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機械式停車空間調查

第三章 文獻回顧

第五節 國內機械式停車空間調查

所謂的機械式停車場泛指所有使用機械操作行為之裝置,作為停放或搬運機動 車輛達到放置車輛之停車設施者,均可通稱為機械式停車場。以下將就機械式停車空 間之分類進行探討:

圖 3-3 泡式噴頭與泡沫噴頭配置方式 (資料來源:本研究)

3-5-1 依構造型式之之分類

構造方式分類主要是根據裝置內置車板之主要運轉機構來區分,敘述如下:

(1)垂直循環式:垂直循環式是結合循環式及垂直式;亦即由多數之置車板以垂直 排列方式循環移動。其中可區分三種方式:一、車輛由裝置之最底層進入裝置 者稱為底層入庫式;二、由裝置中間部份進入裝置者稱為中間入庫式;三、由 裝置之最上層進入裝置者稱為上部入庫式。一般而言,此種裝置安裝於獨立的 停車塔內,或附設於大廈成為建築物之一部份。

(2)多層循環式:多層循環式是結合往復式及多層式及循環式;亦即由多數的置車 板以兩列、多層方式排列,在任意兩層間之兩端做置車板的升降移動,各層間 層或兩層以上排列循環移動。置車板是以一作水平循環移動。該型式又可區分 為二種方式:一、置車板在兩端部份以圓弧運動方式升降者稱為圓形循環式;

二、置車板在兩端部份以垂直方式升降者稱為箱型循環式。此一停車之方式一 種是直接將車輛開進置內之置車板,另一種是與設置在裝置底層或上層之小型 升降機等升降設備搭配使用。

(3)水平循環式:水平循環式是結合往復式及水平式及循環式;亦即由多數置車板 以平面兩列或兩列以上排列循環移動。其中區分兩類:一是置車板的移動型態 以圓弧狀移動者稱為圓形循環式;二是以直線運動方式移動者稱為箱型循環 式,該停車之方式一種是將車輛開進裝置內的置車板外,另一種情形是與設置 在最底層或最頂層之小型升降機等升降設備搭配使用。

(4)升降機式:升降機式是結合往復式及升降式;亦即由供停放車輛之車位和車輛 用升降機搭配而成。該停車型式又區分為三:一、在車輛的前後方設置車位者 稱為縱式;二、在車輛的左右方設置車位者稱為橫式;三、在電梯升降道的周 圍上設置車位者稱為旋轉式。

(5)升降滑動式:升降滑動式是結合往復式及升降式及平面式或橫移式;實際上,

此式與升降機式頗為類似,但升降機之置車板不只可以升降移動,也能往橫方 向移動。橫行移動大致可分為升降道本身水平的移動和只有車箱水平的移動二 種方式。汽車之收容方式有縱式和橫式二種,且應用於獨立的停車塔。

(6)平面往復式:平面往復式是結合往復式及平面式;亦即指以平面方式排列供停 車用之置車板,而由車板之往復移動來停車,該方式為由車板閒歇的往復移動 來進出庫,此時車板除兼具有車位之功能外,且為置車板在車位和出入口之間 往復移動來進出庫。此型式常與汽車升降機併用,多應用在大樓之地下室或頂 樓。

(7)多段式:多段式是結合往復式及升降式;此式是將車位分為二層或二層以上,

以簡易而有效的利用地板面積。此式可分成二段式及三段以上。而在結構方面,

有升降與升降橫移組合及升降與橫移組合兩種方式。

(8)簡易式:簡易式是將停車位分為二層或二層以上,藉著升降動作(無橫移動作)

完成停車動作。此式可分為斜置車板式、單置車板式、雙置車板式、多層置車 板式。

3-5-2 依操作方式分類

為了確保使用停車裝置的人員與車輛之安全,依停車裝置之操作方法必須附上 操作順序,而每個方式都有下列之特質:

(1)無人式:此方式是由停車裝置與搬移車輛的機械裝置組合而成的,所以人員不 進入停車裝置之內部。

(2)準無人式:人離開了停車裝置之後才驅動機械,停車裝置中很多採用這種方式。

此種方式因為汽車在進出庫時人員也進出裝置內,因此為確保人員的安全以及 防止其他人員在驅動時靠近,有必要設置安全裝置。

(3)同乘式:此式以汽車升降機為代表,因此人和車同乘在置車板內,除了各種安 全裝置應完備外,設計該項設備所使用的安全係數也較高。

第六節 汽車火災研究

Mangs與Keski-Rahkonen[21]做了三個全尺度的小客車燃燒實驗。這些車子都依 實際狀況配備機油、汽油、乘客艙材料。實驗是在室內進行,燃燒產物由集氣罩收集,

並由氧氣消耗法計算熱釋放率。點火的位置分別在乘客艙或引擎下方,火源是一個庚 烷油盤。實驗中記錄質量消耗率、熱釋放率、CO及CO2 產生率、煙氣產生率、汽車 上方及內部溫度隨時間的變化。

Mangs與Keski-Rahkonen[22]針對其小客車火災實驗提出一個簡單的物理模型來 描述小客車火災的行為。實驗的熱放率曲線利用一條Boltzmann曲線和三條Gaussian 曲線做疊加模擬。小客車火災由兩個火羽流(fireplume)來代表:一個從擋風玻璃的中 央竄出,另一個由後車窗中央竄出。煙氣溫度由Alpert’s計算最大天花板流溫度之方 程式計算並與實驗測量的溫度比較。計算與實驗結果還算符合。

Jensen與Santrock[23]此文主要討論汽車火災實驗設計原則。主要針對美國通用

(GeneralMotors)所要進行的一系列汽車碰撞與火災實驗。其中包括了箱形車、後輪 驅動小客車、前輪驅動小客車、和跑車。此文希望能建立標準的汽車火災測試方法。

點火方式包含汽油潑濺引火、電線著火、非汽油可燃液體於進氣歧管之點燃等。實驗 目的主要在發現火勢進入乘客艙的途徑以及最易著火的元件。文中列出火勢進入乘客 艙的路徑如下:1.在乘客艙週圍的電路、流體或機械孔道,通常由塑膠或橡膠環封住。

2.破裂的玻璃,其破裂來自於火災的熱度或因為撞擊。3.藉由金屬板的熱傳而導致乘 客艙內的可燃物被引燃。文中提及擋風玻璃通常會破裂但會保持在原來位置上,但其 他玻璃窗則會碎開掉落。

Santrock[24-26]針對一輛已做過撞擊測試的汽車做全尺度汽車火災實驗。其中 Santrock[24]針對跑車(1996Dodge Caravan Sport)做汽車全尺度火災實驗。車子被放在 一個大油盤上(7.6mx4.6m),然後在引擎室的下方潑灑機油、煞車油及各種汽車上之 流體。點火方式為塑膠片纏繞電熱絲,放置於電瓶旁。火焰由引擎室向乘客艙蔓延,

其主要途徑為經由擋風玻璃進入。而部分火焰則經由擋火牆之冷氣管線孔道進入乘客 艙。由擋風玻璃進入之火焰佔主要部分。火焰在進入乘客艙11 分鐘後被撲滅。

Santrock[25]針對一輛已做過撞擊測試的小型客貨車(1998 Ford Explorer)做汽車 全尺度火災實驗。車子被放在一個大油盤上(25ftx15ft),原來的油箱位置被一個汽油 供應系統代替,以模擬油箱破裂汽油漏出之情境。汽油供應系統持續將流量為 350cc/min的汽油流到車子底下。點火方式為丙烷火焰,在汽油開始流出後 28 秒點燃。

火焰傳入乘客艙,其主要途徑為經由左側座位之電線通路孔及排水孔。滅火系統在點 火後250 秒啟動。

Santrock[26]針對一輛已做過撞擊測試的小客車(1998HondaAccord)做汽車全尺 度火災實驗。其主要模擬情境為引擎室的起火狀況。點火方式採用手持的噴霧器來噴 灑動力轉向油,利用一個丙烷火焰點燃之後,噴向洗窗液容器之開口處,如此可點燃 洗窗液中的甲醇蒸汽。約4 分鐘後洗窗液容器被引燃。十多分鐘後火焰延燒到左前輪 和左前大燈。約20 分鐘火焰延燒到引擎室,再數分鐘後經由擋風玻璃及孔洞進入乘 客艙,實驗在27 分鐘撲滅結束。Santrock[24-26]三個實驗之主要記錄的數據為熱釋放 率(氧氣消耗法)、溫度分佈圖(紅外線測溫儀)、不同位置的溫度變化(熱電偶)、熱輻射

通量(熱輻射計)、乘客艙中各種有毒氣體濃度(GC)。

Ohlemiller與Shields[27]測試一般跑車(sports coupe)中可燃的汽車元件之燃燒特 性。點火方式是利用一個瓦斯燃燒器,測量之數據為熱釋放率及熱輻射通量。實驗目 的在評估汽車可燃元件的延燒特性,以便與全尺度汽車火災實驗做對照。在本實驗中 的汽車元件都是被另外安裝在一個部分汽車構架上來做燃燒測試,而不是在原來汽車 上的位置。所以各元件間的交互作用會跟它們在實際汽車上的交互作用不同,這一點 必須特別注意。實驗中發現所有的塑膠元件都會燃燒,只是有快有慢。每個汽車可燃 元件之燃燒特性不只受到所含塑膠與橡膠分量影響,其形狀、大小、與內部構造也會 對延燒特性有重大影響。

Liu等人[28]以實驗模擬停車空間的火災,實驗對象為Cherokee Jeep吉普車,實 驗目的在評估灑水系統對於汽車火災的滅火效果,實驗空間為 5.8m×4.8m×2.8m,汽 車油箱中含15L汽油約占油箱總量之百分之二十五,點火源是在駕駛座上潑灑 100mL 汽油。實驗中記錄了熱釋放率,溫度等數據,根據實驗觀察,灑水系統之水壓及設置 之位置是很重要的兩個參數,水壓太強或太弱皆不合適,而灑水頭設置位置必須要使 灑水能覆蓋所有的可燃物,另外實驗中亦觀察到灑水系統只能抑制火勢而無法將火撲 滅,其原因是汽車有太多遮蔽物會阻擋灑水,若灑水系統一停下來,復燃就會發生。

Hamins[29]評估了不同的汽車火災滅火系統的優劣,包括主動火災抑制系統、被 動防火系統、和防火材料應用等。評估的滅火系統包含噴霧滅火器、傳統乾粉滅火系 統、傳統水霧系統、傳統水基泡沫系統、以及引擎室的氣體產生器等複合系統。文中 認為液體的滅火材料結合界面活性劑,要比泡沫或乾粉表現更好,原因是它能流動並 覆蓋會著火的液體或固體燃料。因此可以避免複燃。文中亦提及引擎室的火災頻率會

Hamins[29]評估了不同的汽車火災滅火系統的優劣,包括主動火災抑制系統、被 動防火系統、和防火材料應用等。評估的滅火系統包含噴霧滅火器、傳統乾粉滅火系 統、傳統水霧系統、傳統水基泡沫系統、以及引擎室的氣體產生器等複合系統。文中 認為液體的滅火材料結合界面活性劑,要比泡沫或乾粉表現更好,原因是它能流動並 覆蓋會著火的液體或固體燃料。因此可以避免複燃。文中亦提及引擎室的火災頻率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