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楚河與漢界:台灣民眾的兩岸政治經濟態度對國家認同影響之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楚河與漢界:台灣民眾的兩岸政治經濟態度對國家認同影響之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陸輝博士. 政 治 大. 立楚河與漢界:. ‧ 國. 學. 台灣民眾的兩岸政治經濟. ‧. 態度對國家認同影響之分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陳正偉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2) 目次 表次 ............................................................................................................ I  圖次 .......................................................................................................... II  第一章 緒論 ....................................................................................... - 1 -  (一) 研究動機 ......................................................................................................- 3 -  (二) 研究問題意識與目的 ..................................................................................- 6 -  (三) 章節安排 ......................................................................................................- 8 - . 第二章 (一) (二) (三) (四). 台灣民眾人口學背景與國家認同之理論文獻 ........................................- 12 -  台灣民眾心理因素與國家認同之理論文獻 ............................................- 15 -  兩岸關係的理論文獻回顧 ........................................................................- 18 -  整合理論 ....................................................................................................- 26 - . 政 治 大 研究資料 ....................................................................................................- 34 -  立 研究架構 ....................................................................................................- 35 - . 第三章 (一). 文獻回顧 ............................................................................... - 9 - . 研究方法 ............................................................................. - 34 - . ‧ 國. 第四章. 學. (二) (三) 研究假設 ....................................................................................................- 40 - . 資料分析 ............................................................................. - 44 - . 結論 ..................................................................................... - 58 - . y. Nat. 第五章. ‧. (一) 控制變項與自變項之資料分析結果 ........................................................- 46 -  (二) 控制變項、自變項對依變項之資料分析結果 ........................................- 51 - . er. io. sit. (一) 主要研究發現 ............................................................................................- 58 -  (二) 研究限制與展望 ........................................................................................- 60 - . n. 參考書目 ............................................................................................. - 63 -  al v i C h............................................................. 附錄一 模型變項處理方式 - 70 -  Un. engchi.

(3) 表次 表 3-1 台灣民眾兩岸政治經濟的差異態度..................................... - 36 -  表 4-1 台灣民眾對加強與大陸經貿關係的看法 ............................ - 44 -  表 4-2 台灣民眾對加強與大陸政治關係的看法 ............................ - 45 -  表 4-3 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分布..................................................... - 45 -  表 4-4 人口學背景、心理因素與政經立場交叉列表 .................... - 47 -  表 4-5 政經立場、人口學背景、心理因素與國家認同交叉列表 - 52 -  表 4-6 政經立場、人口學背景與心理因素對國家認同之二元勝算對數 模型 ..................................................................................................... - 54 -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Un. v.

(4) 圖次 圖 1 研究架構圖 ............................................................................ - 37 -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Un. v.

(5) 中文摘要. 本文試圖找出台灣民眾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中,如何看待雙方「政治」與「經 濟」的互動,台灣民眾的背景條件、政黨傾向以及身分認同等對兩岸的「政治」 與「經濟」態度又可能有哪些影響;而本文研究問題意識在於觀察台灣民眾的人 口學背景這些事實條件、內在的心理因素與政治經濟態度對自我國家認同有無影 響,以期有助於釐清兩岸複雜的交往脈絡,並期望本文所呈現的研究結果,能在 當前兩岸關係如此曲折的道路上有「截彎取直」之效,換言之,透過本文研究發. 政 治 大. 現或許能將複雜的兩岸來往脈絡加以簡化,找出哪些是影響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 立. 主要因素。. ‧ 國. 學. 因此,本研究的內容將分為五個章節。在本文的章節安排中,在本章先敘明. ‧. 研究動機、研究問題意識與目的後,第二章為文獻回顧,首先,對於何謂「認同」. sit. y. Nat. 做出解釋以及「國家認同」的產生,接著對可能影響國家認同的因素進行理論的. n. al. er. io. 整理與爬梳,以及回顧兩岸關係發展至今的一些理論文獻,而主要理論基礎則是. i Un. v. 整合理論,再依序陳述整合理論中的「功能主義」 、 「新功能主義」與「聯邦主義」. Ch. engchi. 三種派別。第三章則將前兩章的研究問題意識以及兩岸關係文獻、整合理論等基 礎形成一個整合性的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並建立起變項建構與測量。第四章進 行資料的量化分析驗證研究假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資料分析,並說明本 文研究發現。第五章整理歸納出本文的研究發現與結論,以及提出研究限制檢討 改進,提出未來可能繼續研究探討的方向以供參考。. 關鍵詞:兩岸關係、台灣民意、政經立場、國家認同. -1-.

(6) 第一章 緒論 二十一世紀的現今,科技快速發展的結果,讓全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人與 人之間的距離變成「天涯若比鄰」般地容易來往。在經濟快速發展之後,全球的 金融體系已經是緊密結合,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郭秋榮(2009)的研究 中指出單一國家的金融危機可能會殃及全球:1997 年 7 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 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立刻下降了 17 %,導致泰國本 身的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後來更. 政 治 大 行陸續爆發財務危機,信貸緊縮加劇,造成全球股價大跌。受歐美金融風暴的衝 立 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2008 年 9 月美國雷曼兄弟證券公司破產後,歐美多家銀. ‧ 國. 學. 擊,新興市場亦遭到波及,冰島、阿根廷、烏克蘭、匈牙利、南韓、巴西及俄羅 斯等國股匯市均呈現重挫。. ‧ sit. y. Nat. 而在全球化的浪潮底下,政府的財政汲取能力弱化使得國家對經濟的管制能. n. al. er. io. 力已明顯降低,但國家間的經濟互賴程度卻是日益增強;企業家抱持著「商人無. i Un. v. 祖國」的思維,在市場利益的誘因影響之下,企業對於追求本身利益和國家對於. Ch. engchi. 考量安全因素就可能產生差異,甚至形成矛盾,對照兩岸目前的狀況來看,更是 明顯不過。全世界的投資資金大量湧入中國廣大市場時,台灣廠商自然很難抵抗 如此巨大的經濟誘因,因此開始登陸設廠投資的台商越來越多;但是,企業追求 利益與政府考慮國家安全的困境一直是台灣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在經濟體系如此交纏錯節下,政治面卻似乎和經濟體系的情況不同,南、北 兩韓仍然是處於情勢緊張的區域,敵我雙方間壁壘分明,中東地區、南亞更是常 有自殺炸彈的事件發生,造成許多無辜民眾的生命財產損失。於是,筆者便有問 題因此而來,為何隨著全世界經濟日益緊密、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政治面卻是. -2-.

(7) 原地踏步甚至向後退的情形產生?目光轉移到台灣與大陸之間,十九世紀末到現 今已經過了百餘年,期間分分合合聚少離多,到了此時,兩岸之間「政冷經熱」 、 「民間高漲熱絡、政府小心謹慎」也成為雙方習以為常的來往模式。. 根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的估計,2008 年台灣對大陸出口 739.82 億美元,進 口 314.16 億美元,總計達 1,053.98 億美元;對日本出口 175.63 億美元,進口 465.25 億美元,總計達 640.87 億美元;對美國出口 307.96 億美元,進口 263.31 億美元, 總計達 571.27 億美元,明顯看出台灣的貿易順差來源多半都來自大陸。1991 年 到 2008 年台灣對外投資最多的仍舊是大陸地區,件數有 37,181 件,金額已達 755.6. 治 政 億美金,比重則為 57.13%,另外,台灣對大陸加上香港的貿易依存度也已超過四 大 立 成。從 1987 年台灣開放赴大陸探親後,到 2008 年為止,赴大陸旅遊探親總計有 ‧ 國. 學. 51,424,042 個人次。1以上這些資料數字在在說明兩岸在經貿以及人員往來間的交. ‧. 流日益頻繁,台灣海峽所劃分出的界線似乎也越來越模糊。但兩岸間頻繁的經貿. sit. y. Nat. 互動對雙方的政治整合是否可能成為助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勢必要回到台灣民. io. n. al. er. 眾對兩岸交流的態度中尋找可能的蛛絲馬跡。. (一) 研究動機. Ch. engchi. i Un. v. 張蘊岭(2000)認為歐洲在經歷法、西、俄、英、荷、義、葡、德等強權國 家的海外殖民與帝國主義的激烈競爭,也慘遭兩次世界大戰的摧毀後,喪失世界 領導者的角色,戰後開始走向由單一民族國家發展成超國家組織的道路上。歐洲 整合的經驗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陸國家就開始積極推動「單一歐洲」 (the Single Europe),先後組成的超國家組織包括:1951年德國、法國、義大利、比 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六國簽訂「歐洲煤鋼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9,《兩岸經濟統計月報》,陸委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01279412068.pdf。 檢索日期:2010 年 2 月 10 日。 -3-.

(8) Community)引導成員國進行選擇性的經濟合作;1957年六國再度共同簽訂「羅 馬條約」 (Treaty of Rome) ,成立「歐洲原子能原共同體」 (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和「歐洲經濟共同體」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EEC宗旨 在於建立歐洲共同市場以促進貿易自由往來,並調和內部各國的經濟政策;1992 年的馬斯垂克條約(Treaty of Masstricht)修改了ECSC、EAEC、EEC等條約內 容正式實行單一市場,並將EEC改稱為「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 加速推動歐洲的政治經濟、貨幣政策及軍事外交等的整合腳步,並於1993年11 月正式成立「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如此可以看出歐盟的區域整合是傾 向單一的架構設計。歐盟成立後,立刻積極建立「經濟暨貨幣聯盟」(Economic. 治 政 and Monetary Union),終於在2002年起正式在歐盟國家內發行與流通單一貨幣 大 立 「歐元」(Euro)。 ‧ 國. 學 ‧. 陳勁(1999)同樣認為戰後歐洲快速經濟整合的動機之一,就是要解決幾百. sit. y. Nat. 年以來歐陸兩個強權國家,法國與德國的敵對關係,也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立. io. er. 即產生東西兩大陣營(共產對非共產)的對立情況,讓各國加快了整合腳步,歐 盟因此在短時間內不斷地深化與廣化。經濟面向有「北美」、「歐洲」和「亞太」. al. n. iv n C 三大區塊,但在政治層面只有「歐洲」擁有超國家機構即為歐盟,其主要部門為 hengchi U 歐洲議會、歐盟部長理事會以及歐盟執行委員會,並設有許多輔助單位。. 對照台灣和大陸的歷史發展,從 1895 年甲午戰爭後,日本殖民台灣長達 50 年,直到 1945 年台灣光復,才回歸「祖國」的懷抱;1949 年後國民黨政府撤退 來台,兩岸再次陷入分裂。將近 120 年的時間,兩岸只有短短的 4 年同時有其「中 央政府」的存在,即使是 1949 年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軍民也已在台灣定居超 過 60 年,再次形成兩岸長期的分裂分治局面。. -4-.

(9) 台灣從 1987 年宣布解除戒嚴後,到現今已有二十餘年,這段期間台灣從一 黨獨大的威權體制,逐步轉型為民主政體。台灣做為一個自由開放的民主政治體 制,在與大陸對峙的關係上,應該比較接近南北韓關係中的南韓,或是尚未合併 之前東西德中的西德。在南北韓與東西德的例子來看,比較積極主張開放以及統 一合併的是南韓與西德,也是屬於民主政體和自由經濟的一方。但是台灣和大陸 卻是剛好顛倒過來,大陸官方極力主張兩岸應該統一及要求開放,反而台灣官方 一直處於被動,甚至可以說刻意忽視。雖然台灣在體制上理應屬於開放型,但因 為相對於大陸在國家能力以及國際地位上的弱勢,才使台灣官方一直不願觸碰政 治敏感問題(如三不政策: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換句話說,台灣的民主. 治 政 政治和經濟發展是具有開放性質的特性,但是大陸的國家能力和國際地位又遠勝 大 立 於台灣,這種落差感讓台灣政府擔心要是完全開放交流會讓失去比得到的更多, ‧ 國. 學. 這就造成了台灣這種「官方冷、民間熱」的獨特矛盾。. ‧. sit. y. Nat. 在政治層面,大陸重新說明「一個中國」原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 io. er. 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時報,2000年9月 11日,A2版) 。但是大陸始終不願意放棄武力犯台,把武力統一當作是最後的手. al. n. iv n C 段。而自1987年開放探親以來,兩岸關係從原本的軍事對立及法統爭論迅速轉變 hengchi U 成民間交流頻繁與經濟往來密切,但兩岸政治上的對立卻不見得隨著經貿、民. 間、文化的交流日漸頻繁而也跟著日益和緩,於是造成現今兩岸政治冷但經濟熱 的情況,導致兩岸關係從單純的對立,變成現在複雜的情況。兩岸關係具有相當 錯綜複雜的特性,因為它不僅有歷史遺留的問題與情結,也有現實所帶來的衝突 與糾葛。加上目前兩岸關係形成的歷史因素與現實政治,在過去與現今的國際社 會上也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完全比擬與對照的例子。. 在經濟層面上,大陸已於2010年與東協形成自由貿易區後雙方的大部份商品 享有免關稅優惠,之前與香港簽定更緊密關係的經濟夥伴安排(Closer Economic -5-.

(10) Partnership Arrangement),與日本、南韓尋求成為自由貿易伙伴等經濟合作,自 然使大陸對亞太的區域安定與經濟發展自然會更加重視。台灣想與大陸簽訂的經 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也在台灣內部引 起不小的爭論,但無論如何台灣已無法脫離大陸的經濟圈之外。大陸在兩岸關係 上對台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是一致的,但台灣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卻是彼此 衝突的。以歐盟的例子對照兩岸的政治面與經濟面截然不同的表現,也引導出本 文的研究動機是想更進一步探討當兩岸政治與經濟腳步不一致時,對台灣民眾的 自我國家認同有無影響。. 學. ‧ 國. (二). 政 治 大 研究問題意識與目的 立 兩岸關係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議題,涉及層面相當廣泛,包括兩岸的國家前. ‧. 途、政權正當性、國際現實和人民的價值選擇。因此對於兩岸關係的未來,不同. n. al. 2009)。台灣和大陸的語言相. er. io. 每個人各自擁有的政治認知而有所差異(張亞中. sit. y. Nat. 的人有不同的選擇,而如何看待兩岸目前的狀況或是以什麼角度思考,也往往因. i Un. v. 通、文化同源,台灣的居民多半是早期從大陸東南沿海省份遷徙而來,經過時間. Ch. engchi. 的累積後形成在地情感,導致台灣內部國家認同的差異是造成台灣民眾政治態度 分歧重要且顯著的問題之一。其中又牽涉到台灣的歷史問題,從清朝末年甲午戰 爭割讓台灣後,台灣經歷日本殖民政府、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歷史情結遺留到現 今,導致兩岸關係有著許多困境與難題。也由於雙方長時間的對峙狀態,讓兩岸 的政府與人民容易陷入零和賽局的迷思中;當台灣利益受損時大陸視為區區小島 卻不接受統一就理該受罰,大陸有損失時台灣則認為得利,相反的對台灣有利也 會讓大陸感受到損害,對大陸有利便是台灣的損失與不利。當國民黨政府在1950、 1960年代有意識的將對岸塑造為「敵人」,喊著反攻大陸的口號,但隨著時間推 移國民黨在台灣站穩腳步也建立民主政體,大陸也已改革開放三十年,這段時間. -6-.

(11) 雙方反而從針鋒相對的態度轉換成來往頻繁且密切。不禁使人感到疑惑,如果台 灣仍認為對岸是具有敵意的國家,似乎保持距離才是合理的態度,可如今密切的 來往又是事實,從之前的敵對狀態到現在的密切來往,如此劇烈的轉變是否會影 響到台灣民眾對自我的國家認同。. 把目光轉移對「中國」的定義為何時,黃光國(2005)認為現代台灣的「中 國」概念分為「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與「政治認同」 (political identity) 兩個部份,而且前者遠比後者重要,因為「文化認同」具有抽象性、理想性與長 期性,與「政治認同」的具體性、現實性與短期性夠成鮮明的對比,而且「文化. 治 政 認同」也比「政治認同」更為悠久且重要。兩者既是抽象的概念,又涉及具體的 大 立 現實生活,既聯合又鬥爭,兩者間有其相互滲透性,又有其緊張性。從「文化認 ‧ 國. 學. 同」來看,當明清兩朝大量閩粵人移居台灣時,帶來的確實是和大陸同樣的語言、. ‧. 文化、生活習慣等,只是隨著時間的潛移默化與島嶼環境,台灣漸漸形成和大陸. er. io. sit. y. Nat. 有所區隔的「在地文化」。. 黃偉峰(2001)則將兩岸目前主權的僵持在於雙方對於「法定主權」 (de jure. al. n. iv n C sovereignty)和「事實主權」(dehfacto sovereignty)認知的差異,大陸在對台灣 engchi U. 沒有事實主權的情況下想將台灣置於其「法定」主權的框架下,反觀台灣則擁有 事實主權卻得不到國際承認其「法定」主權。於此,本文試圖找出台灣民眾在兩 岸關係的發展中,如何看待雙方「政治」與「經濟」的互動,台灣民眾的背景條 件、政黨傾向以及身分認同等對兩岸的「政治」與「經濟」態度又可能有哪些影 響;而本文研究問題意識在於觀察台灣民眾的人口學背景這些事實條件、內在的 心理因素與政治經濟態度對自我國家認同有無影響,以期有助於釐清兩岸複雜的 交往脈絡,並期望本文所呈現的研究結果,能在當前兩岸關係如此曲折的道路上 有「截彎取直」之效,換言之,透過本文研究發現或許能將複雜的兩岸來往脈絡. -7-.

(12) 加以簡化,找出哪些是影響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主要因素。. (三) 章節安排. 本文透過陳陸輝所主持的「臺灣民眾政治支持的研究:概念、測量與應用」 電話訪問調查中所獲取的台灣民眾對兩岸交流態度,藉此分析影響台灣民眾國家 認同的可能因素為何。在研究設計中將影響台灣民眾國家認同區分為兩種可能來 源,第一, 「人口學背景」包含「年齡」 、 「教育程度」 、 「部門利害」 、 「居住地區」. 政 治 大 「心理因素」包含「政黨傾向」和「身分認同」等受訪民眾所擁有的政治態度面 立. 和「省籍」這幾種屬於受訪民眾本身固有的背景條件,不容易有所改變;第二,. ‧ 國. 學. 向,這兩種因素各有其中間模糊地帶,也並非形成之後就亙古不變,相較於「人 口學背景」它是較可能產生變化的影響因素。. ‧ sit. y. Nat. 本研究的內容將分為五個章節。在本文的章節安排中,在本章先敘明研究動. n. al. er. io. 機、研究問題意識與目的後,第二章為文獻回顧,首先,對於何謂「認同」做出. i Un. v. 解釋以及「國家認同」的產生,接著對可能影響國家認同的因素進行理論的整理. Ch. engchi. 與爬梳,以及回顧兩岸關係發展至今的一些理論文獻,而主要理論基礎則是整合 理論,再依序陳述整合理論中的「功能主義」 、 「新功能主義」與「聯邦主義」三 種派別。第三章則將前兩章的研究問題意識以及兩岸關係文獻、整合理論等基礎 形成一個整合性的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並建立起變項建構與測量。第四章進行 資料的量化分析驗證研究假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資料分析,並說明本文 研究發現。第五章整理歸納出本文的研究發現與結論,以及提出研究限制檢討改 進,提出未來可能繼續研究探討的方向以供參考。. -8-.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人類是種群居動物,在團體生活中不免與他人產生互動後而發生「關係」, 就可能會把自己與所屬的團體產生連結而有「認同感」的出現。「認同」指的是 將自己視為某一「團體」(group)的一份子,如「族群認同」、「政黨認同」等, 這些有關認同的社會現象,是以具有某種相同特徵的團體(性別、族群、階級、 政黨等)為對象,將自己視為該團體中的一份子,並且認為自己與所屬的團體是 唇齒相依、利害與共(王甫昌. 2003;吳乃德. 2005)。因此,每一個人活在這. 政 治 大. 個社會中便需要「認同」的存在,才能夠使單一個體與整體社會形成連結。. 立. ‧ 國. 學. 同樣的,石之瑜(1995)指出人之所以對一個或多個群體產生認同感,基本 上是出於一種安全感與一體感的心理需要。人的成長過程,常常是在學習著如何. ‧. 獨立地對自身行為負責任,從而就造成心理上的孤寂感,表現在某個短期的、具. sit. y. Nat. 體的事件或議題上時,便成為群眾運動得以發生的內在動因;表現在長期的、情. n. al. er. io. 感的傾向上時,便會成為對集體認同的依附。每一個認同的發生,伴隨著必然的. i Un. v. 心理壓力,首先要將自己與不屬於同一種認同的他人加以區隔,於是構成一種區. Ch. engchi. 別習慣,在遇到任何一個人的時候,得先識別來人是否和自己同為此集體的一份 子。不屬於自己群體的人也必須要存在,否則就失去了可以藉以區分自己群體的 對象了。所以,人們在認知上出現了矛盾的傾向,即為必須不斷地搜尋一些不屬 於自己群體的人,才能確認自己的確屬於某個群體。在兩分的世界裡,外在集團 的人通常看來具有威脅感。但問題往往在於「我」是如何決定其他對象的屬性, 於是歷史的因素常常就決定了人們會用經濟的、政治的、民族的或是宗教的標 準,來判斷誰屬於哪一個集體認同。. -9-.

(14) 因此,本文認為「認同」雖然是相當複雜的情緒、態度與感受,但其實是每 一個人都不可缺少的東西,雖然「認同」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感 受到它的確存在於生活週遭。換言之,在人與人之間的來往過程,接觸頻繁之後 慢慢形成集體意識,進而產生你群、我群與他群的差別,於是你、我與他分屬不 同的群體,彼此之間有所差異。如此一來,當現實環境裡彼此的「國籍」並不相 同時,認為「這是你的國家而不是我的國家」 ,感受到有所區別後,人們的「國 家認同」可能就因而產生了。. 而何謂國家認同?在討論國家認同前可以先將國家認同分為前半、後半兩個. 治 政 部分: 「國家」與「認同」 。江宜樺(1998, 7-8)認為「國家」廣義而言,通常指 大 立 的是擁有治權獨立的政治共同體,如果將定義範圍縮小一點,「國家」所指的則 ‧ 國. 學. 是近代出現的「民族國家」。同樣,江宜樺定義「認同」有三種不同的意涵,第. ‧. 一是「同一、等同」,第二是「確認、歸屬」,最後則是「贊同、同意」。從這三. y. sit. io. er. 家做成連結。. Nat. 種認同的分類方法來看,基本上都含有「休戚與共」的意涵,將自身的命運與國. al. n. iv n C 對於「國家認同」的英文單字 identity,江宜樺也做出詳細的區分, h enational ngchi U. 他認為英文的 nation 雖可指涉一切擁有治權獨立的政治共同體,如希臘的「城. 邦」、羅馬「帝國」、近代「民族國家」、東方「專制王朝」以及非洲的「部落」 等,這種廣義的「國家」相當於英文的「政治實體」(body politic)、 「政治共同 體」 (political community)或「政治體」 (polity) ,也可以指涉近代才出現的「民 族國家」(nation state) ,江宜樺在討論「國家認同」問題時,將「國家」限定為 廣義的國家,也就是「政治共同體」 。從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國家認同的「國 家」指的是「民族」與「國家」,國家認同既是對民族的認同也同時是對國家的 認同,前者是種自我意識的、團體生活的認同,後者是種對特定對象的政治實體 認同感受。所以,民族國家的意涵在於:一個認為我們是屬於相同「民族」的群 - 10 -.

(15) 體,想要獲得政治權力,在政治上籌組一個能夠獨立自主的「國家」。. 吳乃德(1996)指出許多地區發生的國家認同與民族主義的衝突,引起學者 對這兩者發展關係的注意。而台灣的民族主義運動和中國的民族認同之間的衝 突,正是近年來台灣政治顯著的議題之一,同時他也認為近代的國家認同主要是 以對族群歷史和文化的感情認同,必然和不同群體畫出界限。因此,吳乃德認為 國家認同的歧異是當代台灣最重要、最顯著的政治分歧,這與本文的研究動機也 是不謀而合。. 治 政 游盈隆(1996)也認為國家認同是近代組成民族國家與能否長治久安的一項 大 立 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作為一種「政治性的集體認同」,國家認同涉及的是一種 ‧ 國. 學. 心理狀態,其研究結果發現族群認同是解釋台灣選民政治態度與行為的重要變. ‧. 數,因而支持了一項古典的理論觀點:「人們因歸屬於不同群體而有助於組織其. sit. y. Nat. 政治思維」。徐火炎(1996)的研究指出台灣社會的國家認同分歧已逐漸浮現,. io. er. 相對於「中國認同」的人數遞減,「台灣認同」的比例呈現遞增趨勢;第二,就 個人背景與人口學的變項而言,民眾的國家認同主要取決於省籍的差異,本省籍. al. n. iv n C 傾向台灣認同而外省籍傾向中國認同;第三,國家認同與政黨認同這兩個心理變 hengchi U. 項,對決定台灣選民的黨派投票抉擇而言,具有跨越不同時間與選舉的一致性顯 著效果。這三位學者同期的研究不約而同指出:「心理認同」的取向在台灣民眾 的政治行為中已經是一項重要的影響因素,因為它的確默默地發揮效果。. 吳乃德(2005)在〈麵包與愛情〉一文中試圖解釋不論現實上和理論上都相 當重要的問題:來自中國的經濟利益引誘,對新興的台灣民族認同造成何種影 響?「中國經濟因素」和「台灣文化族群認同」這兩個相反方向的力量,前者代 表麵包,後者則為愛情各發揮何種影響力?在該文的研究時間點上,他發現愛情 的力量似乎強過麵包的影響,也就是族群認同的感情連結與經濟引誘的轉變趨力 - 11 -.

(16) 兩者相比時,前者更加穩固不變。簡言之,人們感性思考的影響力是大於理性思 考,這似乎解答到本文的研究問題意識但又不是那麼完整,仍需有系統地分析研 究資料小心求證出答案。. 在徐永明、范雲(2001)的研究指出,不論是政黨認同、身分認同或是國家 認同,認同的形成是對政治世界不確定性的預期與評估,不穩定性愈高的環境就 愈需要政治認同的指引與歸屬。所以人類雖然是群居社會,但又因為各種因素影 響,會使單一個體達成共識而漸漸形成集體認同。對照國家認同時,便可以得知 國家認同是國家內部所有成員對本國人民、固定領土、政府組織與實質主權的基. 治 政 本信念,形成一種整體性的意志。接著將就各個變項如何影響政治態度的理論文 大 立 獻進行整理與爬梳以及說明各個變項的重要性,並且同時回顧既有的兩岸關係理 ‧ 國. 學. 論文獻以及整合理論的三種派別。. ‧. n. al. er. io. sit. y. Nat. (一) 台灣民眾人口學背景與國家認同之理論文獻. i Un. v. 年齡是統計每個人生命歷程最簡單的計算方法,當我們以年齡作為解釋一個. Ch. engchi. 人的心理變化或是行為態度時,表示我們會因為年輕或是年長而對各式各樣問題 的處理模式也會有所差異,並對本身所關心的週遭環境或公共事務,所持有的立 場態度也可能不盡相同。年齡既是時間序列的表示,同時也隱含你我是類似的一 群人,因為彼此經歷過相同歷史事件和擁有類似的生活環境,換言之年齡不僅是 有生物學的概念也具有社會學的意涵。劉義周(1994)認為「政治世代」則是指 涉出生在差不多同一時期的人,有共同的社經環境,因而傾向相近的政治態度。 同一個政治世代的人群具有一定類似的政治傾向,而這是混合了個人成長的生命 週期現象(譬如都會經歷嬰兒、教育、成家、立業、養兒、退休、老化等人生過 程),以及某個時期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譬如有人親身經歷八年抗戰、有人目. - 12 -.

(17) 睹二二八事件、有人跟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等)的經驗所形成。簡言之,透過政 治世代的劃分,有助於研究者瞭解並且解釋民眾彼此間政治行為和政治態度的差 異。陳陸輝(2000)是以台灣的重大政治與社會事件發生時期將選民切割成三個 政治世代,第一代是出生於1943年之前,第二代出生於1943到1960年間,第三代 是出生在1960年之後。他選擇1943年與1960年做為切割點的因素,是因為出生在 1943年的受訪者大多接受國民黨的國小教育,而出生在1960的這一群成年期剛好 經歷選罷法通過以及黨外運動挑戰國民黨的威權統治時期。由此可知,以年齡作 為研究分析的基本變項是相當重要的。. 治 政 張茂桂、吳忻怡(1997)的研究指出國家藉由興辦國民教育並法律明定所有 大 立 人民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教育課程與教育內容,如此不但構成 ‧ 國. 學. 人民的知識水平基礎,同時灌輸了人民重要的社會共識與基本意識型態。研究者. ‧. 也認為學校教育可以提供每個人有更多學習管道來獲取知識與技能,也有更多機. sit. y. Nat. 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看法。以完成大學學歷來計算,必須花十六年的時間在學校. io. er. 度過,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潛移默化,自然會使這個國家的人民在接受完教育後會 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識,所以本文以教育程度做為分析的基本變項也是相當重要。. n. al. Ch. engchi. i Un. v. 在兩岸交流來往中,部門間的實質利益得失也可能造成不同的影響,彼此促 進經濟貿易的過程中同時會帶來利益和損害,因各自的部門有可能因為兩岸來往 受益或是受損,造成一邊是「贏家」而另一邊卻是「輸家」 (Shafer, 1994) ,當關 係到自身利益的得失時,便可能對兩岸關係有不同的看法。可見以部門利害作為 基本變項,進一步探討部門利害如何影響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或是自我國家認同 是有其必要性。. 人類是過著集體生活的團體,個人難以離群索居也無法完全不與社會環境接 觸,一個人的成長過程與思考邏輯是可能會受到其所居住週遭環境的影響。而台 - 13 -.

(18) 灣一般分為北台灣、中台灣、南台灣與東台灣四個區塊,區塊間的差異性質可能 也會使居住在不同區塊內的民眾擁有不同的看法。於是耿曙與陳陸輝(2003)從 兩岸經貿交流這個觀察點切入,在兩岸經貿交流的獲利與否對於各個區塊會抱持 何種態度有仔細的研究。換言之,由於台灣各個區域在兩岸經貿往來可能因此獲 利或者受害,其所受到的影響也呈現不同的結果,於是最後造成台灣各地區產業 間,由於所持兩岸經貿立場不同,導致台灣內部不同地區對兩岸交流也有不同的 立場。他們的研究發現,預期兩岸交流將可獲利的區塊,譬如以服務業和高科技 產業為主的北台灣地區,較傾向兩岸統一的泛藍政黨。以傳統中、小企業之業主 與雇工為主的中台灣地區,由於同時兼具「獲利」與「受害」雙方,以致於對兩. 治 政 岸交流表現出矛盾的態度。因台灣產業外移而深受其害的區塊,如以傳統製造業 大 立 或農業為主的南台灣地區,則較傾向主張台灣獨立的泛綠政黨。而相對身陷於兩 ‧ 國. 學. 岸經貿的西台灣地區,東台灣地區因所受的影響不明顯,對兩岸經貿往來採取事. ‧. 不關己的立場。簡言之,台灣的四個地理區域由於本身經濟結構的差異,對「是. sit. y. Nat. 否擴大兩岸經貿交流」便會表現出明顯不同的政治立場,基本上可以劃分出「泛. io. er. 藍」與「泛綠」各自的政治版圖。因此根據上述前人文獻,將居住地區作為本文 分析的基本變項也是正確的選擇。. n. al. Ch. engchi. i Un. v. 張茂桂指出(1993, 12-14)「省籍」是一種政治力之下所形成的產物,是一 種「社會的與歷史的建構」 、 「它是關於不同群體的人基於互動、社會思想的創造 而形成的」 。吳乃德(1993, 40)認為「台灣的族群認同主要是在戰後,國民黨來 台灣之後才形成」。國民黨政府是從中國大陸撤退來台,並非是台灣本土所形成 的政權,再加上來台後的許多戒嚴政策皆排除了本省籍的政治參與,而形成了政 權幾乎由外省籍壟斷的局勢,本省籍感受到不公而產生了被壓迫的感受。從台灣 民主化之後,本省籍由於原本人數較多,在選舉投票上取得多數優勢,使得外省 籍產生了一種少數族群的危機意識,這也使得台灣的族群問題往往圍繞在「本省 和外省」的糾纏上。吳乃德(1993, 36)也指出「族群身分和政治態度及政治行 - 14 -.

(19) 為的因果關係,主要會表現在個人的國家認同層面。」因此,省籍便成為研究台 灣民眾外在政治行為的重要變項之一,同樣本文也將省籍因素做為分析時的基本 變項。. (二) 台灣民眾心理因素與國家認同之理論文獻. 政黨認同是個人對某個政治團體的情感取向,選民平常對政黨的情感日積月 累後,可能形成對政黨的長期支持,即使選民在投票行為上會受候選人本身形. 政 治 大 同除了影響選民投票行為與政治參與外,往往也長期且穩定的影響其他政治態 立 象、政策議題或周遭社會網絡的影響,但政黨認同仍然是主要影響因素。政黨認. ‧ 國. 學. 度,可見政黨認同的確是影響人們外在政治行為的要素之一(Campbell et al., 1960)。換言之政黨認同是選民對一個政黨所存在的一種歸屬感及心理認同,形. ‧. 成於每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國內針對台灣民眾政黨認同的相關研究也相當豐. sit. y. Nat. 富,若以台灣民眾的政黨認同穩定度的相關研究,陳陸輝(2000)以政治世代分. n. al. er. io. 析選民政黨認同的穩定性情況,時間點橫跨 1992、1995 與 1998 年三次立法委員. i Un. v. 選舉,研究發現在老牌政黨國民黨認同上,每個政治世代都是相當穩定,而對新. Ch. engchi. 興政黨中的民進黨之認同上,則有較大的波動。國內眾多研究也皆指出政黨認同 將持續影響台灣民眾其他政治態度和投票行為(徐火炎 1993;陳陸輝. 2000、2006;吳重禮、許文賓. 1992、2004;吳乃德. 2003)。由於政黨認同是較為穩. 定的政治態度,學者往往將政黨認同視為重要自變項,來預測民眾其他政治態度 與行為的可能性,可見政黨認同是政治態度與投票行為的研究中學者重視的焦點 之一,因此本文同樣將政黨傾向作為分析時基本變項之一。. 除了政黨認同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心理因素常被學者們當作基本變項進行 分析,即為「族群認同」 。在政治學上,學者們(吳乃德 1996;王甫昌. - 15 -. 2003).

(20) 對於族群認同的理論,大致區分為:「原生論」、「工具論」及「建構論」三類。 「原生論」主張族群認同是建立在先天條件的血緣、文化、語言、宗教等,每個 人的身分認同是既定的(given),故難以改變;換言之,原生條件給了我們對自 我認同的基礎,也由於原生條件是既定的,所以每個人的認同只能從原有基礎發 展,難有重要改變的機會。「工具論」認為族群認同的凝聚是因為其不滿政治權 利、社會地位、經濟資源及文化認同被他人所剝奪或輕視,進而促成自我認同與 族群運動的出現,並作為表達對於現有社會結構的不滿,並且主張政治菁英、領 導者會操控認同,政治和經濟利益會驅使政治菁英去形塑出集體認同,促使人們 變成其競爭權利、利益的支持者。「建構論」則是把族群認同的產生看成是經過. 治 政 人為刻意建構而成的,強調彼此間具有共同生活環境、集體歷史記憶及一致外顯 大 立 行為。台灣的族群認同受到歷史因素與社會環境所影響,牽涉的不僅是省籍問 ‧ 國. 學. 題,更有國家認同問題,而盛杏湲(2002)的研究顯示民眾愈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 則愈支持台灣應該獨立自主,而愈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則會愈支持兩岸應該統. er. io. sit. y. Nat. 一,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台灣民眾的身分認同對自我國家認同也有明顯的影響。. 進一步討論身分認同時,我們可以得知,「原生論」與後兩種理論的差異在. al. n. iv n C 於前者認為每個人的身分認同並不會改變,根據先天條件的不同而導致各自身分 hengchi U 認同有所區別;「工具論」與「建構論」強調個人在形成認同時的主動性,基於 人會將自身效益極大化的假設下,「效用感」變成人們考慮的關鍵因素之一,隨 著社會環境有所變化,自我的身分認同可能就隨之改變以符合利益。雖然這幾種 理論看法位處天坪的兩端,但實際上都有其侷限性,即使先天條件可以影響個人 的自我認同,但並非恆久不變;也鮮少有人會考慮外在環境因素不容易拿捏,而 隨時準備更改自我認同。簡言之,身分認同的產生是因個體將自己歸屬於某一個 社群裡,自己認定一個社群後並同時區隔出與其他團體的不同,因此,身分認同 其實基本上是一種「我群與他群」的主觀認定。. - 16 -.

(21) 由於日本殖民統治和國民黨撤退來台後的威權政府,台灣和大陸至少已有百 年的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分離,也逐漸發展出獨特的自我認同;而兩千年台灣 政局面臨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兩千零八年國民黨再次重掌政權,在這一連串的歷 史事件發展的同時,台灣民眾對自己的身分認同除了台灣人與中國人之外,甚至 也有雙重身分認同的存在。因此,將身分認同作為本文資料分析的基本變項的重 要性更是無庸置疑。. 台灣目前所存在的統獨問題,其實就是兩岸統一或是台灣獨立這兩種迥異的 主張,這兩種對立的立場彼此競爭抗衡。這兩種統獨立場的代表恰好也是目前台. 治 政 灣兩個主要的政黨,國民黨傾向兩岸統一,認為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民進黨則 大 立 認為台灣和大陸是屬於不同的政治疆域,兩個不同的國家(陳文俊 1995)。同 ‧ 國. 學. 樣,盛杏湲(2002)的研究也發現統獨議題在九零年代後對台灣政治持續發揮其. ‧. 影響力,一方面牽動著政黨政治菁英的競爭策略,另一方面也牽動著民眾的政黨. sit. y. Nat. 偏好與投票對象,目前統獨議題仍然繼續在台灣政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之一。台. io. er. 灣民眾的統獨立場分佈,不但影響政黨間的合縱連橫以及政治版圖的消長,更重 要的是也會影響到政治人物的政治舞台(陳陸輝、周應龍. n. al. Ch. n engchi U. iv. 2004)。可見統獨立. 場在台灣的確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是因為兩岸關係跟台灣的發展息息相關。. 而目前大部分的統獨分布或趨勢圖,是以「統獨六分」是將統獨立場分為六 種:第一,儘快統一;第二,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第三,維持現狀,看情 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第四,永遠維持現狀;第五,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 第六,儘快宣布獨立。如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運用長期調查所繪製的「重要政 治態度分佈趨勢圖」2、「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黃紀. 2. 2001)等均採用此種.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0, 《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 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tonduID.htm。 檢索日期:2010 年 5 月 22 日。 - 17 -.

(22) 六分類。但由於本文所注目的焦點在於「國家認同」是否會受到影響,從上述看 來,統獨立場的左右兩端:「統一」與「獨立」也有其國家認同的涵義,而中間 的兩種「維持現狀」本文認為並沒有對統獨立場做出偏好的選擇,「維持現狀」 本身也有灰色地帶是因受訪者沒有做出具體的選擇。. 在耿曙、劉嘉薇、陳陸輝(2009)的研究也指出「維持現狀」理念上可行, 現實上又不需承擔抉擇成本的特性,無論是統或獨均可左右逢源,「暫時隱匿」 其真實偏好,也成為台灣民眾的主流選擇。但雖然維持現狀是目前的主流選項, 但本文認為維持現狀是種不想改變的無力感,或者可說是安於現狀的安逸感,所. 治 政 以本文認為「維持現狀」並未做出具體意見表達,據此先暫時將之視為統獨立場 大 立 中的「無反應」。因此,本文認為「統獨立場」與「國家認同」所隱含的內容相 ‧ 國. 學. 似度甚高,並不把「統獨立場」納入本文心理因素的基本變項中。. ‧. sit. y. Nat. 综合前兩小節所述,本文共計有七個基本變項,首先是「人口學背景」,有. io. er. 年齡、教育程度、部門利害、居住地區與省籍;其次為「心理因素」,則有政黨 傾向以及身分認同。這幾種變項在一般學術研究上也常常受到研究者的青睞而做. al. n. iv n C 為其研究的基本變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也是想釐清目前兩岸關係的混 hengchi U. 亂脈絡,到底這幾種因素對於受訪者的國家認同是否有所影響,也更待本文進一 步的分析與探討。. (三). 兩岸關係的理論文獻回顧. 當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與中共在北京宣布建國的同時,台灣與大陸便以台灣 海峽為界,形成兩邊分裂分治的局面,而美國與前蘇聯的冷戰時期讓其各自的追 隨者:台灣與大陸也度過了幾十年的敵對狀態,金門的「八二三砲戰」也擋下了. - 18 -.

(23) 當時中共想以武力攻佔台灣的意圖。從台灣的「漢賊不兩立」 、 「不接觸、不談判、 不妥協」與大陸的「解放台灣」過了五十年後,現今兩岸關係呈現熱絡往來的局 面,如此巨大的轉變讓許多學者專家投入兩岸關係之研究,使得兩岸關係理論相 當豐富充實,於此,本文也將相關的兩岸關係理論文獻一併列入探討。. 吳玉山(1997)在探討兩岸關係中提出「大小政治實體」,並將前蘇聯與兩 岸作一對照。他認為從結構上來說,前蘇聯中的較小成員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與台灣和大陸之間的關係是類似的,前後兩者都是國家大小懸殊,尤其是軍事力 量相差甚遠,經濟力量也是俄羅斯與大陸擁有明顯優勢。而在強鄰俄羅斯的侵犯. 治 政 主權行為下,其他的前蘇聯成員小國是如何決定是「抗衡」或是「扈從」?他提 大 立 出了經濟發展與西方支持兩個基本影響條件外,國家大小、俄裔比例、文化差異 ‧ 國. 學. 與歷史經驗等次要因素,但後四種次要因素都不是主要影響,是經濟發展與西方. ‧. 支持這兩項關鍵因素影響了小國的「抗衡」或「扈從」策略。而小國的「抗衡」. sit. y. Nat. 是使強鄰不能侵犯自身利益,「扈從」是使強鄰不欲侵犯自身利益,強鄰的態度. io. er. 基本上也會將雙方可相互對等的關係排除在外。他更把經濟發展程度當成小國會 決定何種策略的主要自變項,本身的經濟發展程度愈高於強鄰,則愈可能採取抗. al. n. iv n C 衡;本身的經濟發展程度愈低於強鄰,則愈可能選擇扈從。如果經濟發展差距不 hengchi U 明顯的時候,有無西方的支持便成為小國主要的決定因素。. 吳玉山(1999)再提出「選票極大化策略模式」的第二層次理論與「大小政 治實體」做結合,他認為如果要解釋外在環境如何轉化為政策產出,就必須進入 台灣內部的政治體制,做出一個第二(國內)層次的解釋。把台灣的大陸政策區 分為兩個面向:「統一與獨立」的認同面向以及「經濟與安全」的利益取向,並 預設選民的偏好是常態分配。也因民意長期以來在「認同面向」與「利益取向」 是呈現往中間靠攏的局勢,以「選票極大化策略模式」來檢視台灣內部各個政黨 的大陸政策趨同情況將會持續。可見選票極大化的誘因下,會使政黨慢慢修正自 - 19 -.

(24) 己的大陸政策而往中間地帶集中,想爭取更多中間選民支持,但彼此政黨的意識 形態仍有不同,會使趨近的幅度也隨之不同。. 然而,經濟利益與安全利益是否必為互斥,經濟利益與安全利益能夠完全區 分清楚而成為左右兩端的對立,這或許值得再進一步討論。吳玉山也有說明,其 所關心的是在於短期的影響,長期的因素並不在考慮範圍內,因此假設台灣與大 陸經濟來往會帶來一定的安全考量,台灣的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在面對大陸時是 難以兼得的。. 治 政 吳玉山(2009)在重新檢視兩岸關係後,認為權力不對稱是兩岸關係中的常 大 立 態結構,是探討兩岸關係的理論所不能忽視的關鍵性因素,傳統的國際關係理論 ‧ 國. 學. 僅關心大國之間的互動,卻忽略了也有許多的國際關係發生在權力不對稱的國家. ‧. 之間。這個因素在大陸改革開放崛起後和台灣不斷拉開權力差距的過程中,是愈. sit. y. Nat. 來愈不可輕忽的。他也再補充說明從選票極大化看兩岸關係,當選舉投票時間快. io. er. 到時,相互競爭的政黨會再認同與利益的軸線上各佔一個有利位置,以此求取其 選票的最大化。台灣的選舉議題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是當民進黨執政時為了動. al. n. iv n C 員支持基礎會擴大認同議題,而當國民黨執政則為了證實本身可以妥善處理兩岸 hengchi U. 關係以及有利於台灣經濟而主張停止兩岸休兵、經濟掛帥。前者產生了政治上與 對岸疏離的效果,後者則拉近了兩岸的距離。由於國民黨與民進黨輪流執政,前 者不願意被指責為過度傾中而有所保留,後者更是希望能與大陸保持距離,因此 台灣就出現了和對岸政治心理疏離、經濟利益趨近的相反傾向。他認為這是權力 不對稱透過政治心理和政治經濟,並經由選舉競爭所衍生而成的综合結果。. 本文相當認同吳玉山對兩岸現狀的鉅細靡遺的觀察與分析,的確兩岸關係的 重要癥結點之一在於雙方的大小差異過大,使雙方在互動上均會受到此種不對稱 結構所影響。在台灣內部政治環境中,國民黨與民進黨雙方都想得到執政權力, - 20 -.

(25) 會在其政治基礎上力求表現以獲取支持。但吳玉山沒有繼續處理政治、經濟的不 同調會對兩岸關係產生何種影響是較為可惜的地方,而這也是本文想知道的所 在。所以吳玉山對兩岸關係提出相當具有價值的觀察分析,只是與本文的研究問 題意識關連性有限,因此權力不對稱這部份的文獻理論僅探討之,並不當成本文 的理論基礎。. 包宗和(1999)檢視了 Lowell Dittmer、羅致政與吳玉山的三角關係理論後, 提出了「戰略三角理論」。首先,Dittmer(1987)提供了三角關係的類型學做為 理論分析基礎,他將三邊關係友善(正面)或敵對(負面)的不同區分為:三邊. 治 政 同為正的三邊家族型、二正一負的羅曼蒂克型、一正二負的結婚型與三邊均為負 大 立 的單位否決型。羅致政(1995)則接續 Dittmer 的類型學,認為在三角關係中負 ‧ 國. 學. 面系數為偶數時,此三角架構就會平衡穩定,如果為奇數便會失衡。在台北、華. ‧. 盛頓與北京的三邊關係中,美國扮演的是結構平衡者的角色,能夠協助雙方創造. sit. y. Nat. 「和平發展」的有利條件。吳玉山(1997)是將 Dittmer 的類型學分類為六種角. io. er. 色,依序為:樞紐(pivot)、朋友(friend)、夥伴(partner)、側翼(wing)、敵 人(foe)和孤雛(outcast)。樞紐是羅曼蒂克型中和兩個側翼都維持友善關係的. al. n. iv n C 角色,同時獲得雙方的追求。朋友是三邊家族型中三個行為者的角色,而敵人則 hengchi U. 是單位否決型當中三個行為者的角色。最後的結婚型三角關係,相互友善的兩個 行為者是夥伴,而被排斥在外的則是孤雛。對於三角結構中行為者而言,友好關 係愈多,角色愈有利,而六種角色的優劣順序是樞紐、朋友、夥伴、側翼、敵人 與最不利的孤雛。吳玉山認為處於不利地位的行為者必然會有「提升角色」的動 機,增加親善關係的數目或是製造另外兩方的嫌隙都可能擺脫不利的困境,最好 的情況則是獲取樞紐的地位。包宗和的三角關係理論以 Dittmer 的類型學為基 礎,同時也參考了羅致政與吳玉山的觀點,以量化的方式找出三個行為者「提升 角色」的目的。計算方式是當每一個角色和其他兩者的關係,友善給正的一分, 敵對則給負的一分,如此得到兩個數值。又計算另外兩邊的關係,如果另外兩邊 - 21 -.

(26) 彼此友善給負的一分,敵對給正的一分。如此有三個數值相加之後,就會得到本 身的效益值。這樣加總之後,六個角色的效益值順序為:樞紐大於朋友、夥伴, 接著是側翼、敵人,最差的情況則是孤雛。蔡榮祥(2007)則把美中台的三角關 係比喻成蹺蹺板遊戲,台灣與大陸在蹺蹺板的兩端,美國位在中間是維持平衡的 保持者。當美國向台灣傾斜時,勢必會引起大陸的反彈;同樣的當美國向大陸過 度傾斜時,大陸可能會因此認為美國較不支持台灣,而採取較強硬的對台政策。. 包宗和(2009)在重新檢視「戰略三角」後,認為現今的美中台三角關係而 言,國民黨政府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明顯改善,美中台戰略三角轉變為三邊家. 治 政 族型。他也強調戰略三角理論已經從個別行為者提升自我角色為主的個體論,發 大 立 展到探討整體三角架構是否穩固的總體論。在總體論中,是這四種戰略三角當中 ‧ 國. 學. 哪一種可以帶來較大的總體利益所得,從而增加戰略三角的穩定性。但戰略三角. er. io. sit. y. Nat. 角色的選擇上會有積極作為來提升自己的角色。. ‧. 對行為者的基本假設是皆為獨立個體,會理性思考來極大化自身的利益,所以在. 從目前兩岸關係來看,本文認為兩岸關係基本上已經是僵局,使得三角關係. al. n. iv n C 難有變動的機會與空間,雖然包宗和認為已是三邊家族型,但不可否認的大陸仍 hengchi U. 不願放棄武力犯台,只能算是敵意比民進黨執政時期較不明顯。所以本文認為兩 岸關係會因為台灣執政黨的更迭,使得美中台的戰略三角可能也隨之改變,並且 台灣在現實情況中不會採取「聯中制美」的策略,台灣也很難能將自己提升到「樞 紐」的角色。所以本文認為戰略三角理論只能用來解釋美中台的三角關係發展, 但是並無法成為一個完整且常態的理論。. 邵宗海(2004)嘗試以博奕理論中「智豬論」來解釋兩岸在官方層面談判時 如何進退的依據,「智豬論」有很多情況是涉及到豬的體型與食量的對比,類似 目前兩岸實力大小的情況。而且彼此明爭暗奪才能得到更多「利益」的過程,也 - 22 -.

(27) 相當符合「兩岸關係」發展的過程以及談判過程中雙方必須具備對自身有利的條 件才能獲取最大利益。「智豬論」假設在豬欄中有一頭大豬與一頭小豬,豬欄的 一端為「食槽」 ,另一端則是安裝著可提供豬食的「扳手」 ,每拉一次「扳手」就 可有十個單位的豬食進入食槽。如果二隻豬中一隻先去拉動「扳手」後,另一隻 就有機會搶先到另一端的「食槽」吃落下的食物,因此當小豬如果先拉下「扳手」 , 大豬會在小豬跑回「食槽」前吃下大部份豬食;但相反時,大豬先去拉「扳手」, 甚至還有機會在小豬吃完食物之前跑回「食槽」,得到另一半的殘羹。在這種進 食比例落差的情況下,小豬先去拉「扳手」將失去更多,而按兵不動反而還能吃 到食物。於是對小豬而言,無論大豬是否有所行動,牠採取不拉下「扳手」就是. 治 政 最好的選擇。另一方面當大豬已經得知小豬採取消極態度時,如果他也採取不動 大 立 的策略,那結果變成雙方一起挨餓。即使大豬先有動作,還是有機會可以爭取到 ‧ 國. 學. 食物,所以這種差異情況會導致大豬為了獲取剩餘利益,有時會不惜成本來回奔. ‧. 跑於「扳手」與「食槽」之間,而小豬則會採取等待(或是搭便車)的策略。這. sit. y. Nat. 種大小豬爭取食物的情況就好像目前在兩岸談判桌上的賽局,台北的思考類似小. io. er. 豬,因此採取「被動」與「等待」的策略機會就會提高,而北京的實力自然成為 大豬,那麼在兩岸關係中多半會是「主動」與「開創」的積極行為者。換言之,. al. n. iv n C 即使台北是在兩岸平等對談的情況下,受到與大陸不對等實力的先天不良因素影 hengchi U. 響,所以總是感覺自己是受損的一方。但是另一方面北京則是態度始終主動積 極,即使在談判中北京自己去啟動「扳手」 ,會先產生行動成本,但進食方面的 比例仍然最後會多於台北,所以這也是北京一直想要先嘗試推動「兩岸談判」的 根本原因。. 但本文認為以智豬論來嘗試推論兩岸關係發展,最大的問題在於都是「假設 情況」,而且略有後見之明的疑慮。大豬小豬的進食比、拉動「板手」與再前往 「食槽」的行動成本等,均是理論本身的理想數字,缺乏經驗性的實證研究可以 支撐起理論基礎,雖然可以解釋雙方互動模式,但也難以成為一個高信服力的理 - 23 -.

(28) 論架構。. 對張啟雄(2009)而言,兩岸關係中的結構特徵不是權力不對稱也不是分裂 國家模式,而是存在於雙方所共享的中華文化當中。他以獨特的見解提出「名分 秩序論」來解釋兩岸關係的發展,從「因名定分」 、 「依分求序」以及「循序運作」 這一整套基於中華文化而成的國家整合機制。而先有名後定分再求序,有名分才 能有秩序,名分便是秩序的來源,孔子所強調的「正名」就成為首要的條件,這 也是兩岸對於名稱極其敏感的原因。雙方在國際場合常常為了「正名」而引起衝 突與糾紛,譬如亞洲開發銀行、國際奧委會、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治 政 世界衛生組織等。他認為國民黨執政時期的李登輝政權,在國家認同上,形式上 大 立 雖然仍號稱「中華民國」 ,但實質已放棄「中國」的名分,開始向「台灣」靠攏。 ‧ 國. 學.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基於政黨的意識形態,已經捨棄代表中國的名分,如何落實. ‧. 「台灣」的「國際名分」才是民進黨政府真正關心的所在。但對弱國而言, 「名」. sit. y. Nat. 與「實」難以兼顧,也就是當台灣打算參與國際組織時,就必須要接受不理想的. io. er. 名分,才可能獲得大陸的同意。. al. n. iv n C 名分秩序論所凸顯的是兩岸關係中雙方都對「正名」相當重視,並運用文化 hengchi U. 的途徑來解釋之,以歷史文化另闢途徑來分析兩岸關係,相當具有創新性及獨創 性,又以東方文化來解釋東方秩序,避免西方價值主義中心。名分秩序論雖然參 考價值甚高,但是與本文的研究問題意識關連性卻相當有限,畢竟名分秩序論重 視的是東方價值,或是所謂的「正名」此種傳統文化,在兩岸政經互動方面並無 多加著墨。. 張五岳(1999)則提出「分裂國家模式」 ,認為探討分裂國家模式是離不開 主權問題,他也進一步從東、西德與南、北韓的互動過程歸納出幾項特徵:第一, 正視國家分裂狀態,西德與南韓考量周遭環境變化,分別實施「東進政策」與「北 - 24 -.

(29) 方政策」,以制度化的協商管道開始交流與接觸。第二,遵守聯合國的和平解決 爭端原則,東、西德與南、北韓均同意以和平手段解決爭端而非武力強行統一。 第三,承認與尊重雙方對等地位,分裂雙方在政治上主要基於對等的立場,並以 政府官方正式名義進行協商。第四,雙方在外交上接受雙重承認與雙重代表,除 外交上接受雙重承認外,在國際組織參與上也容許「一國兩席」的雙重代表權, 能共同加入國際組織。第五,分裂雙方彼此的關係屬於一種「特殊性質的內部關 係」,不被視為與一般外國之間互動的國際關係。第六,於上述基礎上,雙方透 過制度化協商,開啟正常化的大門並致力於雙方的互利互榮。他認為兩韓、兩德 模式無法在兩岸適用,最主要原因是北京的態度,大陸不願意把台灣看成是對等. 治 政 的政治實體,也不願意有任何形式上的對等互動往來,這就造成兩岸關係產生阻 大 立 礙的重要因素。 ‧ 國. 學 ‧. 但從以上幾點看來,「分裂國家模式」潛在的預設條件是雙方均會追求再統. sit. y. Nat. 一成為單一國家,其理論取向已先偏向統一,這是較為令人詬病的地方。而大陸. io. er. 只要涉及到兩岸協商或接觸,也一定會提出必須要以「一個中國為原則」的前提 條件,可見「分裂國家模式」並不適用於目前的兩岸關係,因為北京並不把台北. al. n. iv n C 視為對等的政治實體,一旦這種模式成形後,可能會導致台北或各國政府覺得大 hengchi U 陸已把兩岸關係視為是「國與國」之間的來往模式,這對大陸來講接受的可能性 相當低。. 從上述文獻回顧而言,本文認為均未能準確切中所提出問題意識。每個理論 因本身出發點的不同,嘗試著分析兩岸關係的同時,不可否認均有其解釋力,但 也有其限制,或者是與研究問題意識相關性有限。而本文所注目的焦點在於:台 灣民眾的政治經濟態度如何影響國家認同,經濟整合是否可能影響到政治整合, 因此提出整合理論做為本文的主要理論基礎。. - 25 -.

(30) (四) 整合理論. 整合理論源自於歐洲國家間的整合經驗,不同國家如何整合成一個新的政治 實體之途徑分析;對照目前的兩岸關係,台灣和大陸對「一個中國」的原則均各 自表述,雖然最終目標都是一個中國,但其中解讀過程卻是差異甚多,因此,本 文將以整合理論來試圖理清其中交錯複雜的情況。整合理論的意義當然是強調政 治層面的整合,Karl W. Deutsch (1957, 4)認為是研究某一群生活在相同地理區域 內的人民共同擁有一種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的狀態,這一群人形塑出. 政 治 大 的人民可以彼此相互信任與期待的一種過程(process)。另一位新功能主義代表 立. 共同的價值體認;政府機關的執行能力能夠強而有力,足夠確保同一地理區域內. ‧ 國. 學. Haas (1958, 15-16),認為「整合」就是去說服幾個不同國家所有的參與者,使各 自內部的參與者願意和他人分享資源,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來往,讓他們原本對. ‧. 母國的政治忠誠、期待以及政治活動,慢慢轉移到另一個有能力可以統整管轄的. sit. y. Nat. 一個新權力中心的「過程」 。所以,整合前先找出彼此的「同」 ,讓「同」可以加. al. n. 而為一。. er. io. 強擴大,而讓「異」隨著整合過程產生變化開始趨同,使原本分歧的支流開始合. Ch. engchi. i Un. v. 簡言之,功能性的經濟面整合是基於國家自願合作而成立之組織,追求各成 員國之經濟合作與繁榮。政治面的整合除了經濟整合或其他功能性組織為基礎之 外,並以邁向更高階層的聯邦體制、超國家組織為目標。據此,先以經濟面作為 基礎,為政治面提供整合的動機,拉抬衝突分裂的成本代價,政治整合的可能性 也會因此提高。. 高朗(1999)將整合理論分為三個主要的流派:功能主義論(functionalism) 、 新功能主義(neo-functionalism)和聯邦主義(federalism)。功能主義以David. - 26 -.

(31) Mitrany為代表,認為科技與通訊的快速發展,產生各國共通的經濟、環境與社 會問題,形成一股國際合作的壓力,此項發展有助於各國政治的結合,主要在強 調科技與經濟的變遷對國際關係的衝擊與形塑的力量。新功能主義則認為政治整 合非純由經濟與科技因素決定,而是政治力互動的結果;科技與經濟的變遷的確 為各國帶來共通的問題,成為普遍性的壓力,不過想解決這些問題,須視有關政 府、政黨與利益團體的態度而定,他們從整合過程中能否獲取利益或至少利益不 致受損,才可能有整合的出現。當功能性組織發生作用時,提高利益團體的信任 與動機,利益團體便可能成為整合過程的催化劑。而新功能主義探討整合過程, 也常從「擴散效應」(spillover effect)說明經濟整合如何的由簡入繁,不斷擴大. 治 政 範圍,延伸至其他部門(sector) ,進而啟發政治整合。聯邦主義從政治著手,期 大 立 望經由制度的設計,使心理、社會與經濟仍有差距的不同政治體,願意接受統一 ‧ 國. 學. 的安排,同時仍維持其自主性(autonomy) ,換言之,聯邦主義的理念是先「統」. ‧. 再「合」。暫時無法整合的,讓其保有自主權,決定自己的制度與生活方式,中. sit. y. Nat. 央只管國防、外交與涉及全國性的事務。他認為統一途徑的不同看法是兩岸分歧. io. er. 的來源之一:台灣官方是採取漸進式統一策略,大陸官方則是採取概括式統一策 略;台灣談兩岸統一時焦點在其過程和條件,大陸談兩岸統一卻是注重統一後的. n. al. 政治制度設計。. Ch. engchi. i Un. v. 整合理論的主要假設是以和平的手段進行國家間的整合,換言之是以「非強 制性」之手段實現政治共同體的一種過程。在解析國家與國家間來往模式中,強 調彼此的關係是在合作的框架中不斷地正向成長,來往頻率與互信基礎達到某種 程度時,主權的角色將隨之改變,加上國與國之間多元層次的交流,也對國家間 交往的管理機構產生衝擊。. - 27 -.

(32) 功能主義. 功能主義認為整合應該是一種「由下而上」和「功能導向」的方式,根據所 需的經濟利益和社會要求,且符合所有人的共利,透過積極合作而產生的共識基 礎,經由跨越國界的力量傳遞,完成整合的架構。從爭議較小、非政治面的實際 經濟層面開始合作,經由學習、彼此磨合而累積經驗,再擴大到其他面的合作。 許多已開發國家在全球化的影響下,行使主權已經無法完全排除外部影響,甚至 有些全球化現象,譬如全球暖化、全球經濟合作、人道關懷等議題,是急需成立. 政 治 大. 國際組織或是超國家機構,來克服這些無法由單一國家解決的難題。. 立. ‧ 國. 學. 據此,Mitrany (1966, 97-98)以「分支說」 (doctrine of ramification)來強調合 作擴張的可能性。他認為國與國之間在某一部門或是議題上的合作,會導致下一. ‧. 個部門也隨之攜手發展,也是另一個部門合作的因素之一。透過這些部門的合作. sit. y. Nat. 發展,會形成一張功能性的互助網,漸漸滲透到政治部門裡,使國家的自主性降. n. al. er. io. 低,最終國家會交出權力的主導權給原本以功能目的而形成的國際組織。. Ch. engchi. i Un. v. Mitrany 提出第二個「功能性國際合作」的概念,也就是以功能導向取代政 治導向成為國際合作的主軸。換言之,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將去符號化,不再具 有象徵意義而僅具實際解決問題的功能。他以構思中的歐洲鐵路聯盟和國際航運 組織為例,認為前者就可以將英國排除在外,因為英國的鐵路和歐陸並不接軌, 後者則無須邀請內陸國(如瑞士)參加。他同時推測,一個領域的國際功能組織 運作,勢必帶動另一個相關領域的國際功能合作,一個接一個,最後形成一個國 際功能合作組織網。由於人們在這個組織網內通力合作解決共同的問題,增加互 賴,這個網也就成了保障世界和平的「功能性體系」(working peace system)。. - 28 -.

(33) 而各國家的人民對母國的認同態度是透過學習而得來,但也可以在經由同樣 的學習過程,把對母國的忠誠轉移到可以滿足自身需求的國際組織上。由此可 知,功能主義有兩個要點:第一是強調「合作」會自動擴張;第二是人民對國家 的忠誠會產生變化。國家間的經濟整合也可以先從某一個經濟部門的合作著手進 行,歐洲共同市場能夠順利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正面效應提供不少助益。. 將功能主義用在兩岸關係上,表示隨著日益密切的合作,台灣和大陸最後會 形成一個互賴體系,政治力量會愈難介入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雙方可以獲得長 時間的和平。另外,當彼此人民覺得從功能性組織中可以得到他們從原本國家所. 治 政 不能得到的需要時,他們會把對母國的效忠轉換到對功能性組織的效忠,對兩岸 大 立 要組成超國家組織將更加有利。 ‧. ‧ 國. 學. 新功能主義. sit. y. Nat. n. al. er. io. 新功能主義是以功能主義為其基礎,對其功能性整合的侷限性做出修正。首. v. 先,曾怡仁與張惠玲(2000, 56-57)的研究中將政治問題和社會福利問題分開討. Ch. engchi. i Un. 論,前者稱為「高階政治」 (politics of high-level) ,後者稱為「福利政治」 (politics of welfare)。在高階政治的層面裡,國家間的權力鬥爭仍會持續,不容易弭平; 但在福利政治方面,國與國之間的人民有比較多共同面臨的困境,人們自然會期 待更高程度的整合,也比較容易實行。新功能主義也相當重視非國家行為者的角 色,將利益團體視為整合過程的催化劑;當利益團體發現其利益受阻於整合程度 較低的部門時,他們就會發揮自己影響政府的力量,開始遊說政府加緊整合的腳 步,政府也必須對利益團體的要求做出回應。因此,「擴散」的產生不全然來自 經濟聯繫,政治菁英的「刻意連結」 (deliberate linkage)也會加速「擴散」 。Lindberg (1963, 34)更把政治整合的定義加以延伸,甚至牽引至國際組織的整合概念之. - 29 -.

(34) 下,國家在整合過程中,彼此會採取和平方式來解決政治上的衝突,譬如組織成 國際組織,促成集體參與以及共同決策。. Haas (1964, 30-31)認為整合可以加強國家間的互動依賴,提升參與國共同形 成超國家組織之聚合的過程。新功能主義者強調經濟整合應該先以區域內為載 體,不僅重視超國家組織的建制,更對超國家組織的運作範圍、政策目標、內部 權力結構、決策過程等議題提出建議。Haas 進一步提出政治擴散的概念,他認 為政府間互動會採取適當行為的過程,包括漸進式的價值改變、期待轉變以及參 與國各自的利益團體與政黨在功能性部門將進行跨國性的聯合步驟,亦即透過政. 治 政 治菁英進行功能性的合作,彼此磨合的過程中減少觀念與行為差異,之後就可能 大 立 達成政策的擴散效果。Lindberg(1963, 101)則是提出功能擴散(functional ‧ 國. 學. spillover),功能擴散是基於高度現代化的工業經濟不同部門間存在著高度的互. ‧. 賴,原本某一部門的整合過程不僅會達成目標,更可能引發出相關部門更進一步. sit. y. Nat. 的行動。因此,國際組織首要條件即是提高共同利益的誘因,讓參與國有利可圖. io. er. 而願意持續支持,就可能加速「擴散」的速度。這種「擴散效果」就是功能合作 產生的良好結果,首先是政治菁英經過學習過程,瞭解功能合作的優點,慢慢修. al. n. iv n C 正行為模式並與他人合作;其次是功能合作使利益再次重新分配。 hengchi U. 新功能主義將統合過程詮釋為一個「不斷溢出的連結」:統合過程在一個經 濟領域內發動後,就會引發在另一個相關領域內的統合,因為前一個領域的經濟 統合沒有後一個領域的配合就無法成功。蘇宏達(2001)認為單獨領域內的經濟 統合將會使國內社會各團體的利益取向發生變化,並轉趨支持區域統合;區域統 合所建造的跨國機制,為了因應統合的不斷溢出,就必須不斷的深化和擴大,既 保障了既有的統合成果,也成為下一波統合的動力之一;最後,當既有的經濟領 域一個接著一個完成統合之後,政治統合就會發生。在統合過程中,人民對國家 的忠誠會隨著統合的進行而逐漸移轉到新的政治單位,這種移轉成為統合深度的 - 30 -.

(35) 重要指標。. 聯邦主義. 聯邦主義主要是以國家中心分析層次作為基礎,其研究途徑是為了克服整合 過程中面臨國家間權力、利益可能衝突之情形。聯邦主義者認為功能主義想利用 超國家性質的「外溢」效果,來解決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層面產生的問題,但 卻忽略了國家的基本需求:保有主權。因此聯邦主義將功能性合作予以制度化. 政 治 大 制作為整合的框架,在「聯邦體制」的基礎上,讓國家擁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性。 立 外,並試圖維持國家本已有的權力地位,加強國家彼此合作的動機;並以憲政體. ‧ 國. 學. 只有在既有權利並不受影響的條件下,才有可能讓新的體制維持穩定,即使體制 間的單位產生衝突,聯邦主義認為可以透過聯邦的中央權威加以克服。洪丁福. ‧. (1996)將聯邦主譯界定成:建立一個中央的權力單位,透過更高階的權力資源. sit. y. Nat. 將任何意圖違反憲政精神的反整合行為導回到整合體系中,下階層的衝突讓最後. al. n. form)的邏輯。. er. io. 的憲政司法機關加以判定、裁決,這是一種「形式決定功能」(function follows. Ch. engchi. i Un. v. 聯邦主義者認為,政治整合能夠提供有利於經濟整合的環境,但經濟整合卻 無法促進政治整合,所以政治整合應優先於經濟整合,先建構一個超國家的自主 中央機構是首要任務。經由聯邦政府透過控制與妥協的程序,針對各部門與地區 的利益,並運用中央財政權影響成員國行為,可同時完成經濟與政治整合。吳新 興(1995)則認為聯邦主義是「假設各國基於共同需要與目的,在認同基本政治 條件的基礎上,某些特定功能機構的運作可以從國內行動層次,轉移提升至區域 性國際合作的水準。」. - 31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然而義國多年來經濟表現疲弱導致政府債台高築,2008 金融風暴後爆發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雖在初期對義國經濟 影響不深(2010 年及 2011

長期以來白俄羅斯之政治、經濟文化深受主要貿易夥伴俄羅斯影 響。2017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從經濟危機對義國政府之影響來看,自2009年年底即潛伏的歐債

你認為1760年代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 實施的經濟政策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 甚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A,解釋你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