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解釋

間會產生一種「有機的循環」。另外劉豐榮指出,在創作類研究的過程中「宜注意作 品與理論之有機整合」,否則易造成兩種缺失:

一、研究者的論文僅具輔助性角色而無積極作用。

二、作品淪為理論之註腳,或使作品形同預設觀念之圖解而劃地自限。6 如同前一節之敘述,創作論文的特性為「理性與感性的對立,非絕對地等量或對立」, 以「感性與理性」對應「創作與理論」視之,我們難以精準的估算研究中創作與理 論的比例,唯有靈活運用理性與感性的知覺將創作與理論作一有機的調和,才能發 揮研究的最大功效。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文人畫:

歷史上文人畫一詞最早語出董其昌《容臺別集》卷四《畫旨》,文中立定南北宗 之說,並指出「南宗」即為「文人畫」,並明確界定其範圍:

……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其後董源、巨然、李成、范寬為嫡子。李龍眠、

王晉卿、米南宮及虎兒皆從董、巨得來。直至元四大家黃子久、王叔明、倪元 鎮、吳仲圭,借其正傳。我朝文、沈,則又遠接衣缽。7

董其昌雖明定「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將王維之畫確定成為文人畫之開端。近代 陳師曾則認為:

文人畫由來久矣,自漢時蔡邕、張衡輩,皆以畫名。雖未睹其畫之如何,固已 載諸史籍。六朝莊老學說盛行,當時之文人,含有超世界之思想,欲脫離物質

6 同上註。

7 (明)董其昌,〈畫旨〉,《容臺別集》卷四,明崇禎庚午(三年)華亭董氏家刊本。

6

7

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或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是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所提出,被公認為二十世紀發展心理學上 最重要的理論。所謂認知發展(cognitive development)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 活動中,吸收知識時的認知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其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 的歷程。其理論相關之核心概念如下:

1. 基模(schema):指個體運用與生俱來的基本行為模式,用來瞭解周遭世界的認 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也可稱為認知基模。皮亞傑將之視為人類學習知識的 基本。

2. 組織(organization):指個體在處理周遭事務時,能夠統合、運用其身體與心智的 各種功能達到目的的一種身心歷程。

3. 適應(adaptation):在認知理論之中,個體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或基 模(schema)因為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在這個過程之中會因為個體的 需求,進而產生同化(assimilation)、調適(accommodation)兩種互補的心理。

4. 平衡(equilibration):當個體面對周遭環境時,能夠自然地同化新知識之經驗時,

其心理上自然會感到平衡。

5. 失衡(disequilibrium):當個體不能同化新知識經驗時,心理上自然會感到失衡。

失衡時會產生一內在驅力,而進行適應(adaptation)行為使個體改變既有基模,以 達到認知上的平衡(equilibration)。12

皮亞傑認為發展會呈現階段性之形式出現,並透過「平衡」(equilibration)的歷

12 參考網站教育 WiKi: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Jean_Piaget)

8

程從一個階段演化至下一個階段。個體會在環境中的「經驗」,以及在經驗發生時他 們所具備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其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倘若 既有的思考模式和既有的基模(schema)足以面對環境的挑戰,那麼其心理狀態便 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但有時候個體所接收之訊息與其既有的基模無法相符,便會 導致一種認知失衡(disequilibrium),此時個體會試圖藉由同化(assimilation)來重 建平衡,是一種將新訊息併入原有基模之中的一種歷程。然而,當同化作用無法達 成平衡時,便可能需要藉由個體主動地改變原有基模,以納入新訊息,此行為即為 調適(accommodation)。此兩種歷程共同作用之結果即為「適應」,而所有的作用是 互為一體的,如同皮亞傑對於「適應」之解釋:「『適應』(adaptation)只有當它形 成一個穩定的系統,也就是透過同化或調適維持平衡時,才算是完成。13

本文中所使用的「失衡」與「平衡」,其用語來自於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之中,

而其觀點則是來自經驗論的「適應」(adaptation)概念,此概念從達爾文的生物觀點 中之 adaptation,到杜威的 adjustment,皆是主張人類對於環境之變異會產生改變,

而其作用稱之為「適應」。皮亞傑將此作用用以解釋人的「認知」歷程,而筆者藉此 用來說明「文人畫」價值認知上在當代的問題,在經驗論的架構下,本文所探討之

「平衡」與「失衡」亦著重環境、經驗之影響。

三、虛擬移民(virtual migrancy):

Ernst van Alphen 於〈想像的故土:重繪文化認同的地圖(Imagined Homeland:

Re-mapping Cultural Identity)〉提出之概念:造成文化與國家地域的不一致的混雜現 象之原因,是一種廣泛的文化現象。認為今日之人「即使是從未移民,數百年來皆 居住在同一地區,其生活在高同質性社群裡,卻因收音機、電視、電影與網路的影 響,其所擁有的『在地』(local)文化以未能如從前一般。」14

所謂的虛擬移民和「真正的」(real)移民所造成的影響不盡相同,前者使得個 人的「文化」(culture)趨於複雜,創造「內在」(within)的文化,最終逐漸形成一 種受強勢文明普遍影響的文化混種。原本是穩定、同質性高的文化轉變成混雜的虛 擬移民的文化,促成「文化與地域之間演變出一種斷裂、錯置的關係,存在不可共

13 出自 J.Piaget,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the Child.,London Routledge,p.7 許絢雯,〈探討杜威的「適應」

概念—教育面向的思考〉,2007,P.24。

14 Ernst van Alphen,〈想像的故土:重繪文化認同的地圖 Imagined Homelands:Re-mapping Cultrual Identity〉,《藝術與認同》,臺北:南天,2006,P.256-258。

9

量的現象。15」Ernst van Alphen 在文中認為因為「虛擬移民」之緣故,文化認同和地 域之間的關係反而因為強勢文明的入侵而更形重要。只是此「地域」的意義已經有 別於地理上的區域劃分,而是在於「移民」心中的「想像的地域」(imagined place)。 而在此篇文章中,Ernst van Alphen 乃提出「虛擬移民」之理論,用以說明藝術 家的「文化認同」現象,以此作為理論基礎,探討當代藝術家 Fiona Tan 的錄像作品。

他認為文化認同是出自於對「故土」的認同,並且此「故土」是一種對於「地域的 想像」,並且此「想像」包含藝術加個人非固定的、動態的過程。

地理上的地方存「在」(out there)世界某處,但想像的地域則是一種想像的 過程,有主體進行關於某地的想像,此主體身處當下「進行」(goes)想像。……

如果移民的文化認同乃由想像的地域所形塑,這意味著由此產生之認同並非依 循一固定、先決之實體,而是受能動性(agency)或行為所牽引,也就是說,

文化認同始於認同故土之行為,由主體主動創造或再創造而成。16

15 同上註。

16 同上註。

1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