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人畫於當代的發展探討

第一節 文人畫傳統的失衡

文人之畫,自右丞始。在宋代蘇軾、米芾等人的思想建構之下,至元四家確立 形式風格,然後在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學說之中,文人畫的脈絡範圍被確立出來。

一種以水墨至上,重視詩畫傳統的文學性、講求書畫一同的筆墨、及強調作者人格 操守的,融儒、道、佛學說的審美價值觀。雖說後世對於南北宗這樣的界定範疇時 而有所爭議或討論,但明清以來,文人畫在畫史中的崇高地位就不曾被動搖,清代 八大山人、揚州八怪便是在文人畫價值應許的範圍裡去體現自我的性格。到了清末 民初,封建制度崩解,科學、民主、自由等浪潮劇烈衝擊中國社會,原有的社會秩 序和文化內容──包含了文人畫的價值──被一夕打亂,其間許多政治的、國族的 複雜因素使得傳統文人畫化名為「國畫」、「水墨畫」進行了一連串的革新。就杜威 的經驗論而言,此乃水墨畫家面對環境的失衡所不得不進行的適應行為

(adaptation)。

台灣戰後的水墨畫發展早期以渡海三家最具重要性,主要以繼承文人傳統為其 風格來源,爾後便要提到集中於五0、六0年代最為顯著的改革運動,以五月、東 方畫會為首,主張現代抽象風格的水墨畫。如劉國松、李仲生、楚戈、莊喆等,不 僅力行抽象現代水墨畫風格,更留有多篇相關論述。至今,仍是探討台灣水墨畫發 展的主要脈絡。而謝里法認為,戰後渡海畫家對傳統是一種「有條件的繼承」,懷抱 著對祖國大山大水的想望,而試圖從台灣的山水風光中重現古代文人的精神;然而 此後一代的五月、東方,其意識底層仍是對故國山嶽靈氣充滿景仰,但卻已是記憶 模糊,對台灣山水卻礙於某種「心理的隔絕」而無法低頭屈就。

當不可一世的文化使命感鼓舞他創作時,那股期待中的靈氣只有化為幽谷的煙

11

12

13

即使在形式表現上不同,於古於今皆是類似的。

或許就某些人而言,文人畫有其特殊的文化內涵,像是畫中有詩、書畫一同、

君子風範的象徵、文人逸事的故事…等等,少了或缺了便不成典範。可是今日的環 境不同昨日,我們亦無法模仿舊時代的作品去而造就今日的藝術。不過又如丹尼爾‧

貝爾(Daniel Bell,1919-)所言,即文化發展以一種「回躍」(ricorso)的方式進行 著,他「不斷的轉回人類生存的老問題上去」。22那麼藝術的形式和風格雖會因時因 地而有所差異,也會不斷地出現各種不同對應的美學形式,但是,人的基本需求卻 不變──表達人生存的意義。我們可以說,文人畫美學中的某些價值,今日的我們 雖無法完全貼近,但依舊能感受它;那些雋永的詩意和對人生的體悟,即使時代變 了,我們卻還深深感動──因為它讓我們思考自己生存的意義。

我們學習什麼是「文人畫」,從蘇軾詩「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從倪瓚說 的「逸筆草草,聊以自娛」、從張彥遠論「書畫同源」等此類的隻字片句中去理解其 中的意涵,從我們對儒家、佛家、道家的理解去認識文人畫,可能不一定深刻,但 對當代水墨創作都造成了或深或淺的影響。就如黃光男認為「雖然很多藝術工作者 已經不再研讀這些深厚文字的精義,卻因傳統精神之深厚,無形中化入畫家的表現 意識與創作行為上」23。的確,現代人由於欠缺對傳統文化的研究,而造成文人畫質 的迷茫和疏遠,但文化的力量或我們說藝術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它有如一曲悠揚 樂音,餘音繞樑般的影響著創作者;尤其對水墨創作者言,「文人畫」的龐大內涵,

或理解或轉化,難以磨滅地演變成了創作者心中某種「圖騰式的信仰」。

22 趙一凡等譯,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原著,《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臺北:九大,1989,P.58。

23 黃光男,《台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臺北:歷史博物館,1999,P.61。

14 地」(local)文化不復存在,因而產生了所謂的「虛擬移民」(virtual migrancy)現象。

因為時代的高度變遷,而資本主義又挾帶著強勢的消費文化橫掃世界各地,於是使

24 Ernst van Alphen,〈想像的故土:重繪文化認同的地圖 Imagined Homelands:Re-mapping Cultrual Identity〉,《藝術與認同》,臺北:南天,2006。

25 出自 Akhil Gupta/James Ferguson,Beyond “Culture”;Space,Identity,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in:Cultural Anthropology,7,no.1,1992,p10。Ernst van Alphen,〈想像的故土:重繪文化認同的 地圖 Imagined Homelands:Re-mapping Cultrual Identity〉,《藝術與認同》,臺北:南天,200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