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閱讀理解:另一種探究教學法

為了幫助學生能更有效地對猶太人的傷痛有將心比心的理 解,筆者認為當事人的述說是最有效的媒介。不但可以讓學生從 真實的情境中理解納粹政權的統治特點,也可以從中培養省思的 精神與人文的關懷。此外,這樣的材料也很適合用來引導學生進 行閱讀理解的三階段歷程,即: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省思 與評鑑(參照 PISA 的閱讀素養項目)。26因此筆者設計的題目也結 合這三種層次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思考,分別為:

1.作者進入集中營時是大人還是小孩?他當時住在哪裡?

2.這篇回憶錄可以證明納粹政權的統治手段有哪些特點?請舉文 中的例子說明。

26PISA為「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的英文縮寫,是 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跨國調查研究,目的是評量

15歲學生參與社會所需的關鍵知能,並以國際比較方式,提供國家整體教育成 效評鑑資訊,作為各國制定教育政策的參考。評量項目有閱讀素養、數學素養、

科學素養等,臺灣近幾年在閱讀素養項目的表現落後於其他亞洲國家,因此引 起教育界的廣泛重視。此處的三階段歷程參考自「臺灣PISA研究中心」網站。

3.作者在集中營中經歷了那些可怕的事情?請具體說明。

4.你認為集中營的這段日子對作者而言,產生了哪些影響?

5.看完整篇回憶錄後,請問你對於這段歷史的省思是什麼?

其中,第 1 題屬於擷取與檢索層次,第 2~4 題則為統整與解 釋的層次,第 5 題則屬於省思與評鑑的層次。以下試從學生的學 習單作業分析他們是否藉由此份史料及老師的提問,達到歷史理 解的教學目標。

就第1 題來說,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從文中某些地方判斷出作 者進集中營時還是個小孩,並且來自奧地利,只有極少數的學生 沒有找到判斷的線索,回答錯誤。不過這一點屬於國文閱讀能力 的不足,與歷史理解的能力無關。

就第 2 題來說,學生必須從回憶錄中找出例子說明納粹政權的 統治手段有哪些特點。以下以一些學生的回答為例:

(1)高壓統治、殘忍,不管別人生死、只為自己利益,凡事 以威脅來強迫人們,虐待猶太人小孩,把人像動物般用 柵欄關起來。

(2)冷血、無情。將猶太人看成染上癲癇症、苟延殘喘的狗,

是奴役的好「材料」。對猶太人拳打腳踢,認為猶太人根 本不該存在這世上。

(3)殘忍、專制。因為讓猶太人工作很長一段時間,食物只 給一點點麵包和湯,光這些食物是不夠的,接下來又進 行淘汰,把虛弱的猶太人丟進焚化爐,而不是讓他們就 醫,這根本是慘無人道的事。

(4) 暴力→隨便亂打人、槍斃(不把人命看在眼裡)。強

迫→每節車廂都必須指派一位廂長,如果有人脫逃,他 就得被槍決。 失去自由→牢房。

(5)草菅人命→亂打人、將人槍斃、燒死。種族歧視→醫 生謾罵病人是賴在床上的懶惰鬼。

整體來說,大部分的學生觀察到的大致包括以下兩大類:暴力/

殘忍/冷血無情、高壓統治/專制/失去自由/強迫,而且能從 情境中舉例證明這些統治特點,可以證明他們已經經過理解與消 化。

第 3 題是請學生具體說明作者在集中營中經歷了那些可怕的 事情,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當時的情境有設身處地的體會,而大 部分的學生在這一題也能多有發揮,用自己的話「重述」了他們 的理解,以下茲舉學生作品為例:

(1)每天被迫工作 12 小時,只要太瘦、虛弱就會被送進焚 化爐燒死。無緣無故就被用棍棒打。 獄中醫生對病人 照顧非常差,甚至不想醫。

(2)叫他們脫光衣服、剷除頭髮、剃光身上的毛髮;舉辦淘 汰競選,找到虛弱的軟腳蝦,就要被丟進焚化爐。

(3)面對父親的疾病卻無能為力、親眼看見小孩被丟進火坑 中。

(4)差點被送去焚化爐裡活活燒死。要拼死的和自己最親 近的朋友、家人競爭,才能得到活著的機會,需要捨棄 自己舊有的感情,變得冷血。 每天活在 SS 軍官的陰影 之下,深怕一個不對,就會被打。

(5) 強迫勞動,卻從未得到好的待遇。忍受疼痛和污辱,

全看在那些納粹狂熱者的長官心情之下。親眼看著同 樣是猶太人的慘死,包括自己的父親。

(6)受到許多威脅,如果違反,就必須付出代價--槍決、

燒死;納粹禁衛隊都隨便鞭打人們;親眼看到小孩、嬰 兒被烈火吞噬和未來自己的墳墓;得生活在只有微光的 空間內;親眼看著受病魔纏身的父親被打、被欺負,自 己卻無能為力;被用針在手臂上刻字;6 天沒吃東西。

(7) 被送進集中營裡第一件事就是忘記自己的姓名,在臂 上刺上編碼。但最讓人心寒的可能還是被迫忘記親情,

只能為自己的明天掙下一點食物。「淘汰競選」這樣 的事似乎也只是拿猶太人的生命去取悅統治者。

(8)在作者的心裡留下納粹政權統治的陰影,而且腦海裡還 記住父親在自己面前被打,卻無法幫忙的痛苦和無奈;

並非否定上帝的存在,但質疑祂的公平性。

(9) 每天都得搬動沉重的石塊長達 12 小時 進行淘汰競 選,沒過就要被送進焚化爐被活活燒死 看到一群小孩 被送進焚化爐燒死 他的父親不但生病了,食物還被 搶走 獄長告訴他不要顧及親人了,他可以把父親的 食物吃掉來讓自己更強壯,這雖然違反道德卻是不爭的 事實,讓他內心倍受煎熬。

第 4 題請學生思考集中營的這段日子對作者而言產生了哪些 影響,這也是為了讓學生能設身處地體會猶太人經歷集中營迫害 之後的感受,好為下一題對這段歷史進行省思作準備。筆者認為

學生在這一題的表現最為精采,充分反映出他們在情意上的學 習。茲舉部分學生作品為例:

(1) 對上帝的公正性產生質疑。對社會、世界產生怨恨、

怒吼。為了生存,必須不管報仇、父母。

(2)在這段日子,他受到了許多影響。 開始產生叛逆之心,

懷疑自古至今所信仰的上帝,到最後,甚至連一絲希望 都沒有-不再祈禱。接收到一個極無人性的觀念-

在集中營中,家人、朋友都無意義,只能想到自己。

之後解脫後,仍留下許多陰影。

(3)對宗教產生懷疑和動搖、父親死後產生陰影,封閉自己 的內心。活著最重要。

(4) 「我不再祈禱」、「我並非否定上帝的存在,但我質疑 祂的公正性」-質疑上帝。「除了想吃以外,我不再 想念父親,也不再想念母親」、「我會做夢,夢見都是湯,

夢見多喝一點湯。」-活下去是唯一的信念。「鏡子 深處,有個殭屍凝視著我。」-行屍走肉。

(5)讓作者從天真善良的孩子,變成了眼神空洞、無目標、

一心只想重獲自由、填飽肚子的活死人,被扭曲了心智,

對任何事物毫無感情,失去了憐憫之心。

(6)在集中營沒有人性的高壓統治之下,性格幾乎被完全扭 曲,只保有了人類,或者說是所有生物的最初本能--

存活。甚至可以說已經不是人了,精神和生理上的壓榨。

為了活下去而不擇手段,因此作者才會描寫,自己的心 靈早已成為「殭屍」了。

(7) 可能對人性過於失望,造成反社會的情形。身體會太 過孱弱無法工作。厭惡這個社會,可能會自殺。

最後一題希望學生在看完整篇回憶錄後,對於這段歷史加以 省思。筆者分析學生的答案後,發現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1.對於種族歧視的批判與省思

(1)種族的歧視與偏見是千萬不能有的,更別提對不同種族 的危害。現今社會上,強勢族群打壓弱勢民族仍是一再 的發生,欠缺的就是一顆「同理心」。我們應該以「同樣 都是人」去想以及解決紛爭,而不是「同樣都是哪種人」!

(2)每個種族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沒有優與劣之分,都 應該互相尊重,如此就能避免許多衝突,猶太人也不會 面對那…生不如死的折磨。

(3)這世上並沒有哪個種族是該存在,而其他種族該死的。

將一個健全的人的生命炸開一個血流不止的傷口意義何 在?每天看到沾滿血跡的人被奴役…也許擁有包容的 心,才是和平的真諦。

(4)在統治者的種族迫害下,猶太人受到不平等的對待,過 得生不如死,失去了自由。所以現今我們應該要尊重每 一個族群,對於較弱勢的,也應給予幫助,而非迫害。

2.對於極權政治的批判與省思

(1)戰爭的可怕不是毀了多少土地、死多少人,真正可怕的

是毀了一個人的一生,無法忘懷的夢魘,成為奴隸的人。

(2)因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瘋狂迫害,導致許多無辜的人平白 失去性命…然而,在他這麼做的同時,竟然沒有人阻止,

所有人都是共犯,而這樣的歷史也是借鏡,不要令後世 再出現相同的情形。

(3)對德國人而言希特勒是個民族英雄,但對於猶太人是一 個恐怖的獨裁者。

(4)人們不該像德國納粹的軍官一樣,為了使國家富強,而 使盡各種手段,凌虐猶太人。這些事情看出了他們對猶 太人有極大的種族歧視及非常的無惻隱之心。最後,這 種威脅而來的統治,必不會長久,而容易遭到滅亡。害 人害己,何必呢!!

(5)一場極權統治在人們心中烙下永不抹滅的陰影,他們對 猶太人的統治簡直把他們當畜生,無情的將老弱婦孺丟 進火坑,手段殘暴不已。也許我們有時太過偏激的想法 或作法早已造成他人心中的恐懼、剝奪他們自由的權 利,我們應該多尊重彼此,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給自 己及對方達到公平及和平的平衡點!

(6)某些事物、政策,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是好事,有

(6)某些事物、政策,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是好事,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