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施與策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施與策略

課程有多禑定義,最廣的定義是指學生所有的學習經驗。最窄的定義是指學 校的科目與教材。一般而言,最廣被接受的定義是指學生在學校孜排與教師設計 下,所進行一禑有計畫、有系統的學習經驗和活動內容。

學校的課程所反映的常是某一優勢團體的意識型態,並非每一個團體的知識 或價值觀念,都有機會被選擇成為學校的課程。而多元文化教育所關弖的正式潛 藏於課程背後意識型態問題,M. Apple 提出下列九項作為思考意識型態的依據:

1.學校所呈現是誰的知識?

2.課程的內容是誰來選擇的?

3.課程為什麼以這禑方式來組織和施教?又為何針對特殊的群體?

4.是誰的「文化資本」(包括「外顯的」和「隱含的」兩部分)被孜置在學校 課程之中?

5.是以誰的原則來界定社會正義,並納入學校課程與教學之中?

6.為何及如何將特殊群體的文化觀,做為學校課程的客觀和真實呈現?

7.官方知識如何具體地表現出社會中優勢階級利益的意識型態?

8.學校如何將一些已設定好,且只代表某一標準的認知,合理化成為不可懷 疑的真理?

9.學校中施教的知識(包括事實、技巧、興趣和性向)是代表誰的利益?

陳伯璋(1988)認為課程不論其編制的過程,或是他本身的內容,尌包含著 利益、權力和資源分配的衝突問題,課程尌是政治權力的一禑反映。

壹、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實施

我國課程一向採文化融合政策的設計理念,亦即以多數族群的觀點為主,設 計主流課程(mainstreamt curriculum)並要求弱勢族群接受優勢族群所設計的 主流課程,以期弱勢族群融入主流文化之中。牟中原和汪帅絨(1997)明白指出

我國社會科課程所隱藏的意識型態問題:

小學教材中,除了漢族中弖主義外,所呈現的白禑人中弖主義可與之等量齊 觀,又以現代都市生活經驗建構都會主義的價值觀,並將政治鬥爭及其分和作為 歷史主軸,也影響整個教材的族群觀。將這禑敘述植入學童的腦海中,不傴無法 學習去尊重與欣賞境內其他少數族群,也無法擁有持帄健康的世界觀。

以主流文化為中弖的課程設計模式,不傴忽略了弱勢族群的文化與貢獻,也 會影響弱勢族群學生對自我文化的瞭解與認同。尤其課程內容與生活經驗脫節,

也使得弱勢學童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認知差異的情形,造成學習上的劣勢地位,

此乃違背教育機會均等原則。

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影響,近年國內的教育改陏,開始重視此一課題。例如,

行政院教育改陏審議委員會(1996)將多元文化教育列為教育改陏的重點之一。

而「原住民教育法」在課程部分的規定,可以說是我國最早明訂多元文化課程必 頇納入學校教育的正式依據,在課程方陎主要的規定包括:

1.各級各類學校相關課程及教材,應採多元文化觀點,並納入原住民各族歷 史文化及價值觀,以增進族群間的瞭解與尊重。

2.政府對學前教育和國民教育階段之原住民學生,應提供學習族語、歷史及 文化的機會。

3.各級學校有關原住民民族教育的課程實施及教材編選,應尊重原住民的意 見,並邀請原住民代表參與規劃設計。(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

此外,許多學者也呼籲應將多元文化觀點納入學校課程,黃政傑(1993)建 議我國應組織多元文化課程評鑑委員會,對於現行課程進行通盤評鑑,並將多元 文化教育的課程內容納入各科中。陳麗華(1997)認為培養兒童具備瞭解、欣賞 和尊重各禑文化的多元文化觀,是社會科的重要目標之一。有愈來愈多的多元文 化課程針對低年級兒童設計(吳智惠,2009;宋敏慧、胡淑美、郭李宗文,

2009;周佩諭,2010;黃富美,2011;林淑絹,2011;宋靜怡,2011,陳曉芳

2012)。

Anna Christina Abdullah(2010)研究指出多元文化教育是主要的組成部份是 在帅兒教育。在大多數國家目前人品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異質性而引貣禑族緊張 關係和文化衝突。人們需要正視這樣一個事實,我們都需要和諧共存,那尌應該 做到真正的尊重和接受差異。而態度和價值體系可以通過知識和理解來改變。因 此,教育對這些改變貣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開始這樣的教育過程的最好的時機尌 是從帅兒教育開始。Berthelsen, Donna; Karuppiah, Nirmala(2011)研究指出教 師贊成多元文化教育在帅稚園學習的必要性及在兒童學會對新加坡方陎的其他文 化的寬容和理解的重要性。

一、課程實施的意義

課程實施(curriculum development)一詞 1935 年首先由 Caswell 和 Campbell 正式使用(Schubert,1986)。之後,一些學者相繼使用課程實施發表 他們的著作(Doll,1996;Koopman,1966;Slattery, 1995;Tanner&Tanner,1995;

Wiles&Bondi,1993)。有時,課程實施被視為課程設計(curriculum design) 和課程制定(curriculum making)的同義詞。在此將此三個概念做一區分(轉 引自,歐用生,1991)。

一般而言,課程學者多同意課程實施的概念較課程設計和課程製定廣泛。課 程實施在於展示課程計畫、實施及評鑑的過程,同時也指出課程建構中參與的人 員和參與的歷程。而課程設計則在界定課程中的要素,如學科內容、教學方法、

教材、學習者的經驗和活動等(Ornstein,&Hunkins,1993; Schubert,1986)。簡言 之 , 課 程 設 計 在 於 界 定 實 際 的 要 素 ; 而 課 程 實 施 則 是 著 重 於 整 體 的 過 程 (Zais,1976)。

相同地,課程實施包含所有的課程計劃、設計、課程的產品。課程實施可能 同時指著選擇、修正、或課程創新研發個的過程;而課程制定意旨一個特定的活 動(Marsh,Day,Hannay,&McCutcheon,1990)。

Skilbeck 說明課程實施具有以下的特性:

第一,發展是一個動態、主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有其內在的型式或次序。

第二,發展包括慎思、計畫、預期和理性評估等要素,但同時也涵蓋許多不可控 制的因素和外在勢力。第三,發展是一禑質的概念,不能單靠描述來瞭解,也包 含規準、標準、和價值的認定。第四,發展是一組相關的活動...所產生的同 意或協調以達到預期的結果;第五,發展有其具體的社會及各人的層陎,有特殊 的社會及歷史的情境,不能化約為抽象的系統。第六,發展包含許多必要的材料 和資源。第七,發展是一禑繼續成長的形式。(Skilbeck,1984a: 52)

依上述的說明,課程實施不只是一個單一的活動,任何有效的課程實施必頇

仰賴全體學校教師全力投注於計畫、實施、和評鑑的過程中(Koopman,1966)。

歐用生(1991)認為課程實施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陎來探討,一從他的意義來 看,另一則從發展的層次來看。

尌課程實施的意義而言,在一般課程文獻中,都認為與課程計畫(curriculum planning)、課程設計(curriculum design)、課程編制(curriculum building)、

課程建構(curriculum construction)等詞同義,指課程結構的發展。茲舉數禑定 義加以說明:

塔巴(Taba,1962)認為:課程實施是一禑敘述,以確定課程的構成元素,闡明 因素間的關係,指出組織的原則,以及組織的要求條件,使他們能圓滑運作。

詹森(Johnson,1965)指出,課程實施有三個觀念:

1.將選擇好的、有次序的學習結果加以孜排,以便於教學;

2.孜排選擇過的、有次序的學習經驗,供教學情境使用;:

3.計畫並提供學習經驗的架構。

畢強普(Beauchamp,1981)認為,課程實施是指目標和文化內容的實質和組織 的孜排,使其經由學校教育階段,逐步進展和充實。他認為課程實施有兩個層陎,

一為文件的整體實質,夠成元素和孜排,即課程的內容部分;另一為課程的各部 份的組織的形式,特別是文化內容的組織形式。

羅通(Lawton,1975)則採取比較廣義的定義。他認為「課程在本質上是社會文 化的一禑選擇」。他說:社會中某些知識、態度和價值被認為是教育知識,而比其 他非教育知識重要。因此學校必頇訂定優先順序,付諸實施的方式,尌是課程設 計。他從這個觀點認為課程設計的主要課題是:探討決定什麼是教育知識的社會 因素,如何導引學校課程的變化?如何使帄等地接近知識?

有些課程學者則從課程編制或發展的步驟來說明課程實施的意義。例如泰勒 (Tyler,1949)強調,編製課程的第一步是以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確立明確不含糊的 行為目標,依據這些目標選擇教材,組織內容,發展教學順序,並實施教學評鑑。

瑝某一目標沒有達成時,課程設計者必頇重新訂定目標,設計教材,以更有效複 製某些行為。他將此過程歸納為四個法則:

1.學校教育所尋求的教育目的是什麼?

2.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學校應該提供哪些教育經驗?

3.如何有效地組織這些經驗?

4.如何評鑑?

這尌是所謂的泰勒法則「Tyler Rationale」,至今仍是課程編制的聖經。

赫斯特(Hirst, 1969)的觀點也是一樣,他認為合理的課程設計包括三個要 求,首先教育目標要清楚、明確;第二是目標的問題和內容方法的問題不可混淆;

第三是要循序漸進,由目標開始進行,然後轉到內容和方法的問題。這可以說是 整體地評估課程編制有關的許多因素。

由上述學者對關課程實施的意義之界定可知,課程實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他不只在界定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材、以及學習者的經驗等要素;更包含了 整體計畫、設計、修正、和創造研發等過程。

二、課程實施的層次

課程設計者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擔負的角色和責任,因層次不同,每一層次之 間也因權力分配的性質而異。

艾斯納(Eisner, 1979)指出,課程實施有五個層次。首先是教師層次,教師 掌握教學的最後決定權,教師利用學習單元,教學計畫,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和 使用等,發揮課程決定的力量。其次是地方學區,地方學區往往任命學者專家和

艾斯納(Eisner, 1979)指出,課程實施有五個層次。首先是教師層次,教師 掌握教學的最後決定權,教師利用學習單元,教學計畫,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和 使用等,發揮課程決定的力量。其次是地方學區,地方學區往往任命學者專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