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在地化課程

一、  在地化課程之理論基礎

出最佳的選擇過程(吳清山,1989;游淑燕,1994)。幼兒園教師必須根據課程 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選擇及組織、教學實施的安排、教學評量的選擇、幼兒 興趣及能力以決定納入或排除哪些課程、或是修正課程內容等所作的種種決定。

三、 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在實際知識、教學技巧與專業態度等各層面不斷的成長、更新的歷程。

4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教師在其工作崗位上,從事有關增進個人專業知識與技術之 繼續提升,進而在行為、知識、知覺上持續不斷的改變,其目的在促進個人的自 我實現,進而改進教學品質,使自己更能勝任教學工作。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

在地化課程能結合地方資源以發展課程的特色。幼兒園結合地方資源,將教 材轉化成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引導幼兒對於家鄉的探索,從家庭到學校到社區,

進而走入整個城市,讓幼兒做更深更廣的學習。本研究希望從主題「旅行的故事」

而發展的在地化課程中,瞭解教師是如何進行在地化課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在地化課程,說明本研究在地化課程的定義;第二 節為課程決定,說明本研究教師課程決定之內涵;第三節為教師專業發展,了解教 師在課程發展中之專業成長。

第一節 在地化課程

本研究以瞭解教師發展在地化課程之課程決定,找出教師在進行在地化課程 中,促進教師那些專業成長。要提升教師進行在地化課程之發展與教學,並呈現其 專業能力成長與發展,教學者宜清楚掌握幼兒發展的相關理論配合課程實際運用。

一、 在地化課程之理論基礎

(一) Bronfenbrenner 生態系統論

Bronfenbrenner(1979,1989)認為人在一生中都不斷的與環境相依互動,且不斷 的調適來維持平衡的狀態,因此,認為人是不可以與環境分割的。據此依據,研究 者認為運用在探究教育問題的影響因素時,我們必需要由個體、家庭、家庭所處遇 的其他相關環境,甚至由孩子本身的文化及宗教,與現行的政策去檢視。因此提出 生態系統理論,此理論將影響個體的社會環境分析成一種層級結構系統:最核心的 一層是微系統,是個體最具有直接關係的人、事、物,而個體的特質與特性也與之 進行密切的配合,如:家庭、家庭環境。第二層是居間系統,指與個體有著密切關 係的微系統間組成的系統,如家庭與學校的關係。第三層系統是外系統,指能影響 家庭穩定,但卻未密切接觸的環境,如:工作環境、社區團體與措施。第四層為大 系統即最外的一層,指文化、信仰、價值觀對個體的影響。Bronfenbrenner(1979)認 為每個人的發展都受到這四種層級的直接影響,然而這四種系統影響的程度與密切 度、與個體互動的頻率有所區別,由小到大的四個系統都是維持在一種動態的平衡。

換言之,孩子的發展是經歷動態的運作而成,這些影響因素會藉由微系統、居間系 統直接傳遞給孩子。

(二) Vygotsky 社會建構論

由家庭進入學校,是一個歷程。根據維高斯基的鷹架理論,兒童的學習是在「他 人」提供幼兒最佳學習區內所需之指導,在幼兒園中又以教師為主動性的扶持角色,

可想而知在幼兒園內的學習,是教師因人因情境給予不同的方式誘導幼兒的反應。

6

Vygotsky 主張歷史是因為情境不斷的變動,兒童生活的環境也是在文化及歷史上不 斷變動的過程,所以沒有全人類可以通用的基模,可以適當的代表人類歷程的動力 與其之間的關係(蔡敏玲、陳札乾譯,1997)。幼兒會隨著課程展現自我的行動與 想法,如同 Vygotsky 將孩子的生命視為不斷與社會環境互動,促使孩子在其生活中 觀看與知覺其所處遇的人、事、物等等,因此在生活中各項經驗日漸成長。

而 Vygotsky 的學習理論強調幼兒學習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研究者進行研究的 班級為中小班,基於一個班級如同小型社會組織而採用社會歷史取向的學習概念。

此外潛在發展區是學習理論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強調提供學習者所需的協助,可以 有利於學習者建構最佳的潛在發展區(吳幸宜,1994;林美珍,1996;張春興,1996)。

1. Vygotsky 社會歷史學習理論

Vygotsky(1934,1939)認為幼兒可以內化外在環境與文化的訊息,文化與環境 的發展在於符號與記號的運用作為內化的基本要素,而符號與記號在一開始是以一 種社會型的外在形式成為行為系統的一部份。換句話說,幼兒藉著與環境還有文化 中其他人的社會性互動,來學習符號的意義。幼兒可能接觸得到的輔助刺激來源包 括:(1)幼兒所屬的文化工具體(2)家庭或是其他人所使用的語言(3)幼兒自創的方法。

例如:窮人的孩子無法擁有好吃的零食,但卻能採集野外僅有的甜果子或是其他資源

(花生、野芭樂)等以滿足期望。Vygotsky 也曾區分所謂「較低的自然心智」與「較 高的文化心智行為」的不同,他認為經由社會互助的方式與過程,低層次的心智行 為會因此轉換為高層次的心智行為,幼兒較高的層次心智轉換行為與發展尌是發生 在他們藉由教育進入社會和適應文化的歷程當中(林美珍,1996;張春興,1996)。

而社會是個人心智發展的原點,社會性互動與心智內化是導致個人心智產生變化的 過程,孩子在其身處環境中的社會互動接受到文化訊息,而不斷產生變化成長,並 且因為不斷變動的時空背景脈絡下的不同文化內涵,孩子所收受與回應的也不同,

據此,因成長歷程經驗的不同,則孩子的發展歷程不同,結果也不同(林佩瑤,2003)。

Vygotsky將人發展的過程視為是一個社會、歷史的過程,他的見解不同於傳統建 立普遍階段通則的發展理論。他認為發展是人在文化脈絡中,透過他人與符號系統 的仲介,不斷塑造意義的社會過程(林佩瑤,2003)。所謂的文化脈絡至少可以包 涵三種層次,一是任何人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現象、行為。第二層次為一 種觀念,人的群體知識與信仰體系,它會指導人的行動。第三層次是意義,即群體 共同建構、享有的意義體系,潛藏在前兩層當中,影響人的學習、思維與行動(吳 勁甫,2003)。由上得知,若以文化脈絡作為個體發展的思考,所包涵的內容則相 當廣泛,包含生活中可直接接觸到的人、事、物,整個家庭與社會的價值觀念與信 仰,這些都是影響個體發展的重要因素。

7

2. Vygotsky 理論在教學上的實踐

Vygotsky 除了對兒童語言的分析以外,最受注意的應屬潛在發展區的概念,將 學習的發展層次分為實際的發展層次以及潛在發展層次。實際的發展層次是學習者

1994;廖瑞鳳,1994)。

(三) 小結

研究者認為幼兒園在進行在地化課程時,應該強調考慮學習者本身可以達到的 路徑與過程,並不是要求學習者要達到準確的教學目標,最終的目的是供給學生最 適切的工具或環境去作知識的收集與創造,幫助學生探索找尋本身知識的一項歷 程,Bronfenbrenner 與 Vygotsky 的理論也均認同此觀點。在地化課程利用學習目標的 修正、情境資源配合,以協助孩子發展持續獲得終身資訊。建基於以上 Bronfenbrenner 與 Vygotsky 的理論均強調經由生活環境、文化脈絡的影響,而在地化課程進行當下

8

黃意舒(1999)認為幼兒教學要由兩個向度來達成促進適宜幼兒發展的教育目 標:1 教師的行為:教師與幼兒互動的質與量,師生互動的不當將破壞課程意義。2 活動中進步(Mattke, 1990)。因此研究者認為幼兒園教師在設計在地化課程時,也應強 調經驗是協助學生發揮潛能的核心。

(二) 學習者的需求為起始點

在地化課程發展主張以幼兒的學習為主要的依據,因此必需依據幼兒所居住的 主要地區、學校情境、考量幼兒的需要,再由教師主動選擇教材、合適性的教學,

提供最能滿足於幼兒個別需求的課程(Eggleston, 1980)。與在地化課程類似,研究者認 為,放眼世界各國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幼教師與幼兒合作 西來決定教學(Yoon,2006)。

(三) 社區、人力、物力、資源整合利用

在統整相關論文後發現,在地化課程的幼兒園教學當中教師以園所為主要的基 地,以學校及教師本身可以提供的資源為基石,向社區、校外人士及家長、機構與 專家,廣徵資源及可用的人力物力,並將資源整合以發揮最大的效用。即在實際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