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訪談

在文檔中 一、心理技能的內涵 (頁 31-36)

Miller & Crabtree(1992)指出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式,主要可經由 觀察、錄製及訪談三種方式取得。Malhotra(1993)認為深度訪談法是由面 談者使用非結構性、直接的方式與受訪者接觸,是一種單獨的、個人的互 動方式,用來發覺受訪者基本的動機、信念、態度等。在深度訪談的過程 中,訪談者應盡可能使用最少的提示和引導問題,鼓勵受訪者在一個沒有 限制的環境裡,針對訪談主題儘可能談論自己的意見。學者文崇一的定義,

深度訪談指的是希望透過訪談取得一些重要因素,而這些重要因素並非單 純用面對面式的普通訪談就能得到結果(文崇一、楊國樞,2000)。深度訪 談有別於單純訪談,深度訪談目的在於透析訪談的真正內幕、真實意涵、

衝擊影響、未來發展以及解決之道。一般而言,深度訪談能比一般訪談要 花費更多的時間,但是其所得到的結果更具能深入描述事物的本質,以做 為進一步分析的依據。不過,深度訪談主要是要深入受訪者的內心深處,

必須是如同抽絲剝繭一般,一層層的向裡面探索,探訪出受訪者的真正感 受,可用於新聞記者的深度報導專題、精神醫學、心理輔導、教育、社會 文化、民族人類學等領域。

(一)訪談的實施

深度訪談與單純訪談有很大的不同,深度訪談是要深入人心,探究 受訪者真正的想法,得到更真實的資訊。深度訪談目的在於透析訪談的真

正內幕、真實意涵、衝擊影響、未來發展以及解決之道。深度訪談的基本 素養動力主要是來訪談者熱切探求事實的心,因此,必須分析整個採訪的 環境,包括外在環境、內在的資源等。若欲進行深度訪談,首先須具備的 要素是本身要能融入情境,但是又不能失去客觀性。至於深度訪談的實施 流程,首先訪談者必須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其次則是訪談者於訪談前的準 備工夫、第三是預訪、第四是約訪、第五是訪談時要能掌控現場氣氛、最 後則是應能從事優質的寫作報導,分述如下:

1、調整訪談者心態方面

在調整訪談者心態方面:一般而言,訪談者對深度訪談的題目興趣相 當濃厚,故在進行深度訪談時,勢必會想介入訪談內容,也想發表對訪談 的看法,這可能將造成受訪者的厭惡,且會影響到訪談的客觀性;因此,

訪談時應該要仔細的聽受訪者的論點,絕不能搶著發言。

2、訪談前的準備方面

深度訪談前的準備工夫方面:在深度訪談前必須要研究調查所有國內 外的文獻,包括論文、期刊、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路等資訊,以 便對訪談內容有徹底的了解,只要事前工夫下得深,才能擬出夠深度的問 題。且平日要維繫豐沛的人際關係,尤其是與各領域的產官學界專家有良 好友誼。

3、預訪方面

在對採訪主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後,可以在訂定深度訪談題目之前,

針對該將訪談大綱進行預訪,而預訪對象可以是該領域的學專家,藉此修 正題目,讓深度訪談更精彩實用。

4、約訪方面

在約訪方面:與訪談者是否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密切相關;此外,也可 以透過一些學會組織來協助約訪。基本上,約談分為幾種方式,包括當面、

傳真、電話、網路;若約訪對象為比較熟識者,則可以採用電話、網路等 方式;但是若約訪對象為比較不熟悉者,則最好能先登門拜訪,當面約訪,

或者以傳真的方式約訪,比較容易成功。

5、掌握現場氣氛方面

深度訪談時要能掌控現場氣氛方面,第一步最重要的傾聽、聆聽,聽 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聽出弦外之音,透過歸納的問題,聽出問題有何可 再追問,不要輕易滿足答案,從大問題問出小問題。有關記錄與否,則視 受訪者而定,有的受訪者是訪談者記得愈勤,他才肯講得多,有的則是不 願意被當場記錄,只有不記他才肯說,最好也準備錄音機才能逐字記錄、

不錄可能出問題、但不要太依賴他,錄音機只能當備胎,但是還是要詳細 記錄。有關如何問深入問題部分,則是要有豐富詳細的準備、用好的問題 去吸引他,問問題的原則是,真想問的敏感尖銳問題不要放在書面中、由 淺入深、不要讓對方感覺像在定罪審問般。

6、寫作優質報導方面

優質的寫作報導方面,從讀者的興趣點切入,找到關鍵點吸引,連結 段落、一氣呵成故事實例與引述交替運用,且溶入現場感,如同連續劇,

一環扣一環,運用實例、引述、數據、故事穿插;即使是沒到現場,也能 描述出現場的味道、空氣、人的動作表情。

(二)研究者應具備的訪談技巧及知識

研究者在進行訪談時,應以局內人的態度,與研究對象建立信任、

和諧、友善與合作的關係,對研究對象尊重、關切、稱讚、禮貌與感謝,

並尊重研究倫理(如資料保密),簡言之即是要以學習的心態向研究對象蒐 集資料,當中須固守尊重、負責與反省的立場(江明修,1997)。亦有學者 指出:「訪談的成功不僅需要訪談者將自己的心打開,而且需要想辦法讓受 訪者打開自己的心。只有心與心之間進行交流,我們才有可能進入心的深 處;而對『深處』進行探究才是訪談的真正使命」(陳向明,2002)。此等 學者所指頗能掌握實施訪談的關鍵,筆者在進行訪談時已將之列為首要指 導原則。Merton 認為一個成功訪談的標準,至少應包括以下四點(胡幼慧,

1996):

1.範圍(range):成功的訪談能夠使受訪者針對某刺激或議題,刺激出 最大範圍的反應。

2.具體性(specificity):成功的訪談能夠使受訪者的反應說辭上呈現具

體性,而非抽象籠統的說辭。

3.深度(depth):成功的訪談能夠協助受訪者深入描述他們對刺激或議 題的各種情感、認知及評價上的意義。

4.個人的情境脈絡(personalcontext):成功的訪談能夠引發受訪者談出 他們以往的經驗特質,以及此經驗特質與現在的反應和意義解釋之間的關

第五節 小 結

經由本章的文獻得知,目前的競技運動,競爭已經是愈來愈強烈,很 多選手尤其是技術水準愈高的選手其實都意識到在激烈的比賽中,勝負已 經不光是專業技術的問題,選手心理技能程度影響也很大,羽球運動員除 了教練的技術指導之外,須整合運動生理生化、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

運動營養等學科的認知及專家的建議,了解其基本的科學理論知識及發展 是必須且重要的,教練與運動員須在專項上建立及發展心理訓練的方法及 策略,也必須了解專項實際應用的時機及效果。把運動心理科學理論知識 的認知、心理技能的訓練及羽球專項運動的實際應用,融入整個訓練計畫 中。配合理論知識與科學方法的發展,來加以協助、應用,使運動員得以 展現出傲人亮麗的成績。

許多研究都共同發現必備的幾點優秀心理技能,運用這些研究結果,

落實在運動的實務上。Suinn (1986 )強調運動員的心理技

能訓練,

像肌力 訓練一般,必須同時重質重量才會提昇其有效性。透過充分的準備、詳細 的計畫、高度的決心及有系統的練習,必定能協助羽球運動員在比賽或訓 練中達到個人的潛能發揮。為了讓國內羽球選手實力提升,藉著量表的測 驗及發現問題來明白羽球選手心理技能的狀況就顯得很重要。

在文檔中 一、心理技能的內涵 (頁 31-3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