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艾倫‧ ‧ ‧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艾倫‧ ‧ ‧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郭建華 先生

艾倫 艾倫 艾倫

艾倫‧ ‧ ‧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圖畫書裡文 圖畫書裡文 圖畫書裡文

圖畫書裡文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研 究 生: 溫培伶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2)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艾倫 艾倫 艾倫

艾倫‧ ‧ ‧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的追尋之旅—

圖畫書裡文 圖畫書裡文 圖畫書裡文

圖畫書裡文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研 究 生: 溫培伶 撰 指導教授:郭建華 先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3)
(4)
(5)

(6)

謝 謝 謝

謝 誌 誌 誌 誌

寫論文的過程就像製作麵包一樣,揮汗努力之後,才能享受麵包出爐

時的香氣。

我自己的學識內涵是麵粉,同學的切磋分享和師長的教導為我的麵包 加料、增添風味。杜明城老師是麥,讓麵包的質地更實在;張子樟老師是 水,沒有水分的滋養,麵粉無法成形;楊茂秀老師是香料,提供迷人的味 覺享受。好不容易把麵粉搓揉為麵糰,它卻不時走樣、變形,幸好有郭建 華老師在一旁努力的把關,幫助我的麵包變得結實、漂亮。

感謝台北班「童鞋」的陪伴—明足、修立像媽媽一樣照顧大家、文婷 大姊大提供強而有力的資源、亞珊不厭其煩的傾聽、麗雲、佩俞和怡雯總 是提供新訊息、嬿庭、秀敏和斯匡在幕後提供好點子,還有怡又的雪中送 炭……這一班姐妹,總是提供源源不絕的意見和熱忱的關懷,讓人疲累的 身心,再度振奮起來。

最感謝的是「酵母粉」—我的家人,如果沒有他們,我的麵包一定發 不起來。感謝媽媽的包容、兩個孩子的體諒和先生的支持,尤其是先生,

在我寫論文的這段期間,他不但打點所有家務,還發展了第二專長—煮 飯,讓我享受輕鬆、幸福的用餐時光!

麵包就要出爐了,你聞到香味了嗎?

(7)

艾倫 艾倫 艾倫

艾倫‧ ‧ ‧賽伊 ‧ 賽伊 賽伊的追尋之旅 賽伊 的追尋之旅 的追尋之旅— 的追尋之旅 — — — 圖畫書裡文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圖畫書裡文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圖畫書裡文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圖畫書裡文化與情感的時空轉移

溫培伶 溫培伶 溫培伶 溫培伶

國立台東大學 國立台東大學國立台東大學

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兒童文學研究所兒童文學研究所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 摘 摘 摘 要 要 要 要

「認同」是現今倍受矚目的議題,認同是複雜且具有多種面向的觀念。在全 球的舞台上,不同的社群有其各別的「文化認同」;親族之間,由於社會的變遷,

傳統家庭模式也逐漸變化出不同的家庭組成和認同觀。認同就像是一種概念上的 工具,可以用來了解人們如何意識到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上的變遷。認同的 過程永不完結,且不斷的進行中,尤其是移民、離散的經驗,更易讓人的認同產 生流動性。隨著主體移動的便利,認同的流動性和混雜性更加迅速,也讓認同有 更多元、豐富的視野。

日裔美籍圖畫書創作者艾倫‧賽伊,從童年至今,不斷的離散經驗,使他的 認同產生了流動和繞行。本論文將透過細讀艾倫‧賽伊的自寫自畫的作品,探討 艾倫‧賽伊作品的特色,了解他追尋認同的過程,歸納出他在家屋、地方與國族 文化的認同屬性,以及探討他如何使用文字和圖像來呈現其認同的符碼。

艾倫‧賽伊採用夢幻的敘事手法、寫實的水彩技法,配合各種構圖的元素來 呈現似真似幻的故事氛圍;同時,他也運用各種符碼,來表現空間中文化和情感 的流動。透過符碼的表徵,我們看到賽伊對生態、對創作的態度、對理想的堅持、

對家庭的價值觀、對親子關係的渴望、對地方的認同情感,和對日本國族文化的 認同和懷想。賽伊透過創作來表達他認同建構的過程,所呈現出的作品,不但記 錄了個人內在成長的軌跡,也透露出主體自我的定位和價值。

關鍵詞關鍵詞

關鍵詞關鍵詞::::認同認同認同、認同、、離散、離散離散、離散、、文化交混、文化交混文化交混、文化交混、、空間、空間空間、空間、、地方、地方地方 地方

(8)

Allen Say’s Journey in Search for Identity:

The Spatiotemporal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and Emotions in Say’s Picture Books

Pei Ling Wen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Identity is an arrestive issue. It’s a complex idea with many aspects.

In the global stage, different communities have their own cultural identity.

Between relatives, as society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family mode also gradually develops into various combinations with different sense of identity. Identity is a conceptual tool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people’s awareness of changes in our society, culture, economy and politics.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is endless and continuous. In particular, experiences such as immigration and expatriation are even more likely to create shifting of identity. As it becomes easier for people to relocate, shifting and mixing of identity also take place faster and create even mor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in the aspects of identity.

Since his childhood, the incessant expatriation experience of Allen

Say, the Japanese American picture book author, has resulted in shifting

and diversion in his identity. Based on a close study of Allen Say’s picture

books, I shall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works, in the hope of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his identity search, in order to sum up the

(9)

attributes of his identity toward home, locality and nationality, and examine his expression of identity through the use of words and images.

Allen Say adopts dream-like narration and realistic watercolor painting techniques in combination with various image elements to manifest both real and imaginary atmosphere in his stories;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utilizes different kinds of symbols to express the flows of culture and emotions in space. His display of symbols shows us his attitude towards ecology and creativity, his insistence on his ideal, his family values, his yearning for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d hi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Japanese culture.

Through his picture books, Allen Say expr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his self-identity. His works have not only recorded the path of his personal internal growth, but also disclosed how he defines himself and his values.

keywords::Identity, expatriation, cultural hybridity, space, place

(10)

目 目 目

目 次 次 次 次

第壹章 整裝待發………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方法………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文獻探討 ……… 8

第貳章 揚帆啟程……… 18

第一節 艾倫‧賽伊的生平………18

第二節 艾倫‧賽伊的記憶、創作與認同建構………25

第三節 艾倫‧賽伊的離散經驗與認同建構………32

第參章 在東、西方之間擺盪──家、地方與認同 ………37

第一節 家屋中的認同………37

第二節 空間與地方 ………43

第三節 地方感的呈現………52

第肆章 在過去與現在之間航行──文化認同………58

第一節 文化懷舊與集體記憶………59

第二節 重繪美國西南日裔歷史………64

第三節 文化交混與認同 ………80

第伍章 抵岸………87

第一節 艾倫.賽伊的作品特色 ……… 87

第二節 艾倫‧賽伊的回家之路………98

參考書目………102

附錄一:研究文本………108

附錄二:艾倫‧賽伊年表大事紀………112

(11)

圖 圖 圖

圖 次 次 次 次 頁 頁 頁 頁

圖 2-2-1 《艾瑪的毯子》頁 5………...26

圖 2-2-2 Vincent’s Bedroom at Arles(1888)……….26

圖 2-2-3 《艾瑪的毯子》頁 9………..27

圖 2-2-4 The Chair with Pipe(1888)………27

圖 2-2-5 《艾瑪的毯子》頁 31……….27

圖 2-2-6 Monet’s Garden at Vetheuil……….……….27

圖 2-2-7 The Bicycle Men 頁 28……….29

圖 2-2-8 The Bicycle Men 頁 37………...………..29

圖 2-2-9 The Bicycle Men 頁 13……….30

圖 2-2-10 The Bicycle Men 頁 27………...30

圖 2-3-1 Stranger in the Mirror 頁 9….……….33

圖 2-3-2 Stranger in the Mirror 封面……….33

圖 2-3-3 《中國鬥牛士 王邦維》封面………35

圖 2-3-4 《中國鬥牛士 王邦維》頁 5………35

圖 2-3-5 《中國鬥牛士 王邦維》頁 7………35

圖 2-3-6 《中國鬥牛士 王邦維》頁 13………35

圖 2-3-7 《中國鬥牛士 王邦維》頁 27………35

圖 2-3-8 《中國鬥牛士 王邦維》頁 32………35

圖 3-1-1 Tea with Milk 頁 32……….…….………38

圖 3-1-2 《艾莉森的家》頁 7……….….………39

圖 3-1-3 《艾莉森的家》頁 23………40

圖 3-1-4 《艾莉森的家》頁 32………41

圖 3-1-5 《艾莉森的家》頁 33………41

圖 3-2-1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22.. ………44

圖 3-2-2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4……….46

圖 3-2-3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32………..……….46

圖 3-2-4 Grandfather’s Journey 封底……….46

圖 3-2-5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17……….46

圖 3-2-6 Tea with Milk 書名頁……….……….…….46

圖 3-2-7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14(美國的海岸)………47

圖 3-2-8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20(日本的鄉村)………47

圖 3-2-9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29………47

圖 3-2-10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18………47

圖 3-2-11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25………47

(12)

圖 3-2-12 《失落之湖》頁 29………48

圖 3-2-13 《失落之湖》頁 21………49

圖 3-2-14 《失落之湖》頁 32………50

圖 3-2-15 《失落之湖》封底……….……50

圖 3-3-1 The Sign Painter 頁 11……….……53

圖 3-3-2 The Sign Painter 頁 17……….……53

圖 3-3-3 The Sign Painter 頁 13……….……54

圖 3-3-4 The Sign Painter 頁 19……….……54

圖 3-3-5 The Sign Painter 頁 29……….……55

圖 3-3-6 喬治亞‧歐姬芙………..……….……55

圖 3-3-7 諾曼‧洛克威爾之作………..……….……55

圖 3-3-8 諾曼‧洛克威爾之作………..……….……55

圖 3-3-9 The Sign Painter 封面圖片………..……….……55

圖 3-3-10 The Sign Painter 頁 5……….…..56

圖 3-3-11 愛德華‧霍普《夜鷹》(1942)………56

圖 3-3-12 The Sign Painter 頁 32……….…56

圖 4-1-1 《紙戲人》頁 7……….….61

圖 4-1-2 《紙戲人》頁 9……….….61

圖 4-1-3 《紙戲人》頁 11……….61

圖 4-1-4 《紙戲人》頁 16……….61

圖 4-1-5 《紙戲人》頁 15 (局部圖片)……….62

圖 4-1-6 Under the Cherry Blossom Tree 頁 4………63

圖 4-1-7 Under the Cherry Blossom Tree 頁 12………..63

圖 4-1-8 Under the Cherry Blossom Tree 頁 23………..63

圖 4-1-9 Under the Cherry Blossom Tree 頁 32………..63

圖 4-2-1 Home of the Brave 頁 5……….68

圖 4-2-2 Home of the Brave 頁 7……….68

圖 4-2-3 Home of the Brave 頁 9……….68

圖 4-2-4 Home of the Brave 頁 11……….……….….68

圖 4-2-5 Home of the Brave 頁 15……….…..69

圖 4-2-6 Hiroko Mochida, Allen Say and Miyuki Hirano………...…69

圖 4-2-7 Home of the Brave 頁 17……….…..69

圖 4-2-8 Home of the Brave 頁 19……….…..69

圖 4-2-9 Home of the Brave 頁 21……….…..70

圖 4-2-10 Home of the Brave 頁 23……….…..70

圖 4-2-11 Home of the Brave 頁 25……….…..71

圖 4-2-12 Home of the Brave 頁 29……….…..72

(13)

圖 4-2-13 Home of the Brave 頁 31………..72

圖 4-2-14 Music for Alice 書名頁………..…….………..73

圖 4-2-15 Music for Alice 頁 5………..73

圖 4-2-16 Music for Alice 頁 7………..73

圖 4-2-17 Music for Alice 頁 11……….75

圖 4-2-18 Music for Alice 頁 17………..………..76

圖 4-2-19 Music for Alice 頁 21………..……..76

圖 4-2-20 Music for Alice 頁 23………..…..76

圖 4-2-21 Music for Alice 頁 25………76

圖 4-2-22 Music for Alice 頁 31………..…..77

圖 4-2-23 Music for Alice 封面……….…..…..78

圖 4-2-24 Music for Alice 封底………..…...78

圖 4-3-1 Tea with Milk 書名頁………..…..80

圖 4-3-2 Tea with Milk 頁 5………..….…..80

圖 4-3-3 Tea with Milk 頁 7………..….…..81

圖 4-3-4 Tea with Milk 頁 11………..…….81

圖 4-3-5 Tea with Milk 頁 13………..…….82

圖 4-3-6 Tea with Milk 頁 15………..…….82

圖 4-3-7 Tea with Milk 頁 21………..………..83

圖 4-3-8 Tea with Milk 頁 25………..………..83

圖 4-3-9 Tree of Cranes 頁 21………..…..84

圖 4-3-10 Tree of Cranes 頁 23………..…..84

圖 4-3-11 Tree of Cranes 頁 25………..…..84

圖 4-3-12 Tree of Cranes 頁 11………..…..85

圖 4-3-13 Tree of Cranes 頁 17………..…..85

圖 4-3-14 Tree of Cranes 頁 32………..…..85

圖 5-1-1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4….………..…..89

圖 5-1-2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16….………..89

圖 5-1-3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23….………...89

圖 5-1-4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29….………...89

圖 5-1-5 Music for Alice 頁 5….………..……….…...89

圖 5-1-6 《中國鬥牛士 王邦維》頁 5….………..…..89

圖 5-1-7 《中國鬥牛士 王邦維》頁 23….………..…..89

圖 5-1-8 Home of the Brave 頁 15….………...…..89

圖 5-1-9 《失落之湖》封底….………..………….….90

圖 5-1-10 Music for Alice 頁 23….……….………...…..91

圖 5-1-11 A River Dream 書名頁….………..………...…..91

圖 5-1-12 A River Dream 頁 32….……….………...…..91

(14)

圖 5-1-13 Grandfather’s Journe 書名頁、封底….………..91

圖 5-1-14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6….………..…..91

圖 5-1-15 《艾莉森的家》 頁 32….………....…..91

圖 5-1-16 The Sign Painter 頁 31….………....…..91

圖 5-1-17 Tree of Crane 頁 32….………....…..91

圖 5-1-18 《紙戲人》頁 9….………...…...93

圖 5-1-19 Tea with Milk 頁 17….……….…………...…...93

圖 5-1-20 Tea with Milk 頁 19….………...93

圖 5-1-21 The Sign Painter 頁 25….………...93

圖 5-1-22 Home of the Brave 頁 9….……….…….………...94

圖 5-1-23 Home of the Brave 頁 11….……….………...94

圖 5-1-24 《艾瑪的毯子》頁 5….……….…….….………...94

圖 5-1-25 《艾瑪的毯子》頁 7….………..…….………...94

圖 5-1-26 《艾瑪的毯子》頁 32….……….………...94

圖 5-1-27 Grandfather’s Journey 頁 15….……….………...94

圖 5-1-28 《艾瑪的毯子》頁 15….……….………...95

圖 5-1-29 《艾瑪的毯子》頁 11….……….………...95

圖 5-1-30 《艾瑪的毯子》頁 17….……….………...95

圖 5-1-31 A River Dream 頁 4….……….………...95

圖 5-1-32 A River Dream 頁 7….……….………...95

圖 5-1-33 《失落之湖》頁 9….……….……….……...95

圖 5-1-34 Stranger in the Mirror 頁 5….……….…….…………...96

圖 5-1-35 Stranger in the Mirror 頁 15….……….…….……..…...96

圖 5-1-36 Stranger in the Mirror 頁 21….…..……….…….…………...96

圖 5-1-37 Tree of Cranes 頁 11….…………..……….…….…………...96

圖 5-1-38 Tree of Cranes 頁 17….………..……….…….…………...96

圖 5-1-39 《艾莉森的家》頁 5….……….….…….…………...96

圖 5-2-1 Grandfather’s Journey 書名頁和封底………..……….101

(15)
(16)

第壹章 第壹章 第壹章

第壹章 整裝待發 整裝待發 整裝待發 整裝待發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每次看完李安的電影,總讓我深深感動。李安以華人的身分,在美國電影界 有著亮眼的成績。從他知名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飲食男 女》,一點一滴的累積、蟄伏、創新,到《臥虎藏龍》、《斷背山》,以及最近在台 創下亮眼票房的《色,戒》,我們可以看到李安在電影中所處理的主題的共通點,

除了東方傳統歷史和文化、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及衝突,還有人類永遠離不開的課 題──「家」。

第一次看到日裔美籍圖畫書創作者艾倫‧賽伊(Allen Say)的作品,讓我想 到了李安。李安曾說:「每拍一部片,我都是在學習處理自己。」李慕白交不出 青冥劍,王佳芝捨不下易先生,而李安,在他的第十部電影《色,戒》中,還在 追尋他的中國情懷。1艾倫‧賽伊也是如此,從 1982 年他第一部自寫自畫的圖畫 書 The Bicycle Man 開始,讀者可以感覺到,不論在圖像上或文字上,賽伊都在 追尋一種「歸家」的情懷。

艾倫‧賽伊出生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橫濱(Yokohama),父親是由英 國家庭撫養長大的韓國孤兒,母親是出生於美國加州的日本人。由於戰亂的因 素,賽伊常常搬家,常常轉學。經常變動的環境使得他非常沒有安全感,所以他 從小就藉著閱讀和畫畫來逃避現實帶給他的不安。

好不容易大戰結束了,原本以為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日子的賽伊,卻在父 母離婚的殘酷事實下被迫搬去和祖母同住。但是由於和祖母個性不合,賽伊才十 二歲就自己獨立生活了。在這段期間,賽伊跟隨日本著名的漫畫大師 Noro Shinpei 學習繪畫技巧,Noro Shinpei 不只開啟賽伊的藝術之路,更成為他一生的導師和 好朋友。他將這段學徒生涯紀錄下來,完成一部自傳體小說 The Ink-keeper’s

1 馬岳琳,<李安的眼淚背後……>,《天下雜誌》,第 382 期,2007 年 10 月,頁 318-319。

(17)

Apprentice。

十六歲時,父親將艾倫‧賽伊接到美國加州,並安排他進入軍事學校就讀。

語言的隔閡加上種族的歧視,讓賽伊非常痛苦。後來因違反校規被開除,才又開 始他的藝術學習之旅。在一些朋友的鼓勵下,賽伊開始嘗試插畫創作,他的第一 部作品 Dr. Smith’s Safari 於 1972 年出版。

之後的十年,賽伊不間斷的從事攝影和插畫的創作。1984 年時,他因不滿 其插畫作品 How My Parents Learned to Eat 的印刷效果,決定放棄插畫的創作。

Houghton Mifflin 出版社的 Walter Lorraine 可說是引領賽伊走向以圖畫書創 作為終生志職的貴人。他說服賽伊為以日本民俗故事為題材的圖畫書 The Boy of the Three Year Nap畫插畫,後來這本書榮獲 1989 年凱迪克銀牌獎(The Caldecott

Honor)。就在這一年,賽伊決定放棄攝影,專心投入兒童圖畫書創作。

艾倫‧賽伊的作品約有二十六本,有的因年代久遠,已無法找到文本。目前 尚可蒐集到的文本中,有一本是自傳式小說,十五本是自寫自畫的圖畫書,其餘 的皆為插畫或攝影插圖作品。賽伊的圖畫書作品,目前被翻譯成中文的僅有五 本,且主要集中在 2005 和 2006 年。這些中譯本分別是 2005 年台灣東方出版社 的《艾莉森的家》(Allison)、和英出版社的《紙戲人》(Kamishibai Man),2006 年道聲出版社的《失落之湖》(The Lost Lake)、天下雜誌社的《中國鬥牛士王邦 維》(El Chino),以及台灣麥克出版的《艾瑪的毯子》(Emma’s Rug)。以上五本 圖畫書,除了《艾瑪的毯子》是由宋珮翻譯的,其餘四本,皆由劉清彥翻譯。

基本上,賽伊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高。但由於他的作品曾兩度獲得美國童書 最高榮譽凱迪克獎(1989 年插畫作品 The Boy of the Three-Year Nap、1994 年自寫 自畫作品 Grandfather’s Journey),故台北市立圖書館小小世界外文圖書館曾在 2007 年 3 月的每月選書活動中特別介紹他的作品,而民間圖畫書推廣者宋珮老 師,也有在民間的讀書會中介紹過艾倫‧賽伊的作品。

艾倫‧賽伊的成長、心情和生活經驗全表現在他的作品中,有如一部部活生 生的生命史(life history),讓讀者見書如見其人。他的自寫自畫作品,從 1982

(18)

年的 The Bicycle Man,到 2005 年的《紙戲人》,賽伊不斷的追尋,從東、西方文 化空間、新舊歷史時空,到家庭中的親密與疏離,相信賽伊也和李安一樣,「每 一部創作,都是在處理自己」。透過不斷的敘述、不斷的創作,賽伊正在尋找自 己的定位。

賽伊如何透過圖畫書創作來尋找自己的定位?他對自己的認同和定位又是 如何?他如何呈現自身認同的符碼?以上均引發筆者進一步探求的動機。

(19)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 研 研究目的 研 究目的 究目的、 究目的 、 、問題與方法 、 問題與方法 問題與方法 問題與方法 壹

壹 壹

壹、 、 、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瀏覽賽伊的作品,初步發現其認同的主題約略可分為對自我的認同、對家的 認同、對地方的認同,以及在歷史時空、社會變遷下對國族和文化的認同。由於 賽伊日裔美籍的特殊身分及在生活和文化上所處的特殊交融空間,再者,他透過 創作不斷的再現自我和祖國文化、空間經驗、家族歷史,和家人間的關係,故將 其認同歸為「敘述認同」。擬透過文本的分析,了解賽伊建構其認同的過程。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賽伊作品中所反映的認同議題及其所建構敘述認同 的過程。根據柯里(Paul Ricoeur)的說法,認同可分為「固定認同」(idemidentity) 和敘述認同(ipseidentity):

「固定認同」是自我在某一個既定的傳統與地理環境下,被賦予認定之身 分(given),進而藉由鏡映式的心理投射賦予自我定位。基本上是一種固定 不變的身份和屬性。……而敘述認同(ipseidentity)是透過文化建構、敘事體 和時間的累積,產生時空脈絡中對應關係下的一種「認同」。「敘述認同」

經常必須透過主體的敘述以再現自我,並在不斷流動的建構與斡旋過程中 方能形成。「敘述認同」是隨時而移的,它不但具備多元且獨特的節奏和韻 律,也經常會在文化的規範與預期形塑下,產生種種不同的形變。2

貳 貳 貳

貳、 、 、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艾倫‧賽伊的作品有如作者個人的生命史,將他辛苦的成長經歷、家庭關係、

夢想的追尋和跨文化生活的認同問題,透過文字、圖畫一點一滴傾洩在其中。筆 者希望能透過細讀、分析艾倫‧賽伊自寫自畫的作品,以及閱讀他的生平經歷,

了解以下問題:

2 廖炳惠,《關鍵詞 200》(台 北 : 麥 田 , 2 0 0 6 年 ), 頁 135-136。

(20)

一、賽伊作品的特色是什麼?

二、賽伊的作品中反應了哪些認同的議題?

三、賽伊如何透過圖畫書進行自我追尋?

四、賽伊作品的表現手法?他如何呈現認同的符碼?

參 參 參

參、 、 、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筆者將用文本分析,以認同概念為主軸來探討賽伊的作品以及本研究所列出 的研究問題。

「文化」的定義是多樣而複雜的,不論如何定義,都只有把文化鑲嵌於真實 生活情境中,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才能夠加以理解。賽伊的作品充滿著移民者 的情懷和跨文化的差異,筆著擬將其作品分類為「自我認同」、「地方認同」和「文 化認同」三部分來做討論。

而關於認同,認同是由差異標示出來的,賽伊在血統上是日、韓混種;在國 籍上是日裔美籍;在生活空間上是從東方到西方。在此交混的第三空間中,

差異藉由語言和象徵系統的運作被再現出來,不同文化空間的重疊和並置,交織 出創意與活力的火花。

在不同的時空背景、情感的交織下,賽伊透過文字、圖像的敘述,不斷的展 現他的生命、他的認同觀──在個人、在家庭、在地方和在國族、文化上。藉由 細讀、分析他的作品,我們可以捕捉到這位日裔美籍藝術家對自己的定位。

在第貳章中,筆者將介紹賽伊的生平,離散背景下的自我認同建構,以及他 如何透過記憶和書寫來建構他的認同觀。第參章則探討賽伊如何透過作品呈現其 對家屋、親屬關係和地方空間上的認同。第肆章強調日裔美國人在美國的一段悲 愴歷史和賽伊所屬的文化記憶,以及在交混的多元社會之中,賽伊的文化認同如 何流動和變化。第伍章是結論,將歸納艾倫‧賽伊作品的特色,以及其圖畫書中 反映的認同議題和自我建構的歷程。

(21)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 研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 範圍與限制 範圍與限制 範圍與限制 壹

壹 壹

壹、 、 、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賽伊作品中所反映的認同議題及其所建構敘述認同 的過程,故將研究範圍設限在艾倫‧賽伊自寫自畫的圖畫書共十五本,目前在台 灣有中文版發行的有五本(書目整理見附錄一)。期待能透過分析、探討其原創 作品的圖像、文字及圖文關係,了解賽伊建構認同的過程。

艾倫‧賽伊大多數的作品都和他的自身經驗、移民和跨文化的題材有關。其 中,與「自我探索、認同和夢想追尋」等自我建構有關的作品是:描寫藝術創意 來源的《艾瑪的毯子》(Emma’s Rug)、具天人合一意識的 A River Dream、勇於 追尋夢想的《中國鬥牛士 王邦維》(El Chino),和以自身特色超越外在差異偏見 的 Stranger in the Mirror(暫譯:鏡中的陌生人)。

跟「家」與地方感有關的主題是尋找親子關係的《失落之湖》(The Lost Lake)、描寫跨文化家庭收養故事的《艾莉森的家》(Allison)、鄉愁在地方之間 擺渡的 Grandfather’s Journey(暫譯:外公的旅程)、不適應日本文化的 Tea with Milk(暫譯:奶茶,此一書名帶有東西文化的象徵意涵,Tea 代表日本,Milk 代 表美國,意指賽伊的母親是在美國出生成長的日裔美國人),和對移民國產生地 方感的 The Sign Painter(暫譯:看板畫家)。

和日本傳統文化及歷史相關的作品有以傳統民間故事「守財奴」為題材的 Under the Blossom Tree(暫譯:在盛開的花樹下)、描寫二次大戰期間,兩位美 國士兵在日本小學運動會與師生同樂的 The Bicycle Man(暫譯:腳踏車人)、以 奇幻的技法描寫二次大戰時日裔美籍集中營的 Home of Brave(暫譯:勇者之 屋)、同樣藉由描寫集中營艱苦的生活,展現日本人堅韌生命力的 Music for Alice

(暫譯:獻給愛麗絲的音樂)以及艾倫‧賽伊最新的作品──描寫日本傳統說故 事文化的《紙戲人》(Kamishibai Man)。 此外,還有反應多元文化交融的 Tree of Cranes(暫譯:紙鶴樹)和 Tea with Milk。

(22)

其中,Tree of Cranes,Grandfather’s Journey,Tea with Milk 和 The Sign Painter 是最能反映艾倫‧賽伊自身經驗的自傳式作品。包括作者感同身受及再現他的母 親和祖父在跨文化時空下內心的衝擊與矛盾,以及賽伊個人對藝術夢想的追尋和 抉擇的過程。

貳 貳 貳

貳、 、 、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艾倫‧賽伊自寫自畫的圖畫書中,在 1972 年出版的 Dr. Smith’s Safari 和 1973

年出版的 The Nose: A Tale Based on Hana by R. Akutagawa,因出版年代已久,恐 已絕版,筆者無法透過國內外書局或網路書店取得,故將研究範圍設定在其 1982 年之後出版的作品。

此外,筆者著重於探究艾倫‧賽伊作品中的認同議題,認同是複雜而多面向,

而文本是多義的,可依讀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經驗做解讀。筆者以主觀認定 的方式將文本分類討論,分類的依據是該文本所表現出的明顯主題和意涵,難免 有疏漏、不周全,或與其他讀者解讀不同之處,筆者將盡力提出佐證來支持自己 的論點。

關於英文書名的翻譯問題,十五本研究文本之中,僅五本有中文翻譯。另外 十本圖畫書,目前國內並無出版社翻譯。為不破壞作者在文詞上欲表達的意涵,

筆者仍以圖畫書的英文原名作為引述,對於未有中文出版的圖畫書,在內文的討 論引用則自行暫譯,並附上作者的原文,以方便讀者對照閱讀。

(23)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此節擬將文本分析中所提及的相關研究和理論做一簡要的概述,包括關於前 人對艾倫‧賽伊作品的研究、與文本分析相關的認同論述,以及圖畫書分析的著 述等。

壹 壹 壹

壹、 、 、 、關於艾倫 關於艾倫 關於艾倫 關於艾倫

賽伊 賽伊 賽伊 賽伊

在台灣全國碩博士論文中,目前尚無專篇探討艾倫‧賽伊作品的論文,唯一 一篇內容中有提到艾倫‧賽伊的論文是 2003 年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蔡 淑娟的碩士論文《美國凱迪克金牌獎作家作品研究》。此篇論文主要是介紹歷年 美國凱迪克金牌獎作家的得獎作品。其中,蔡淑娟介紹了艾倫‧賽伊於 1994 年 得獎作品 Grandfather’s Journey,並參考艾倫‧賽伊在 Horn Book Magazine 發表 的得獎感言(Caldecott Award Acceptance)簡單的介紹了作家的生平、創作理念,

並進行作品探討。Grandfather’s Journey 可說是艾倫‧賽伊作品的精髓,他用的 外公經驗來訴說自己的故事,在東西不同的文化間追尋自己的定位。由於蔡淑娟 的研究範圍鎖定歷年的美國凱迪克金牌獎作家的得獎作品,因此未能更深入的探 討艾倫‧賽伊的內心世界與追尋認同的過程。這就是筆者將努力探討的方向。

貳 貳 貳

貳、 、 、 、認同 認同 認同 認同論述 論述 論述 論述

一 一 一

一、、、、認同的概念認同的概念認同的概念認同的概念

認同(identity)與差異(difference)是相互對照的兩個觀念,認同給予我們 在世界上的某個定位,也彰顯人們彼此之間的差異和關聯,提供識別他人與自我 的方法。認同是複雜且具有多種面向的觀念,在全球的舞台上,不同的社群有國 族、文化認同;親族之間,由於社會的變遷,傳統家庭模式的改變,也逐漸變化 出不同的家庭組成和家庭認同;階級、性別、種族的差異,也標示出不同的認同 觀,而原本屬於私人領域的性認同,也成為公共爭論的題材。認同就像是一種概

(24)

念上的工具,可以用來了解人們如何意識到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的變遷。3 在《認同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ce)中,Woodward 強調因有「差異」,

所以才有認同的產生。霍爾(Stuart Hall)對本質性的認同觀念,也就是基於血緣與 社群共享的歷史經驗所產生的認同提出質疑,他認為認同應是社會和文化建構出 來的,會隨著社會、政治和文化產生變化。所以,應該把認同視為一種「生產」,

它永不完結,且永遠處於過程之中。4

霍爾定義了三個將認同概念化的方式:首先是「啟蒙的主體」 (the

enlightenment subject),強調個體是理性、有意識的,如同笛卡兒(R. Descartes)

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人有一本質的內在核心,就是人的認同感;其次是「社 會學的主體」(the sociological subject),強調主體內在的核心並不是自主的,而 是形成於「重要他者」或文化所賦予的價值和意義;第三個方式是後現代的主體

(the postmodern subject),涉及變遷的、碎裂的多重認同。強調主體不是由一種 身分認同所構成,而是由多種的、時而互相衝突或妥協的認同所構成。此三種認 同可能同時存在,也可能朝著後現代、去中心化的方向發展。5

孟樊在《後現代的認同政治》中提到後現代變動式的認同觀有三種特性:(1) 認同是關係性的(relational):即與他人的差異,而個人藉此差異系統建構其自 身的認同。(2)認同是敘事的(narrative):意即認同是以敘事的方式存在。換言 之,說明我們是誰,也就是在訴說我們自身的故事。即透過敘事的形式,揀選能 夠顯現我們自身的事件並組織它們,把自己外顯化。除此之外,我們也從他者的 故事和認同過程中,學得如何自我敘事。(3)認同是想像的(imaginary):區別不 同的共同體的基礎,在於它們被想像的方式。如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 說的,以民族做為一種認同的對象,即是「想像的共同體」。6

3 Kathryn Woodward 等著,林文琪譯,〈緒論〉《認同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ce)(台 北 : 韋 伯 , 2 0 0 6 年 ), 頁 2 。

4 史都華.霍爾(Stuart Hall),〈文化認同與族裔離散〉,《認同與差異》,頁 8 3 。

5 Chris Barker 著,羅世宏等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tice)

(台北:五南,2004 年),頁 203-205。

6 孟樊,《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 北 : 揚 智 , 2 0 0 1 年 ), 頁 2 0 -21。

(25)

二二

二二、、、、自我認同自我認同自我認同自我認同

在自我認同方面,紀登思(A. Giddens)提到,自我認同的構成,有賴於一 種前後一致的自我敘事,是個人對自己自傳生涯進行反思後所了解的自我。是關 於主體自身的一種思考,建立在我們認為自己是誰,根據所處過去與現在的情 境,從而思考自己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過程將永遠處於行進狀態,不斷的 遊走和改變。7

艾倫‧賽伊透過記憶和想像,創作出許多圖畫書,將作品當成自己自傳生涯 的反思,經由敘事的方式,建構自我的認同。透過他作品呈現的意象和符碼,讀 者可以看到他認同的流向。

三 三 三

三、、、、家屋與地方認同家屋與地方認同家屋與地方認同家屋與地方認同

在關於「家屋」和「地方」認同的論述中,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在

《空間詩學》一書中提到空間並非填充物體的容器,而是人類意識的居所;8《家 屋,自我的一面鏡子》中,克蕾兒‧馬可斯(Clare Cooper Marcus)談的家屋也 並非建築物本身,而是在我們的經驗中,與家屋之間細膩的情感連結。9而段義 孚(Yifu Tuan)所著的《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所闡述的是人本主義地理學 者所強調對地理區主觀的「地方感」,它是藏於人的心靈深處,是人與環境互動 關係的結果,也是主體對環境的認同感。10艾倫‧賽伊許多作品都隱含著人和環 境的情感,並帶有一種「歸家」的情懷,筆者將藉此三本書來探討空間和主體的 情感認同關係。

在人與空間關係的書寫上,陳福仁和游素玲的<重繪美國西南:從空間詩學

7 Chris Barker,《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頁 201-202。

8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La poe’tique de L’espace)

(台北:張老師,2004 年),頁 14。

9 克蕾兒‧馬可斯(Clare Cooper Marcus)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House as a Mirror of Self)(台北:張老師,2000 年),頁 10。

10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年),頁 6-11。

(26)

探討日裔美國文學的集中營書寫>11一文中,以空間的角度來探討第二次世界大 在美國西南部的集中營書寫。作者認為,「美國西南」是個被忽略的歷史創痛,

日裔美籍的移民應該重視這個共同的創傷,在此地域重新檢示他們的身分。亞裔 美籍(Asian American)泛指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遷居美國的亞洲移民。12亞裔美籍 中,日裔人士的地位尤其尷尬,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對日本 宣戰,並同時對境內日裔美國移民進行監控和集中營式的管理、迫害,形成另一 種移民的歧視。這篇文章提供研究者解讀艾倫‧賽伊兩本以集中營為背景的圖畫 書之法,這兩本圖畫書的創作靈感就是來自於美國西部日裔移民集中營。

開一心在<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13一文中,提 到透過《偶然生為亞裔人》作者劉柏川的記憶敘述與文字再現後所產生的空間,

可看出作者的屬性認同。也就是劉柏川將美國境內的中國城描寫成骯髒、擁擠、

吵雜之地,對照之下,將自己居住的美式社區形容得整潔、舒適和寧靜,從中可 看到他對美式主流價值的服膺,以及對於居住環境的認同屬性。研究者期待從艾 倫‧賽伊對美國和日本兩地空間和地景的描述中,看出他的認同屬性。

四四

四四、、、、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文化認同──────從本質論到離散的概念──從本質論到離散的概念從本質論到離散的概念 從本質論到離散的概念

而關於文化認同的論述,霍爾在<文化認同與族裔離散>一文中,提到文化 認同至少有兩種以上的思維:「第一種立場將『文化認同』定義為一種共有共享 的文化,一種『唯一真我』的集合體。……根據這樣的定義來看,我們的文化認 同反映了你我共同的歷史經驗,以及共享的文化符碼」14,此為本質主義的概念。

「第二種立場認為,……文化認同既是『實存,是什麼』(being),又是『轉化,

成為什麼』(becoming)的問題,它屬於過去也同樣屬於未來。……文化認同絕 非永恆的被固定在某個本質化的過去,而是被不斷『上演』的歷史、文化與權力

11 陳福仁、游素玲著,<重繪美國西南:從空間詩學探討日裔美國文學的集中營書寫>,《中外 文學》,第 35 卷,第 1 期,2006 年 6 月,頁 41-57。

12 廖炳惠,《關鍵詞 200》, 頁 2 2 。

13 開一心,<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中外文學》,第 33 卷,第 12 期,2005 年 5 月,頁 155-187。

14 史都華.霍爾,〈文化認同與族裔離散〉,《認同與差異》,頁 8 4 。

(27)

所支配的。」15此為非本質主義的概念。筆者認為文化認同是從主體的核心出發,

經過類同和差異而持續形成的過程,它是不固定的,是一個「變成」(becoming)

的過程。

保羅‧齊羅伊(Paul Gilroy) 使用「離散」的概念來挑戰認同的生物本質論,

他認為離散的經驗使人們理解到認同包括「流動性」和「偶然性」這兩個觀念。

16此外,德勒茲(Gilles Deleuze)也表達他對認同的看法,他用植物來比喻不同的 認同觀念。傳統的認同路徑好比分層嚴謹的樹狀結構,認同即是其根源(roots);

而當今的認同路徑就像荊棘一樣──相互交錯、雜混、不斷的移動與變化。17而 這兩種認同彼此也如同荊棘般的糾結在一起,時而迸出創新的文化交混,時而感 受到其根源的重要性。艾倫‧賽伊自小離散於正常家庭之外,再加上移民他國的 離散經驗,使他的認同產生多樣性的移動和變化。所以,筆者將採用齊羅伊與德 勒茲的認同角度來審視賽伊的認同觀。

關於離散者的認同建構,張瓊慧在<文化屬性的流離、文學屬性的失所:論 日裔美國男性自傳性文本>18一文中,藉由分析三位日裔美籍男性的自傳性文 本,了解這三位男性作家的認同心境。這三位作家分別是菊池、青田實和尾石,

他們都歷經日裔美人共同的傷痛歷史──在二次大戰時,被拘禁在日裔美人集中 營。三位的作品都表現出一種「邊緣人」的心境,在文化屬性與國家屬性的邊界 線上流浪。

菊池的自傳性文本經證實後,被發現欠缺自主性,他完全是應某個「寫作計 畫」而寫,書寫的動力來自外在主體的引導,時而認同日本文化,時而服膺美國 主流文化,犧牲族裔特色,令人覺得他有種「認同錯置」之感。清田實則是以傳 寫自傳《超越忠誠之外》來抗議美國政府對日裔的不公。邊緣人的身分往往是受

15 史都華.霍爾,〈文化認同與族裔離散〉,《認同與差異》,頁 8 7 。

16 Paul Gilroy,〈離散與認同的迂迴路〉,《認同與差異》,頁 5 4 8 -6 1 9 。

17 引自 Mik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台 北 : 巨 流 , 2 0 0 3 年 ), 頁 2 2 7 。

18 張瓊惠,<文化屬性的流離、文學屬性的失所:論日裔美國男性自傳性文本>,《中外文學》,

第 32 卷,第 10 期,2004 年 3 月,頁 41-63。

(28)

到兩邊主體的排擠,在國家與族裔間掙扎,無所依附,但卻能洞悉美國政府的專 斷和日本文化的封閉。而他也因這樣的身分,發現到「超越忠誠之外」的人生議 題──真實的忠誠應是寬大包容,超越族裔和國裔的限制的。至於尾石,雖然一 直想遠離自己的日裔背景,而集中營的傷痛卻如影隨形的跟著他,直到他面對自 己,在書寫自傳的過程中不斷的尋找自己,藉由記錄自己的故事來重新審視自己 的族裔身分。這個寫作的過程,讓尾石體驗到一種「回家」的感受,自傳完成之 時,正是尾石自我追尋的開始。

同樣是日裔美籍、國家和文化邊緣人的艾倫‧賽伊在創作其自傳性文本時,

是否也有相同的「回家」感受?他又是怎麼描述日裔美國人過去那段令人不堪回 首的集中營歷史呢?他的認同過程又是如何的呢?待筆者一層一層揭開他作品 的面紗,仔細解讀其文字和圖像的符碼,深入探求他的內心世界。

離散的背景是促成文化交混的溫床。對於文化交混所帶來認同的流動性,在 約翰‧斯蒂芬斯(John Stephens)的<重拾自我──圖畫書中空間與情感的文化 轉移>一文中,讀者可以透過斯蒂芬斯的分析,了解圖畫書如何利用空間來經營 文化的轉移,以及情感的表現方式。他以四本處理文化界線的圖畫書為例,討論 故事中空間與情感的文化轉移。斯蒂芬斯認為在跨文化的狀態下,自我將在一連 串的失落與創造過程中被呈現,為了自身的再建構,組成角色已經移動的概念空 間訊息,必須被結合或組織,以便具有價值和產生正向情感。19在文學與視覺藝 術中,空間被刻意安排,以傳達情感,尤以跨文化的圖畫書,讀著可透過文字敘 述和視覺圖像,細細的去了解在文化邊緣的主角的心境。斯蒂芬斯討論了文化內 化的衝突,並以艾倫‧賽伊的作品 Tree of Cranes 為例,描述「交混」(hybridity)

20的重新符號化心理過程。

19 約翰‧斯蒂芬斯(John Stephens),<重拾自我─圖畫書中空間與情感的時空轉移>(”Reclaiming the Self ─ Space and Emotion in Picture Books about Cultural Displacement”)《兒童文學學刊》,

第 11 期,2004 年 7 月,頁 207。

20 廖炳惠,《關鍵詞 200》,頁 133-4。 交混:原指不同種的動植物之間交配產生的新品種,在

目前的跨文化研究與後殖民研究中,「交混」不但可以去除制式的想像和疆界,在交混雜揉的

曖昧地帶間,更可以提供各種多元想像和抗拒力道的發聲空間。

(29)

同樣是約翰‧斯蒂芬斯的論述 “You can’t be Dorothy, Dorothy’s not Chinese:

Cultural Pluralism, Becoming Other, and Finding Self in Children’s Literature”21探討 的是主體在差異狀況下的認同建構。斯蒂芬斯藉著關於移民孩童的故事 The Year of the Dog(暫譯:狗年), Ten Things I Hate About Me(暫譯:我討厭自己的十件 事)和 Project Mulberry(暫譯:養蠶計畫),探討在他者之域求得自我認同和消 弭歧視的方法,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創意源和自己文化綜合體的定位。賽伊就像這 三則故事中的主角,執著夢想的追尋、探求自身文化的根源,找尋著自己的創意 源和定位。筆者擬透過他的圖畫書作品,了解他探求的過程。

謝嘉琪的《余光中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22跟筆者所要探討「艾倫‧賽伊的

認同」相似。「鄉愁」是余光中作品中重要的主題之一,艾倫‧賽伊的作品也流 露他對故鄉深刻的依戀。1928 年出生於中國大陸的余光中,22 歲時因戰亂來台,

離散到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留學西方國家,長期浸染在西方的文學、藝術 中,在他的作品中,經常可嗅到西方的文藝和中國的文化。回到台灣後,台灣的 長期居留和經常到香港客座教學的經驗,使他發展出深厚的本土性及對中國情懷 的推離。謝嘉琪以文化認同的角度來研究余光中詩中傳統與現代、中國與台灣之 間的抉擇,透過其書寫符號、地理圖像、社群的轉變,來窺探其身分認同的轉變。

吳芸蕙的《記憶、書寫與再現—以認同為主軸探討《台灣真少年》圖畫書》

23側重探討認同主軸下童年經驗的回憶與再現,將文本中的童年回憶視為書寫的 再次詮釋,以及作者自我認同的建構。艾倫‧賽伊的作品也和作者的認同建構有 關,認同的面向包括個人價值、家人之間的情感、家屋和地方的情感,以及對國 族文化的認同,和此論文探討的認同主軸有相似之處。

認同可以由我們是誰來界定,也可以由我們不是誰來界定,有差異才會顯現

21 約翰‧斯蒂芬斯,You can’t be Dorothy, Dorothy’s not Chinese: Cultural Pluralism, Becoming Other, and Finding Self in Children’s Literature”,發表於 2007 年台東大學兒童文學與多元文化學 術研討會。

22 謝嘉琪,《余光中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23 吳芸蕙,《記憶、書寫與再現—以認同為主軸探討《台灣真少年》圖畫書》,國立台東大學兒

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30)

認同的需要。認同的建構和地理學的「領域」概念有很大的關係,在《文化地理 學》一書中,探討文化如何散佈於空間,讓空間有意義。書中第十章<國族、家 族與雜種世界裡的歸屬>跟筆者所要探討的主題最為相關,它提到我們在思考文 化和空間時,要超越有「邊界的容器」之想法。文化可能不是整體性的「生活方 式」,而是由不斷組合與重新組合著週遭碎片的人們所拼組而成的。24文化間的 流通取代了二元對立的文化區塊觀念,文化總是不停的相互接觸、移動和變化著 的。

艾倫‧賽伊從童年至今,不斷的離散經驗,使他的認同產生了流動和繞行。

透過不斷的創作,他的鄉愁和認同觀不斷的流動著,至今尚未止息……認同是流 動的、隨時變動的,透過細讀賽伊的作品,筆著期待能仔細分析他在國族與文化、

家屋與地方、歷史與未來中的認同屬性。

參 參 參

參、 、 、 、圖 圖 圖 圖畫書 畫書 畫書分析 畫書 分析 分析 分析

在圖畫書的分析方面,筆者主要參考珍‧杜南(Jane Doonan)的《觀賞圖 畫書中的圖畫》、25安海姆(Rudolf Arnheim)的《藝術與視覺心理學》、26培利‧

諾德曼(Perry Nodelman) 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一書第十章〈圖畫書〉27的 論述,以及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提出的五種解釋文學的符碼。

珍‧杜南藉由多本圖畫書,探討造型藝術基本元素與構圖,如,線條、形體、

色彩、空間、比例、節奏等,帶領讀者跨越圖畫的表面意義,進而了解圖畫所隱 含的意念、情緒和抽象概念等深層內涵。她提出指涉(denotation)與示意

(exemplification)的概念,作為圖畫基本的傳達方式。所謂指涉就是呈現某件 東西的象徵符號,如「蘋果」在我們文化中的象徵符號就是蘋果這樣水果;示意

24 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 頁 2 3 1 。

25 珍.杜南(Jane Doonan),《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Looking at Pictures in Picture Books)(台 北:雄獅,2006 年)。

26 安海姆(Rudolf Arnheim)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台 北:雄獅,1985 年)。

27 培利.諾德曼(Perry Nodelman)著,劉鳳芯譯,〈圖畫書〉《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天衛,2002 年)。

(31)

則是藉由圖畫本身的質地和包含的物件來表達某種抽象的意念。示意的象徵符號 不僅能表達出圖像以外的東西,也讓圖畫具備了藝術作品的功能,如「蛋」可能 代表天真、重生的意念;畫面框架的擴大或變形可能代表書中角色憤怒和不安的 情緒。28研究者希望透過觀察、分析艾倫‧賽伊圖畫中的線條、色彩、空間、物 件等象徵符號,了解作者想傳達的抽象意念和情感,以分析其作品特色和認同屬 性。

安海姆的心理學思想主要根源於完形理論(gestalt theory),他認為圖畫中任 何一種元素顯現的目的,要取決於它在整體圖像中的位置和功能,藝術作品是感 知的圖像,而非僅是顏料的組合物。他把藝術組成元素分為造型、形式、空間、

光線、色彩、運動、張力、表情等部分來討論,探討這些元素如何掌握著整體中 相關的細節,並提供觀者感知的訊息。29透過視知覺的觀點,有助於筆者了解賽 伊如何運用視覺的要素經營畫面,傳遞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和感情。

安海姆的概念也正是培利‧諾德曼在分析視覺圖像時所引用的觀念。在〈圖 畫書〉一文中,培利‧諾德曼仔細的描述「圖畫書如何提供關於故事的訊息」, 他說:「當我們看圖畫書中的圖時,還要外加思考圖與文字的配合,以及與前圖 和後圖的關聯。」30 換言之,除了欣賞圖畫的美感之外,讀者還要思考圖畫如何 幫助我們了解故事。他透過圖畫書的版式(封面與書本裡面的設計)、顏色、形狀、

線條和媒材所表現的情緒和氛圍,以及風格、視覺事物的意義、圖畫的流動(佈 局、透視、觀點、光源與陰影等),讓讀者了解圖畫如何提供故事的訊息。諾德 曼最後強調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講的故事,以及 圖和文一起說的故事。使圖畫書中的插圖有意義的是伴隨著的文字,而插圖又可 使觀者注意到文字的特定部分。也就是說,圖和文是相輔相成的,他們幫助讀者 了解圖畫書中的故事和其所隱含的意義。31

28 珍‧杜南,《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頁 2 2 。

29 同上註,頁 9 8 -9 9 。

30 培利.諾德曼,〈圖畫書〉,《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頁 251。

(32)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S/Z》中提到,任何特定的文學作品都代 表五種基本符碼的組合或交叉,這些符碼可以總結如下:(一)情節符碼(proairetic code):喚起讀者在文本中對於行動的認知。(二)詮釋性符碼(hermeneutic code): 讀者如何理解事件。(三)寓意的符碼(connotative code):即事物所夾帶的意義 或弦外之意。(四)象徵的符碼(symbolic code):文本中的圖文所代表的深層含 意。(五)文化的符碼(cultural code):它喚起讀者對一特定文本所表現特定文 化的價值觀。32透過巴特的五種文學符碼的應用,以符號學切入文學,期待能幫 助研究者更了解艾倫‧賽伊圖畫書中的敘事、寓意、象徵意義和文化價值觀。

筆者側重賽伊作品的圖文關係表現和其深層意涵,期待能透過線條、形體、

色彩、空間、節奏、形式、表情等符碼,感知賽伊作品中所隱含的意義,並了解 其自我建構、對家和地方,以及對國族文化的情感和認同觀。

32 引自培利.諾德曼,〈理論的詮釋體系〉,《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頁 214。

(33)

第貳章 第貳章 第貳章

第貳章 揚帆啟程 揚帆啟程 揚帆啟程 揚帆啟程

做為此研究的起點,本章首先介紹艾倫‧賽伊的生平,透過文本探討作者的 記憶、創作與認同建構的關係,並描述離散族群如作者本身所面對的認同問題。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艾倫 艾倫 艾倫 艾倫

賽伊 賽伊的生平 賽伊 賽伊 的生平 的生平 的生平

本節將介紹艾倫‧賽伊的生平,包括他的童年、青少年時期、移居到美國初

期的適應狀況,以及從攝影師到專業兒童圖畫書作家的過程。艾倫‧賽伊的英文 姓氏 “Say ”,中文是「說」的意思。閱讀他的書,就好像在聽他說故事一樣。

賽伊從小個性內向沉默,他的觀察力很強,喜歡安靜的思考事情,在說與不說之 間,用文字和繪畫的方式將自己的思想和心情傾洩其中(艾倫‧賽伊年表大事紀 見附錄二)。

壹 壹 壹

壹、 、 、 、沒有安全感的童年 沒有安全感的童年 沒有安全感的童年 沒有安全感的童年

在戰火中生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對像艾倫‧賽伊這樣內向害羞的小孩 而言,更是困難重重。艾倫‧賽伊出生於西元 1937 年,二次大戰期間的日本橫 濱(Yokohama)。父親是被英國夫婦收養的韓裔孤兒,母親則是青少年期由美國 返回日本定居的日裔美國人。賽伊曾說,他自己小時候的身體非常虛弱,幾乎所 有小孩子得過的病他都無一能倖免。因為這場戰爭,賽伊的家庭被迫東遷西移,

學校也一間換過一間,這樣的生活使他非常沒有安全感,為了逃避現實的壓力,

他把自己鎖在「閱讀」與「繪畫」的堡壘裡。

每當賽伊在畫畫時,許多同學都會圍在他旁邊讚嘆不已,這讓他覺得很驕 傲,因為他覺得繪畫是他唯一具備的能力。雖然賽伊在繪畫方面天資異稟,但他 的父親卻不贊成他以此為職業,而希望賽伊能和他自己一樣,成為一名商人。

貳 貳 貳

貳、 、 、 、青澀的少年時期 青澀的少年時期 青澀的少年時期 青澀的少年時期

戰爭結束之後,賽伊原本以為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料父母離 婚了,家庭的破碎讓他經歷了無限的痛苦,賽伊被送去和外婆同住。因為他們彼

(34)

此都不喜歡對方,經過協調,年僅十二歲的賽伊經歷他一生中第一個美妙的經驗

──自己在外獨居生活。自由的生活讓他有機會追求自己的興趣和得到他一生中 最好的導師和朋友──日本著名的漫畫家 Noro Shinpei。十二歲至十六歲這段青 澀的少年時期,賽伊跟隨著 Noro Shinpei,不僅學習繪畫技巧,更學習藝術家的 生活態度。在 1979 年出版的 The Ink-keeper’s Apprentice 中,賽伊以自傳體的方 式描寫自己青少年階段的獨居生活和在 Noro Shinpei 門下的生活點滴,讓讀者看 到一個愛好藝術的少年如何獨立、如何認識自我和這個複雜的世界。

少年賽伊的孤單和無依可以從以下這段文字看出:「早晨醒來,我不知自己

身在何方。你可以了解這種感受嗎? 還好我可以自由自在的閱讀和畫畫。」33唯 有透過閱讀和繪畫,賽伊才能紓解他的不安和孤獨感。此外,賽伊具備藝術家必 備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在 The Ink-keeper’s Apprentice 的第一章中,讀者可以看到 經過約三十年之久,他居然仍可仔細描繪出當年他在尋師過程中的街景和建築 物。

關於繪畫的意義,Noro Shinpei 曾告訴過他:「畫畫不是練習的工夫。每次 畫畫,你都會有新的發現。所謂畫畫,就是發現的過程。」34又在睽違二十五年 師徒相遇時多加一句 “ Drawing is to discover and to be astonished.” 老師的話,賽 伊銘記在心,對他而言,繪畫就是一個發現自我和被自己的發現嚇一跳的過程。

由於戰後的日本經濟蕭條,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賽伊十六歲的時候,他的 父親決定帶著新成立的家庭移民到美國加州,並問賽伊是否願意與他們同行。

Noro Shinpei 舉雙手贊成,告訴賽伊:「旅行是最好的導師。」35 老師的意見,加 上不願造成媽媽的生活壓力,賽伊決定冒險,把半句英文也不會的自己丟到美國

33 Allen Say, The Ink-keeper’s Apprentice(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9), p.38. 原文 為:“I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I don’t know where I am. You know that feeling? But I can read and draw all I want. ”

34 Allen Say, The Ink-keeper’s Apprentice , p.55. 原文為: “Drawing is never a practice. You discover something new every time you draw. Discovery is what drawing is all about. ”

35 Allen Say, The Ink-keeper’s Apprentice. p.109. 原文為:“Let your beloved child journey.” “When you have a chance to travel, travel. Traveling is the greatest teacher of all.”

(35)

去。

參 參 參

參、 、 、 、痛苦的美國生活 痛苦的美國生活 痛苦的美國生活 痛苦的美國生活

到了美國,賽伊追求藝術的生涯被迫暫停,因為他的父親安排他去讀軍校。

賽伊是賀迪軍事學院(Harding Military Academy)裡唯一的非白種人學生,他遭 受到同儕的排擠,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儲藏室裡。一年之後,賽伊因為在房間抽 菸而被學校開除。後來,他自己跑到 Citrus Union High School 讀高中,週末時,

他參加 Chouinard Art Institute 和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的課程,繼續藝術的 學習。

高中畢業之後,賽伊回到日本,發誓再也不到美國去了,但是在當時的日本 社會,很難找到跟藝術相關的工作,賽伊最後還是決定回到美國去。一開始,他 的工作是廣告看板畫家的學徒,後來因為發現廣告畫家總是畫別人的想法,沒辦 法表現自己的思想,這對夢想當畫家的他來說,不是他想過的人生,於是他辭去 了這份工作。之後,賽伊結了婚,搬到北加州,進入柏克萊大學的建築系就讀。

1962 年時,賽伊的學生緩召證明被撤銷,他被迫到德國服兩年兵役。在德國時,

他的攝影才能被一位指揮官發現,第一張攝影作品被刊登在 Stars and Stripes 報 紙上。

肆 肆 肆

肆、 、 、 、藝術生涯 藝術生涯 藝術生涯 藝術生涯

後來,服完兵役回到美國加州,賽伊成為一名商業攝影師,常常與藝術設計 者接觸。這些設計者對賽伊的速寫才華印象深刻,因為他總是在影像未成形前,

就能夠把它們畫出來。有些朋友鼓勵賽伊成為自由插畫家,1972 年,他的第一 部作品 Dr. Smith’s Safari 因此誕生。

接下來的十年間,賽伊邊寫、邊畫、邊攝影。1979 年,賽伊至今唯一的一 本小說 The Ink-keeper’s Apprentice 問世。1984 年,由 Ina R. Friedman 撰文、艾倫‧

賽伊畫插畫的 How My Parents Learned to Eat 出版。但賽伊對這部作品的分色很 不滿意,決意從此不再畫插畫了。

(36)

然而,賽伊事業上的貴人──Houghton Mifflin 出版社的編輯 Walter Lorraine 說服他為一則由 Dianne Snyder 改寫的日本傳說故事 The Boy of The Three-Year Nap 畫插畫,並保證出版品的分色一定會讓他滿意。於是賽伊重拾畫筆,一直到 現在。The Boy of The Three-Year Nap 出版於 1988 年,得了凱迪克銀牌獎

(Caldecott Honor Award)和波士頓全球號角獎(Boston Globe-Horn Book Award)

兩項兒童文學大獎,這樣的成就讓賽伊毅然決然放棄攝影工作,全心投入兒童文 學創作的領域。

1994 年,賽伊的自傳式作品 Grandfather’s Journey 得到凱迪克金牌獎,對 他來說,這個獎就像一層糖衣,包裹著他一生中的幸運,包括拜 Noro Shinpei 為 師、十二歲就擁有自己的公寓、第一本童書受到 Nina Ignatowicz 的青睞、女兒 的出生、與 Houghton Mifflin 出版社編輯 Walter Lorraine 的友誼等。

伍 伍 伍

伍、 、 、 、現實與幻夢 現實與幻夢 現實與幻夢 現實與幻夢

艾倫‧賽伊常常分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幻夢。他認為他這一生得到最重 要的禮物,是四歲時,一位大人物送給他的一把劍。那是一把正式的劍,小艾倫 滿足的撫摸著劍鞘,再小心翼翼的把劍收起來,還發出「喀嚦」的聲音。接著,

他去了一下洗手間,把劍放在客廳的櫻桃木長桌上。回到客廳時,那把劍居然不 翼而飛。小艾倫找遍了整間房子,都找不到劍的蹤跡,他開始發脾氣,控訴大人 把他的劍藏起來。後來,母親安慰他,說他只是做了一場夢而已。

賽伊在 1994 年的凱迪克受獎演說中道出上述這段小故事。即使已經過了五 十幾年,他仍不怎麼相信那只是一場夢,他覺得自己真的曾擁有過那把劍。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 1982 年,賽伊回到日本時。當時,The Bicycle Man 剛 剛出版,賽伊帶著一些新書回到故事發生地點和小學同學相聚。小學一年級的導 師 Mrs. Morita 還到車站接他,那畫面像極了感人的懷舊電影。十九位老同學開 心的聊著往事,當賽伊拿出 The Bicycle Man 跟大家分享時,居然沒人記得這件 事。

數據

圖 2-2-2)而書中第九頁,艾瑪坐在廚房專心的作畫,如果仔細觀察,讀者會看 到她坐的椅子和梵谷的畫〈阿爾梵谷臥室〉和〈有菸斗的椅子〉 (The Chair with  Pipe) 42 中的椅子造型是類似的(圖 2-2-3、圖 2-2-4)。
圖 2-3-1  Stranger in the Mirror   頁 9 圖 2-3-2  Stranger in the Mirror   封面
圖 3-1-1  Tea with Milk  頁 32
圖 3-3-10  The Sign Painter  頁 5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兒院門口,A 一直是孤單的 一個人生活著,直到上小學 的時候認識 BC 這兩位好朋 友,ABC 之間的關係就像家 人一樣,之間一點秘密也沒

一五五八年其妹伊利莎白繼位,改革人士以為終於有了盼望,他們希望身為新教徒的伊利莎白

單一菜色與地區搜尋 ( 兩種二選一 ) 交叉搜尋 (4 種可同時 )/QR 碼搜尋.

位於伊比利半島東北部的地區,為西班牙的自治區之一,首府為巴塞隆那。在 2017 年 10 月

一年級—奇妙之旅 堅毅 二年級—欣賞之旅 尊重 三年級—尋根之旅 忠信 四年級—承擔之旅 承擔 五年級—求真之旅 正義.

尋夢 追夢 圓夢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