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人員的專業性:意涵界定與量表建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聞人員的專業性:意涵界定與量表建構"

Copied!
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新聞人員的專業性 : 意涵界定與 量表結構 羅文輝. 政治大學新聞系 教授.

(2) 新聞人員的專業性 : 意涵界定與 量表結構 論文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建構測量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性」 ( professionalism ) 的量表。 過去的研究在建構測量專業性的量表時,主要採用或修 正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的專業性量表 。這個量表係從 單一面向來測量新聞人員的專業性,忽視專意業性是具有多 種面向的概念,因此在理論假設及研究方法上均有缺失。 過去學者們曾指出這個專業性量表的缺失,但多數學者 只修正計算專業導向分數的公式,未嘗試修正量表在理論及 方法上的缺失。雖然少數學者曾嘗試從多面向角度建構專業 性量表,但他們在建構量表時,未採用正確的方法,所建構 的量表也未進行信度及效度檢驗。 本研究從多面向角度建構專業性量表,在建構量表時, 先分析過去的相關文獻,並進行焦點團體訪問,以界定專業 性之意涵,然後依據界定之意涵建構量表。本研究建構之專 業性量表經信度及效度檢驗,清楚呈現「專業知識」、「專 業自主」、「專業承諾」及「專業責任」四個面向。 這樣的結果顯示,專業性是多面向的概念,過去的研究 把專業性視為單一面向的概念,因而把新聞從業人員分為 「專業性高」與「專業性低」兩種,希望找出專業性高的新.

(3) 聞從業人員有那些特色,專業性低的新聞人員有那些特色。 本研究的發現顯示,這種分法並不適當,因為專業性具有多 種面向,新聞人員可能在某些面向上的專業性較高,但在其 他面向上的專業性較低。未來的研究應探討那些新聞人員在 那些專業性面向上,呈現較高或較低的專業性,並重新分析 專業性與其他變項的關係。.

(4) 壹、緣起與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建構測量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性」( professionalism ) 的 量表。 過去探討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性的研究,主要是採用或修正 McLeod 與 Hawley (1964)所發展的專業導向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 量表。這個量表共有 二十四個題項(items) ,其中十二個題項是專業題項,另外十二個是非專業題項。 到目前為止, McLeod 與 Hawley 建構的量表,仍是學者們測量新聞從業 人員專業性的最重要量表 (Beam,1990),但這個量表在理論及方法上有許多瑕 疵 。 例如 ,Windahl 與 Rosengren (1978)指出,McLeod 與 Hawley 在建構專 業性量表時,最基本的假設之一,是專業題項與非專業題項係同一面向 (dimension) 上的兩個相對極端, 因此彼此會呈負相關。Windahl 與 Rosengren (1978) 認為這項假設並不正確,他們的研究顯示,專業題項與非專業題項呈正 相關,而他們採用因素分析,發現 McLeod 與 Hawley 的量表呈現「專業導向」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 與「尋求安全與升遷」(search for security and promotion) 兩個面向,他們並且發現,專業導向高的新聞從業人員也可能會同時尋求工作安 全與升遷。 其他採用 McLeod 與 Hawley 量表的研究也發現,這個量表並非呈單一面 向,如果採用因素分析,這個量表的題項會呈現多個面向 ( Nayman,Atkin & O'Keefe ,1973; Fang,1988 )。這種現象顯示,把專業性視為單一面向可能並不適 當,應把專業性視為多面向 ( multidimensional)的概念來進行分析。 在專業性的意涵方面, McLeod 與 Hawley 的量表是在三十年前建構的, 由於社會變遷與新聞事業的轉變,專業性的意涵已有所改變。根據 Weaver 與 Wilhoit(1994) 的分析,專業性可能是定義最含混不清的概念之一。他們整理過 去的研究發現,發現專業性的意涵包括:1.教育水平及新聞從業人員的延續教 育;2.評估新聞專業在告知大眾方面的表現;3.對不同新聞媒介角色的認知;4. 對新聞倫理問題的看法;5.對自主權的認知;6.對新聞工作不同層面重要性的認 知;7.閱讀專業書刊的情形。Weaver 與 Wilhoit 的研究顯示,專業性這個概念 亟待澄清, McLeod 與 Hawley 的量表無法含蓋專業性的意涵。 此外 ,McLeod 與 Hawley 所發展的專業導向量表,在如何計算專業導向 分數方面,也引起爭議。 Hanningham (1984) 的研究顯示,採用不同的公式來計 算專業導向分數,會對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達成不同的結論。 Hanningham 認 為這是為什麼過去的研究,對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與人口變項之間的關係,一 直未能達成相同結論的主要原因。.

(5) 本研究除了分析 McLeod 與 Hawley 量表的瑕疵外,並將仔細詳閱過去的 相關文獻,探討過去的學者們修正及建構專業性量表的種種嘗試及缺失 。 然後 依循量表建構的步驟 (Spector,1992) ,首先界定專業性的意涵,並依據界定之意 涵來設計量表,並進行預測、題項分析及效度檢驗,以建構測量新聞人員專業性 的量表。. 貳、相關文獻 一、專業性的兩種研究取向 在過去的研究文獻中,探討專業性的研究主要有兩種取向 。一種是權力取 向( The Power Apporach),另外一種是結構功能者取向( The Structual-Functionist Apporach ) ( Allison,1986)。. (一)、權力取向 就權力取向而言,權力是研究專業性的核心概念。這一派的學者認為權力是 探討職業這個概念的主要問題,因此是職業認同及市場行為的核心概念 (Beam,1990)。 權力取向者把專業化 ( professionalization) 視為一種政治過程,一種專業人 員與社會環境中的其他重要角色及勞動市場的關係。這種取向偏好檢視某一職業 取得專業地位後所獲得的利益。因此,專業化被視為是維護及取得特權與威望的 複雜過程(Freidson,1984)。 從權力取向的角度來看,專業 ( profession ) 被視為是一種職業的權力關 係;專業化 ( professionalization)係某一職業的成員集體鞏固與獲取權威 ( authority )以控制工作的過程;專業性 ( professionalism )則可視為一種特殊形式 的社會工作系統,經由此一系統,該職業的成員得以約束自我的行為 (Beam,1990 )。 權力取向的著名學者 Freidson (1986 ) 指出,控制工作的原則有兩種:一種 是行政原則,另一種是職業原則。在行政原則下,工作由行政當局或經理人員控 制;而在職業原則下,工作是由工作人員集體控制。而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則 是控制工作的合法化基礎。 Freidson 認為專業的結構是依據職業原則來控制工作。專業化意指經理階層 必須放棄許多控制、協調專業工作的功能,經理 (管理) 人員所扮演的只是支持.

(6) ( supportive )而非權威 ( authorative ) 角色。 然而,在控制工作方面,沒有任何專業人員有絕對的權威控制工作( Ritze & Walczak,1986 )。因此,Beam(1990)建議從一個職業團體的從業人員對工作的控 制的程度,來探討這個職業團體的專業化程度。他認為一個職業團體的專業化程 度愈高,其從業人員對工作控制的程度愈高;專業化程度愈低,從業人員對工作 的控制程度愈低。 當然,權力取向的學者並不否認職業可以依特質來加以區分,但他們指出結 構功能取向者似乎僅以表面價值來接受專業的特質,並未檢視專業如何經由專業 權力來獲取這些特質。他們聲稱,專業特質可能只是專業人員發展、提倡的一種 迷思,只要一般大眾肯定這些特質,就已經足以維持專業權力(Ritzer,1977)。 因此,權力取向分析專業特質的方法,是分析這些特質如何為專業團體服 務。例如,獨佔某一系統性的知識( 如法律、醫學 ) ,使專業人員得以控制 「不 確定的領域」 ( a domain of uncertain),使他們有權力對客戶提供指引、裁量程 序、事件及資源,並藉以擴展管轄 (juridiction ) 與領域( Allison,1986)。 在權力取向者眼中,職業世界是爭取權力、威望及自主權的戰場,擁有自主 權才能在職業世界中獲得最大的社會、經濟利益。由於專業人員能有效維持權威 和自主權,因此得以操縱社會與經濟事件,使之對其有利。 而倫理規範則被權力取向者視為是一個職業團體公開聲稱擁有專業地位的 表徵(Abbott,1983 )。透過倫理規範,一個職業團體等於宣稱自己是社會不可或缺 的部份。經由倫理規範,專業人員證實他們有能力履行自律,自行處置違反倫理 規範的成員,不需外界的干預,因而得以擁有較高的自主權與法律保障。 同樣的,專業執照制度被視為是限制大眾權力,並使專業人員能壟斷市場的 一種制度。因此最符合專業利益,違反大眾利益(Gross,1978)。. (二)、結構功能者取向 結構功能者取向認為專業具有某些特質,而這些特質並不存在於非專業之中 ( Ritzer,1977)。 因此,這一派的學者致力於找尋能夠界定或描繪專業的一些特 質,因而又被稱為特質取向 (Beam,1990)。 從結構功能取向的角度來看,專業是指具有某些特質的職業,而這些特質可 以使該職業與其他職業有所區分;專業化是指某一職業獲取專業特質,轉化成為 專業的過程。專業性則是指某一職業成員所共有的某些態度與信念(Vollmer &Mills,1966;Nayman,1973)。.

(7) 雖然在結構功能者取向的研究中,學者們對專業具有那些特質看法不同,但 多數同意專業只是一種理想中的概念,實際上並不存在。因此,許多學者探討專 業化這個問題時,往往先找出專業特質,再檢視那一種職業團體最符和這些專業 特質。 在結構功能者取向的文獻中,最常被引用的文獻之一,是社會學家 Greenwood (1957) 所列出的專業特質。 Greenwood 指出,專業應具備五種特質 :(一) 系統的理論;(二)權威;(三) 社區認可;(四)道德規範;(五)一種文化。 另外一位社會學家 Barber (1963)對專業的特質,也提出了類似的看法。他 認為專業應具備下列四種特質:(一)高度通則性及系統性知識;(二)主要的取向 是社區利益,而非個人自我利益;(三)經由專業人員本身所組成的公會及道德規 範,使專業人員在行為上能履行高度自律;(四)具有一種 ( 金錢的或榮譽的 ) 報酬制度,而這種報酬制度主要只是一種象徵,而非達成個人自我利益的一種手 段。 而 Wilensky (1964)則從「專業化」的過程來解釋專業的特質。他研究十八 種職業的歷史發展過程,發現職業要轉變成專業,通常需要經過下列五個過程: 1.. 它必須是一種從業人員可以全職 (full-time) 工作的職業。. 2.. 必須建立專業訓練學校。. 3.. 必須成立專業組織。. 4.. 從業人員必須努力獲得法律保護,以爭取工作時的獨立自主。. 5. 它的專業組織必須頒佈專業倫理規範,約束其從業人員。 仔細分析 Greenwood、Barber 及 Wilensky 所提出的專業特質,他們似乎 共同認為專業應具備專業知識、專業自主、專業組織及倫理規範四項特質。 專業知識是指專業人員執行業務時,必須具備特別的知識和技能。而這些知 識和技能,則得自長期的專業教育及經驗。 專業自主是指紙專業人員在工作的時候,能獨立自主,不受外界干擾。 專業組織及倫理規範則是指專業人員應成立專業組織,並經由專業組織制定 倫理規範、履行自律。而專業人員也應該具備高度的責任意識及服務信念,不過 份強調金錢和物質上的報酬。.

(8) 如果以上述四項專業標準來評估新聞事業的專業化程度,新聞事業似乎只具 備部份專業特質。 就專業知識而言,傳統的專業人員,( 如醫師、律師等 ) ,必須接受長期 的專業訓練,並需通過特定的考試,取得執照後,才能執行業務。但新聞記者並 不一定需要接受正式的新聞專業教育,也不要通過考試或取得執照,就可以從事 新聞工作。而一般人對傳統專業人員的工作表現,如醫師的處方或律師在法庭上 的表現,通常無法加以評估。但對新聞記者的工作表現,卻不需要具備專業知識, 就可以提出批評。 因此,儘管世界各國大學已經普遍設立新聞學系,負責訓練新聞專業人才, 而新聞學也已逐漸發展成為專門的學科 (discipline),但在專業知識方面,新聞事 業仍然缺乏傳統專業的權威特質。 在專業自主方面,傳統專業人員執行業務時,通常受到法律保障,享有高度 獨立自主的權力,不受外界干擾。新聞記者獨立自主的情形,則遠不如傳統專業 人員。雖然大多數國家的憲法均明文保障新聞自由,但如何使新聞工作免於政府 及商業利益的控制,一直是新聞記者努力奮鬥的目標。而爭取新聞部門自治 (newsroom autonomy ),更是記者遙不可及的理想。因此,在專業自治方面,新 聞事業似乎也未達傳統專業的標準。 而在專業組織和倫理規範方面,新聞事業朝專業化的發展也未盡完備。新聞 事業雖然一直被視為是一種公益事業,許多新聞記者以服務大眾為首要的工作目 標,但記者參加專業組織的人數偏低 (Johnstone,et al.,1976),使新聞專業組織未 能像一些已經被認定為專業的專業組織一樣,具有全面性的影響力,因此新聞專 業組織所頒佈的倫理道德規範,無法有效的約束所有的從業人員。這種情形不僅 使部份新聞記者的操守,成為新聞事業為人詬病的一環,也間接削弱了新聞事業 的專業地位。因此,就傳統專業的四項特質來看,新聞事業只具備專業的部份特 質,並不足以成為專業。 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McLeod 與 Hawley 的專業導向量表 從傳統專業所具備的特質,來評估新聞事業是不是一種專業,似乎並不合 理,因為新聞工作的性質與醫師及律師業等傳統專業,有很大的差異,很難完全 符合傳統專業的各項標準。 於是有些學者主張從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 ( professionalism ) ,來評估新 聞事業的專業地位。例如,Hall 便認為,Greenwood、Barber 及 Wilensky 所提 出的專業特質,在本質上是以職業的結構為衡量標準,評估一種職業的專業性, 似乎還可以從其工作人員的態度著手(Hall,1968)。.

(9) Hall 認為專業性代表從業人員對工作的信念與態度,因此專業性應具備下 列五種特質:(一) 以同事為主要的工作參考;(二)具有為大眾服務的信念;(三) 努力爭取自律;(四)對工作的使命感; (五) 在知識領域上能獨立判斷 ( Hall,1968 ) 。 McLeod 和 Hawley (1964) 依據 Hall 的專業性理論,及其他社會學家所提 出的職業特性,發展出一套測量專性的量表,他們指出一個職業要變成專業,必 須滿足下列八個標準 (p.530): 1.. 它必須提供獨特及重要的服務;. 2.. .它必須強調智能技術;. 3.. .它必須有長期專業訓練,以獲得以研究為基礎的系統知識;. 4.. .它必須被賦予廣泛的自主權;. 5.. .它的從業人員必須在判斷和行為,上接受廣泛的個人責任;. 6.. .它必須把服務看得比個人經濟利益更為重要;. 7.. .它必須發展全面性的自治組織;. 8. .它必須建立具體個案,以澄清及解釋倫理規範。 依據這八個標準, McLeod 與 Hawley 認為專業人士應強調服務、智能活 動,自主權及影響力,並在行為和認知判斷上和非專業人士有所不同 ( McLeod & Hawley,p.530 )。 基於上述考量,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出測量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性的「專 業導向」(professional orientation)量表。這個量表共有 24 個題項 ( items ),代表 24 種工作特性。其中 12 個題項是專業題項,代表 12 種專業特性;另外 12 個題 項是非專業題項,代表 12 種非專業特性 (表 1:McLeod 與 Hawley 建構的專 業導向量表)。 專業題項: 1.. 個人的能力和所受的訓練能夠全部發揮。. 2.. 有主動與創新的機會。. 3.. 有學習新技巧和新知的機會。.

(10) 4.. 在您的專業生涯中出類拔萃。. 5.. 在受全美國新聞人員尊重矚目的報社中工作。. 6.. 工作對社區有價值且重要。. 7.. 能力受到同事的尊重。. 8.. 有機會影響民意。. 9.. 主管激賞您為加強能力所花的時間。. 10. 工作能擁有自由,不受人緊迫的監督。 11. 在重大決策中具有影響力。 12. 因為我的加入而使工作機構有些不同。 非專業題項: 1.. 在工作的時後能夠享受工作的樂趣。. 2.. 能獲得支持;在艱困的時刻,有工作夥伴可以支持或協助我的工作。. 3.. 在您的工作單位中表現突出。. 4.. 薪水;賺取足夠的薪水以便擁有較好的生活。. 5.. 和人而非事一起工作。. 6.. 工作穩定有安全感。. 7.. 工作刺激而且富於變化。. 8.. 與投緣且隨和的人在一起工作。. 9.. 擁有一份在社區具有名望的工作。. 10. 有一份在工作機構具有威望的工作。 11. 有一份能使我和重要人物 (社區和州領袖)接觸的工作。 12. 工作不會干擾我的家庭生活。 表 1 列出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出的專業導向量表他們要求受訪者針對 量表上的 24 個題項( 24 種工作特性 )分別指出就任何工作而言,這些工作特性.

(11) 對他們有多重要。受訪者回答的方式,分為「非常重要」、「相當重要」、「有 些重要」、「不重要」四種。 McLeod 與 Hawley 認為專業導向程度高的人,應把 12 種專業工作特性的 價值看得比較重要,而把 12 種非專業特性的價值看得比較不重要。因此,他們 認為把受訪者在 12 個專業題項上的得分加起來,減去受訪者在 12 個非專業題項 上的得分,便可求出受訪者的「專業導向分數」。 McLeod 和 Hawley 用這個量表對米爾瓦基日報及守望報的 115 新聞從 業人員及 93 位非新聞從業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1.. 這兩家報社的新聞從業人員,不僅比非新聞工作人員注重專業價值,也 更願意履行專業價值。. 2.. 新聞工作人員會認為新聞和責任與客觀密不可分。. 3.. 新聞工作人員彼此的價值觀念比較接近,而非新聞工作人員則價值觀念 較不一致。. 4. 新聞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報紙比較持批判的態度。 此外,McLeod 與 Hawley 並把他們研究的 115 位新聞從業人員依據專業 導向分數的高低,分為 「專業人士」 ( professionals ) 與「準專業人士」 ( semi-professionals)。他們發現「專業人士」和「準專業人士」在行為及認知判 斷上相當接近,但專業人士比較希望履行專業價值,較容易對自己的報紙持比較 批判的態度。但 McLeod 與 Hawley 卻無法發現教育程度及其他先導變項 ( antecedents) 和專業導向在統計上具有顯著的相關。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的這個專業導向量表,後來廣被傳播學者採用,研 究對象也擴及廣播工作人員、攝影記者、公關人員以及美國以外的新聞從業人員。 例如,Lattimore 和 Nayman 就採用了 McLeod 與 Hawley 所發展的專業導 向量表,來研究科羅拉多州二十三家日報的新聞工作人員,結果發現,專業導向 高的記者教育程度較高,任職時間較短,對工作及報紙內容滿意程度較低。而這 些專業導向高的記者,比較希望改進報紙新聞的內容,但比較不會因高薪而離開 目前的工作單位 ( Lettimore & Nayman,1974) 此外,Weinthal 和 O'Keefe 採用 McLeod 和 Hawley 的量表,研究丹佛地區的廣播電視記者,也發現類似的結 果。他們發現專業導向高的記者: (一) 比較希望履行專業價值;(二)比較會批 評他們所工作的廣播電台或電視台;(三)比較不會為高薪而離職;(四)比較可能 參加專業組織 ( Weinthal & O'Keefe,1974)。 後續研究也不斷發現類似的結果。例如,Idsvoog 和 Hoyt 發現專業導向高.

(12) 的記者工作表現比較好,也比較不會為高薪而離職,但對工作滿意的程度比較低 ( Idsvoog & Hoyt,1977)。Coldwell (1974) 發現專業性比較高的攝影記者,比較希 望改進他們的專業能力,也比較不重視工作的安全穩定。更有趣的是,學者們在 拉丁美洲、土耳其及印度等國所進行的研究,也獲致相同的結果 ( McLeod & Rush,1969)。 這些研究顯示,新聞記者中的確有不少人具備相當高程度的專業性,他們重 視專業價值,也願意履行專業價值。雖然他們對目前的工作並不滿意,對自己的 工作單位也持比較批判的態度,但他們對新聞工作卻有一份使命感,願意努力提 升新聞工作的品質,並且不會輕易為高薪而離開目前的工作崗位。 McLeod 與 Hawley 專業導向量表的缺失 可以說,McLeod 和 Hawley 發展的專業導向量表,是傳播研究最受重視的 量表之一( Beam,1990),但這個量表無論在研究方法及理論假設上都有許多瑕疵。 這個量表最受學者批評之處,是 McLeod 和 Hawley 對這量表的基本假 設,他們認為專業導向程度高的人,會把量表上 12 個專業題項所代表的 12 種 專業特性看得比較重要,而把 12 個非專業題項所代表的 12 種非專業特性看得比 較不重要。換言之,他們認為專業導向量表上的專業題項與非專業題項係同一面 向上的兩個極端,彼此會呈負相關。因此,他們計算專業導向分數的方法,是把 受訪者在 12 個專業題項上的得分加起來,減去受訪者在 12 個非專業題項上的 得分。公式如下: 專業導向分數= ΣP-ΣNP ΣP=受訪者在全部專業題項上的得分 ΣNP=受訪者在全部非專業題項上的得分 Windahl 與 Rosengren (1978) 認為 McLeod 與 Hawley 建構量表時的基本 假設並不正確。他們採用 McLeod 與 Hawley 的專業導向量表,對瑞典新聞從業 人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個量表上專業題項與非專業題項呈正相關。也就是 說,受訪者認為專業特性重要 (在專業題項上得分較高 ),也會傾向認為非專業 特性重要( 在非專業題項上得分也比較高)。 他們更進一步採用因素分析,發現 McLeod 與 Hawley 的專業導向量表上 的題項 ,呈現「專業導向」 (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與「尋求安全與升遷」 (search for security and promotion ) 兩個面向。他們並且發現這兩個面向呈正相 關。換言之,專業導向高的新聞從業人員,也可能會同時尋求工作安全與升遷。.

(13) 依據這兩個面相,Windahl 與 Rosengren 用交叉分析的方式,把新聞從業人 員分成四種類型 (圖 1 )。. 圖 1 :新聞從業人員的四種類型 在圖 1 中,第 2 種類型的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導向的程度較高,他們重視專 業工作特性,對工作安全與升遷較不重視。第 3 種類型的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導 向程度較低 ,他們認為工作安全與升遷 (非專業工作特性) 比專業工作特性 重要 。Windahl 與 Rosengren 認為這兩種類型的新聞從業人員,代表 McLeod 與 Hawley 量表上的專業與非專業兩個極端。 第 1 種類型的新聞從業人員,既不重視專業工作特性,也不重視工作安全 與升遷。 Windahl 與 Rosengren 認為這類型的人既非為新聞工作理想,也不是 為金錢報酬,而進入新聞界工作。他們可能是為其他理由 (如為達成政治目的) 而投身新聞事業。 第 4 種類型的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導向程度高,他們不僅重視專業工作特 性,也努力尋求工作安全與升遷。但如果用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的計算專業 導向分數之公式,這一類型的人士會被歸類為專業導向程度很低的新聞從業人 員。 由於 Windahl 與 Rosengren 的研究顯示,McLeod 與 Hawley 的專業導向量 表,在研究方法與基本假設上均有缺失。因此,他們建議未來的研究,不應再把 這個量表上的「專業題項」與「非專業題項」視為同一面向上的兩個極端。換句 話說,未來的研究不應再採用 McLeod 與 Hawley 用來計算專業導向分數的公 式,因為這個公式會把專業導向程度高,但也同時重視工作安全與升遷的(第 4 類 )新聞從業人員,歸為專業導向程度低的新聞從業人員。 由於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的專業導向量表,在基本假設及計算專業導 向分數的方法上均有缺失,後續研究採用這個量表時,曾多次嘗試修正計算專業 導向分數的公式。.

(14) Nayman(1973)認為採用 McLeod 與 Hawley 的量表時,計算專業導向分數 的公式應儘量增加專業性題項的變異量 (maximize variance on the professionalism items ) ,並儘量減少非專業題項的變異量。因此,他建議採用下 列公式計算專業導向分數: 專業導向分數= ΣP+(ΣP-ΣNP) ΣP=受訪者在全部專業題項上的得分 ΣNP=受訪者在全部非專業題項上的得分 上 述 計 算 專 業 導 向 的 公 式 , 後 來 被 好 幾 項 研 究 採 用 (Wright,1974;Idsvoog & Hoyt,1977; Coldwell,1974;Fang,1988)。 另外一種計算專業導向分數的修正公式 ,是由 Windahl 與 Rosengren (1978) 提出 ,他們認為 McLeod 與 Hawley 量表上的專業題項與非專業題項並非同一 面向上的兩個極端,而是兩個呈正相關的不同面向 , 因此無論是 McLeod 與 Hawley 或 Nayman 的計算專業導向分數的公式都不正確,因為把受訪者在專業 題項的總分加起來減去其在非專業題項的總分,可能使專業導向程度高的人被列 為專業導向程度低的人。於是 Windahl 與 Rosengren 採用下列公式來計算專業 導向分數: 業導向得分=ΣP ΣP=受訪者在全部專業題項上的得分 由於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的專業導向量表,在基本假設及計算專業導 向分數的公式有所缺失,再加上後續研究採用修正的公式來計算專業導向分數, 使研究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性的學者,對專業導向與人口變項間的關係,一直未能 達成相同的結論。 Henningham (1984) 的研究證實,採用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的專業導向 量表,來探討專業導向與人口變項間的關係,會因研究者採用不同計算專業導向 分數的公式,而達成不同的結論。 他在一項研究中,比較前述三種計算專業導向分數的公式,結果發現採用 McLeod 與 Hawley 的公式,專業導向程度高的澳洲電視新聞從業人員,比較可 能是女性、受過大學教育、年齡在 30 歲以下或 40 歲以上,政治態度中間偏左、 父親的職業是專業、經理或商界人士。.

(15) 如果採用 Nayman 的公式,Henningham 發現專業導向程度高的澳洲電視記 者,偏向男性、年齡比較輕、在新聞界工作許多年或是工作年資很短,政治態度 採中間路線。至於教育程度,則和專業導向沒有關係。 如果採用 Windahl 與 Rosengren 的公式 ,Henningham 發現專業導向高的 澳洲電視記者,男女人數相等、教育程度較低、剛進入新聞界、其他人口變項則 大致與專業導向無關。 Hanningham 的研究顯示,採用不同的公式來計算專業導向分數,研究者對 專業導向高或低的記者,將會描繪出完全不同的圖像。因此,他建議學者們評估 過去專業性的研究結果時,應小心謹慎。 除了基本假設和計算專業導向分數的方法有所缺失外,從量表建構的角度來 看,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的量表也有不少瑕疵。McLeod 與 Hawley 在建 構量表時 ,把專業性視為單一面向( unidimensional )的概念。 但 McLeod 與 Hawley (1964,p.532) 進行的因素分析,即發現他們建構的專業導向量表並非單一 面向,而是呈現 7 個面向 ,而且專業題項與非專業題項會混在同一面向上。 後續的研究採用 McLeod 與 Hawley 的專業導向量表時,也發現相同的現 象。例如,McLeod 與 Ruch (1969) 採用 McLeod 與 Hawley 量表上 24 個題 項中的 22 個題項( 11 個專業題項與 11 個非專業題項), 來探討拉丁美洲新聞 從業人員的專業性,結果發現他們採用的量表呈現 7 個面向 ,其中只有 1 個 面向 ( 只包括 2 個題項 ) 專業題項與非專業題項未混在一起。 Fang (1988) 也採用 McLeod 與 Hawley 的專業導向量表上的 22 個題項 ( 12 個專業題項與 10 個非專業題項 ),探討台灣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 結果也發現這個量表呈現 6 個面向,而專業題項與非專業題項會混在同一面向 上。 由於過去的研究採用因素分析檢視 McLeod 與 Hawley 的專業導向量表 時,都顯示這個量表呈現多種面向,而非 McLeod 與 Hawley 聲稱的單一面向。 因此前述三種計算專業導向分數的公式都不正確,因為這三個公式都假設 McLeod 與 Hawley 量表呈單一面向。 Nayman (1973)所發展的公式,仍然把 McLeod 與 Hawley 量表上的專業題 項與非專業題項視為同一面向上的兩個極端,因此認為把受訪者在專業題項上的 得分減去其在非專業題項上的得分,再加上其在專業題項上的得分,可以求出受 訪者的專業導向分數。 Windahl 與 Rosengren ( 1978 ) 雖然發現 McLeod 與 Hawley 的專業性 量表呈現「專業導向」與「尋求安全與升遷」兩個面向。但他們計算專業導向的.

(16) 的公式,把量表上的專業題項視為單一面向,因此認為把受訪者在專業題項上的 得分加起來,可以求出受訪者的專業導向分數。根據前面提及的幾項研究,即使 是 McLeod 與 Hawley 量表上的專業題項,也呈現多個面向。因此,Windahl 與 Rosengren 的公式也無法正確求出專業導向分數。. 四、從多面向的角度建構專業性量表 上述分析顯示,探討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性的比較適當方法,是把專業性視為 多面向概念,來建構測量專業性的量表。最早嘗試把專業性視為多面向概念,來 分析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性的學者可能是 Leroy (1972-73)。他採用 Hall (1966) 所 發展的量表,測量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Leroy 採用的這個量表包括 5 個 次量表 (subscales) ,共有 50 個題項。第一個次量表測量受訪者把專業組織當 作參考團體的情形;第二個次量表測量受訪者對公共服務的信念;第三個次量表 測量受訪者對自律的信念;第四個次量表測量受訪者對工作的使命感;五個次量 表測量受訪者對工作自主權的感受。 Hall 的量表曾被用來探討 12 種職業從業人員的專業性,Leroy 用這個量 表探討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並把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和其他職業 從業人員的專業性作一比較,結果發現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在 12 種職 業中只排在第九或第十位。 Leroy 採用 Hall 的這個量表,共分為五個次量表,目的在測量專業性的 五個面向。Leroy 用題項分析(item analysis) 從 50 個題項中選擇 16 個題項, 然後用因素分析中的主成份因素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檢視這 16 個題項,結果發現這個包含不同面向的量表,各次量表上的題項會混在一起,顯 示量表的效度並不理想,需要修正。 另一位把專業性視為多面向概念,嘗試自行建構量表的是 Nayman(1973)。 他檢視職業社會學文獻,認為專業行為應包含四種特性:1.專業知識 (expertise); 2.自主權(autonomy);3.承諾 ( commitment);4.責任 (responsibility)。 Nayman 認為專業行為應包括這四個特性,因為專業知識和技術是專業人員 為社會服務的基本要求;自主權使專業人員能在工作時自行判斷,不受外界干 預;而承諾和責任則是專業知識的產物,因為專業知識賦予專業人員相當大的權 力,也使專業人員和社會具有信託關係,專業人員應善用專業知識和技術終身奉 獻為社會服務。 依據過去的研究文獻, Nayman 更進一步的闡釋這四個特性的意義。他認 為專業知識包括下列三種意涵:.

(17) 1.. 履行獨特與重要的服務。. 2.. 強調智能技術。. 3.. 經由長期專業訓練獲取以研究為基礎的系統知識。. 自主權也包括下列三種意涵: 1.. 發展廣泛的自治組織。. 2.. 肩負責任或在沒有上司監督或指引下行動的能力。 承諾意指:. 1. 強調工作利他的層面,而非私人經濟利益。 責任是指: 1. 建立或實施倫理規範。 在闡釋專業性四種特性之意涵後,Nayman 建議分別用若干題項來測量新聞 從業人員的專業性不同面向的意涵 (Nayman, 1973, pp.209-210 )。 Nayman 的研究代表用多面向概念來建構專業性量表的一種嘗試,但他在界 定專業性的意涵及發展量表題項方面不夠嚴謹,因此他建構的量表也有不少缺 失。 例如,Nayman 認為專業知識的意涵包括履行獨特與重要的服務。就字面意 義而言,履行獨特與重要的服務應是專業知識的產物,所以應該是責任的意涵之 一。而承諾除了強調捨己利他的服務精神外,還應包括專業人員對工作的承諾, 專業人員應把其所從事的工作視為終生職志,努力不懈。此外,Nayman 所界定 的自主權意涵中,成立廣泛的自治組織,也與責任之意涵 ( 建立或實施倫理規 範) 重疊。 由於 Nayman 對專業性四個特性的意涵界定不夠嚴謹,他建議用來測量這 些特性的題項也不完全適用。因此, Nayman 建構的專業性量表需要加以修正, 才能用來測量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但本研究檢閱相關文獻時,並未發現任何 後續研究嘗試採用或修正 Nayman 發展的量表,來測量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 另一位嘗試從多面向角度發展測量專業性量表的是 Ruotolo (1987), 他依 據 Hall (1966)的觀點,把專業性分為下列四個面向:「公共服務」、「自律」、 「對工作的使命感」、「自主權」,然後依據這四個面向發展測量新聞從業人員 專業導向的量表 。.

(18) Ruotolo 的研究並未說明量表建構的過程,也未檢視量表的效度。但從他建 構的量表所採用的題項來看,每一個面向與題項間的關係似乎缺乏表面效度。例 如,量表的第一個面向是「公共服務」,所採用的兩個題項卻是:「有一份能為 你在社區帶來威望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客觀是新聞人員無法達成的目標,因 此不必嘗試達成。」這兩個題項和「公共服務」這個面向有相當的差距。 近年來,嘗試用多面向概念建構專業性量表最為周詳的,可能是 Beam (1990) 所建構的量表。他從權力取向的角度,把專業化視為職業團體爭取控制工作的過 程。由於沒有任何職業團體有絕對的權威控制工作,因此 Beam 認為把職業團 分為專業與非專業兩種並不適當,比較適當的方式是用職業團體對工作控制的權 威,來評估職業團體專業化的程度,對工作控制愈具權威的職業團體,其專業化 的程度愈高。他認為這樣才能對不同職業團體的專業化程度進行比較分析。 由於新聞從業人員控制工作的權威遠不及醫生與律師,因此 Beam 認為新 聞事業專業化的程度也遠低於醫生與律師兩種職業團體。正因為新聞事業的專業 化程度較低, Beam 認為新聞媒介組織對其從業人員的社會控制能力也比較 低,因此,不僅新聞從業人員之間的專業化程度會有所不同,連新聞媒介組織之 間 ( 各報、各電視台 ) 的專業化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基於這種觀點,Beam 發展出測量新聞媒介組織專業性的量表。這個量表為 主量表與次量表,主量表旨在測量: 1.. 媒介組織重視新聞從業人員教育及訓練的程度。. 2.. 媒介組織對新聞部員工參加專業組織、協會或專業活動的支持程度。. 3.. 媒介組織對社會、文化、經濟現象的報導,採取中立取向的程度。. 4.. 媒介組織對正確報導的承諾。. 5.. 媒介組織爭取接近使用資訊的情形。. 6. 媒介組織為大眾利益服務的承諾。 次量表旨在測量: 1.. 新聞部門對組織資源的控制情形。. 2.. 外界對新聞過程的影響程度。. 3. 讀者對新聞過程的影響程度。 Beam 在發展量表過程中,曾對量表進行嚴謹的信度及效度檢驗。因此,.

(19) 他建構的專業性量表,比前述學者(Nayman,1973; Ruotolo,1987) 發展的量表周 詳。可惜的是 ,Beam 的量表旨在測量媒介組織的專業性,並不適合測量新聞 從業人員的專業性。.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多種研究方法,來建構測量新聞人員專業性的量表。在釐清專業 性的概念架構及量表建構方面,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及個人焦點團體訪問 ( individual focus groups )兩種方法,在量表檢驗方面,則採用問卷調查法。茲分 別敘述如下:. 一、專業性的概念架構 (一)名詞界定:專業、專業性及專業化 由於過去測量專業性的研究,絕大多數均屬結構功能者取向,本研究也從結 構功能取向的角度,建構測量專業性的量表。 結構功能取向者認為,「專業」是具有某些特質的職業,而這些特質足以使 之與其他職業有所區別;「專業化」是指某一職業取得專業特質,轉化成為專業 的過程:「專業性」則是指某一職業成員共有的某些態度與信念。 本研究在引介依據前述結構功能者取向的相關文獻時,曾指出專業具有下列 重要特質: 1.. 專業建基於系統的知識,其從業人員必須接受長期的專門訓練,才能獲 得專業知識與技能。. 2.. 專業強調責任,從業人員以為大眾服務為主要職志,不過份強調錢報 酬。. 3.. 專業強調對工作的承諾,從業人員以專業為終生職志。. 4.. 專業強調自律,專業應成立專業組織,並經由專業組織制定倫理規 範,履行自律。.

(20) (二)、個人焦點團體訪問 為了瞭解台灣地區新聞從業人員對專業性的看法,我們總共訪問了 12 位新 聞從業人員。這些新聞從業人員有的在廣播、電視公司工作,有的在報社工作; 他們的教育背景不同,工作年資也長短互異。我們希望訪問結果,能展現不同媒 介、不同背景新聞從業人員的觀點。訪問結果的摘要如下: 在對工作的態度方面,受訪新聞人員認為專業性代表: 1.. 全心投入,不懈怠,從一而終。. 2.. 有熱誠、理想。. 3.. 瞭解事件之後再報導。. 4.. 主動挖新聞而非等新聞。. 5.. 不因汲汲追求頭條新聞,而誇大新聞。. 6.. 懷抱瞭解土地、人民的熱情,才有動力去採訪報導。. 7.. 稟持新聞倫理與道德。. 在專業記者的條件方面,受訪人員指出下列條件: 1.. 具備所跑路線的專業知識。. 2.. 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專業知識。. 3.. 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外國語言。. 4.. 別人的專業知識應是記者的常識。. 5.. 強健的體魄。. 6.. 依專業意理,客觀平衡報導新聞。. 7.. 建立人脈,以免獨漏新聞。. 8.. 新聞鼻,敏銳的觀察力 (多看多聽),文筆好。. 9.. 要能承受壓力,接受挑戰。. 10. 時時反省,迴避利益關係。.

(21) 11. 不在乎是否獨家新聞,重要的是獨到見解。 12. 不因考績 (報社要求)而損讀者知的權利。 在對大眾服務方面,專業性應包括: 1.. 提供民眾最迅速的消息。. 2.. 二千萬同胞的代言人。. 3.. 了解讀者的需求,滿足民眾知的權利。. 4.. 以輿論版來了解大眾的求,及自己的工作方向。. 5.. 替讀者判斷、選擇有用的新聞。. 6.. 務求寫出來的新聞讓讀者能看懂。. 7.. 避免自己的報導造成情緒性效果。. 在自律方面,專業性應包括: 1.. 不要濫用記者的權力,做不公的報導。. 2.. 注意文字的斟酌,避免誤導民眾。. 3.. 拒絕賄賂,避免為特定對象廣告。. 4.. 自律完全靠記者的判斷,其界定無一定的標準。. 5.. 不要介入採訪對象的生活,以免利益牽扯。. 6.. 避免對被報導者造成傷害。. 在自我充實方面,專業性應包括: 1.. 大量閱讀追求新知,建立個人資料庫。. 2.. 吸收各領域的專業知識。. 3.. 語言訓練。. 4.. 在職進修(學院式)。. 5.. 和同業比較新聞。.

(22) 6.. 與人群保持接觸,田野調查。. 7. 培養世界觀。 在記者和報社的關係方面,專業性應包括: 1.. 應有資深記者制,留住有經驗的人才。. 2.. 應選擇和自己信念相近的媒介機構。. 在工作自主權方面,專業性應包括: 1.. 新聞自由必須落實到新聞組織內。. 2.. 新聞從業人員所組織的工會也必須是自主性公會。. 3. 新聞處理前與長官溝通(新聞記者)。. (三)、專業性的概念架構 由於結構功能取向強調專業包括「專業知識」、「自治」、「承諾」、「責 任」、「自律」等特質,建構專業性量表時,也應該以這些特質為理論基礎。 從這種角度來看 Nayman (1973) 的觀點最為適用。他指出專業行為包含下 列四種特性:「專業知識」、「自主權」、「承認」、「責任」(詳見前述之相 關文獻)。因此 本研究採納 Nayman 的觀點,但對「專業知識」、「自主權」、 「承諾」、「責任」的意涵,則重新界定。 圖 2 顯示本研究對專業性的概念架構。在這個架構中,專業性包括「專業 知識」、「專業自律」、「專業承諾」及「專業責任」四個面向 每一個面向又 包含兩個次面向 (subdimensions )。其中「專業知識」包括「專門知識」與「自 我充實」兩個次面向;「專業自主」包括「內在自主」與「外在自主」兩個次面 向;「專業承諾」包括「工作承諾」及「大眾服務」兩個次面向;「專業責任」 包括「新聞責任」與「倫理責任」兩個次面向。. 二、概念與操作定義 在釐清專業性的概念架構後,就可據以提出下列測量專業性的概念與操作定 義:.

(23) (一)、專業知識 在本研究中專業知識包括「專門知識」與「自我充實」兩個面向。「專業知 識」是指以研究為基礎的系統性知識。本研究認為專業性高的新聞從業人員應較 重視以研究為基礎的系統性知識。因此,「專門知識」的操作定義是用下列題項 加以測量: 題項 1.. 所有新聞從業人員都應接受大學教育。. 2.. 所有新聞從業人員都應定期到大學進修。. 3.. 所有新聞從業人員都應接受基本的新聞專業訓練。. 4.. 所有新聞從業人員應定期參加在職進修訓練。. 5.. 所有新聞從業人員都應經常充實與工作相關的專業知識。. 「自我充實」意指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本研究認為專業性高的新聞 從業人員應有較高的意願參加在職進修,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因此, 「自我充實 」的操作定義是用下列題項來測量: 題項 20. 我願意經常參加在職進修訓練。 21. 我願意自己付費參加在職進修訓練。 22. 我願意自己付費參加與工作相關的研討會。 23. 我願意自己付學費到大學選修與工作相關的課程。. (二)、專業自主 「專業自主」包括「內在自主」與「外在自主」兩個面向。「內在自主」意 指工作的獨立自主,不受組織內的影響。本研究認為專業性高的新聞從業人員應 較重視新聞工作的獨立自主,應該比較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機構主管的不當干 預或影響。因此,操作定義是用下列題項來測量「內在自主」: 題項.

(24) 6.. 新聞從業人員即使不同意工作機構的編輯政策,也應儘量配合。. 7.. 當主管建議採訪某些人或團體,而新聞從業人員認為不應該採訪時,應 拒當主管建議以某種角度處理新聞,而新聞從業人員認為該這樣處理 時,應拒絕接受主管的建議。. 8.. 當主管建議報導某些新聞,而新聞從業人員認為不應該報導 拒絕接受主管的建議。. 9.. 當主管建議在新聞中批評某些人或團體,而新聞從業人員認為不 應該批評時,應拒絕接受主管的建議。. 時,應. 10. 當主管建議淡化處理某些新聞,而新聞從業人員認為不應該淡化 處理時,應 拒絕接受主管的建議。 11. 「外在自主」指工作的獨立自主,不受組織外因素的影響。專業性高的 新聞從業人員應較重視工作的獨立自主比較不會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 外界的干預或影響。因此,本研究對「外在自主」的操作定義是用下列 題項來測量: 題項 12. 對重要消息來源不利的消息,應淡化處理,以免危及彼此的 合作關系 13. 對重要廣告客戶不利的消息,應淡化處理,以免影響廣告收入。 14. 對政府不不利的消息,應淡化處理,以免傷害政府形象。 15. 對國家元首不利的消息,應淡化處理,以免傷害國家形象。 (三)、專業承諾 「專業承諾」包括「工作承諾」與「大眾服務」兩個面向。「工作承諾」指 對工作的承諾。專業性高的新聞工作人員應該對新聞工作的承諾較為堅定,應該 比較會把新聞工作視為終生職志,比較不會為高薪而離開新聞工作。因此,本研 究對「工作承諾」的操作定義是用 下列題項來測量: 題項 16. 我不會離開新聞界,從事其他工作。 17. 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工作,我還是會選擇新聞工作。.

(25) 18. 即使別的行業付我較高的薪水,我也不會離開新聞工作。 19. 新聞工作是值得終身從事的工作。 「 大眾服務」指的是為大眾服務的承諾。專業性高新聞從業人員應展現較 高的服務熱忱,也應該會把大眾服務看得比待遇、升遷及工作穩定更為重要。因 此,本研究對「大眾服務」的操作定意是用下列題項來測量這個概念: 24. 只要所從事的工作對社會重要,即使工作不穩定也沒有關係。 25. 只要所從事的工作能為大眾服務,即使沒有升遷的機會也沒有關係。 26. 只要所從事的工作對社會重要,即使服務單位名氣不大也沒有關係。 27. 只要所從事的工作能為大眾服務,即使薪水待遇差一點也沒有關係。. (四)、專業責任 「專業責任」包括「新聞責任」與「倫理責任」兩個面向。「新聞責任」意 指新聞報導的社會責任。專業性高的新聞從業人員應該較重視新聞報導的社會責 任,因而在報導爭議事件時會比較重視查證事實、中立及平衡報導。因此,測量 「新聞責任」的題項如下: 題項 32. 新聞從業人員報導爭議事件時,應避免讓個人對該事件的信念影響新聞 報導。 33. 新聞從業人員報導爭議事件時,應公平表達各界的立場。 34. 新聞從業人員報導爭議事件時,應查證各方的論點。 35. 新聞從業人員報導爭議事件時,應超越各方的論點,挖掘事實與證據。 「倫理責任」意指專業人員的倫理道德責任。專業性高的新聞從業人員應 較重視新聞倫理,因而比較希望成立專業組織,並經由專業組織建立倫理規範, 約束從業人員。因此,本研究測量「倫理責任」的題項為: 28. 新聞從業人員應成立有影響力的專業組織。( 如記者公會、編輯協會等) 29. 新聞專業組織應頒佈倫理 (道德) 規範,以約束新聞從業人員。 30. 如果新聞專業組織的會員違反倫理 (道德)規範,新聞專業組織應予以懲.

(26) 戒。 31. 新聞機構應各自建立倫理 (道德) 規範。. 圖 2:專業性的概念架構. 三. 問卷調查法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的廣播、電視及報紙全體新聞從業人員為研究對象(不包 島 的澎湖及金馬地區), 在雜誌及有線電視工作的新聞人員則非本研究的研究 對象。 在本研究中,新聞從業人員是指「在新聞媒介工作;並直接或間接處理新聞 的人」。就報紙而言,新聞從業人員包括記者( 包括攝影及地方記者 )、編輯、 外電編譯及研究人員( 如資料中心、民意調查中心的工作人員 ); 在報紙副刊 工作的人員、美編 、校對或其他行政人員因工作內容與新聞較無關係,因此未 列為研究對象。在廣播方面,主要的研究對象為記者、編播及譯播。在電視方面, 則包括三台新聞部採訪、節目、國外新聞各組的編輯、編譯、播報員、文字及攝 影記者;至於製作組,因其工作性質偏重技術層面,而未列為研究對象。. 二、抽樣方法 由於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分屬報紙、廣播及電視三類不同的媒介,這三類媒介.

(27) 新聞部的規模和人員編制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針對這三種媒介,採用不同的抽 樣方法,茲分述如下:. (一)報紙 1 紙新聞從業人員的抽樣方法採多階集群抽樣(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 ),先抽出報社,再從各報中抽出一定數目的新聞人 員。抽樣步驟如下: (1)確認目標報紙 在民國八十二年底,新聞局登記有案的報紙共有 529 家,經扣除申請註銷 及未發行或中斷發行者,剩下的報紙共有 276 家。本研究以每日發行、非贈閱、 一般性內容 (非宗教 、攝影等以特定讀者為對象的報紙)的中文報紙為目標報 紙,經研究人員篩選後 ,總計確認 43 家報紙。 (2)估計報社新聞從業人員的人數 確認 43 家報社目標報紙後,研究人員向各報人事或編政部門,詢問該報本 社及地方記者、編輯、編譯及研究人員的總數。本研究即依據各報人事或編政部 門提供的新聞人員總數,估計各報新聞人員的數目。由於各報人事統計的類目和 研究所需並不一致,所以提供的數據均屬粗估,和研究人員在抽樣時實際到各報 社抄錄的名單的人數據有所出入。 (3)抽選報社 估計出各報新聞從業人員的總數後,再依據各報新聞從業人員的多寡,將這 43 家報社分為五個規模不同的層級。其中,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的新聞從業人員 人數均在五百人以上,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兩家報紙,因此將這兩家報紙列為第一 層。此外,本研究也把新聞從業人員在人數在 200 人以上的報社列為第二層, 新聞從業人員 200 人以下、100 人以上的報社列為第三層,100 人以下、20 人以 上的報社列為第四層,並把新聞從業人員在 20 人以下的報社列為第五層。 第一層的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因報社規模龐大,新聞從業人員眾多,本研究決 定把這兩家報社列為抽選的報紙;其他各層則隨機從每層中抽出四家報紙,最後 總計選出 18 家報紙。 2.報紙新聞從業人員的抽選 本研究擬抽出 1300 位報紙新聞從業人員。首先,抽選新聞從業人員的方法, 是先依據各層報紙新聞從業人員在 43 家報社所有新聞從業人員中所佔的比例, 計算出每層報社應抽出的人數,再計算出上述十八家報社應抽出的人數。.

(28) 最後為了取得這十八家報社所有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研究人員曾請求報社 提供名單,或由研究人員親赴各報社抄得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各報新聞從業人 員的抽選,是依據研究人員編列的名單,以系統抽樣法,依據各報應抽選的人數 隨機抽出。. (二)廣播及電視 廣播及電視新聞從業人員因人數有限,本研究將國內三家無線電視台及登記 有案的廣播電台全體新聞從業人員列為研究對象。抽選新聞從業人員的方法,則 採系統抽樣,從搜集的新聞從業人員名單中每二人抽出一人。 1.電視 根據本研究透過三台新聞部工作人員協助獲得的資料顯示,臺視新聞部的新 聞從業人員共有一○三人、中視一一六人、華視九六人。本研究採系統抽樣法, 從臺視新聞人員中抽選五二人、中視抽選五八人、華視抽選四八人,總計抽選一 五八位電視新聞從業人員。 2.廣播 本研究根據行政院新聞局在民國八十二年八月編印的新聞傳播單位聯繫名 冊,統計出國內登記有案的廣播電台共有三十三家,其中因臺北國際社區廣播電 台 (ICRT) 以英語發音,世新廣播電臺的廣播範圍限於校內、復興崗廣播電台只 對軍中廣播,未列為本研究,所以本研究包括的廣播電台共家數有三十家。 為了取得廣播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研究人員請求各廣播電台提供本台及分 台新聞從業人員名單。其中,中央廣播電台不願提供,本研究只取得二十九家電 台的新聞人員名單,共有新聞從業人員二六二位。抽樣時採系統取樣法從搜集的 名單中,每兩人抽出一人。此外,為確保訪問時,不致因拒訪而造成樣本中的廣 播人員太少,因此決定多抽選十人,總共抽選一四一人 。. 三、預訪與正式訪問 本研究在正式訪問前,曾進行兩次預訪。第一次預訪在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底 進行,共訪問 50 位新聞從業人員。第二次預訪在民國八十三年三月中至三月底 進行 。共訪問了 100 位新聞從業人員。作者曾根據這兩次預訪的結果修改問卷 及題項。 正式訪問在民國八十年五月初至五月底進行,由 60 位訪員赴指定的新聞機 構進行訪問。這 60 位訪員全部是國立政治大學的學生,訪問前均曾接受訪員訓.

(29) 練,總共成功訪問了 1015 位新聞從業人員。. 肆、量表建構與信度及效度檢定 本研究在分析專業性的概念架構時曾指出,本研究建構的專業性量表,共有 四個面向,每一面向又包含兩個次面向。為了驗證這個專業性量表是否呈現這些 面向,本研究採用因素分析中的主成份分析 (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及 varimax rotation 來進行量表檢驗。 表 2 顯示專業性量表經主成份分析,共呈現九個因素,可以解釋 62.7% 的變異量。 (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 946.15, p <.001 )顯示相關矩陣並非 identity 相關矩陣。而 Kaiser-meyer-olkin 樣本適當性檢驗 = .81 ,顯示本研究 的專業性量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30) 表 2:專業性量表的主成份分析 ( 經 Varimax rotation ) 題 項. 因 素 一. 9 8 11 7 10. .82 .82 .74 .71 .70. 21 22 23 20 34 33 35 32 18 16 17 19 30 29 31 28 25 27 26 24 14 15 12 13 6 4. 因 素 二. 因 素 三. 因 素 四. 因 素 五. 因 素 六. 因 素 七. 因 素 八. 因 素 九. .90 .88 .82 .60 .88 .88 .76 .63 .82 .80 .78 .76 .84 .84 .63 .59 .79 .78 .75 .72 .84 .81 .68 .58 .38 .74.

(31) 3 5 1 2. .71 .68 .76 .74. Eigenvalue 5.74 3.48 2.61 2.44 1.98 1.93 1.49 1.31 1.10 可解釋之 變異量 16.4% 9.9% 7.5% 7.0% 5.7% 5.5% 4.2% 3.7% 3.1% 可解釋之全部變異量 63.1% 第一個因素 ( Eigenvalue = 5.72 ) 可以解適 16.3% 的變異量,這個因素是 「內在自主」因素,共包含 5 個題項( 題項 7,8,9,10,11),這 5 個題項全部涉及 新聞從業人員內部自主權。Cronbach alpha = .824. 第二個因素是「自我充實」( Eigenvalue =3.25 ),可以解釋 9.39% 的變異量, 共包括 4 個題項 ( 20,21,22,23) 這 4 個題項全部與「自我充實」有關。Cronbach alpha = .866. 第三個因素是「新聞責任」因素 ( Eigenvalue = 2.61 )可以解釋 7.5% 的變異 量,這個因素包括 4 個題項 ( 32,33,34,35 )全部涉及新聞報導的社會責任。 Cronbach alpha = .846. 第四個因素是「工作承諾」( Eigenvalue = 2.44),可以解釋 6.9%的變異量, 這個因素包括 ( 16,17,18,19 )四個題項,全部與新聞工作的承諾有關。Cronbach alpha = .819. 第五個因素是「倫理責任」 ( Eigenvalue =2.01 ) 可以解釋 5.8%的變異量, 這個因素包括 ( 28,29,30,31 )四個題項,這些題項全部探討新聞從業人員的倫理 責任。Cronbach alpha = .757. 第六個因素是「大眾服務」( Eigenvalue = 1.96),可以解釋 5.6%的變異量, 這個因素包括 ( 24,25,26,27 )四個題項,這四個題項都探討受訪者是否認為大眾 服務比金錢報酬更為重要。Cronbach alpha = .773. 第七個因素是「外在自主」( Eigenvalue = 1.56),可以解釋 4.5% 的變異量, 這個因素包括 5 個題項 ( 6,12,13,14,15 ),這五個題項全部均涉及組織外因素對 新聞從業人員自主權的影響。Cronbach alpha = .717. 第八個因素是「專門知識」( Eigenvalue = 2.44),可以解釋 3.7%的變異量, 這個因素包括( 3,4,5 ) 3 個題項,這些題項均涉及受訪者對新聞從業人員應充實 專業知識方面的態度。Cronbach alpha = .670. 第九個因素是「大學教育」. ( Eigenvalue = 1.11)可以解釋 3.2%的變異量,.

(32) 這個因素包括 ( 1, 2 ) 2 個題項,這二個題項均探討新聞從業人員對大學教育的 態度。Cronbach alpha = .469. 這項主成份因素分析的結果和本研究的概念架構大致吻合,只有兩處差異。 第一點差異是,在本研究的概念架構中,專業知識分為兩個面向,但因素分析的 結果顯示本研究用來測量專業知識的九個題項,共分為三個面向: 「專門知識 」 、 「自我充實」、「大學教育」,與研究者 的假設不同 。另外一個差異是,在本 研究的概架構中,第 6 個題項測量的是 「內在自主」,但因素分析結果顯示, 這個題項和「外在自主」的題項相關較高,因此是屬於測量外在自主權的題項。 因此,依據主成份因素分析的結果,本研究把測量專業性的量: 1.. 由於第九個因素只有兩個題項,而內在信度檢定顯示這兩個題項組成的 「大學教育」 這個因素,內在信度偏低(alpha=.469)。因此,本研究決 定放棄這個因素。. 2.. 由於主成份因素分析顯示 ,第 6 個題項測量的是外在自主權,應該屬 於外在自主的題項之一。但內在信度檢定顯示,把第 6 題項加入測量 外在自主權的題項中,這組題項的內在信度反而降低 ( 由 alpha=.714 降至 .693 )。. 因此,本研究決定把第 6 題項刪除。 修正後的量表 再用主成份因素分析及 Cronbach alpha 進行檢定,結果發 現這個量表清楚呈現 8 個因素 (面向)。 第一個因素是「內在自主」,可以解釋 17.5%的變異量(Eigenvalue=5.59); 第二個因素是「自我充實」,可以解釋 9.7%的變異量(Eigenvalue=3.11) ; 第三 個因素是 「新聞責任」,可以解釋 8.1% 的變異量(Eigenvalue=2.60);第四個因 素是「工作承諾」,可以解釋 7.5%的變異量(Eigenvalue=2.41);第五個因素是「倫 理責任」,可以解釋 6.2% 的變異量(Eigenvalue=1.98);第六個因素是「大眾服 務」,可以解釋 6.0%的變異量 (Eigenvalue=1.91);第七個因素是「外在自主」, 可以解釋 4.8%的變異量 (Eigen-value=1.53);第八個因素是「專門知識」,可以 解釋 3.8% 的變異量。這八個因素總共可以解釋 63.6% 的變異量。 表 3:專業性量表的內在信度檢定 (Item-Whole Coefficient) 因素一:內在自主 題. 項 7. 把這一題項刪掉後的 alpha 值 .814.

(33) 8 9 10 11 樣本數 = 984 全部題項的 alpha 值 =.826. .769 .767 .809 .796. 因素二:自我充實 題. 項. 把這一題項刪掉後的 alpha 值. 20 21 22 23 樣本數 = 1006 全部題項的 alpha 值 =.863 因素三:新聞責任 題. 項. .887 .783 .788 .822. 把這一題項刪掉後的 alpha 值. 32 33 34 35. .861 .759 .762 .844. 樣本數 = 1007 全部題項的 alpha 值 =.848 因素四:工作承諾 題. 項. 把這一題項刪掉後的 alpha 值. 16 17 18 19 樣本數 = 995 全部題項的 alpha 值 =.823. .778 .779 .759 .791. 因素五:倫理責任 題. 項 28 29. 把這一題項刪掉後的 alpha 值 .773 .644.

(34) 30 31. .631 .761. 樣本數 = 1006 全部題項的 alpha 值 =.765 因素六:大眾服務 題. 項. 把這一題項刪掉後的 alpha 值. 24 25 26 27. .743 .688 .733 .705. 樣本數 = 1007 全部題項的 alpha 值 =.773 因素七:外在自主 題. 項. 把這一題項刪掉後的 alpha 值. 12 13 14 15. .712 .697 .553 .593. 樣本數 = 992 全部題項的 alpha 值 =.709 因素八:專門知識 題. 項. 把這一題項刪掉後的 alpha 值. 3 4 5. .589 .472 .599. 樣本數 = 1009 全部題項的 alpha 值 =.670 表 3 顯示專業性量表內在信度檢定的結果,本研究用 item whole coefficient 題項分析法,檢定專業性量表每一面向的內在信度。這種題項分析的方法,是先 計算每一因素中所有題項組成之次量表的內在信,(以 alpha 係數顯示),再計算 把各個題項逐一刪除後,該次量表的內在信度。如果某一題項是該次量表的重要 內涵,則刪除此一題項後,次量表的內在信度 ( alpha 值)應該會降低。如果刪除 該題項後,次量表的內在信度反而提高,則顯示此一題項與這個次量表中的其他.

(35) 題項意涵不同,應該刪除。 從 item-whole coefficient 題項分析的結果來看,因素二的第 20 題項,因素 三的第 32 題項 ,及因素四的第 28 題項應該刪除,因為刪除這些題項後,這 些次量表的內在信度隨之提高。 因此,本研究決定把題項 20, 28 及 30 刪除。加上前面刪掉的三個題項 (題 項 1,2,6 ),本研究的專業性量表總共剩下 29 個題項。 主成份因素分析顯示,由 29 個題項組成的專業性量表呈現 8 個因素,共可 以解釋 66%的變異量。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 10687.49 (P<.001 ),顯示相關 矩陣並非 identity matrix。而 Kaiser-Meyer-Olkin 值為 .79,顯示這個量表適合進 行因素分析。( 參見表 4) 表 4: 修改後的專業性量表的主成份分析 ( 經 Varimax rotation ) 題 項. 因 素 一. 9 8 11 7 10. .83 .82 .74 .71 .71. 18 16 17 19 21 22 23 25 27 26 24 34 33 35. 因 素 二. 因 素 三. 因 素 四. 因 素 五. 因 素 六. 因 素 七. .82 .81 .79 .76 .90 .90 .84 .79 .78 .76 .72 .88 .86 .81. 因 素 八.

(36) 30 29 31. .86 .86 .66. 14 15 12 13. .81 .77 .66 .66. 4 3 5 Eigenvalue 4.81. .77 .76 .68 3.10. 2.50. 2.32. 1.96. 1.79. 1.46. 1.20. 可解釋之變異量 16.6% 10.7% 8.6% 8.0% 6.8% 6.2% 5.0% 4.1% 3.1% 可解釋之全部變異量. 66%. 主成份因素分析結果顯示 , 第一個因素是 「內在自主」 (Eigenvalue = 4.81) 可以解釋 16.6% 的變異量,這個因素共包括 5 個題項(題項 7,8,9,10,11) ,這 5 項全部涉及新聞從業人員的內部自主權。 第二個因素是「工作承諾」 ( Eigenvalue = 3.10 ) 可以解釋 10.7% 的變異 量,這個因素包括 (16,17,18,19) 四個題項,這四個題項全部與新聞工作的承諾 有關。 第三個因素是「自我充實」 ( Eigenvalue = 2.50 ) 可以解釋 8.6%的變異量, 共包括 3 個題項 ( 21,22,23) 這 3 個題項全部探討新聞從業人員的自我充實與 進修意願。 第四個因素是「大眾服務」 ( Eigenvalue = 1.93 ) 可以解釋 2.32% 的變異 量,這個因素包括 ( 24,25,26,27)四個題項,這四個題項都探討受訪者是否認為 大眾服務比金錢報酬更為重要。 第五個因素是「新聞責任」 ( Eigenvalue = 1.97 ) 可以解釋 6.8 % 的變異量, 這個因素包括 3 個題項(33,34,35),這三個題項全部涉及新聞報導的社會責任。 第六個因素是「倫理責任」 ( Eigenvalue = 1.79 ) 可以解釋 6.2 % 的變異量, 這個因素包括 (29,30,31,) 三個題項,這些題項全部與新聞倫理有關。 第七個因素是「外在自主」 ( Eigenvalue = 1.46 ) 可以解釋 5.0 % 的變異量,.

(37) 這個因素包括四個題項 (12,13,14,15) 這四個題項均涉及組織外因素對新聞從業 自主權的影響。 第八個因素是「專業知識」 ( Eigenvalue = 1.20 ) 可以解釋 4.1 % 的變異量, 這個因素包括 (3,4,5,) 三個題項,這些題項均涉及受訪者對新聞從業人員應加強 專業知識方面的態度。. 伍、結論與建議 在建構測量專業性的量表方面 , 過去的研究主要採用或修正 McLeod 與 Hawley 發展的專業性量表 。這個量表係從單一面向來測量新聞人員的專業 性,忽視專意業性是具有多種面向的概念,因此在理論假設及研究方法上均有缺 失。 過去學者們曾指出這個專業性量表的缺失,但多數學者只修正計算專業導向 分數的公式,未嘗試修正量表在理論及方法上的缺失。雖然少數學者曾嘗試從多 面向角度建構專業性量表,但他們在建構量表時,未採用正確的方法,所建構的 量表也未進行信度及效度檢驗。 本研究從多面向角度建構專業性量表,在建構量表時,先分析過去的相關文 獻,並進行焦點團體訪問,以界定專業性之意涵,然後依據界定之意涵建構量表。 本研究建構之專業性量表經信度及效度檢驗,清楚呈現「專業知識」、「專業自 主」、「專業承諾」及「專業責任」四個面向。其中「專業知識」又包括「專門 知識」與「自我充實」兩個次面向;「專業自主」包括「內在自主」與「外在自 主」兩個次面向;「專業承諾」包括「工作承諾」與「大眾服務」兩個次面向; 「專業責任」包括「新聞責任」與「倫理責任」兩個次面向。 如果用性別、年齡、收入、年資、教育程度、新聞傳播教育、地方或總社記 者、在廣電或報紙媒體工作等人口變項為獨立變項,來預測新聞人員專業性的各 個面向。可以發現下列結果: 1.. 在「專門知識」方面,年資和新聞傳播教育是顯著的預測變項。年資愈 長,在大學或研究所主修新聞傳播的新聞人員,愈重視系統性的新聞專 業知識。. 2.. 在「自我充實方面」,性別、年齡、收入是顯著的預測變項。女性、年 齡愈輕,收入愈高的新聞人員,愈希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愈 願意參加研討會及在職進修,以持續不斷地自我充實。. 3.. 在「內在自主」方面,沒有任何人口變項是顯著的預測變項。.

(38) 4.. 在「外在自主」方面,年齡、收入、教育程度是顯著的預測變項。年齡 愈輕、收入愈高、教育程度愈高,愈重視新聞工作的獨立自主,較不希 望自己的工作受到外界的干預或影響。. 5.. 在「工作承諾」方面,年資和新聞傳播教育是顯著的預測變項。年齡愈 大、主修新聞傳播的新聞人員,對新聞工作的承諾較為堅定,比較不會 為高薪離開新聞工作。. 6.. 在「大眾服務」方面,只有年齡是顯著的預測變項。年齡愈大的新聞人 員,愈認為為大眾服務比待遇、升遷及工作穩定更重要。. 7.. 在「新聞責任」方面,只有教育程度是顯著的預測變項。教育程度愈高, 愈重視新聞報導的社會責任,也愈重視查證事實及平衡報導。. 8.. 在「倫理責任」方面,年資、收入、教育程度是顯著的預測變項。年資 愈高、教育程度愈低、收入愈低的新聞人員,愈重視倫理規範,愈希望 新聞專業組織建立倫理規範約束新聞人員。. 這樣的結果顯示,專業性是多面向的概念,新聞人員可能在某些面向呈現較 高的專業性,也可能在某些面向上呈現較低的專業性,把專業性當作單一面向的 概念並不適當。因此,本研究建構的專業性量表有下列幾點貢獻: 1.. 本研究依據專業性理論及文獻建構專業性量表,所建構的量表呈多種面 向,而且具有清晰的結構不僅彌補過去研究的缺失,也使未來有志從事 專業性研究的學者,得以採用比較可靠的量表。. 2.. 過去的研究對專業性的意涵一直界定不清,本研究對專業性意涵之界 定,有助於此一概念之澄清。. 3. 本研究除了彰顯專業性量表的缺失外 , 更顯示過去建基於 McLeod 與 Hawley 量表的專業性研究發現,均需仔細檢討。例如,過去的研究 把專業性視為單一 面向的概念,因而把新聞從業人員分為「專業性高」 與「專業性低」兩種,希望找出專業性高的新聞從業人員有那些特色, 專業性低的新聞人員有那些特色本研究的發現顯示,這種分法並不適 當,因為專業性具有多種面向,新聞人 員可能在某些面向上的專業性 較高,但在其他面向上的專業性較低。未來的研究應探討那些新聞人員 在那些專業性面向上,呈現較高或較低的專業性,並重新分析專業性與 其他變項的關係。 此外,本研究建構的專業性的量表,以新聞人員個人為分析單位,旨在測量 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在一種職業朝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個人的專業化.

(39) 外,職業組織的專業化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媒介組織的專業化程度也有先後快 慢之分,有些媒介組織在某些專業性面向上,專業化的程度較高;有些則可能在 其他專業性面向上,專業化的程度較高。未來的研究應嘗試整合個人與組織兩個 層次的研究,並建立適合同時測量個人與組織專業性的量表,這樣才能進行個人 與組織的比較分析,使專業性研究的內涵更為寬廣。.

(40) 表5:人口變項與專業性的標準標準複迴歸分析 依變項 變項. 專業. 自我. 內在. 外在. 工作. 大眾. 新聞. 倫理. 獨立. 知識. 充實. 自主. 自主. 承諾. 服務. 責任. 責任. 性別. -.04. -.10** -.02. 年齡. -.09. -.16*. .05. 收入. -.02. .08*. -.04. .11. -.11. -.07. .06. .01. -.07. -.05. .12***. 地方/ -.06 總社. .01. -.06. -.05. 廣電/ -.01 報紙. -.01. -.02. .03. .02. .01. 年資 教育. .14* -.05. .03. .01. -.14*. .12. .17*** .02 -.12. .17*. .13*** -.02. -.02. -.03. -.02. .17*. -.01. .05. .03. .01. -.08*. .00. .10. -.02. .08*. .19** -.08*. 程度 新聞傳 .13***. -.04. -.00. .01. .01. .04. -.05. -.05. .05. -.02. -.04. .02. -.05. .09. .09. .03. .01. .06. 播教育. Adjusted R Square. 註:表格中的數字為標準化的迴歸係數(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 。* 代表 p <.05,** 代表 p <.01,*** 代表 p <.001。.

(41)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袁乃娟 ( 民 75 ).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態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 文。 陳世敏 彭芸 羅文輝 ( 民 77 ).制定新聞記者法可行性之研究。行政院新聞局 專題研究報告。 陳碧珍 ( 民 70 ).我國新聞從業人員之專業性及其處理新聞之關聯性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華英惠 ( 民 81 ).新聞從業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論文。 楊秀娟 ( 民 78 ).我國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之研究--以報紙為例。國立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瑞城 ( 民 77 ). 透視傳播媒介。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公司。 蕭 蘋 ( 民 78 ). 環境記者的專業意理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 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 ( 民 77 ). 論新聞記者及新聞專業意理的專業地位。東方雜誌 21:10:39-42。. 英文部份 Abbott, A.(1983). Professional ethic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8: 855-885. Abbott, A.(1988).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llison, M.(1986). A literature review of approaches to the professionalism of journalists.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1(2): 5-19. Barber, B.(1963). Some problems in the sociology of professions. Daedalus,92: 669-88, cited from Singletary,M.W.(1986).Commentary:Are journnalists.

(42) professional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3(2): 75-87. Beam, R. A. (1990). Journalism professionalism as an organizational-level concept. Journalism Monographs, No 121. Coldwell, T.(1974). Professionalism and performance among newspapephotographers. Gazette, 20: 73-81. Dennis, E. E. & Merrill, J. C. (1991). Media debates: 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Longman. Donsbach, W.(1981). Legitimacy through competence rather than value judgments: The concept of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zation reconsidered. Gazette, 27:47-67. Fang, Y.W.(1988).Television journalists in Taiwan: Professionalism andperformance, M.A.Thesis,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Fletcher,J.E. & Wimmer, R.D.(1981). Focus group interviews in radio research.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 Freidson, E.(1986). Professional powers: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formal knowled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eidson, E.(1984).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rofessional control.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0: 1-20. Greenwood, E.(1957). 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 Social Work , July,. 2:45-55,cited from Singletary, M. W. (1985) Commentary: Are journalists professionals ?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3( 2): 75-87. Gross, S. J. (1978). The myth of professional licens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33:1009-1016. Hall, R. H. (1968).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bureaucratiz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3: 92-104. Henningham, J. P. (1984). Comparisons between three versions of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index. Journalism Quarterly, 62:302-309. Hodges, L. W. (1986). The journalist and professionalism,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1(2): 32-36. Idsvoog, K. A. & Hoyt, J. L. (1977). Professionalism and performanc of elevision.

(43) journalis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1(1): 97-109. Janowitz, M. (1975). Professional models in journalism: the gatekeeper andthe advocate," Journalism Quarterly, 52:618-626. Johnstone, W. C., Slawski, E. J. & Bowman, W. W. (1976). The news people,Urbana,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Kaul, A. J. (1986). The proletarian journalist: A critique of professionalism. Journalof Mass Media Ethics, 1(2):47-55. Kimball, P. (1965). Jouralism: Art, craft or profession? in Lynn, K. S.and editors of Daedalus (eds). The professions in America. Boston: Howghton Mifflin Co. Krueger, R. A. (1988).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Lippmann, W. (1965). The problems of truly free, mature press, The Wahington Post, May 30, cited from Nayman, O. B. (1973).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s of journalists: 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or analysis, Gazette, 19: 197. Lattimore, D. L. & Nayman, O. B. (1974). Professionalism of Colorado daily newsmen: A communicator analysis, Gazette, 20(1):1-10. Leroy, D. J. (1972-73). Levels of professionalism in a sample of TV newsme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17:51-62. Marzolf, M. T. (1991). Civilizing voices: American press criticism 1880-1950. New York: Longman. McLeod, J. M. & Rush, R. R. (1969). Professionalization of Latin American and U.S.journalists; part I, Journalism Quarterly, 46(3): 583-90. McLeod, J. M. & Rush, R. R. (1969). Professionalization of Latin American and U.S.journalists; part II, Journalism Quarterly, 46(4)784-89. McLeod, J. M. & Hawley, S. E. Jr. (1964).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newsmen, Journalism Quarterly, 41: 529-39, 577. McQu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 London: Sage. Merrill, J. C. (1990) The imperative of freedom. New York: Freedom Hous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學生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以就業為導向辦理相關課程與措施,培育技職學生專業知識與就業技能,並導 入工作實務訓練,訓練學員職場應用能力,以提供產業所需優質人才。本分署 於民國

依勞動部所訂頒「專案核定民間機構投資重大經建工程及政府機

二專 工業機械 二技 工業電子科技(高級技術員) 二專 汽車製造維修 二技 無塵室設備(高級技術員) 二專 紡織機械 二技 自動化科技電子(高級技術 二專 機電整合 二技

職務再設計專業人員在職場訪視的過程,實際就事業單位的要 求、作業人員的困難及其業務內容進行瞭解,並對職場作業環境進 行檢測,如以下說明:.

專案導向應用程式開發 階梯程式編輯畫面 狀態的監視與控制 階梯程式助憶碼輔助顯示 階梯程式註解功能

9.統一發票如採電子發票開立者,依電子發票實施作業要點規定,由營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