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方感的呈現 地方感的呈現 地方感的呈現 地方感的呈現

第參第參

第三節 地方感的呈現 地方感的呈現 地方感的呈現 地方感的呈現

本節探討人和地方的情感依附,並以艾倫‧賽伊的圖畫書 TheSign Painter 為 例,討論作者如何透過創作的元素,展現他對地方的認同情感。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都盡量保持中立,不但比較晚參戰,而且除了珍珠港之 外,本土沒受到什麼攻擊,等於都是在別人家打仗。因此,當戰後世界各國面臨 民生蕭條、百業不興的窘境時,美國仍能在穩定中求發展。美國廣大的土地,代 表許多就業機會和更好的生活空間,因此許多年輕人離開自己的國家,來到地大 物博的美國,追求更好的生活。

1952 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公民法,應准所有日本來的移民者,不需任何 條件,都可以自然而然成為美國公民。此法吸引大量的日本人遷移到美國來,艾 倫賽伊和他的父親就是在這個時候移民到美國的。艾倫‧賽伊的恩師 Noro Shinpei 曾對他說:「當你有機會去旅行,就去旅行吧!旅行是最好的老師。」(“When you have a chance to travel, travel. Traveling is the greatest teacher of all.”)並鼓勵他到 美國生活,擴展自己的生活視野。The Sign Painter 中的年輕人,就是艾倫‧賽伊 自己的化身。

艾倫‧賽伊曾表示,他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才漸漸愛上美國的沙漠地景,並把 它放到他的圖畫書中,也就是 2000 年出版的 The Sign Painter。賽伊用第三人稱 的觀點來敘述這個故事:自詡為畫家的「他」,來到一個美國西部小鎮,找到一 份畫招牌的工作。他和招牌店的老闆接到一個名為 「箭之星」(Arrow Star) 的 設計案,他們的工作是將已設計好的圖像,畫到位於沙漠中許多巨大的廣告看板 上。

資方交代的設計圖上呈現的是一個頭髮隨風飄揚的金髮女郎,加上斗大的標 題「箭之星」。賽伊問老闆「箭之星」的意思以及在沙漠中擺放廣告招牌的意義,

老闆認為只要做好資方交代的工作就好了,不用想太多。除了周圍變化的高山、

白雲、落日等景觀,他們每天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一天,他們遇見了看板上的

金髮女郎從一造型特殊的高塔建築中駕車離開。無意中,又聽到這個「箭之星」

案子的老闆在談論關於在沙漠中蓋樂園的夢想。這些事情,讓賽伊決定離開一成 不變的工作,展開夢想的追求。

艾倫‧賽伊初到美國時,父親強迫他讀跟自己喜愛的藝術完全不相干的軍事 學校,讓賽伊非常痛苦,他曾發誓,若自己將來有機會回去日本,絕對不再回來 這裡了。除了陌生環境、語言的適應問題,興趣的剝奪對他來說,是最大的痛苦。

後來因在房間抽菸,被學校以違反校規的理由開除,賽伊才又繼續進修藝術。藝 術設計學院畢業之後,艾倫‧賽伊曾回到日本,但因當時的日本環境似乎沒有藝 術工作者發展的空間,所以他又回到美國,當一名廣告看板畫家的助手,就像 The Sign Painter 中的年輕人一樣。78這部作品就是艾倫‧賽伊對自己當年心情的 回顧。

在移動的過程中,空間加入了主體的情感和經驗,變成了對主體有特殊意義 的地方。而主體的情感,可透過其繪畫作品表現出的元素、符號和氛圍辨認出。

從 The Sign Painter 一書的插畫中,讀者可以看到艾倫‧賽伊對美國西部沙漠景 觀的描繪,廣大的漠地、壯闊的高山以及晨昏時天空的色彩和沙漠風暴捲襲天地 時的混沌狀態(圖 3-3-1)、(圖 3-3-2)、(圖 3-3-3)、(圖 3-3-4)。

圖 3-3-1

The Sign Painter 頁 11

圖 3-3-2

The Sign Painter 頁 17

78 About the author, http://www.houghtonmifflinbooks.com/authors/allensay/author.shtml, (2007.12.05)。

圖 3-3-3

The Sign Painter 頁 13

圖 3-3-4

The Sign Painter 頁 19

此外,從 The Sign Painter 一書的插畫中,我們可以窺伺賽伊對當代美國藝 術家與美國這塊土地的認同,他簡直是走進這些藝術家的畫中了。林德姮曾提到

「當圖畫故事書的圖像插畫引用(quote)或借用(borrow) 既存之風格時,這 時風格扮演能指(signifier) 的角色,喚起該風格具有的特殊價值觀。」79賽伊 引用了幾位美國當代藝術家的風格,如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和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他們 都是描繪美國地景和文化的經典代表,茲簡介如下。

喬治亞‧歐姬芙(1887-1896)的繪畫作品是 1920 年代美國藝術的經典代表,

她以半抽象半寫實的手法聞名,其主題相當具有特色,多為花朵微觀、岩石肌理 變化,海螺、動物骨頭和荒涼的美國內陸景觀。她喜愛住在沙漠地帶,美國西南 部、德州、新墨西哥州等地都有她的足跡和作畫意象。80The Sign Painter 第二十 九頁「箭星之塔」(The Tower of Arrow Star)的辦公室門上的裝飾品(圖 3-3-5)

和歐姬芙喜愛的動物遺骸裝飾品(圖 3-3-6),有異曲同工之妙。

79 林德姮,《圖畫故事書中的後設策略》,頁 239。

80 Image: Georgia-Okeeffe-VHS-Cover.png ,

http://zh.wikipedia.org/wiki/Image:Georgia-Okeeffe-VHS-Cover.png , (2008.04.13)。

圖 3-3-5

The Sign Painter 頁 29 圖 3-3-6 喬治亞‧歐姬芙 另一位繪畫風格被賽伊援用的藝術家是諾曼‧洛克威爾 (1894-1978),他曾 被《紐約時報》譽為「本世紀最受歡迎的藝術家」,洛克威爾紀錄了二十世紀美 國的發展與變遷,具美國西部風格。他的筆觸真實細膩,饒富趣味,生動地展現 了凡夫俗子的各種生活層面,技巧地反映出美國夢的理想與現實,並賦予生命獨 特的見解與意義。圖 3-3-7 與圖 3-3-8 是諾曼‧洛克威爾的作品,我們可以與 The Sign Painter 的風格(圖 3-3-9)作一比較。81

圖 3-3-7 諾曼‧洛克威爾之作

圖 3-3-8 諾曼‧洛克威爾之作

圖 3-3-9

The Sign Painter 封面圖片

最特別的是,艾倫‧賽伊模仿前人畫作,部分改編成為故事場景,成為敘事 引喻。故事的主角「他」在一條空蕩蕩的大街下車(圖 3-3-10),這條街的場景,

是取自於美國繪畫大師愛德華‧霍普(1882-1967)最著名的作品《夜鷹》

81 The Official Site of Norman Rockwell , http://www.normanrockwell.com/artwork/gallery.htm, (2008.4.20)。

(Nighthawks;1942 年)裡的街景(圖 3-3-11)。82

圖 3-3-10 The Sign Painter 頁 5

圖 3-3-11

愛德華‧霍普《夜鷹》(1942)

霍普以描繪寂寥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聞名。他企圖在平凡的主題場景,如加 油站、汽車旅館或一條街上,添加寂靜的情感。這是一間 24 小時營業的餐館,

餐館裡的日光燈非常明亮,光線透過大塊玻璃窗投射到外面的街道上。餐館的上 方是陰暗的,看得出來是午夜的氣氛。畫作中央有一個背對著街道的顧客,一個 人孤伶伶的坐在吧台前的圓凳上,令人不禁想問:「為什麼在這個時間,他會孤 單的坐在小館中?」

艾倫‧賽伊插畫裡的人物,經常是若有所思的凝視著遠方,讓讀者不禁想 探究他們內心的想法、情感及周遭環境與人物的關係。霍普擅長在人們常見的生 活空間中添加孤寂的情感,賽伊也成功的仿用這樣的空間來反應主角人物內心 的孤單和面臨生命中重大選擇時的躊躇。經過一些思考之後,艾倫‧賽伊和「他」

心中有些決定,他不願繼續當畫廣告看板的工 人,不願為了維持生計而捨棄創作的夢想,他 決定離開。在本書最後一個插圖裡,他和這條 街道說再見,餐館裡孤單的背影已消失了,那 人已不再躊躇,他可能也找到自己的方向了,

就像艾倫‧賽伊一樣(圖 3-3-12)。

圖 3-3-12 The Sign Painter 頁 32

故事中的「他」就像作者的化身,賽伊將自己年輕時在這片土地上追尋夢想

82 Image: Ed Hopper, NightHawks. http://zh.wikipedia.org/wiki/Image:EdHopperNightHawks.jpg, (2008.4.20).

的記憶,再現在 The Sign Painter 中。以這個空間當背景,透過記憶和創作,再 現作者對美國這個地方的認同和自我認同與理想的追尋過程。

人和空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家屋是人類心靈的歸屬點、記憶的儲藏庫和自我

形塑的重要場域。隨著主體的移動和暫停,因著認同的情感,使得空間有可能變 成地方;而隨著我們越來越認識一個空間,並賦予它價值,一開始混沌不明的空 間也漸漸就變成了地方。人和地方的情感依附和關聯,呈現了意義和經驗的世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