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2 從認知神經科學談情緒

2.2.1 認知神經科學介紹

認知神經科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在學術領域是一個以大腦神經為基礎,了解 認知心理過程的生物科學(Churchland & Sejnowski, 1992)。也就是在回答心理或認知 功能在腦中是如何產生運作的相關問題。認知神經科學是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

和神經科學(neuroscience)兩個領域結合而成的新領域,還涵蓋了生理心理學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神經心理學

(neuropsychology)等領域(Gazzaniga, Ivry, & Mangun, 2002)。

Gazzaniga、Ivry 與 Mangun(2002)在說明認知神經科學時,提及認知心理學有個 基本假設:生物無法直接感知(perceive)外在世界或是做出動作,而必須藉由大腦內 部的轉換和計算才會產生知覺、思考與行動。認知神經科學同樣建立在這個假設上進行 發展。簡單來說,認知神經科學是一個科學家力圖去了解大腦如何產生心智(mind)的 研究領域(Gazzaniga, 2010)。

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範圍,可以透過幾種方式區分:(一)以心智歷程的不同階段 區分,包含資訊如何獲得──感覺(sensation)、如何給予解釋以賦予意義──知覺與 再認知(perception & recognition)、如何儲存與修改──學習與記憶(learning & memory)、

如何反芻這些資訊──思考與意識(thinking & consciousness)、如何用來預測未來環境 狀態與行動結果──決策(decision making)、如何指引行為──運動控制(motor control)、

如何溝通──語言(language)。(二)以研究主題來區分,包含大腦結構與功能的發 展、大腦的可塑性、大腦的感覺系統與動作系統的運作、注意力、記憶 、語言、高級 認知功能、大腦的演化過程及原因,以及較新興的情緒與意識主題。(三)以研究方法 區分,大體分為兩類:一是臨床認知神經科學,包含腦傷、腫瘤、血管疾病、退化性或 傳染性疾病、癲癇等腦部損傷或疾病的研究;二是實驗認知神經科學,這部分以往主要 以動物實驗為主,但近期因為非侵入性影像技術的發展,所以人體實驗的研究也逐漸普 遍,讓我們得以直接觀察正在進行某些認知功能的大腦活動影像(韓承靜,2004)。

20 2.2.2 認知神經科學常用的儀器

認知神經科學依據其不同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對象,在進行實驗時需要不同的觀測與 分析方式。例如進行分子層次的研究,使用生物學與生物基因工程實驗中較具破壞性的 神經解剖學方法(包含固定、切片、染色、追蹤神經通路等技術),以及腦損毀術研究 法(包含吸出、熱烙、電損毀法、藥物損毀法等等)。另外還有能研究單一神經元活動 的微電極、大電極,以及透過腦部電位變化來觀察人類認知活動的儀器(韓承靜,2004)。

隨著非侵入性觀測儀器的發展,其精準度與可信度都愈趨優良,目前以此量測人類大腦 活動已經是此領域相關研究最大量使用的實驗方法。以下便介紹幾種認知神經科學領域 目前常用的儀器,以及它們的量測原理。

腦電波儀(electroencephalogram;EEG)

大腦在進行活動時,活動的神經元(神經細胞)在內部電壓改變時會產生微小的電 場,使電波從腦部組織發射至頭皮。因此可以透過黏在頭皮表面的電極來測量這些電波

(見圖2-3),這種測量儀器稱為腦電波儀(EEG)。EEG在研究使用上通常是用來紀錄 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ERP是指在一個固定時間內與某個特定 刺激有關的電反應,例如聽到一個聲音後大腦的活動情況(Blakemore & Frith, 2005)。

因為EEG的一個電極會測量到多群神經元的活動,通常一次實驗至少要持續觀察20~30 分鐘以上,將訊號加以平均以利於分析。

圖 2-3 腦電波儀(EEG)的使用情形

圖為使用者戴上EEG的帽子,帽子上佈滿了偵測用的電極。

資料來源:Blakemore & Frith(2005)

21 腦磁波儀(magnetoencephalogram;MEG)

大腦神經元活動會產生腦電流。根據法拉第定律,有電流就會產生磁場。腦磁波儀 的原理即是透過對大腦磁波的偵測來了解腦中活動的情形。但是環境中磁場無所不在,

而且強度通常比腦磁場還強過數千至數億倍。因此腦磁波儀除了本身需要敏銳的感應器 之外,測量環境的磁場遮蔽性也要足夠。

雖然磁波量測的干擾度較大,但是磁場的遠距力不受介質影響。若是測量腦電波,

神經元產生的電場在通過腦脊髓液、頭骨及頭皮等組織後,電極所能偵測到的電位變化 會減弱。而磁場的傳遞過程不受組織構造的影響,只要能有效排除背景環境的雜訊,

MEG對大腦神經元的活動區域相較EEG更容易找出定位。而在使用上MEG免除了EEG 在頭上需要定位許多電極的繁複過程,因此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改使用MEG來進行實驗

(Blakemore & Frith, 2005)。

圖 2-4 腦磁波儀(MEG)的使用情形

圖中受試者已經就MEG的使用位置,而旁邊兩位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儀器的調整,整個量測 過程至少需要花費兩小時。

資料來源:Blakemore & Frith(2005)

22

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正子斷層掃描所測量的是大腦內血流的體積和位置。量測前需要注射含有微量放射 性的顯影劑進入血管。當顯影劑經由循環抵達大腦時,便可藉由其放射出的正子偵測出 血流的位置。透過電腦程式計算出繁複的PET資料後,可將其轉換成彩色的立體影像,

以供研究者觀察大腦進行活動時,腦內血流量增加最多的區域。但因為PET需要注射微 量的放射性物質至人體,而後有不需要此步驟的腦造影技術(例如fMRI)出現後,有逐 漸被取代的趨勢(Blakemore & Frith, 2005)。

圖 2-5 正子斷層掃描儀(PET)

資料來源:臺大醫院核子醫學部陳建榮(2008)

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

核磁共振造影(MRI)是利用一個大圓柱磁鐵,在受試者頭部周圍產生一個環繞的 磁場,透過磁場送出磁波。因為腦中不同的結構有不同的磁性,感應器接受到由各種結 構發出的訊號後,經過電腦運算即可將這些訊號轉換成影像,不需要注射放射性物質。

而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是利用帶氧血紅素的磁特性作為量測。當神經元被 激發時,需要藉由血液運來所需要的氧氣。因為氧氣具有磁性,fMRI可以偵測到這種帶 氧血液的血流量。透過fMRI的操作,研究者了解受試者在進行特定行為時,大腦內部的 活動動態(Blakemore & Frith, 2005)。

23

圖 2-6 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的使用情形 圖中的研究人員正在替受試者安放固定頭部位置的裝置

資料來源:Connelly(2008)

穿顱磁刺激術(transc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穿顱磁刺激術(TMS)是利用磁性線圈在頭皮上產生適量的微弱磁波,使得腦內特 定範圍的神經元暫時性功能中斷。藉此來確認特定部位的腦區功能是否為某種行為表現 所必備的(Blakemore & Frith, 2005)。TMS設備如圖2-7。

圖 2-7 穿顱磁刺激術(TMS)的使用情形 資料來源:Blakemore & Frith(2005)

24 2.2.3 情緒的大腦反應區域

情緒是一個複雜的身心歷程。它由個體內在的生化機制以及外在的環境相互影響而 成,是身體的適應反應。情緒之所以存在不是因為要帶來有趣的經驗,而是為了要提高 生存機會。對人類來說,情緒基本上牽涉到生理覺醒、表達行為以及意識經驗(Myers, 2004)。

情緒和大腦中的哪些區域有關?這是近代認知神經科學逐漸在撥開迷霧的領域。藉 由對腦部損傷患者的研究,以及人類腦部活動造影的研究數據,得以發現情緒產生時大 腦神經電路活躍區域主要分為兩區:杏仁核(amygdala)及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PFC)(Davidson & Irwin, 1999)。其中,杏仁核負責本能的情緒,而前額葉皮質則負 責認知的情緒。

杏仁核(amygdala)

杏仁核是位於顳葉(temporal lobe,大腦兩側的皮質區)前方的一個結構(見圖2-8)。

杏仁核負責快速且自動化處理情緒,特別是恐懼和痛苦等生存必須的情緒(Blakemore &

Frith, 2005)。在注意力產生之前,情緒事件的刺激(stimulus)會先經由杏仁核的處理,

進而影響知覺的感受。在結構上,杏仁核會率先接收到來自視覺皮質的視覺輸入(或其 他感官皮質的訊息輸入)。經過處理後,再將相關回饋傳送到其他區域做出反應(Dolan, 2002)。

圖 2-8 人類大腦的杏仁核 圖中紅色圓球狀即為杏仁核 資料來源:Scicurious(2009)

25

杏仁核除了處理情緒反應,對於情緒記憶也相當重要。左右腦的杏仁核皆損傷的患 者,無法在事後喚起情緒項目和情緒事件。因為杏仁核會對情緒事件進行編碼(encoding),

沒有這個過程,便無法在事後進行情緒事件的存取(Dolan, 2002)。

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PFC)

前額葉皮質(PFC)顧名思義為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的前段部分,對正面情緒 以及負面情緒的產生都是重要的區域。前額葉皮質除了左右半腦的區分外,還可以劃分 為三個子區域:眼額(orbitofrontal)、腹側(ventromedial)與背側(dorsolateral)(Davidson

& Irwin, 1999)。子區域之相對位置如圖2-9。

圖 2-9 人類前額葉皮質(PFC)的子區域 左圖:藍色為背側區,綠色為眼額區,紅色為腹側區 右圖:綠色為眼額區,紅色為腹側區,黃色為杏仁核

資料來源:Davidson & Irwin(1999)

過去以電波偵測大腦活動的研究發現,在經歷正面情緒時,左側前方(left anterior)

的PFC活化反應會增加;而經歷負面情緒時,則是右側前方的PFC活化反應增加

(Davidson & Irwin, 1999)。而後的研究透過電子斷層掃描的偵測,呈現更加立體的腦 部空間造影後,更明確指出產生負面情緒會使右側PFC的代謝速度增加,包含前眼額迴、

下額迴、中額迴及上額迴(anterior orbital, inferior frontal, middle frontal and superior frontal gyri)區域;至於產生正面情緒時,會增加左側PFC的代謝,但位置並不是非常對稱,

26

較負面情緒活化的區域後方,是包含中央腦迴的前後區域(pre- and post-central gyri),

以及左側的伏隔核1(left nucleus accumbens)(Sutton et al., 1997)。正、負面情緒除了 會活化不同側的PFC之外,相對也會減少另一側的PFC血流量。也就是說,當引起快樂

以及左側的伏隔核1(left nucleus accumbens)(Sutton et al., 1997)。正、負面情緒除了 會活化不同側的PFC之外,相對也會減少另一側的PFC血流量。也就是說,當引起快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