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籃球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之差異

第三節 籃球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之差異

本節將分析國內 UBA 在比賽中,發邊線球之際有、無執行進攻戰術組織的投籃次 數、進球次數、命中率以及成功率之差異情形,並深入探討國內外發邊線球時,有、無 執行進攻戰術組織的投籃次數、進球次數、命中率與成功率得差異情形。

一、國內不同進攻戰術組織在投籃次數、進球次數、命中率以及成功率之差異

國內 UBA 在邊線球有無進攻戰術組織部分,自表 4 所顯示的描述統計資料結果發 覺,有執行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的投籃次數百分比為 67.04% (SD = ± 15.10),無執行進 攻戰術組織者則為 32.94% (SD = ± 15.11),進一步以曼惠尼 U 檢定加以分析,其 U 值

= .05, p<.05,兩者有達到統計上顯著水準,表示有、無執行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的 投籃次數百分比有差異存在,再細入比較兩者的百分比,有進攻戰術組織者投籃次數百 分比高於無進攻戰術組織者。

在進球次數部分,有進攻戰術組織者的進球次數百分比為 16.5% (SD = ± 14.12),

無進攻戰術組織者則為 10.46% (SD = ± 6.47)(見表 4 所呈現),經曼惠尼 U 檢定分析,U

- 28 - 25.4%是快攻,而研究中所探究的發邊線球是類屬於組織戰中,又 Ortega and Palao (2007) 分析青少年籃球比賽中勝負隊之差異,發現比賽中使用最多的是組織戰 (74.5%),其次 是快攻 (18.5%),最少則是快打 (7%)。而本研究發現邊線球在有執行進攻戰術組織的投 籃次數百分比 (67.04%) 是高於無執行進攻戰術組織者 (32.94%),且兩者是有差異存在,

顯示 UBA 球隊於發邊線球之際,仍是以組織戰為主。

- 29 -

在有無進攻戰術組織的進球次數中,結果發現有進攻戰術組織者的進球次數百分比 為 16.51%,高於無進攻戰術組織者 (10.46%),雖然沒有差異存在,但是,有進攻戰術 組織相較無執行進攻戰術組織時,進球次數的比例相對增加。另外,在命中率和成功率 方面,有進攻戰術組織與無進攻戰術組織雖未有差異存在,不過,無進攻戰術組織者的 命中率 (33.94%) 與成功率 (33.94%) 卻高於有進攻戰術組織者,可能原因礙於進攻時 間限制,或球員判讀當下防守狀態無須執行進攻戰術,便可直接進行攻擊而達到命中或 造成防守犯規的情形,以致無進攻戰術組織者的命中率與成功率略高於有進攻戰術組織 者。

三、國內外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在投籃次數、進球次數、命中率以及成功率之差異 從表 4 中的描述統計資料可瞭解,國外 NCAA 有進攻戰術組織的投籃次數百分比 55.49% (SD = ± 16.19)、無進攻戰術組織投籃次數百分比是 44.49% (SD = ± 16.18);有 進攻戰術組織的進球次數百分比是 18.08% (SD = ± 8.14)、無進攻戰術組織者是 13.18%

(SD = ± 3.87);有進攻戰術組織的平均命中率是 31.58% (SD = ± 10.19)、無進攻戰術組 織者是 32.43% (SD = ± 14.06);有進攻戰術組織的平均成功率是 38.72% (SD = ± 10.19)、

無進攻戰術組織的平均成功率是 38.33% (SD = ± 14.06)。

而 UBA 與 NCAA 在邊線球有、無進攻戰術組織的投籃次數、進球次數、命中率和 成功率的差異情形,採曼惠尼 U 檢定分析,研究結果得知在投籃次數中,有進攻戰術組 織者的 U 值 = 7.5,p>.05、無進攻戰術組織者 U 值 = 16.5,p>.05;進球次數有進攻 戰術組織者 U 值 = 14.5,p>.05、無進攻戰術組織者 U 值 = 17,p>.05;命中率有進 攻戰術組織者 U 值 = 18,p>.05、無進攻戰術組織者 U 值 = 10.5,p>.05;成功率有 進攻戰術組織者 U 值 = 17,p>.05、無進攻戰術組織者 U 值 = 14.5,p>.05,UBA 與 NCAA 無論在有、無進攻戰術組織情形下,所有四個變項皆無達到顯著水準,即國內外 的進攻型態在投籃次數百分比、進球次數百分比、命中率與成功率皆無差異存在。

- 30 -

四、國內外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之討論

在分析國內外發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在投籃次數、進球次數、命中率中,結果顯示 國內 UBA 僅有在有進攻戰術組織的投籃次數百分比高於 NCAA,其餘在無進攻戰術組 織的投籃次數百分比,以及在有、無進攻戰術組織的進球次數百分比、命中率與成功率,

UBA 皆低於 NCAA (資料如表 4),不過,國內 UBA 與國外 NCAA 則無差異存在。可能 因素之一,在於蒐集樣本數受限之故,抑或國內 UBA 教練在 2004 年國際籃球規則修正 後,意識到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能力的重要性,開始著重邊線球進攻戰術之組織,不過,

執行進攻戰術的效率如何,卻是有待商榷,從有進攻戰術組織中進球次數、命中率和成 功率,即能顯現 UBA 執行邊線球進戰術組織的情形。依此,導致數據資料 NCAA 有較 佳的趨勢。

- 31 -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內容將依照研究中所探究的問題,總結上述之結果與討論進行撰寫,內容分為 有:第一節、結論;第二節、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 籃球邊線球進攻得分方式在投籃次數和進球次數皆有差異存在,禁區二分的百分比 高於三分球及中距離二分;在命中率與成功率方面,禁區二分、中距離二分和三分 球則無差異。

二、 UBA 與 NCAA 邊線球進攻得分方式在投籃次數、命中率和成功率皆無差異;不過,

在進球次數的禁區二分有差異存在,UBA 進球次數百分比高於 NCAA,而中距離 二分和三分球則無差異。

三、 籃球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在投籃次數是有顯著差異,有進攻戰術組織者投籃次數百 分比高於無進攻戰術組織者;另外,在進球次數、命中率以及成功率方面,兩者皆 無明顯差異存在。

四、 UBA 與 NCAA 邊線球進攻戰術組織在投籃次數、進球次數、命中率以及成功率皆 無明顯差異存在。

第二節 建議

一、未來研究建議

(一) 研究中僅對發邊球(底線和邊線)的得分方式、有無執行進攻戰術組織來分析,未來 可深入細分底線球與邊線球的進攻得分方式,或有無執行進攻戰術組織。

(二) 研究觀察的對象以女籃為主,未來可建議加入性別變項。

(三) 由於研究中蒐集樣本數受限,日後增加蒐集國內外聯盟比賽的預賽、複賽、決賽等 各階段進行分析,或者以單一具有代表性的國際籃球錦標賽來探究。

(四) 在進攻型態方面,僅區別有無執行進攻戰術組織,未來可深入分析進攻型態為何?

- 32 -

二、實務建議

禁區得分一直是最佳得分方式,因此在競爭激烈的籃球場上,教練除了教導基本動 作、訓練體能,應透過科學量化的方式,並準確的評估各隊的優缺點、深入客觀的分析,

將各個球隊的球風與特性一一找出破解,找尋各隊的優缺點,加強訓練禁區可能碰撞的 情形,創造我隊有效取得勝利的機會,以提升國內籃球水準。

- 33 -

引用文獻

一、中文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2014)。2014 國際籃球規則。台北市:中華民國籃球協會技術委會。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2010)。201 國際籃球規則。台北市:中華民國籃球協會技術委會。

王文科、王智弘 (2008)。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 冷 (2001)。女子甲組籃球運動員的技術訓練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 學院,桃園縣

王貞懿 (2005)。HBL 高中女生甲組教練使用籃球團隊防守方式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俊明 (1995)。從統計觀點分析男子社會甲組籃球聯賽攻防技術。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 大專院校 84 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高雄縣,陸軍軍官學校。

朱聲漪 (1998)。實用籃球教材與戰法。台北市:台灣省體育會籃球協會編印。

江孟珍 (2001)。籃球運動員速度與敏捷性訓練法之探討。大專體育,52,102-107。

李素卿 (譯)(2003)。認知心理學 (原作者 Eysenck, M. W., & KeaneM. T.)。台北市:五南。

李雲光、江孟珍 (2002)。2001年東亞運籃球比賽攻守統計紀錄之分析。北體學報,10,

211-219。

李文田 (2005)。 2004年國際籃球規則修訂條文之精神及影響淺析。大專體育,79,

141-149。

東方介德、李雲光 (2004)。男子籃球比賽攻守技術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70,

143-148。

曾國棟、劉有德 (2010)。高中籃球聯賽攻守紀錄主成分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2(2), 43-50。

- 34 -

- 35 -

American Sport Education Program. (2001). Coaching youth basketball (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Bliss, D. (1998) Game management. In Instant Review Basketball Notebook, Champain, IL:

Sagamore Publishing Inc.

Carnesecca, L. (1985). Offence preparation against zone. S.E.P.K., Translation E.O.K

Cooper, J. M., & Siesentop, D. (1975). The theory amd Science of basketball. Lea and Febiger, Pliadelphia.

Franks, I. M., Elliott, M. and Johnson, R. (1985, Octtober). The effects of experience and attentional focus on the detection and location of performance difference differences in a gymnastic technique. Paper presented to the Canadian Society for Psychomotor learning and Sport Psychology, Montreal.

Frank, I.M., Miller, G. (1986). Eyewitness testimony in sport.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9, 38-45.

Frohman, D. (1993) Shooting to win. Scholastic Coach (p60), December 1993.

Gall, M. D., Gall, J. P., & Borg, W. R. (2003). Education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7th ed).

New York: Longman.

- 36 -

Garefis, A., Tsitskaris, K., Mexas, K., & Kyriakou, D. (2007).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fast breaks in two high level basketball championships. Journa of performances analysis in sport, 7, 9-17.

George, M., Evangelos, T.,Alexandros, K., & Athanasios, L.(2009). The inside game in World Basketball. Comparison between European and NBAtea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port, 9, 157-164.

Gundy, V. B. (1993) Out of bound for 3. Scholastic Coach (p53), November 1993.

Hughes, M. D., & Robertson, C. (1998). Using computerized notational analysis to create a template for elite squash and its subsequent use in designing hand notational systems for player development. In A. Lee, I. Maynard, M. Hughes, & Reilly, T. (Eds.), Science and racketsports Ⅱ(pp.227-240). London: E & FN Spon

.

Hong, Y., & Tong, Y. M.(2000). The Playing pattern of the world’s TopSingle Badminton Players in Competition– a Nota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tudies, 38, 185-200.

Karipidis, A., Fotinakis, P., Taxildaris, K. & Fatouros, J..(2001). Factors characterizing a successful performance in basketball, 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tudies,41, 385-397.

Kioumourtzoglou, E. (1994). Team offence: Principles of Training. Thessalonica: Salto Publication.

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06). Research in education: Evidence based inquiry (6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McGarry , Anderson, Wallace, Hughes, & Franks (2002). Sport competition as a dynamical self-organizing system.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0), 755-769.

Miller, G. (1989). Observational accuracy in sport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Canada.

O’Donoghue. (2006). The use of feedback videos in s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Sport, 3(1), 34-39.

- 37 -

Ortega, M., Palao, J. M., Gomez, M. A., & Lorenzo, A. (2007).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possessions in boy’s 16-and-under basketball team: differences between winning and losing team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04, 961-964.

Marcus, H. (1993). Basketball basics. Published by Contemporary Books, Inc, 1-75.

Pim R.L. (1994). Winning Basketball: Techniques and Drills for playing better basketball. Chicago: Contemporary Books .

Tavares, F., & Gomes, N. (2003). The offensive process in basketball-a study in high performance junior tea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Sport, 3(1), 34-39.

Wootten, Morgan. (1992). Coaching basketball successfully. Champaign, Illinois: Leisure Press.

Wiener, N. (1948). 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New York: Wiley.

Zeravitsa, P., & Pavlovic, L. (1990). Shooting in basketball, Thessalonika: SALTO Publications.

- 38 -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