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報廢機制下產能決定模式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7)

第 三 章 產能決策模式之構建

3.3 產能決策模式

3.3.2 連續型時間限制模式之產能決定

3.3.2.2 報廢機制下產能決定模式

) 0 ( )

( )!

1 (

) 1

( ) (

1 0

) (

q

i i i i

TC S S

i i

W P s

s

e

i i i i

i

− +

=

λ µ

λ µ µ λ

(3.22)

1 1

0

0 ( ) ( )

! ) 1

!(

1

=

 

+ −

=

Si i

n i i i

i S i

i i i n i i

s s s

P n

λ µ

µ µ

λ µ

λ (3.23)

) 0

(

!

) ( 1 ) 0

( P

s s

s W

i i i i

S i i i q

i

λ µ λ µ

− −

= (3.24)

Where

Si: 機台 i 於時間限制下所需的機台數

λi: 機台 i 的平均到達率(單位時間期望到達數) µi: 機台 i 的平均服務率(單位時間期望服務數) TCi: 機台 i 的等候時間限制大小

P0: 等候線上無產品等待的機率

Wq(0): 等候線上產品的等候時間等於 0 之機率

時 間 限 制 機 台 的 良 率 值 皆 相 同 , 故 連 續 型 時 間 限 制 系 統 中 各 時 間 限 制 機 台 的 良 率 值 亦 須 保 持 在 某 一 目 標 值 。 因 此 , 在 良 率 目 標 值 的 決 定 上 , 為 確 保 產 品 的 最 終 產 出 良 率 可 達 到 管 理 者 所 訂 定 的 期 望 產 出 良 率 值(Ye), 本研究 根據 各產 品之 生產流 程需 經過 的時 間 限 制 機 台 次 數 , 以 求 算 出 產 品 生 產 流 程 內 時 間 限 制 機 台 的 良 率 值,並 選 取 最 大 值 以 確 保 最 終 產 出 良 率 可 達 到 Ye。故 良 率 目 標 值 (Yt)的計算公式如下:

) Y , , Y , Y max(

Yt = N1 e N2 e ⋅ ⋅⋅⋅⋅ Nj e (3.25) Where

Yt: 良率目標值

Ye: 管理者所訂定之期望產出良率值

Nj: 產品 j 製程中經時間限制機台的總次數 二 、 到 達 率 估 算

在 此 仍 以 製 程 觀 點 之 流 程 圖 來 估 算 各 機 台 的 到 達 率 。 由 前 一 小 節 的 到 達 率 估 算 方 法 中 可 知 , 欲 估 算 各 機 台 的 到 達 率 , 則 必 須 由 產 品 製 程 觀 點 去 考 量 前 後 製 程 間 的 相 互 影 響 關 係。故 仍 以 圖 3.5 為 例 , 假 設 機 台 A、B、C 皆為具等候時間限制之機台,且機台 的 良 率 值 皆 為 相 同 的 良 率 目 標 值 95%,因此,在估算連續型時間 限 制 模 式 中 各 等 候 系 統 的 到 達 率 時 , 可 藉 由 製 程 觀 點 的 生 產 流 程 圖 , 考 慮 前 後 製 程 間 的 良 率 影 響 關 係 , 以 觀 察 出 各 機 台 良 率 值 與 機 台 到 達 量 間 的 相 互 影 響 關 係 ; 以 下 是 利 用 製 程 觀 點 在 時 間 限 制 下 產 能 決 定 模 式 中 的 機 台 到 達 率 估 算 說 明 。

假 設 圖 3.5 產品的產出目標仍為 100 Lots,則在允許報廢品 產 生 的 情 況 下,亦 即 圖 3.5 生產流程中機台 A、B、C 的良率值皆 為 95%。因此,在產出目標量為 100 Lots 的情況下,各製程步驟 的 機 台 在 良 率 值 的 相 互 影 響 作 用 下,以 機 台 A 為例,則此產品在

機 台 A 的到達量總共為 )

95 . 0 100 95

. 0

( 1006 + Lots,如圖 3.7 所示。故由

上 述 觀 念 , 可 推 算 出 在 多 種 產 品 組 合 下 機 台 到 達 率 估 算 公 式 。

95 . 0

100 956

. 0

100

95 . 0 100 95

. 0

100

6 +

圖 3.7 機 台 到 達 率

= +

= ij

k ij

R

1 n 1

t

j )

Y ( O

Q ijk (3.26)

T

Vij =Qij (3.27)

=

= n

j j i

1Vi

λ (3.28)

Where

λi: 機 台 i 之到達率(單位時間內期望個數)

ij

V : 產 品 j 於機台 i 之到達率(單位時間內期望個數) Qij: 產 品 j 於機台 i 之修正到達量

T: 單位時間

Rij: 產 品 j 經過機台 i 的總次數 k: 產 品 j 製程中第 k 次經過機台 i Oj: 產 品 j 的產出目標量

Yt: 良 率 目 標 值

nijk: 產 品 j 第 k 次經過機台 i 至產出端剩餘時間限制機台數 三 、 服 務 率 估 算

在 報 廢 機 制 下 產 能 決 定 模 式 中 , 主 要 是 決 定 出 一 產 能 大 小 , 使 得 報 廢 品 的 數 量 可 控 制 在 管 理 者 所 設 限 的 範 圍 內 , 故 在 此 一 產 能 決 定 模 式 中 , 針 對 機 台 服 務 率 的 估 算 , 除 考 量 機 台 的 當 機 因 素

外 , 仍 須 考 量 產 品 報 廢 的 影 響 。 由 上 一 小 節 服 務 率 估 算 的 方 法 中 可 知 , 以 各 機 台 的 原 始 服 務 率 乘 上 各 機 台 的 可 用 率 即 可 求 得 各 機 台 在 當 機 行 為 下 的 實 際 服 務 率 。 然 而 , 等 候 理 論 中 並 無 考 量 報 廢 機 制 , 意 即 在 等 候 理 論 計 算 過 程 中 , 機 台 仍 須 加 工 報 廢 品 , 此 一 特 徵 與 現 實 環 境 並 不 相 符 。 因 此 , 在 考 量 產 品 的 報 廢 因 素 下 , 在 製 品 在 等 候 線 中 的 流 速 應 較 等 候 理 論 環 境 更 為 快 速 , 因 為 現 實 環 境 中 報 廢 品 不 再 上 機 台 加 工 , 意 即 機 台 的 服 務 率 應 大 於 原 始 服 務 率 。 故 估 算 機 台 服 務 率 時 , 本 模 式 將 各 機 台 的 原 始 服 務 率 除 以 各 機 台 的 良 率 值 , 以 表 達 出 實 際 生 產 環 境 中 的 服 務 率 大 小 。 其 服 務 率 計 算 公 式 如 下 所 示 :

ij n

k ijk

ij R

pt p

ij

= =1 (3.29)

=

×

= n

j

j ij i

r p

T

1

) (

µ (3.30)

t i i

i Y

×A

= µ

µ ' (3.31)

i i

i

i MTBF MTTR

A MTBF

= + (3.32)

Where

µi: 機台 i 之服務率(單位時間內期望個數)

'

µi : 機台 i 考慮當機情況時的服務率 pij: 產品 j 於機台 i 之平均加工時間

rj: 產品 j 的產品比率 T: 單位時間

Rij: 產品 j 經過機台 i 的總次數

ptijk: 產品 j 第 k 次經過機台 i 之加工時間 Yi: 良 率 目 標 值

Ai: 機台 i 的可用率(Availability)

MTTRi: 機台 i 的平均當機修復時間(Mean Time To Repair) MTBFi: 機 台 i 的 平 均 當 機 間 隔 時 間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四 、 產 能 設 定

在 報 廢 機 制 下 的 產 能 決 定 為 允 許 些 許 報 廢 品 產 生 時 所 需 的 產 能 , 故 連 續 型 時 間 限 制 模 式 中 各 等 候 系 統 的 良 率 值 不 再 等 於 100%,而是以良率目標值(Yt)為求解條件。但在等候理論中,機 台 數 具 有 不 可 分 割 的 特 性 , 亦 即 只 能 求 算 出 整 數 機 台 值 , 無 法 求 算 小 數 機 台 值 , 故 利 用 公 式 3.13 求算良率目標值(Yt)下所需的機 台 數(S),可能為非整數機台值。因此,在決定機台數時,本模式 是 以 選 取 接 近 良 率 目 標 值(Yt)的 期 望 良 率 值 (Y’)與 其 相 對 應 的 整 數 機 台(S)為主。故在各機台的等候時間限制大小、到達率與服務 率 已 知 的 情 況 下 , 可 將 各 機 台 的 等 候 時 間 限 制 大 小 、 到 達 率 與 服 務 率 資 料 代 入 公 式 3.33 中,求算出接近良率目標值(Yt)的良率值 (Y’)與其相對應的整數機台。

但 此 一 新 估 算 的 良 率 值(Y’)與良 率 目 標值 間仍 存 在 誤差 ,而 本 模 式 所 提 之 到 達 率 與 服 務 率 估 算 方 法 皆 是 以 前 次 估 算 之 良 率 值 (第一次估算時的良率值為良率目標值 Yt)來加以修正。因此,在 兩 良 率 值 間 存 在 差 距 的 情 況 下 , 以 前 次 估 算 之 良 率 值 所 修 正 的 到 達 率 與 服 務 率 必 定 與 實 際 值 存 在 誤 差。在 三 者(估算良率值、到達 率 與 服 務 率)皆存在誤差的情況下,唯有縮小前後估算良率值間的 差 距 , 方 能 縮 小 到 達 率 及 服 務 率 兩 者 與 實 際 值 的 差 距 。 因 此 , 為 了 降 低 良 率 間 的 誤 差 範 圍 , 本 模 式 設 立 一 由 管 理 者 訂 定 所 能 容 許 的 良 率 差 距 範 圍 (ε),當新估算的良率值(Y’)與前次估算的良率 值(第一次估算時的良率值為良率目標值 Yt)間的差距大於良率差 距 範 圍 (ε),則代表良率差距過大,同樣的亦會造成到達率與服 務 率 的 估 算 誤 差 , 因 此 , 需 再 重 新 估 算 到 達 率 與 服 務 率 兩 基 本 資 料 。 重 新 估 算 的 方 法 是 以 新 求 得 的 良 率 值(Y’)代回 前述的 到達 率 與 服 務 率 估 算 方 法 中 的 Yt 值,求得到達率與服務率,並將此一新 估 算 的 到 達 率 與 服 務 率 代 入 機 率 公 式 中 , 求 算 出 接 近 良 率 目 標 值

(Yt)的 良 率 值 (Y’’)時 與 其 相 對 應 的 整 數機台 , 並 檢 驗 新 估 算的良 率 值(Y’’)與 前次估算 的良率值(Y’)間的良 率差距是否小 於良率 差 距 範 圍 (ε)。以此類推,在持續反覆的估算下直到前後良率差距 小 於 良 率 差 距 範 圍 (ε)時 , 即 可 算 出 誤 差 最 小 的 到 達 率 與 服 務 率 , 同 時 亦 決 定 出 報 廢 機 制 下 所 需 的 產 能 大 小 。

) 0 0 (

) (

)!

1 (

) ) 1 (

( ) (

' P Wq

i i si si

e iSi i TCi Si

i i

Yi +

− −

=

λ µ λ µ µ

λ

(3.33)

1 1

0

0 ( ) ( )

! ) 1

!(

1

=

 

+ −

=

Si i

n i i i

i S i

i i i n i i

s s s

P n

λ µ

µ µ

λ µ

λ (3.34)

) 0

(

!

) ( 1 ) 0

( P

s s

s W

i i i i

S i i i q

i

λ µ λ µ

− −

= (3.35)

Where

Si: 機台 i 於時間限制下所需的機台數

λi: 機台 i 的平均到達率(單位時間期望到達數) µi: 機台 i 的平均服務率(單位時間期望服務數) TCi: 機台 i 的等候時間限制大小

Yt: 良 率 目 標 值

P0: 等候線上無產品等待的機率

Wq(0): 等候線上產品的等候時間等於 0 之機率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