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際英語村建置理念與現況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際英語村建置理念與現況

本研究欲以利用校園閒置空間、空餘教室建置之桃園國際英語村為案例探 討,因此宜先對國際英語村有初步瞭解,以下先說明桃園縣校園閒置空間再利 用的政策背景,探討國際英語村之建置理念,並對英語村現況進行初步介紹。

壹、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政策背景

有關桃園縣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政策背景,分別從桃園縣校園閒置空間 再利用的情形,以及推動再利用校園閒置空間為國際英語村的契機說明。

一、 桃園縣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情形

研究者 101 年任職於桃園縣政府教育設施科,負責協助校園設施空間整建 修繕等,經詢問承辦科長、同仁並蒐集相關文件後,彙整桃園縣校園閒置空間 再利用的案例如下,並分為裁併校後的再利用與利用校園空餘教室所進行的空 間活化說明之(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9;教育部,無日期):

(一)裁併校後的再利用

嘎色鬧分校自 88 年併入奎輝國小後,校舍空間即閒置無人使用,配合教 育部校園空間活化計畫,於 92 年獲教育部補助 700 萬元,運用當地自然環境 及泰雅族原住民人文生態資源等特色,成立嘎色鬧自然中心,舉辦冬、夏令營 或體驗營,供桃園縣民眾及學子享有接觸自然,體驗桃園縣復興鄉生態與人文 資源。

另外有大溪鎮百吉國小新峰校區,規劃結合地方特色發展陶藝教學中心,

惟目前因土地產權複雜未完成撥用,且相關建物須補照所需經費龐大等因素持 續規劃推動中。

(二)空餘教室活化

國際英語村三村皆為空餘教室活化之案例,惟此處先就桃園縣境內其他空 間活化案例進行彙整說明:

1. 龜山鄉山頂國小音樂村

龜山鄉山頂國小地理位置居桃園市及龜山鄉交界,因鄰近新設學校學區重 新劃分,加上學區人口老化等因素,由過去 3 千多位學生數驟減為 500 多人。

該校為提升競爭力,以人文的「推動音樂藝文遊學中心」為號召,提出將空餘 10 間教室規劃成為音樂藝文學習場所來發展學校特色。透過教育部、縣府、龜 山鄉公所等經費補助,並結合地方資源重新整建翻修校內老舊校舍,成為融合 音樂情境、特色的「愛樂樓」。同時該校利用鄰近比鄰科技工業園區、銘傳與 長庚大學,及縣立體育館等地理優勢,更與台灣藝術大學等結盟,規劃專業的 音樂課程及師資來源,使音樂藝術教育向下扎根並更貼近普羅大眾。

2. 新屋鄉笨港國小客家漁村

笨港國小成立於民國 51 年,因位於全國唯一客家庄的新屋鄉永安漁港,

該校將漁船、沙灘引入校內,致力於客家漁村情境建置及數位特色課程研發,

由學校親、師、生及社區團隊投入學校在地文化及社區課程,以天文科學及漁 船教學作為教學特色,致力打造全國唯一的客家漁村小學。獲得教育部標竿 100 學校大獎,2005 全國、2006 桃園縣創新經營獎優等、特優,以及桃園縣教學 卓越獎優等多個獎項。

3. 大溪鎮大溪國小尋訪巴洛克花園

大溪國小創校將近 120 年,學校教學、志工團隊,以及鄰近達文西瓜藝文 館等地方文史工作者合作下,結合大溪鎮內豐富的歷史人文、地理景觀及民俗 產業資源等並運用社區總體營造,研發出充滿人文歷史氣息的「尋訪巴洛克花 園」方案,將大溪風景、古道和老街等建物濃縮後,完整呈現於校園內,一舉

獲得 96 年度教育部推動國中小活化校園空間暨發展特色學校優等的獎勵。

4. 復興鄉光華國小「哈嘎灣遊學樂」

光華國小創立於民國 41 年,位處桃園縣、宜蘭縣與新竹縣交界處,是桃 園縣最偏遠的迷你小校,全校學生均為泰雅族籍之原住民。「哈嘎灣」為光華 原名,自然生態環境豐富並具泰雅文化特色;該校透過文化學習、品格培養、

生態發展三個面向的實踐,活化校園空間運用,蓄積「哈嘎灣遊學樂」的遊學 發展能量。

5. 楊梅市仁美國中成立「華德福國小部」及「桃園縣教育領航研究中心」

仁美國中於民國 55 年設立,目前班級數約計 15 班;經桃園縣政府重新整 建其空餘教室並增購相關教學設施後,於 2008 年成立全國第一所以公辦公營 方式經營的「華德福國小部」。並經充實資訊科技設備後,於 2009 年 8 月成立

「教育領航研究中心」,扮演縣內教育智庫角色與功能。

整體而言,桃園縣內的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方案大多以學校為主要推手,

由下而上進行空間活化,以學生學習為考量來發展特色課程的發展,來重新塑 造校園空間之價值;同時並引進當地社區資源,進行社區整體營造。即便是以 地方政府為主導的「華德福國小部」以及「教育領航研究中心」,仍舊強調「教 育需求性」。

二、 再利用校園閒置空間為國際英語村的契機

桃園縣政府於 95 年規劃縣內三所有閒置校舍之學校進行國際英語村的規 劃,擇定中壢國小、快樂國小及文昌國中設置國際英語村。試就三校設置國際 英語村背景概述如下:

(一) 中壢國小:中壢國小地處桃園縣南區中壢市都會區內,附近商場林立

年的悠久歷史,學校班級數一度超過 80 班。然而隨著鄰近新設學校與 學區人口老化,中壢國小核定普通班班級數在 96 學年度僅剩 30 班,

產生閒置校舍、空餘教室。

(二) 文昌國中:文昌國中位處桃園市中心,其成立背景與中壢英語村相同,

主要因該校鄰近有新設學校及學區人口減少,使得校舍產生閒置。

(三) 快樂國小:快樂國小於 2004 年 8 月創校,係屬新設學校,位桃園市發 展地區邊陲位置,且鄰近殯葬區,原規劃招收 36 班,惟設校後僅招收 20 班,致有閒置教室。

總括來說,中壢國小及文昌國中二校均屬老舊學校,因鄰近新設學校及學 區內人口老化導致校園閒置空間產生;快樂國小雖為新設學校,然位於都市發 展邊陲,以及社會對鄰近殯葬區的刻板觀感,導致招生不足、空間閒置等問題。

三所學校雖由桃園縣政府擇定設置國際英語村,然其地理位置不同、校舍閒置 的因素不同,校舍主體狀況亦不相同,而這些因素都將對後續校園閒置空間再 利用為國際英語村造成影響。

桃園縣政府以「桃園國際航空城」為城市發展願景,力求成為具世界競爭 力的國際航空城,並欲建構完善之英語教學環境;同年金車教育基金會為提供 國內學童全英語學習情境,在國內尋求合適設置地點。爰二者擇定快樂國小,

合作籌辦全國第一所國際英語村。

快樂英語村以當時教育局局長為召集人,結合當時教育局數位教育科、國 民教育科、網路中心、四所學校校長主任及基金會相關人員組織快樂英語村任 務編組;雙方共同出資 3000 萬元,由臺北科技大學主要負責村內建築及情境 教室之規劃設計,教育局國民教育科及快樂國小行政團隊協助辦理;縣府原預 計與金車基金會簽訂合作備忘錄,由金車教育基金會經營 3 年對外招生,因此 快樂英語村興建規模屬中型規模。而縣府為提升縣內學童英語學習力,並妥善 運用校園閒置空間,除快樂英語村外,自行擇定中壢國小、文昌國中開辦小型 國際英語村,預定以招收縣內學生為主。中壢英語村及文昌英語村主要由時任 該校校長及主任負責擘劃籌設。快樂英語村後因金車教育基金會內部異動等因

素,改由金車教育基金會協助快樂英語村軟硬體設備基礎建設後,縣府及快樂 國小團隊接手經營。

貳、 建置國際英語村的教育理念

行政院於 2002 年推出「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揭櫫營造國際 化生活環境、提昇全民英語能力之目標,但長久以來國內英語學習成效有限。

過於偏重文法、閱讀及字彙的英語學習方式,使得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學英語,

閱讀能力或許很好,但要開口說英語卻有困難。因此如何營造一個全英語的環 境,打破說英語的恐懼,又能以最經濟的預算成本完成興建硬體設備工作,便 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桃園縣擁有國際機場,是臺灣面對世界的門戶,該 縣近年來提出「桃園國際航空城」為城市發展願景,力求成為具世界競爭力的 國際航空城。為建構完善之英語教學環境,桃園縣設定了下列目標(桃園縣政 府教育處,無日期):

(一) 配合行政院「挑戰 2008:國家發展計劃-E 世代人才培育計劃」建立 一個多元且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全方面提升學童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培育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下一代。

(二)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深耕-E 輔導團計劃,充實英語師資不足之 困境執行英語教育課程,減少因英語師資不足導致的學生英語學習落差。

(三) 提供優質外師資,縮短城鄉英語教學差距,讓鄉鎮的學童亦能接受完 整的英語教育。

(四) 引進專業的外師,期望藉由他們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協助所屬各級 學校英語課程的編選及英語教學技巧的研究與發展,並透過交相切磋觀摩,讓 英語教學更具國際觀。

(五) 建立美語村的英語學習模式,拓大英語學習效果和影響,養成全民注 重英語學習的習慣,提昇全民英語能力,並營造具有國際視野的生活環境。

學校硬體設施之再利用,規劃建置了三座國際英語村,打造英語學習無國界、

以體驗為主的全英語學習環境,透過英語生活化,讓孩子能在與現實生活相仿 的環境中學習,進而增加孩子英語學習的興趣與自信。

而體驗學習是學童在國際英語村裡主要的學習方式。體驗學習係指學習者

而體驗學習是學童在國際英語村裡主要的學習方式。體驗學習係指學習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