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地保水設計手法

第五章 建築基地保水設計參考手冊

第三節 基地保水設計手法

A

0:基地總面積(

m

2);建築基地之保水設計檢討以一宗基地

二、綠地、被覆地保水設計

雨水滲透設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留大自然之土壤地面,亦即 留設「綠地」、「被覆地」以做為雨水直接入滲之面積。雨水滲入綠 地土壤除可直接供給植物成長的水分,對土壤的微生物活動及綠化 光合作用也有很大助益。而植物的根部活動除可活化土壤、增加土 壤孔隙率外,對於涵養雨水之能力也有所貢獻,因此綠地可說是最 自然、最環保的保水設計。「被覆地」設計就是在裸露土地上全面 以地披、樹皮、木屑、礫石覆蓋之地面。「被覆地」上之各種有機 或無機覆蓋物均具有多孔隙之保水特性及功能,並且可防止塵土飛 揚與水分蒸發。此外對於裸露地面、裸露土道路等,在設計上應有 良好的披覆設計,如鋪設碎石、踏腳石、枕木等,如此才能長久保 持良好的大地水循環功能。

●設計案例:

第四節

5-1

國內某紀念館的綠覆地保水規劃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5-2

國內某縣政府的綠覆地保水規劃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三、草溝保水設計

「草溝」設計是巧妙利用洩水地形來設計開放式自然雨水排水 路,是最佳的生態排水工法。為了避免雜排水污染,一般是用於無 污染疑慮之庭園或廣場之排水設計。

●設計案例:

5-3

國內某美術館園區內的綠地、草溝設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5-4

國外某公園內的綠地、草溝設計

資料來源:林憲德,2005。

四、透水鋪面保水設計

z 貯蓄深度(Pounding Depth)最大

z 級配層礫石粒徑大小為 3~6 公分,且孔隙

●保水量計算:可分為全保水鋪面及半保水鋪面

*全保水鋪面

Q

2

=A

2×

f

×

t

*半保水鋪面

Q

2

=A

2×

f

×

t

0.1

×

h

×

A

2

式中:

A

2為全(半)保水鋪面面積

(m

2

)

h

為透水鋪面基層厚度

(m)

0.25

5-5

塊狀透水鋪面設計斷面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7。

所謂「透水鋪面」,就是其表層及基層均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鋪面,

多用於車道、步道、及廣場等人類活動的地面構造。一般良好設計的透 水鋪面,其透水性能如同裸露土地,因此增加這樣的透水鋪面,相當於

增加裸露土地,均對於基地保水有所貢獻。分類上可分為塊狀及整體型

(

)

多孔隙瀝青混凝土

孔隙瀝青混凝土需要以粗骨材間之互相接觸而獲得其強度及 排水性能,對於骨材的要求比傳統密級配瀝青混凝土要嚴格。

由於其骨材級配中,粗骨材佔了大部分的比例

(

85%)

,因此 特別需要注重粗骨材對瀝青的附著性、抗磨耗性、抗破碎及抗磨損 性、抗凍融能力,以及骨材間的互鎖

(interlocking )

。下表為各國多 孔隙瀝青混凝土之級配建議。

(spacer)

來控制。此種型式的鋪面可以承受較大的載重,因此可用於

中度載重量的停車區域。鏤空的鋪面一般以植草磚較為人所知,但

5-7

各國多孔隙瀝青混凝土級配設計 DRAINOR12

瑞典

DRAINOR16 台灣 篩號 (mm)

1" 25.0 100

3/4" 19.0 95-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0 1/2" 12.5 64-84 90-100 90-100 75-100 70-100 88-100 53-67 90-100 3/8" 9.5 60-90 55-80 53-67 26-40

5-7

高壓水柱沖洗堵塞物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6。

目前國內透水鋪面抗壓強度比較以此工法的抗壓強度最強,因 為其表面為一般水泥混凝土,其抗彎強度也較其他鋪面良好,但其 工法價格昂貴,每平方公尺價格為其他鋪面之

4

5

倍,於國內推 行不易。其維護方式是以高壓水柱沖洗表面之預留孔,清洗空調導 水管之堵塞物即可,如圖

5-7

所示。

●設計案例:

5-8

國內某辦公大樓周邊的透水人行步道設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5-9

國內某紀念館的透水人行步道設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五、人工地盤花園保水設計

z 貯蓄深度(Pounding Depth)不得超過 15 公分

一般設計時可於屋頂、陽台及地下室等人工地盤或不透水黏土層上 設計綠地花園,利用土壤孔隙之含水性能來截留雨水。雖其截留保水效 果不如自然綠地,但因在降雨時,其有如吸水的海綿,可利用土壤間隙 暫時貯存雨水,可延遲暴雨時之雨水逕流,減緩都市洪峰現象,達到部 分保水的功能。這對有些土壤透水能力極差或人工地盤過多的基地,一 般滲透技術幾乎無法達到保水的要求,此時將表層的黏土更換為含水性 較好的壤土花園,對提升基地保水將有所助益。

5-10

人工地盤花園設計斷面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7。

●設計案例:

5-11

國內某社區的屋頂花園設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5-12

國內某學校的陽台花園設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4。

5-13

國內某社區的中庭花園設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六、貯集滲透空地或景觀貯集滲透水池保水設計

z 貯蓄深度(Pounding Depth)可以大一些,

但為了安全,小學不可超過20cm;中學必

「貯集滲透空地」通常利用停車場、廣場、球場、遊戲場及庭 園廣場等空間,將其作為能匯集周邊雨水之透水型窪地,平時作為 一般的活動空間,在下暴雨時則可暫時蓄洪,讓雨水以自然滲透方 式滲入地下後便恢復原有空間機能,是一種兼具公共活動機能與防 洪功能的生態空間設計(如圖

5-14

)。

此窪地依其功能可做成草地及礫石地,也可做成滲透型鋪面廣 場。此貯集滲透設計的保水功能,除了下雨期間土壤的正常滲透水 量之外,還包含其窪地的蓄洪量。

「景觀貯集滲透水池」為一種具備滲透型功能的滯洪池,可讓 雨水暫時貯存於水池,然後再慢慢以自然滲透方式滲入大地土壤的 設計。其意義與上述「貯集滲透空地」相似,但「貯集滲透空地」

一般只適用於滲透性良好的土壤,而「景觀貯集滲透水池」則可適 用於任何滲透性能的土壤。

5-14

貯集滲透空地設計斷面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7。

通常設計時會將其設計為高低水位兩部分,低水位部分底層以 不透水層為之,高水位部分四周則以自然緩坡土壤設計做成,其水 面在下雨後會擴大,以暫時貯存高低水位間的雨水,然後讓之慢慢 滲回土壤,平時則縮小至一定範圍,維持常態之景觀水池,水岸四 周通常種植水生植物(如圖

5-15

)。

5-15

景觀貯集滲透水池設計斷面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7。

●設計案例:

5-16

國外某廣場設計為貯集滲透空地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5。

5-17

國內某大學廣場設計為貯集滲透空地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5-18

國內某大樓景觀貯集滲透水池的設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5-19

國內某縣政府辦公廳舍景觀貯集滲透水池的設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

七、地下礫石滲透貯集保水設計

5-20

地下礫石滲透貯集設計斷面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7。

所謂「地下礫石貯集滲透」(如圖

5-20

),基本上是一種土壤孔 隙的地質改良,亦即在裸露土地的下方填入礫石或廢棄混凝土骨 料,讓雨水暫時貯集於礫石骨料間的孔隙中,然後再以自然滲透方 式入滲至土壤的方法。由於礫石孔隙率較一般砂土或粉土大,因此 在下大雨時礫石間的間隙便能貯集較大的水量,然後在慢慢滲回至 土壤中,以同時達到貯集及滲透的保水功效。

一般在設計時,礫石部分堆砌後需進行夯實,以確保路面承載 性能,並且需覆蓋不織布以防止因表層土壤受到侵蝕而於礫石層中 形成淤積。有時為進一步防止崩塌,係以垂直涵管或水泥格框適當 分隔礫石進行設計。此類保水設計在透水性能不佳的地質上相當有 效,幾乎可視為一地下儲水窖,可在廣場、空地、停車場及學校操 場、及庭院等開闊區域設置,並透過一些配管抽水設計,更可將這 些貯集雨水作為洗車或澆花等雜用水使用。

●設計案例:

5-21

國外某社區以礫石增加雨水貯集設計

資料來源:林憲德,2005。

5-22

國內某公園人行步道搭配地下礫石雨水貯集設計

資料來源:林憲德,2005。

5-23

國外某空地以礫石增加雨水貯集設計

資料來源:Pennsylvania Stormwater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Manual, 2006.

八、滲透排水管保水設計

在都市高密度開發地區,往往無法提供足夠的裸露地及透水鋪 面來供雨水入滲,此時,便需要「埋入式」的滲透設施來排放雨水,

並盡可能使其入滲至地表下,而水平式的「滲透排水管」為一常用 的方式。

所謂的「滲透排水管」便是將基地內無法自然入滲排除之降水集 中於管內,然後再慢慢往土壤內入滲至地表中,達到輔助入滲的效 果。透水管的材料從早期的陶、瓦管、多孔混凝土管、有孔塑膠管 進化為蜂巢管、網式滲透管、尼龍紗管至最近之不織布透水管等,

它可以利用毛細現象將土壤中的水引導入管內,再緩緩排除,外層 的材料不僅有足夠的抗壓強度,也可避免泥砂滲入造成淤積。但透 水管必須配合陰井,並確定有截留雨水到後基地內,滲透功能才能 適用。滲透排水管構造如圖

5-24

所示。

5-24

滲透排水管設計斷面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7。

●設計案例:

5-25

國外某基地的滲透排水管設計

資料來源:林憲德,2005。

5-26

國外某空地的滲透排水管設計

資料來源:Pennsylvania Stormwater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Manual, 2006.

九、滲透陰井保水設計

5-27

滲透陰井設計斷面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7。

「滲透陰井」與「滲透排水管」的原理類似,都是利用內部的 透水涵管來容納土壤中飽和的雨水,待土壤中含水量降低時,再緩 緩排除。「滲透陰井」是屬於垂直式的輔助入滲設施,不僅可以有 較佳的貯集滲透效果,同時亦可作為「滲透排水管」之間連接的節 點,可容納排水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雜物,以方便定期清除來保持排

「滲透陰井」與「滲透排水管」的原理類似,都是利用內部的 透水涵管來容納土壤中飽和的雨水,待土壤中含水量降低時,再緩 緩排除。「滲透陰井」是屬於垂直式的輔助入滲設施,不僅可以有 較佳的貯集滲透效果,同時亦可作為「滲透排水管」之間連接的節 點,可容納排水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雜物,以方便定期清除來保持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