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認同」的影響是否與這些控制變項有所相關。其次,將「政經立場」做為自變項,

把「國家認同」當為依變項,觀察台灣民眾的「政經立場」對於自身的「國家認 同」是否有顯著的影響。最後本文採用二元勝算對數模型,將各個變數納入一併 處理,探討在控制其他變項的情況下自變項「政經立場」對依變項「國家認同」

的影響是否顯著,來釐清「政經立場」對「國家認同」是否有其實質影響力。

「人口學背景」的測量變數分為五種背景因素:

1.「年齡」以 15 歲為區間,超過 5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合併為同一變項,則 有「20-34 歲」、「35-49 歲」、「50 歲及以上」一共三種類別。

2.「教育程度」變項將「小學及以下」與「國初中」合併為「國中以下」,「專 科」與「大學及以上」合併為「大專以上」,因此「教育程度」分為三種 變項:「國中以下」、「高中職」與「大專以上」。

3.「部門利害」則參考陳陸輝、耿曙、涂萍蘭、黃冠博(2009)等的三分類 方式做為此變項處理依據,如下所示:

(1)「劣勢部門」(包括民營事業公司負責人(自營商人),沒有雇用人、

民營事業職員、買賣業務人員、服務餐旅人員(含攤販、個人服務、計 程車司機)、農林漁牧、民營事業勞工、失業者、家管並有做家庭代工、

家管並有幫忙家裡事業但未領薪水)

(2)「無關部門」(包括民代、政府行政主管、公營事業主管、政府部門研 究人員(科學家)、公立醫療單位醫事技術人員(醫師、藥師、護士、醫 療人員)、公立教育機構教師、法官、書記官、檢察官、司法官、宗教工 作者、公營事業工程師(機師)、政府單位與公營事業部門勞工、學生、

軍警調查局人員、已退休、家管並沒有做家庭代工)

(3)「優勢部門」(包括民營事業主管、民營事業公司負責人(自營商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雇用人、私人部門研究人員(科學家)、非公立醫療單位醫事技術人員

(醫師、藥師、護士、醫療人員)、私立教育機構教師、律師、藝術工作 者(演員、表演工作者、攝影師)、文字工作者(作家、記者、劇作家)、

民營事業工程師(機師)、職業運動專業人士、家管並幫忙家裡事業且有 領薪水)

4.「居住地區」分為四類,「北台灣地區」(合併台北縣市、基隆市、桃園縣、

新竹縣市),「中台灣地區」(台中縣市、南投縣、彰化縣),「南台灣地區」

(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屏東縣、澎湖縣),「東台 灣地區」(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等四個地區劃分。

5.「省籍」將「本省客家」、「本省閩南」合併為「本省籍」,因此有「本省 籍」與「大陸各省市」兩種省籍區分。

「心理因素」的測量變數則有以下兩類:

6.「政黨傾向」分為如下三類,「泛藍民眾」(合併國民黨、新黨、親民黨),

「無政黨認同」(合併都不偏、看情形),「泛綠民眾」(合併民進黨、台 聯)。

7.「身分認同」如同問卷陳述方式分為以下三類,「台灣人」、「都是」、「中 國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研究假設

關於本文研究問題意識在於:「台灣民眾的背景條件、心理因素與兩岸經貿 政策立場對自我的國家認知是否有所影響?」。因此根據研究架構以及上述核心 論述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一:年紀愈年輕的受訪者國家認同愈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分,年紀愈年長 的受訪者愈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年紀較輕的受訪者沒有經歷過以前國共內戰的歷史情仇,而且接觸到的大陸 已經比以往較為開放,資訊彼此流通快速容易來往,國家認同可能便會傾向兩岸 都是中國一部份。老年人對國共內戰的記憶感受較為深刻,早期國民黨政府也一 直鼓吹「漢賊不兩立」,與對岸保持長時間的敵對狀態,於是年紀年長的受訪者 對兩岸關係可能採取較為保守的態度,國家認同便會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假設二:教育程度愈低的受訪者國家認同愈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教育程度愈 高的受訪者愈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分。

學歷為「國中以下」的受訪者可能因只接受基本義務教育,對大陸認知有限,

對國家認同會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學歷程度如「大專以上」接觸到較為多元 的學習管道,對開放台灣與大陸接觸可能較為積極,對國家認同會傾向兩岸都是 中國一部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假設三:在部門利害中,劣勢部門愈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優勢部門愈傾向兩 岸都是中國一部分。

「劣勢部門」可能考慮到本身的工作機會受到大陸方面的衝擊而減少,因此 不願意台灣和大陸產生連結,對國家認同會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優勢部門」

與其他部門相比,工作條件較為優渥且穩定,不會因為與大陸來往而影響,或是 與大陸來往還可以增加工作機會,對國家認同便會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份。

假設四:在居住地區中,北台灣地區愈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分,南台灣地區愈 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北台灣地區」以第三產業服務性質與高科技產業居多,可能會較願意與大 陸來往,對國家認同便會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份。「南台灣地區」以傳統產業、

製造業居多,但大陸也是以世界工廠聞名,因此較不願意和大陸有所接觸,對國 家認同會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假設五:在省籍因素中,本省籍愈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大陸各省市愈傾向兩 岸都是中國一部分。

「本省籍」受訪者對於大陸的情感連結可能較低,所以對於和大陸來往的態 度傾向於反對態度,對國家認同會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父親省籍為「大陸各 省市」的受訪者可能受到先天環境的影響,對大陸的情感度較高,使得受訪者對 台灣與大陸的來往抱持著正面積極的態度,對國家認同便會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 部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假設六:在政黨傾向中,泛藍民眾愈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分,泛綠民眾愈傾向 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泛藍民眾」比較認同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贊成和大陸有更緊密來往,對國 家認同便會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份。「泛綠民眾」比較認同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認為台灣和大陸各自一邊,雙方不要有過多接觸交集,對國家認同會傾向台灣是 個獨立國家。

假設七:在身分認同中,台灣人愈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中國人愈傾向兩岸都 是中國一部分。

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受訪者,可能對大陸的政策態度傾向保守,認為兩 岸各自一邊,對國家認同會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受 訪者基於本身的身分認同,會希望台灣和大陸有更緊密的關係,對國家認同便會 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份。

假設八:在與大陸加強經濟來往的面向中,「同意」的受訪者國家認同愈傾向兩 岸都是中國一部分,「不同意」的受訪者愈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在經濟立場中同意和大陸加強來往的受訪者,經濟態度支持雙方緊密來往,

則可能因為多和大陸接觸後,國家認同可能便會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份。不同 意的受訪者反對雙方建立互動管道,經濟層面採取疏離的態度,國家認同便會傾 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假設九:在與大陸加強政治來往的面向中,「同意」的受訪者國家認同愈傾向兩 岸都是中國一部分,「不同意」的受訪者愈傾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在政治立場中同意和大陸加強來往的受訪者,政治態度支持雙方緊密來往,

則可能因為多和大陸接觸後,國家認同可能便會傾向兩岸都是中國一部份。不同 意的受訪者反對雙方建立互動管道,政治層面採取疏離的態度,國家認同便會傾 向台灣是個獨立國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