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校園經驗相關理論與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大學校園經驗相關理論與研究

壹、校園經驗相關理論

一、投入理論

Astin(1985)提出大學生投入理論(Theory of involvement),主張學生學 習成果與其投入校園經驗相關,越投入於校園環境,越能獲致認知和情感的發 展,且學生投入於課業、師生互動和同儕互動,會影響其課業學習成果。另外 有關學生投入理論的許多實證研究指出,參加校園組織與活動以及與同儕老師 有較多互動,對於大學生的學習有相當大的助益(Astin,1993; Pascarella &

Terenzini, 1991),亦即學生對大學校園投入愈多,不僅他們持續學習的可能性 提高,且有助於其獲得更多知識與發展更高的技能(劉若蘭,2004)。

Astin 認為,投入被認為是行動而非態度,高度參與的學生,付出相當多的 精力在學習,花費很多時間在學校主動地參與學生組織,並常常與教授和其他 學生互動。相反地,參與度低的學生可能忽視學習,而且待在校園的時間較少、

不參與課外活動、和教授及其他學生互動較少。

Watson(1994, 1996)基於 Pace(1984)與 Astin(1984)的研究,發展出 一個學生學習的概念架構,分別為輸入、過程與輸出部分,分述如下:

(一)輸入:包括學生入學時具有的特質與經驗,如就讀高中的經驗、家庭與 社區的環境以及年齡、性別、婚姻狀態、大學的班級、住宿、主修、父 母教育、種族等,都會影響其大學經驗,其他還有自我效能、對自己能 力的信念,這些因素對於學生入學大學之前與之後的生活與教育經驗,

都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二)過程:包括學生在校園中行為的投入、努力的品質、付出的時間(在學 術與智能活動、非正式的個人活動、運用團體設施、組織活動),以及從 大學環境受到的影響(人員、同儕、資源與校園中學生會付出時間與能 量的地方),受其他環境的影響,探討在這些過程中,學生如何看自己,

以及他們如何與為什麼選擇投入校園內或校園外的環境。

(三)輸出:代表進入高等教育學校教育,學生在個人、人際、智能、職業與 文化準備所得的成果(Pace, 1988),以及社會利益與跨時代效果。

在這個架構中指出,經由輸入部分的學生的個人特質與經驗,與過程部分 的學生在校園行為的投入,以及輸出部分的學習成果,彼此之間有相互影響與 回饋的機制。由上述可知,學生學習成果與其投入校園經驗相關,越投入於校 園環境,越能獲致認知和情感的發展,而學生投入是提昇大學教育最重要的因 素,且學生投入於課業、師生互動和同儕互動,對於大學生的學習有相當大的 助益,也會影響其課業學習成果。

二、交互影響理論

Tinto(1975, 1993)提出影響學生持續就學的交互影響理論(Interactionalist theory),主張學生如果與學術或人際系統有滿意的互動,則會促使學生與這些 系統整合,所謂整合,是指個人在學校能與教師、同儕共享規範與態度,並達 到系統的要求,而成為團體的成員。因此當整合增強時,學生較能達到個人與 學校的目標,而選擇繼續就學。相反的,負面的互動會提高學生選擇輟學的可 能性(劉若蘭、楊昌裕,2009)。

Tinto 的相互影響理論將大學生輟學視為學生(個人)與學校(組織)長 時間互動的結果,個別學生對學校正式與非正式向度的知覺,對其是否輟學的 抉擇扮演重要的角色(Tinto, 1986, 1993),而學生持續就學的過程,亦被視為學 生與學校長期連續的互動過程。

Tinto(1975)假設學生入學有很多不同的個人特徵(如:家庭背景、個人 因素、入學前就學的經驗等)。所謂家庭背景特徵包括:社會經濟階層、父母教 育階層及父母期待;個人特徵包括:課業能力、種族、及性別;至於入學前就 學的經驗,包括:中學的學生特徵、學生高中課業成績以及學生的社會技能等。

這些學生入學即具有的特質,會直接影響學生輟學的抉擇,以及對學校的初始 承諾與大學畢業的目標,而對學校的初始承諾與大學畢業的目標,又會影響學 生整合進入學校學術與人際系統的程度。整個過程如圖2-2-1 所示:

人際系統

Terenzini、Pascarella 與 Biliming(1996)歸納 Astin(1984)、Pascrella(1985)、 Tinto(1975,1987)、Weidman(1989)等人的理論,建立出大學衝擊模式(Model of college impact),其中課室經驗、課外經驗為入學前經驗與學習成果之間的中 介變項。此模式以學生學業成績為學習成果指標,探討學生在校園脈絡中的課 室內與課室外投入的經驗,對學習成果的影響,如圖2-2-2。

學校脈絡

學生

入學前經驗 課外經驗

修課經驗

學術經驗

學習成果

圖 2-2-2 大學衝擊模式(Terenzini et al., 1996)

此概念架構包含六個構念(construct)的因果關係,學生入學前經驗對於 學生在學校脈絡中的課室經驗與課外經驗,以及最後的學習成果均有直接的影 響,而課室經驗、課外經驗為入學前經驗與學習成果之間的中介變項。所謂入 學前經驗包括:家庭收入、入學成績、高中學習經驗、性別、主修學門等;修 課經驗包括:選修人文藝術的學分、整學年修課時間;學術經驗包括:參與學 習方案、讀書時間、圖書館經驗等;課外經驗包括:老師對學生發展與教學的 關心、校外打工時間、參加族群文化工作坊、朋友的鼓勵、參加新生定向方案、

同儕關係;學校特質則包括:知覺歧視的經驗、學校對學術/教育的重視等。此 模式對於學校教育人員來說,可以提供較多訊息,以改善教學或設計規劃課外 活動方案,提昇學生的學習效果。

張雪梅(1999)在大學生的衝擊研究中,結果顯示學術投入是預測學生學 術學習最重要的因素,而非學術投入是預測學生個人成長最重要的因素。劉若 蘭(2007、2008、2009)探討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相關研究亦發現,學 生學術投入與人際投入對於其學習成果有顯著影響。

因此,大學衝擊理論說明學生入學前的經驗與學校脈絡的課內外經驗以及 最後的學習成果有直接影響,由此可知,大學生學習成果的影響因素為個人因 素與校園經驗。

根據上述文獻探討得知,本研究校園經驗相關理論包括:Astin 的投入理

論,學生投入在學習過程中的時間和精力愈多,對教育的投入愈積極,他們的 自我成就和對於學習經驗的滿意度愈大,說明學生入學時的特質與經驗及投入 校園經驗的強度將影響學生能力發展的改變。Tinto(1975,1993)交互影響理論,

學生在學術與人際系統的互動,使學生較能達到個人與學校的目標,且個人特 質也會影響學習目標承諾,進而影響學生學術與人際的整合,說個人因素會影 響學生校園經驗的學術與人際整合,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果;Terenzini 等人(1996)在大學生衝擊模式中的也提及學生入學前經驗影響學生修課經驗、

課外經驗與學術經驗,同時也影響學習成果。以上這三個理論都提到個人因素 與校園經驗會影響學習成果。

貳、校園經驗相關研究

校園經驗主要可分為學術投入與人際投入兩方面,學術投入是指學生在校 園中投入學術活動之努力程度(Astin, 1993; Tinto, 1993;黃玉,2000;張雪梅,

1999;劉若蘭,2005)。有關校園經驗相關研究,彙整國內校園經驗相關研究,

藉以了解校園經驗的面向,並說明校園經驗與學生的關係,分述如下:

一、國內校園經驗相關研究

國內目前高等教育校園經驗的研究,均同時考量課堂內與課堂外的校園經 驗變項,以下將國內相關大學生校園經驗研究,整理如表2-2-1,以作為本研究 之立論基礎。

表 2-2-1 國內大學生校園經驗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者 研究題目 研究對象 校園經驗變項

黃玉

(2000)

我國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 與校園經驗的關係

國內 20 所大學學 生共945 名

1.學習投入 2.同儕互動 3.師生互動 4.社團領導者 劉若蘭、

黃玉

(2006)

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 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 展之關係

一所多元技術學院 原 住 民 學 生 共 49 名

1.同族群互動 2.與漢族互動 3.人際投入 4.學術投入

表 2-2-1 國內大學生校園經驗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1)

表 2-2-1 國內大學生校園經驗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2) 投入等兩變項,以及Terenzini 大學衝擊模式理論將校園經驗包括了修課經驗、

課外經驗、學術經驗等變項。綜合上述學者理論與國內大學生校園經驗相關研 究變項,可將校園經驗歸納為人際投入、學術投入、課外活動經驗與其他等三 個層面,整理如表2-2-2。

表 2-2-2 校園經驗相關研究構面分類表

作者 人際投入 學術投入 課外活動

經驗 其他

黃玉(2000) 同儕互動

師生互動 學習投入 社團領導 劉若蘭、黃玉

(2006) 人際投入 學術投入 同族群互動 與漢族互動 吳玥玲(2005) 師生互動

同儕互動 課業投入 社團參與 黃世雄(2007) 師生互動

同儕互動 學習投入 劉若蘭(2007) 人際投入 學術投入

劉若蘭(2007) 課業準備 歸屬感

劉若蘭(2008) 師生互動

同儕關係 主動學習 社團參與 校園滿意 周素足(2008) 人際投入 學術投入 活動融入 學校認同 校園環境 劉若蘭(2009) 人際投入 學術投入 學校環境 林敬修(2009) 人際關係 課業參與 社團參與

陶韻然(2010) 人際投入 學術投入 校園活動 校園環境

呂宜臻(2009) 同儕關係

師生互動 課業投入 參與社團 打工時數 住宿狀況

李育逢(2009) 人際關係 學術經驗

劉若蘭(2010) 人際投入 學術投入 課外活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由上述校園經驗相關研究構面分類表可知,國內相關研究校園經驗的面向 大致上可區分為人際投入、學術投入與課外活動經驗等三個面向。

参、小結

綜合本章校園經驗相關理論與研究,校園經驗即包含學生投入學術系統與 人際系統以及課外活動經驗中所獲得的相關經驗,每個學生的校園經驗,可能 因個人因素產生不同的結果,本研究將校園經驗區分為人際投入、學術投入、

綜合本章校園經驗相關理論與研究,校園經驗即包含學生投入學術系統與 人際系統以及課外活動經驗中所獲得的相關經驗,每個學生的校園經驗,可能 因個人因素產生不同的結果,本研究將校園經驗區分為人際投入、學術投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