,83-92

黃鱗棋、陳紫君(2007)。速度與敏捷在運動專項訓練中所扮演的角色。大專體 育,93,7-14

葉志仙、李明憲、朱峰亮(2003)。棒球聖經。台北市:商周。

葉育銘(2009)。軟式網球運動肌力訓練之原則。大專體育,102,93-98。

楊明達、詹貴惠(2007)上半身重量訓練對高中棒球選手之肌力、投球表現與敏 捷性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8(3),81-91

(47)

35

外文部分

中山悌一、児玉公正(1996)。プロ野球選手のバットスイング速度と肩関節等 速性筋力。体力科學,45(6),818。

吉野篤志、杉山允宏(2007)。野球選手の体格・体力及び運動能力の発達的特 徴。愛媛大学教育学部紀要,54(1),149-155。

児玉公正、中山悌一(1996)。プロ野球選手のバットスイング速度と膝関節等 速性筋力。体力科學,46(6),785。

灘本雅一、中谷敏昭(1998)。中学野球選手のバッティング能力と運動能力に ついて。天理大学学報,188,33-41。

灘本雅一、高谷敏昭、新田泰士、三村寛一(2000)。高校野球選手における筋 パワーとパフォーマンスレギュラー選手と非レギュラー選手の比較。日 本体育学会測定評価専門分科会 Circular 61,50-61。

Chang, Y. C., Chang, H. Y., Jong,Y. J. & Huang, P. A.(2009).Sling exercise training improves lumbar coordination and bat-swing velicity in adolescent baseball players.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of Chinese School on Exercise Physiolgy and Fitness,153.

Coleman, A. E. (2000). 52-Week Baseball Train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157-196.

Fleisig, G. S., Andrews, J. R., Dillman, C. J., & Escamilla, R. F. (1995). Kinetics of baseball pitching with implications about injury mechanism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3,233-239.

Glasser, J., & Brown, W.(1999). Off-season training for women's softbal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21(4), 54-59.

Huang, P. A., Chang, H. Y., Chang, Y. C & Tew, S. C.(2009). The effect of 8-week sling exercise therapy program to balance of lower extremities and lumbar

(48)

36

coordination for high school baseball players. 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34,150.

Jones, R. D. Ⅱ . ( 2003 ) . In-season athletic fitness parameters related to sport-specific performance among college female softball play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

Seiler, S. & Saeterbakken, A.(2008). A Unique Core Stability TrainingProgram Improves Throwing Velocity in Female High School Athletes.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40(5), S25.

TRX Taiwan. ( 2010 )。 基 本 資 訊 。 2016 年 7 月 30 日 取 自 http://www.facebook.com/#!/TRX.TW

Wenk, W.(1994). Der Schlingentisch in Praxis and Unterricht: Pflaum.

(49)

37

附錄一

受 詴 者 同 意 書

本研究係屬論文之實驗,所獲得的資料僅供研究之用,絕對保密。

訓練與檢測內容詳見受詴者頇知,如附件。實驗期間,為了保護受詴 者的健康與權利,研究者有責任將研究過程清楚的向受詴者說明,隨 時回答受詴者所提出的問題,並且盡可能的保護受詴者的健康與權益,

參與者如因身體不適或其他理由,得隨時退出本研究,但請事先告知 研究者。如您願意參與本實驗,請在同意書下方受詴者簽名處簽名,

及填寫聯絡資料,表示同意並協助本論文之研究。

受 詴 者 簽 名 : 聯 絡 地 址 : 聯 絡 電 話 :

日 期 : 年 月 日

(50)

38

附錄二

基本資料及健康狀況調查表

姓 名 出生年月 身高 (cm) 體重 (kg)

年 月 日

性別: □男 □女 守備位置﹕ 訓練年數﹕

請據實回答以下問題:

1. 是否有心臟疾病 □ 是 □ 否 2. 是否有血液疾病 □ 是 □ 否 3. 是否有糖尿病 □ 是 □ 否 4. 是否有高血壓 □ 是 □ 否 5. 是否有氣喘疾病 □ 是 □ 否 6. 是否有癲癇症 □ 是 □ 否 7. 是否有肌肉疼痛 □ 是 □ 否 8. 是否有感冒症狀 □ 是 □ 否 9. 最近六個月是否有開刀手術 □ 是 □ 否 10. 最近六個月是否有影響正常訓練及比賽之運動傷害 □ 是 □ 否 11. 其他﹕

1) 2)

3)

4)

運動員簽名﹕ 日期﹕

教練簽名﹕

(51)

39

附錄三

受詴者基本資料

姓名 年齡 身高(cm) 體重(kg)

邱◎偉 18 166 85

繫◎恩 17 165 70

黃◎培 18 163 68

洪◎湋 18 170 63

陳◎澔 17 165 58

魯◎恩 17 182 75

朱◎賢 17 172 63

胡◎俞 16 176 70

陳◎融 18 173 85

余◎程 18 175 72

金◎傑 17 172 65

郭◎華 17 171 65

何◎康 17 172 79

陳◎祥 18 177 75

林◎豪 16 170 70

方◎穎 16 160 56

(52)

40

附錄四

前測成績(前 8 位為 TRX 懸吊訓練實驗組)

姓名 擲遠距離

(m)

擊球飛行速度

(km)

擊球跑壘時間

(s)

邱◎偉 75 121 4.70

繫◎恩 85 117 4.55

黃◎培 85 126 4.58

洪◎湋 75 114 4.26

陳◎澔 88 112 4.50

魯◎恩 80 121 4.53

朱◎賢 76 123 4.48

胡◎俞 84 130 4.58

陳◎融 82 127 4.71

余◎程 93 129 4.53

金◎傑 85 119 4.70

郭◎華 78 120 4.74

何◎康 69 114 4.71

陳◎祥 87 132 4.44

林◎豪 75 124 4.54

方◎穎 75 109 4.31

(53)

41

附錄五

後測成績(前 8 位為 TRX 懸吊訓練實驗組)

姓名 擲遠距離

(m)

擊球飛行速度

(km)

擊球跑壘時間

(s)

邱◎偉 83 127 4.74

繫◎恩 88 132 4.50

黃◎培 94 135 4.58

洪◎湋 87 123 4.12

陳◎澔 94 114 4.45

魯◎恩 91 126 4.36

朱◎賢 82 127 4.43

胡◎俞 100 132 4.41

陳◎融 80 121 4.66

余◎程 88 130 4.60

金◎傑 89 123 4.54

郭◎華 83 120 4.45

何◎康 76 121 4.58

陳◎祥 90 130 4.30

林◎豪 79 126 4.40

方◎穎 71 107 4.31

數據

圖 3-1    TRX(全身阻力運動)
圖 3-2  測速槍
圖 3-4  打擊固定座
圖 3-12  肱三頭肌訓練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article was compared with the survey results from the article, “Skills requirements for MIS staffs – the study of enterprises’ requirements for the high school,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research for the affection of trading trend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lization and the Acting role and influence on high tech field, the change

This study hopes to confirm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raining courses, raise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people on local environment, achieve the result of declaring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