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1. 新聞機構應各自建立倫理 (道德) 規範。

圖 2:專業性的概念架構

三 問卷調查法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的廣播、電視及報紙全體新聞從業人員為研究對象(不包 島 的澎湖及金馬地區), 在雜誌及有線電視工作的新聞人員則非本研究的研究 對象。

在本研究中,新聞從業人員是指「在新聞媒介工作;並直接或間接處理新聞 的人」。就報紙而言,新聞從業人員包括記者( 包括攝影及地方記者 )、編輯、

外電編譯及研究人員( 如資料中心、民意調查中心的工作人員 ); 在報紙副刊 工作的人員、美編 、校對或其他行政人員因工作內容與新聞較無關係,因此未 列為研究對象。在廣播方面,主要的研究對象為記者、編播及譯播。在電視方面,

則包括三台新聞部採訪、節目、國外新聞各組的編輯、編譯、播報員、文字及攝 影記者;至於製作組,因其工作性質偏重技術層面,而未列為研究對象。

二、抽樣方法

由於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分屬報紙、廣播及電視三類不同的媒介,這三類媒介

新聞部的規模和人員編制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針對這三種媒介,採用不同的抽 樣方法,茲分述如下:

(一)報紙

1 紙新聞從業人員的抽樣方法採多階集群抽樣(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 ),先抽出報社,再從各報中抽出一定數目的新聞人 員。抽樣步驟如下:

(1)確認目標報紙

在民國八十二年底,新聞局登記有案的報紙共有 529 家,經扣除申請註銷 及未發行或中斷發行者,剩下的報紙共有 276 家。本研究以每日發行、非贈閱、

一般性內容 (非宗教 、攝影等以特定讀者為對象的報紙)的中文報紙為目標報 紙,經研究人員篩選後 ,總計確認 43 家報紙。

(2)估計報社新聞從業人員的人數

確認 43 家報社目標報紙後,研究人員向各報人事或編政部門,詢問該報本 社及地方記者、編輯、編譯及研究人員的總數。本研究即依據各報人事或編政部 門提供的新聞人員總數,估計各報新聞人員的數目。由於各報人事統計的類目和 研究所需並不一致,所以提供的數據均屬粗估,和研究人員在抽樣時實際到各報 社抄錄的名單的人數據有所出入。

(3)抽選報社

估計出各報新聞從業人員的總數後,再依據各報新聞從業人員的多寡,將這 43 家報社分為五個規模不同的層級。其中,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的新聞從業人員 人數均在五百人以上,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兩家報紙,因此將這兩家報紙列為第一 層。此外,本研究也把新聞從業人員在人數在 200 人以上的報社列為第二層,

新聞從業人員 200 人以下、100 人以上的報社列為第三層,100 人以下、20 人以 上的報社列為第四層,並把新聞從業人員在 20 人以下的報社列為第五層。

第一層的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因報社規模龐大,新聞從業人員眾多,本研究決 定把這兩家報社列為抽選的報紙;其他各層則隨機從每層中抽出四家報紙,最後 總計選出 18 家報紙。

2.報紙新聞從業人員的抽選

本研究擬抽出 1300 位報紙新聞從業人員。首先,抽選新聞從業人員的方法,

是先依據各層報紙新聞從業人員在 43 家報社所有新聞從業人員中所佔的比例,

計算出每層報社應抽出的人數,再計算出上述十八家報社應抽出的人數。

最後為了取得這十八家報社所有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研究人員曾請求報社 提供名單,或由研究人員親赴各報社抄得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各報新聞從業人 員的抽選,是依據研究人員編列的名單,以系統抽樣法,依據各報應抽選的人數 隨機抽出。

(二)廣播及電視

廣播及電視新聞從業人員因人數有限,本研究將國內三家無線電視台及登記 有案的廣播電台全體新聞從業人員列為研究對象。抽選新聞從業人員的方法,則 採系統抽樣,從搜集的新聞從業人員名單中每二人抽出一人。

1.電視

根據本研究透過三台新聞部工作人員協助獲得的資料顯示,臺視新聞部的新 聞從業人員共有一○三人、中視一一六人、華視九六人。本研究採系統抽樣法,

從臺視新聞人員中抽選五二人、中視抽選五八人、華視抽選四八人,總計抽選一 五八位電視新聞從業人員。

2.廣播

本研究根據行政院新聞局在民國八十二年八月編印的新聞傳播單位聯繫名 冊,統計出國內登記有案的廣播電台共有三十三家,其中因臺北國際社區廣播電 台 (ICRT) 以英語發音,世新廣播電臺的廣播範圍限於校內、復興崗廣播電台只 對軍中廣播,未列為本研究,所以本研究包括的廣播電台共家數有三十家。

為了取得廣播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研究人員請求各廣播電台提供本台及分 台新聞從業人員名單。其中,中央廣播電台不願提供,本研究只取得二十九家電 台的新聞人員名單,共有新聞從業人員二六二位。抽樣時採系統取樣法從搜集的 名單中,每兩人抽出一人。此外,為確保訪問時,不致因拒訪而造成樣本中的廣 播人員太少,因此決定多抽選十人,總共抽選一四一人 。

三、預訪與正式訪問

本研究在正式訪問前,曾進行兩次預訪。第一次預訪在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底 進行,共訪問 50 位新聞從業人員。第二次預訪在民國八十三年三月中至三月底 進行 。共訪問了 100 位新聞從業人員。作者曾根據這兩次預訪的結果修改問卷 及題項。

正式訪問在民國八十年五月初至五月底進行,由 60 位訪員赴指定的新聞機 構進行訪問。這 60 位訪員全部是國立政治大學的學生,訪問前均曾接受訪員訓

練,總共成功訪問了 1015 位新聞從業人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