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下水分層架構、邊界條件與格網劃分

第四章 濁水溪本流與區域地下水互動模式建置

4.4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數值模式建置

4.4.1 地下水分層架構、邊界條件與格網劃分

地下含水層可分為受壓或非受壓含水層兩者,MODFLOW 需依此設定 地下分層特性,並輸入各分層頂部和底部高程位置。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 所於民國 88 年完成之「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濁水溪沖積扇水 文地質調查研究報告」,其中記錄位於濁水溪沖積扇 72 站之地層柱狀圖,

其分布位置如圖 4.4-1 所示,並完成平原地區水文地質剖面一至十二(繪 製深度至 300 公尺左右),並結合丘陵及河谷區之 8 站地層柱狀圖,繪製水 文地質剖面十三至十五(繪製深度約達 250 公尺左右),劃分出濁水溪沖積 扇概念分層,依深度分別為含水層一、阻水層一、含水層二、阻水層二、

含水層三、阻水層三及含水層四,概念分層共分七層,如圖 4.4-2 所示。

然因為含水層四之觀測井極少,僅有十站,相關資訊不足以模擬該分 層,且由於含水層四極深,不受到外界抽水或補注之影響,因此本研究將 第六與第七層移除,僅模擬第一至第五層。

56

圖 4.4-1 地層柱狀圖分部位置

圖 4.4-2 濁水溪沖積扇水文地質架構概念分層 2.模式邊界條件

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1999)對於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邊界分析研判,

提出概念性之邊界,如圖 4.4-3。

57

圖 4.4-3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邊界之概念圖

 AB 段

位於車籠埔斷層上,斷層以東除河床表層厚約 10 公尺之河道沉積礫石 層有地下水伏流以外,均為透水及含水不佳之砂頁岩,屬於零流邊界(No flow boundary);惟位於此邊界上之濁水溪和清水溪河床伏流水量相當可觀,

58

為側向補注入地下水區之點源(Pointsource)。

 BC 段

本邊界位於濁水溪沖積扇之南側邊緣上,含水層沉積物粒徑及厚度均 顯著變小,然而並未尖滅,因此無實體之阻隔為界,然而從地下水流網分 布型態,顯示 BC 段與地下水流線大致平行,於本身即可認定為一條流線,

故亦屬於零流邊界。海岸附近之洩降錐,其在邊界南北之形狀及大小若相 當,則不影響零流邊界之假設。

 CD 段

此段為濁水溪沖積扇西側,緊鄰台灣海峽,屬於定水頭邊界。

 DEF 段

本段與 BC 段相似,含水層可向北延伸而與台中盆地地下水系統相接,

缺乏實體之阻隔,惟與地下水流方向大致平行,故認定為零流邊界。EF 段 位於和美沖積扇頂上,河水可由河床入滲補注地下水。

 FG 段

本段邊界大致與地下水等水位線平行,隨時間之不同水位有昇降變 化。

 GA 段

本段位於頭嵙山層之中,為八卦山台地之地下水分水線(Groundwater divide)。

3.格網劃分

模式格網以 1 公里乘 1 公里之格網建構,所以每一層格網為南北方向 85 列與東西方向 75 行,共七層格網。如圖 4.4-4 所示,淺綠色區域為模 擬範圍:

59

圖 4.4-4 濁水溪沖積扇模式之格網劃分

並且由上述邊界條件,在 MODFLOW 模式中設定,東部之八卦山地 區有八卦山背斜,斗六丘陵有內林背斜及斷層經過,以此為東邊邊界,且 設為零流量之邊界條件。北部邊界為烏溪,南部邊界為北港溪,各層皆為 零流量之邊界。西邊含水層一以海岸線向外延伸 1 公里設為定水頭邊界(如 圖 4.4-5 所示),其餘含水層延伸 5 公里後尖滅,設為定水頭之邊界條件(如 圖 4.4-6 所示)。圖中藍色網格為定水頭邊界,灰色網格為零流量。圖 4.4-7 所示為第 49 列剖面圖,水平向長度為垂向長度 30 倍。

60

圖 4.4-5 濁水溪沖積扇模式第 1 分層格網劃分 量

流 定

61

圖 4.4-6 濁水溪沖積扇模式第 2~5 分層格網劃分

圖 4.4-7 濁水溪沖積扇模式第 49 列格網劃分剖面圖 台

灣 海 峽

第 1 分層 第 3 分層 第 5 分層

流 量

零 零

量 第 49 列

6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