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本分析理論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32-46)

3-1 斜張橋的振動分析理論

在斜張橋的自由振動分析理論分為兩個部份:

(一)空間箱型梁單元振動方程式

主梁擬採箱型梁結構,斷面包括結構材料和非結構材料兩個部 分,如圖 3-1 所示,其中,G 表斷面重心;S 表剪切中心;wG表斷 面中心處的軸變位;uS、vS表斷面剪切中心的徑向及垂直變位。

若梁柱單元上任意點 x ,,y z 的變位以UVW來表示,則斷面 內任意點的位移場可表示為【18、19】:

s s

s s

s s s G

x x v z y x V

y y u z y x U

w v y u x w z y x W

, ,

, ,

, ,

(3-1)

由於斷面可以分為結構材料和非結構材料兩種類型,則運動能 可表示為

Vs V

s s s

e U V W dV U V W dV

T g

1

1 2 2 1 2

2 2 2

2 1

s z Aeq us vs wG Huus Hvvs Ip dz g

2 2

2

2 2 2

2

1 (3-2)

其中

g為重力加速度;

s為剛性材料的單位重;

Vs為剛性材料的體積;

1為非剛性材料的單位量;

V1為非剛性材料的體積;

1

1 x s s eq

u A y G

H

1

1 y s s eq

v A x G

H

2 1 2

1

1 1

1

1 2 x s y s eq s s

s y

x s y x

p I I I I G y G x A x y

I

1

1 dA

dA A

s eq

另一方面,根據(3-1)式所示的斷面位移場,材料的應變能Ue

可以表示為

V zz xz yz s

e E G G dV

U

s

2 2

2

2 1

z G y s x s w G zJ dz dz

I v I u I w

E A 2 2 2 2 * 2

2

2 (3-3)

其中

E表示楊氏模數;

G表示剪切模數;

zz表示軸向應變;

xzyz為剪切應變;

dA

AIw ws2dA

y dA x w

x x y w y

J s s s s

2 2

*

ydA 0 w xdA w xydA dA

ws s s

當材料受外力作用時,外力勢能Pe可表示為

z x y z t

e P U z P V z P W z m dz

P 0,0, 0,0, 0,0,

Pu Pv Pw P y P x m Pw dz

z x s y s z G x s y s t z s (3-4)

由上面定義的運動能、應變能及外力勢能,根據 Hamilton 原理 並經過變換後,則可得到梁柱單元的運動方程式

f d k d

me e (3-5)

當梁柱單元之變位採用 Hermite 插值函數來表示,其中軸向變 位用 Hermite 一次插值函數;平面內變位及轉角用 Hermite 三次插值 函數,則有

θ N

V N

U N

W N

θ v u w

S S G

v u w

(3-6)

其中

T v

u

T θ

w

l z z z z l z z z z z

z z

, 2 3 , 2

, 2 3 1

, 1

3 2 3 2 3 2 3

N 2

N N

N (3-7)

z表單元之座標除以單元之長度l

由上述之變位函數即可組成梁柱單元之形狀函數矩陣N,而梁 柱單元之勁度矩陣為

l T

TP DPNdz

N

ke (3-8)

其中

P表微分矩陣;D表材料特性矩陣,可由虎克定律依應力與應變 關係求得梁柱單元之質量矩陣亦可由N得出

l

TρA Ndz N

me (3-9)

其中

為單位體積質量;

A為梁柱之斷面面積

由(3-5)式中省略外力項,可得到無阻尼自由振動方程式

d 0 k d

me e (3-10)

上式的節點變位d可以用振型向量 以及週期函數ei t表示

t

ei

z t

z,

d (3-11)

將(3-10)式代入(3-11)式的自由振動問題的特徵方程式可得

2m 0

k (3-12)

利用子空間迭代法等數值方法可求結構的特徵值 和特徵向量

(二)空間索單元振動方程式

索單元為圓形斷面,呈兩軸對稱,斷面重心與剪切中心位置一 致,如圖 3-2 所示。在忽略高次項的影響,索的變位場則可以表示 為【18、19】

v y u x w z y x W

x v z y x V

y u z y x U

c c

c

, ,

, ,

, ,

(3-13)

其中,下標c表示為索單元,uvw分 為重心沿xyz方 向的變位, 為繞z軸的轉角, ' 表示對z軸的微分。

而索單元的應變可分為線性項及非線性項

z Wc

L

zz (3-14)

2 2

2

2 1

z W z

V z

Uc c c

N

zz (3-15)

上式中,上標LN分 表示線性項和非線性項。

把(3-13)式代入式(3-14)、(3-15)中,並忽略 3 次以上項,

v y u x

L w

zz (3-16)

u y v x y

x v u

N w

zz

2 2 2 2 2 2

2

1 (3-17)

利用線性化有限變位理論,應變能的變分可以表示為

v N zz c L

V zz L zz c

e E dV dV

U 0 (3-18)

其中,Ec為索的楊氏模數, co為成橋狀態索的應力。

首先把(3-16)式代入(3-18)式右邊第一項,得

z c c c

c L

e E A w w I u u I v v dz

U (3-19)

其中

dA

Ac

dA y dA x

Ic 2 2 ; (3-20)

xydA 0 ydA

xdA

其次,(3-18)式中的非線性項,索的初始應力 c0與索的張力T0有 關,由索兩端的水平分力H0相等,可得T0H0的關係為(見圖 3-3)

0cos

0 T

H (3-21)

因此,索的成橋狀態初始應力 c0可改寫為

cos

0 0

0

c c

c A

H A

T (3-22)

將(3-17),(3-22)式代入(3-18)式第二項,得

z c c c c

c N

e A w w Au u Av v I dz

A

U H 2

cos

0 (3-23)

另外,索的運動能可表示為

V c c c

c

e U V W dV

T g 2 2 2

2

1 (3-24)

其中, c表示索單位長度的重量,g為重力加速度,˙表示對時間的 微分。

將(3-13)式代入(3-24)式並考慮(3-20)式中各項可得

z c c c c

c

e Au u A v v A w w I dz

T g 2 (3-25)

上式忽略了Wc2的 2 次以上微分項。

插值函數採用與梁柱單元相同的 Hermite 多項式:

c θ

c v

c u

c w

Θ N

V N

U N

W N v u w

(3-26)

其中

T cj ci

T cj cj ci ci

T cj cj ci ci

T cj ci

T T

v v v v

u u u u

w w

l z z z z l z z z z z

z z

, , , ,

, , ,

,

, 2 3 , 2

, 2 3 1

, 1

3 2 3 2 3 3 2

2

c c c c

v u

θ w

Θ V U W

N N

N N

(3-27)

把(3-26)式代入(3-19)式中,因 WcUcVc的任意性,得索 單元的勁度矩陣kcL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3 22 11

cL cL cL

k k k

kcL (3-28)

其中

l T c c cL

l T c c cL

l T c c cL

dz A

E k

dz A

E k

dz A

E k

N N

N N

N N

v v

u u

w w

33 22 11

(3-29)

同樣,把(3-26)式代入(3-23)式中,因 WcUcVc, 的任意性,得索單元的幾何勁度矩陣kcg

cg cg cg cg g

k k k k

44 33 22 1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kc (3-30)

其中

l T c cg c

l cg T

l cg T

l cg T

A dz k I

dz k

dz k

dz k

N N N N

N N

N N

θ θ v v

u u

w w

44 2

33 22 11

(3-31)

同樣,把(3-26)式代入(3-25)式中,因 WcUcVc, 的任意性,得索單元的質量矩陣mc

c c c c

c c

m m m m

g r A

44 33 22 1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mc (3-32)

其中

l T c c c

l c T

l c T

l c T

A dz m I

dz m

dz m

dz m

N N N N

N N

N N

θ θ v v

u u

w w

44 2

33 22 11

(3-33)

為了考慮柔性吊桿的側向振動影響,因此常按多質點來直接模 擬拉索的內部振動;但如此ㄧ來將因龐大的計算自由度而大大增加 運算的時間與困難。為了減少自由度的計算,本研究將引用 Nagai 等人【20】所提出的靜態濃縮法,依據結構動力學中自由度凝聚方 法和廣義自由度的觀念,將拉索的振態作為自由度來考慮。

拉索的局部振動可依據振態疊加原理,由邊界節點的位移(即 支點位移)與拉索各振態組合得到,如圖 3-4 所示【21】。

很顯然的,這個方法的計算精度與考慮的振態數目有關,由於 一般結構前幾階的振態影響較大,因此拉索的局部振動影響可用前 幾階振態來近似表示。

在分析過程中可將曲線纜索單元按圖 3-4 的方式進行離散,(亦

即可將曲線纜索假設成由 n 個節點組成的折線結構來模擬)。在平衡 狀態下,折線纜索單元將滿足以下的方程式:

0 0 0 d

d d k k 0

k k k

0 k

k

n i 1

n n, i n,

n i, i i, i,1

i 1, 1,1

(3-34)

在(3-34)式中 ki,j為纜索單元的初始切線勁度子矩陣;d1、dn

為單元兩端節點的位移向量;di 為單元內部節點的位移向量,它可 以用兩端節點的位移向量表示成下列的形式

n 2 1 1

i Τ d Τ d

d (3-35)

其中:

n i, 1 i i, 2

i,1 1 i i, 1

k k Τ

k k

Τ (3-36)

另一方面,纜索單元的自由振動方程式為:

0 0 0 d

d d k k 0

k k k

0 k

k d

d d m m 0

m m m

0 m

m

n i 1

n n, i n,

n i, i i, i,1

i 1, 1,1

..

n ..

i ..

1

n n, n.i

n i, i i, i,1

i 1, 1,1

(3-37)

在(3-37)式中,mi,j為纜索單元的質量子矩陣。

若以Φ表示兩端為固定的纜索單元之正規化振態矩陣,則有

Ψ d d T Ψ d d 0 Ι 0

Φ Τ Τ

0 0 Ι d

d d

2 1

S 2

1

2 1

n i 1

(3-38)

在(3-38)式中,I 為單位矩陣;Ψ為振態廣義位移向量。

由(3-37)式和(3-38)式可得到以下纜索單元考慮局部振動的 自由振動方程式:

0 0 0 Ψ d d K Ψ d d

M n

1

.. c ..

n ..

1

c

~

~ (3-39)

在(3-39)式中:

s c Τ s c

s c Τ s c

Τ Κ Τ Κ

Τ Μ Τ Μ

~

~

(3-40)

其中 Mc、Kc分別為纜索單元的質量與勁度矩陣;Ts 為座標轉換矩 陣:

0 Ι 0

Φ Τ Τ

0 0 Ι

ΤS 1 2 (3-41)

在(3-41)式中,T1、T2為纜索端點對節點的位移影響矩陣。

由(3-39)式中得知,纜索單元的振動可由支座位移和振態反 應的組合而得到,其中M~c

K~c

分別表示濃縮後的單元質量和勁度矩 陣。

3-2 簡支梁在移動荷載作用下之強迫振動分析理論

由文獻【17】如圖 3-5 所示,在簡支梁上以速度 v 等速向右邊 運動的力量 F,忽略移動荷載質量,當 t = 0 時,F 位於左邊支承處,

t = T 時,F 移動到右邊支承處,根據振動分析理論可得振動方程式 為:

vt x F t x x F

m y x

y ( , )

EI 2

2 4

4

0 vt L (3-42)

式中: EI 為梁的抗彎剛度;m 為單位長度的質量。

假設強迫振動的動力位移y( tx, )可表示為振型級數函數形式:

N

N An t n x

t x y

1

) ( ) ( )

,

( (3-4)

式中: n t 為第

n 項形狀函數;

An t 為對應於第

n 個形狀函

數的時間函數。

將(3-43)式帶入(3-42)式並利用振型的正交性可以得到強迫 振動方程式為

l n l

n

n m x dx

x t x F

0 2 0 n 2 n

, A

A (n=1,2,…….,N) (3-44)

式中

l

n

l n

n m x dx

x dx EI

0 2 0

2

2 2

2 (n=1,2,…….,N) (3-45)

其中, n為簡支梁之各階自振頻率。

對於等速移動的力量,利用振型的規格化,簡化後的振動方程 為:

l vt n ml An F

n

n 2 sin

A 2 (n=1,2,…….,N) (3-46)

求得(3-46)式之解為

t t

ml

A F n

n n n

n n

n sin sin

1 1 2

2

2 (3-47)

由於簡支梁的 sin(n xl)

n ,所以簡支梁受到移動荷載作用下強

迫振動之變形反應可表示為:

N N

n n

n n n

n l

x t n

ml t t F x y

1

2

2 1 (sin sin )sin

) 2 ,

( (3-48)

式中: n m vl 為移動常量力的廣義撓動頻率;

sin nt為強迫振動;

nt

n

n sin 為自由振動。

(3-48)式所表表達的物理意義是當移動荷載到達簡支梁vt位 置時,梁上x位置所產生的變位反應。由上述推導,可看出影響橋 梁在移動荷載作用下之強迫振動的關鍵參數共有三個,分別為:橋 梁的自振頻率( n)、車輛移動速度(v)及橋梁的跨徑長度(l);根 據 文 獻 【 15 】 中 將 此 三 項 參 數 組 成 一 個 無 因 次 速 度 參 數 S

(nondimensional speed parameter;

l S v

n

nn 1,2,3 ,n)。則(3-48)

式可整理成ㄧ與無因次速度參數S相關之關係式為

l x n S

t l S

vt n

n EI

t Fl x y

n n

n n

sin 1

sin 1 sin

, 2

1

2 4

4 3

(3-49)

3-3 橋梁車橋耦合振動分析理論

車輛振動形式是十分複雜的,為了能有效進行研究分析,車輛 可被理想化地模擬成一些藉由彈簧和阻尼連接在一起的剛體所組 成;在一般的車輛模型中單一自由度與二自由度是較為常見的模擬 方式,但是這樣的考慮的因素並不夠完整,因此本文採用如圖 3-6 所示的四自由度車輛模型,考慮了包括上部車體的上下振動、迴轉 振動以及前後車軸的上下振動自由度。

在圖 3-6 中,MS表示車體質量;

J 表示車體轉動慣性質量,m

TF

m

TR表示前、後軸質量;

λ

λ

F

λ

R分別表示車體前後軸距、前軸 至重心距離、後軸至重心距離,

z

s

z

TF

z

TR則分別為車體重心位移、

前軸位移、後軸位移;θ為車體重心的旋轉角;KSF、KSR 分別表示 為前、後軸上部的彈簧勁度;CSF、CSR 分別表示為前、後軸上部的 彈簧阻尼;

K

TF、KTR分別表示為前、後軸下部的彈簧勁度;

C

TF、CTR

分別表示為前、後軸下部的彈簧阻尼。

在平衡的狀態下,可以推導出車輛的運動方程為:

0 0

0 0

TR R s SR TR R s SR R TF F s SF TF F s SF F

R R TR TR R R TR TR s R TR SR s R TR SR TR TR

F F TF TF F F TF TF s F TF SF s F TF SF TF TF

TR R s SR TR R s SR TF F s SF TF F s SF s s

z z

K z z

C z

z K z z

C J

r y z K r y z C z z

K z z

C z M

r y z K r y z C z z

K z z

C z M

z z

K z z

C z z

K z z

C z M

(3-50)

式中,yF、yR表示前、後車輪位置的橋梁變形;rF、rR表示前、後車 輪位置的路面凹凸。

而車輛施加在橋面上的前後輪荷載可由下式計算得到:

g m m z

m z m F

g m m z

m z m F

TR SR TR

TR s SF R

TF SF TF

TF s SF

F (3-51)

式中,

2 2

2 2

J m m

J m m

F s SR

R s

SF (3-52)

進行橋梁振動分析時,將(3-50)式的計算結果,代入(3-51)

式中,可得到車輛作用在橋面上的荷載。此外,由於橋梁變形會影 響車輛的振動,因此需要進行逐步迭代計算,以獲得車輛通過橋梁 時全橋之振動反應。而上述計算過程,一般可採非線性解法,如 Newmark β法等求之。

由於橋面不能保證是十分平整的,且路面平整度對車輛振動會 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本文將引入功率譜密度(PSD)函數來模 擬路面平整度,計算時採用的功率譜密度函數由 IS-8608 規範標準 中取得如圖 3-7 所示,圖中 表示頻率(ccm),S 表示路面不平 整功率譜密度。在模擬過程中,以蒙地卡羅法(Monte Carlo methods)

將功率譜密度函數隨機生成路面平整度曲線如圖 3-8(以 1160m 斜張 橋為例),期能獲得(3-50)式所需之 rF、rR

依據前述理論,首先計算斜張橋考慮纜索側向振動時之自振特 性,再分析車輛行駛下的強迫振動。透過數值計算方法,在考慮橋 面不平整的條件下,藉由斜張橋對垂直向位移的強迫振動反應,瞭 解衝擊振動的效應。

3-4 橋梁衝擊效應分析理論

在對簡支梁及斜張橋進行移動荷載作用下之強迫振動分析時,

由於橋型、分析構件及分析位置不同,因此計算所得到的數值無法 直接進行比較,因此本文採用公路橋梁設計規範中提到的衝擊力的 概念,由分析構件及位置產生的衝擊係數來比較由移動荷載所引起 的動態反應。

在現行的橋梁設計規範【16】中,車輛行駛所產生的衝擊效應 是以衝擊係數I 的方式併入活載重中來考慮;檢視現行的設計規範 中(公路橋梁設計規範,1993)活載重計算方式為:

活載重量 = (1+I)×最大絕對靜載重 (3-53)

為了探討橋梁在動力作用下之衝擊效應,本文中以衝擊係數 (Impact Factor)來作為比較的依據,依照現行 AASHTO 橋梁規範,

在公制單位下橋梁衝擊係數I 定義為:

3 . 1 0 . 38

24 . 15

I L

(3-54)

在(3-54) 式中L為橋跨長度,但以動態反應的角度來看,影響 衝擊係數的因素並非單只有橋跨長度還包括車重、車速、橋型、

橋梁振動頻率等;為使本文中所使用的衝擊係數I 值能更加接近其 定義之內涵,本文將採用【13、15】以下定義:

) (

) ( ) (

x R

x R x I R

s s

d (3-55)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32-4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