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外邊線球進攻得分方式之差異

在此節將分析國內外邊線球進攻得分方式的差異情形,並針對投籃次數、進球次數、

命中率和成功率等四個變項進行撰寫,最後再予以討論。

一、國內外進攻得分方式投籃次數之差異

在國內外投籃次數分析部分,同樣先行將資料轉換為百分比,再以無母數統計之曼 惠尼 (Mann-Whitney) U 檢定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國外 NCAA 的禁區兩分的投籃次數百 分比為 53.19% (SD = ± 3.68),中距離二分的投籃次數百分比為 30.20% (SD = ± 11.77),

三分球的投籃次數百分比為 16.59% (SD = ± 12.07)(如表 3 所呈現),國內 UBA 各邊線 球進攻得分方式的投籃次數百分比則如表 2 所展示。而禁區二分的 U 值 = 17,p>.05,

中距離二分 U 值 = 13.5,p>.05,三分球的 U 值 = 6,p>.05,三者皆未達到統計顯著 水準,表示 UBA 與 NCAA 分別在禁區二分、中距離二分與三分球的投籃次數百分比並 未有差異存在。

二、國內外進攻得分方式進球次數之差異

於分析國內外不同進攻得分方式進球次數之差異情形,經曼惠尼 U 檢定結果發現,

NCAA 的禁區兩分的進球次數百分比為 14.64% (SD = ± 12.8),中距離二分的進球次數

- 25 -

百分比為 5.52% (SD = ± 3.81),三分球的進球次數百分比為 8.89% (SD = ± 11.04)(如表 3 所呈現),國內邊線球進攻得分方式的進球次數百分比一樣如上述表 2 所示。在禁區二 分的 U 值 = 2,p<.05,國內外在禁區二分的進球次數百分比有達統計顯著水準,即 UBA 與 NCAA 的禁區二分的進球次數百分比有差異存在,進一步分析又 UBA 禁區二分進球 次數百分比 (53.47%) 高於 NCAA (14.64%)。而在中距離二分和三分球部分,U 值分別 為 7 與 5.5 ,p>.05,UBA 與 NCAA 在此兩種進攻得分方式並未達到統計顯著水準,

表示 UBA 與 NCAA 分別在中距離二分和三分球的進球次數百分比沒有差異存在。

表 3 NCAA 得分方式之平均投籃次數、進球次數、命中率與成功率 項目 N 禁區 2 分 中距離 2 分 3 分球 投籃次數% 4 53.19% 30.20% 16.59%

進球次數% 4 14.64% 5.52% 8.89%

平均命中率% 4 26.79% 22.49% 50%

平均成功率% 4 44.31% 27.49% 50%

三、國內外進攻得分方式命中率之差異

在比較國內外進攻得分方式命中率的差異方面,同樣採用無母數統計之曼惠尼 U 檢 定分析,結果顯示 NCAA 禁區兩分的平均命中率 26.79% (SD = ± 22.81),中距離二分 的平均命中率 22.49% (SD = ± 17.92),三分球的平均命中率 50% (SD = ± 47.61)(如表 3 所呈現),而國內邊線球進攻得分方式的平均命中率如上述表 2 所示。另外,在禁區二 分的 U 值 = 4,中距離二分 U 值 = 13,三分球 U 值 = 14.5,p>.05,三者皆未達到統 計顯著水準,意即 UBA 與 NCAA 在這三種邊線球進球得分方式的命中率皆無差異存 在。

四、國內外進攻得分方式成功率之差異

在分析國內外進攻方式成功率的差異方面,經曼惠尼 U 檢定分析之後,其研究結果

- 26 -

- 27 -

離二分 22.49%),但是,三分球的命中率卻是 NCAA (50%) 高於 UBA (35.87%),而成功 率部分也是相同結果,NCAA 的成功率 (50%) 大於 UBA (38.65%)。此結果顯示國內外 教練們亦如同文獻 (Frohman, 1993; Nelson, 1989) 所提,選擇以禁區攻擊是為最佳的進 攻得分方式,而數據也告知我們確實是禁區二分的進攻得分方式效率最佳;另外,自成 功率觀之,禁區攻擊最易造成對手防守的犯規,是故,在禁區二分的成功就相對提升。

在中距離二分與三分球的分析,無論國內外皆是三分球的命中率較優於中距離二分,

UBA 約有三成的比例,而 NCAA 則有五成比列,表示兩者都認同三分球的進攻得分是 分相較中距離二分來得有破壞性,依此,形成中距離二分命中率與成功率相對地降低之 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