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健康體適能(health-related fitness)

本研究所指是身體適應各種環境和狀況的能力,是生理能力和身體 健康的指標,包含四項要素:

一、身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

脂肪和非脂肪組織在人體所佔的比例將個體的體重(公斤)除以身

二、上肢肌肉適能(upper extremity muscular fitness)

肌肉適能是指肌力及肌耐力,肌力是指肌肉所產生最大的力量或緊 張程度;肌耐力是肌肉能持非最大負荷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的次數。本 研究本研究參考(Rikli & Jones, 2001)以「手握式電子肌力測試儀」做 為檢測上肢肌肉適能之依據。

8

三、下肢肌肉適能(lower extremity muscular fitness)

肌肉適能是指肌力及肌耐力,肌力是指肌肉所產生最大的力量或緊 張程度;肌耐力是肌肉能持非最大負荷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的次數。本 研究參考(Rikli & Jones, 2001)「30 秒椅子坐立」測驗做為檢測下肢肌 肉適能之依據。

四、柔軟度(flexibility)

特定關節或連續關節可活動的最大範圍,活動範圍是在某一特定關節 活動之姿勢,良好的柔軟度能避免因動作或受力過大而受傷。本研究以

「坐姿體前彎(Sit-And-Reach)」測驗做為檢測柔軟度之依據。

貳、水中活動(Water Activity)

本研究所指的水中活動是以針對腦性麻痺障礙類別設計運動處方介 入,動作以抬頭挺胸、雙手張開放在水平面、手臂和手掌自然擺動做出 搖櫓、進行不同行走或跳躍方式。走法約為每分鐘 20-30 步的速度,運 動強度介於 60%~80%最大心跳率(HRmax)的步行運動方式。研究實驗 期為 8 週、3 次/週、60 分/次、最大心跳率 130 次/分,運動後以運動自 覺量表檢視法(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Borg, 1962)檢視運動 強度。

參、水中活動步道(WaterActivity Trail)

本研究所指水中活動步道是指某大專院校的附設游泳池地下一樓的 練習池,從池壁到另一端 25 公尺,來回共 50 公尺,水深為 1.2-1.3 米。

為本研究實施水中活動介入訓練課程之場地。

9

肆、腦性麻痺

根據教育部於 2013 訂定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 三條第六款。本研究所稱之「腦性麻痺」,係指符合身心障礙及資賦優 異學生鑑定辦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並且經大專北一區身心障礙學生鑑 定安置輔導委員會鑑定通過,就讀於臺北某大專院校之大學部學生。

10

11 Organization,簡稱 WHO) 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活動與環境(例如;

活動能力、氣候變遷或疾病抵抗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體適能較好的人

12

13

(Winnick, 2011)。

(一)位置圖形分類:

1.單肢麻痺(monoplegia):四肢其中任何單一肢之麻痺。

2.半身麻痺(hemiplegia):身體單一側邊上肢與下肢同時之麻 痺。

3.下肢麻痺(paraplegia):即下肢癱瘓。

4.三肢麻痺(triplegia):四肢中有其中三邊肢體之麻痺。

5.全身麻痺(quadriplegia):包含頭部、頸、軀幹及四肢的全

2.痙攣型(spasticity type)

14

肌肉張力偏高,身體易僵硬,身體動作速度慢,移動能力與 平衡反應較弱。姿勢調節機制發展困難,動作的變化少與遲 緩,會有協同性的動作和原始反射。

3.手足徐動型(athetosis type)

肌肉張力會有不自主性的動作,且身體動作不對稱,無法控 制自我動作,頭部的自我控制較弱,身體穩定性較弱,平衡 反應很差。

4.運動失調型(ataxic type)

肌肉張力變化不大,身體穩定度較弱,手眼協調的能力困難,

(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 ICIDH),國際損傷、失能及殘障分級標準 ICIDH 所示。ICIDH 是將個體的障礙現象一同與疾病後果及身心條件 Dodd, Taylor & Damiano, 2002)。在腦性痲痺協調性和基本動 作的整合能力有困難。不過,由於腦性麻痺者彼此之間的腦部

15 依賴度,提升其生活品質(Rimmer, 1999)。因此腦性麻痺者與一般人 皆需維持良好的健康體適能,但腦性麻痺者卻因心肺適能、柔軟度及肌 Overeynder & Janicki, 1995)。運動的外力負荷對他們關節的長期性壓 力、身體代謝及營養需求、額外的心肺負擔、肢體關節的扭曲等造成種

16 者針對伸肌與屈肌部分,透過各種運動方式進行訓練,DiRocco (1999)

指出可利用手持重物、彈性帶或阻力訓練的方式,來維持及加強全身伸 肌與屈肌的平衡,因此進行阻力訓練時,建議維持在中等的訓練速度及 60%的肌肉最大承重量,等邊阻力訓練和投擲、打擊及踢的粗大動作就 有助於發展腦性麻痺的肌力與肌耐力。MacPhail 及 Kramer (1995)利 用等速肌力儀,對於輕微痙攣傾向的腦性麻痺青少年膝蓋處屈肌的肌力 得到改善,不會因運動訓練而增加痙攣的危險,Damiano 及 Abel(1998)

的研究指出阻力訓練對腦性麻痺學童,除了安全,對肌肉適能的提升和 加運動皮質內生性度巴明的釋放與促進神經系統正面的可塑性(Hoffman

& Field-Fote, 2007),進而活化肌肉以致提升柔軟度。曾炫諭(2009)

指出腦性麻痺患者經過全身振動訓練後,身體軟組織變化對肌張力與柔 軟度表現皆有影響。全身振動刺激過後對腦性麻痺患者兼具周邊與中樞

17

神經系統的雙向效益,以達到復健之效果(Ahlborg, Andersson & Julin, 2006)。

心肺適能部分,從許多文獻中得知對於一般人或運動員實施不同的 心肺運動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心肺適能,相對的,對於腦性麻痺患者進 行心肺適能運動或許能夠有相同的幫助,腦性麻痺患者需要仰賴輪椅代 步或其他輔助工具,Rose, Welton 及 Marshall(1985)針對痙攣性雙邊 腦麻痹或四肢麻痺的腦性麻痺孩童進行平均心跳率、行走速度和每單位 距離的心跳次數來觀察,發現該孩童利用輪椅代步或其他輔助工具行走 時相較於一般孩童的心跳率相對較高,因此心跳率能確實反映身體適 能,可以做為腦麻心肺適能指標之一。

由以上文獻可以得知,有運動者對於健康體適能的表現相較於無運 動者佳。增強體適能的方法很多,不論何種運動皆可以發現運動對於體 適能實有一定提升作用,因此培養運動是很重要的。往往肢體障礙者會 因自我本身的障礙而產生自卑與沒信心,藉由理由避開運動(許素真,

2004)。然而,若長期缺乏運動,很可能帶來身體的連帶影響。

18

近年來,學校、醫院或研究單位開始使用生物電阻分析 (Bi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zers,簡稱 BIAs)決定身體脂肪與身體質量指數 (BMI)

的身體比率,WHO 於 1998 年指出身體質量指數 (BMI)的分類標準,

肥胖者的 BMI> 30kg/m2、體重過重者的 BMI 介於 25~29kg/m2之間、正 常 體 重 者 的 BMI 介 於 18.5~24.9kg/m2 之 間 、 體 重 過 輕 者 的 BMI<

18kg/m2。BIAs 是一種快速、非侵入性且較不昂貴的身體組成評估方法。

BIAs 是透過傳導原理來測量身體組成,相當適合用於健康或體適能管 理,亦可測量上肢及下肢的身體組成情形(Heyward, 2010;Winnick, 2010)。本研究所採用的 IOI-353 身體組成分析儀,即是利用生物電阻 分析原理所設計之測量儀器。 材來進行練習(DiRocco, 1999)

身心障礙者因為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在進行一般性上肢肌肉適能體 適能檢測,如: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引體向上、伏地起身、而有測驗

19

進行的困難。一般的體適能檢測,在評估健康體適能的測量時會伴隨間 接運用身體其他的肢體部位,例:伏地起身雖然是上肢施力,但軀幹、

下肢仍需用力以支撐身體部位。對於身心障礙者會因為上肢、軀幹、下 肢部分的缺損導致進行一般上肢肌肉適能評估會有困難。因此在進行健 康體適能檢測時需要考量受試者能力現況,選擇符合身心障礙者體適能 檢測的方式。

依 AAHPERD (1980)健康體適能測驗手冊、Winnick, J. P., & Short, F.

X. (1985)UNIQUE 方案、Johnson, R. E., & Lavay, B. (1988)KANSAS 適應 /特殊體育測驗手冊 Winnick, J. P., & Short, F. X. (1999)編制的 Brockport 體適能檢測方式與可以障礙類別選擇上肢肌力檢測方式,整理如表 2-1:

20

21

二、下肢肌肉適能的檢測方式

下肢承載了身體全部的重量,身心障礙者通常因為先天或後天下肢 肌肉適能力量缺乏或神經缺損所以導致站立不穩、行動不便、移位困難。

若下肢肌力較弱,容易在走路的時候平衡感變差,而上述種種原因會增 加「跌倒」的機會發生。

在一般健康體適能檢測下肢肌肉適能,如:立定跳遠、垂直跳躍,

對於下肢肌肉適能較弱的身心障礙者是不易進行一般體適能檢測。徒手 下肢肌肉適能檢測的方式較少,可搭配輔具協助下肢體適能檢測。在廖 華芳、劉盈綺、劉金枝(2002)的研究結果顯現腦性麻痺孩童其下肢肌 力顯著低於一般孩童。參考 AAHPERD 智障者體適能測驗、UNIQUE 方 案、KANSAS 適應/特殊體育測驗手冊、Brockport 體適能檢測方式可依 障礙類別選擇下肢肌力檢測方式,整理如表:

表 2-2 身心障礙者下肢肌肉適能檢測方式

肌力和肌耐力 (下肢方面)

測量項目 適用對象 使用器材 40 公尺推走 腦性麻痺 輪椅 輪椅斜體測驗 腦性麻痺 輪椅、

木質斜坡器 立定跳遠 無下肢體障礙 皮尺

22

參、柔軟度

柔軟度(flexibility) 特定關節或連續關節可活動的最大範圍,活動範 圍是在某一特定關節活動之姿勢。良好的柔軟度在運動時可以有較大的 展模式及主動伸展模式三種(Winnick, 2010)。

一、被動伸展模式

利用自身體重、沙包或復建器材等外在力量進行肌肉伸展,該模式 通常應用於缺乏肌力或身體病弱者的復建過程。

23

二、半自動伸展模式

受試者進行肢體最大範圍的伸展,協助者要協助將受試者的肢體活 動伸展到最大範圍。

三、主動伸展模式

主動地將關節活動範圍伸展到最大的運動模式。

肆、體適能測驗

由於各種體適能測驗不一定完全適用於各種障礙類別,因此教學者 依據所欲瞭解的資料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測驗項目。教育部列舉各類身心 障礙體適能的測驗內容,而本研究依肢體障礙與腦性麻痺的特性進行挑 選,節錄出 AAHPERD 健康體適能測驗手冊、UNIQUE 方案、KANSAS

由於各種體適能測驗不一定完全適用於各種障礙類別,因此教學者 依據所欲瞭解的資料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測驗項目。教育部列舉各類身心 障礙體適能的測驗內容,而本研究依肢體障礙與腦性麻痺的特性進行挑 選,節錄出 AAHPERD 健康體適能測驗手冊、UNIQUE 方案、KANSA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