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能力發展相關概念與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大學生能力發展相關概念與研究

二十一世紀的高等教育面臨知識探索與人才培育的雙重挑戰,一方面大學 必須透過學術研究發展知識,另一方面大學必須傳授知識,培育學生文化性格 與能力發展。高等教育也逐漸由重視資源的輸入與過程(input & process)轉為 重視產出與學生學習成果(output & learning outcomes)。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 育與活動領導系所舉辦的「2010 年『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曾提出「學生成功學習宣言」(張雪梅、劉若蘭、陳新霖、葉昌智、盧欣 怡、李育齊,2010),其將學生成功學習定義為:學生成功學習是指學生在大 學校園的生涯中,不只能夠順利完成學業獲得學位,還要在各種校園經驗中獲 得學習發展,以達成高等教育之目的,發展成在認知上更有深度、能反思、具 批判力,更具有人性與人道關懷,更自我瞭解、自主、自信、有目標,更懂得 如何與人互動相處,以及能應用所學於工作與生活中的有識之士。學生若能具 備以上能力,才可稱為在高等教育中成功學習。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董事長劉維琪指出,2011 年開始的大學校務評鑑,將把 主軸鎖定在學生學習成果評量「機制」的建立上,2012 年開始,將檢視系所對 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的落實情形,以系統化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否達成系所

設定、預期的目標,以及如何改善或增強,進而促使系所關切學生的學習成果

(劉維琪,2010)。所以由整個大環境的走向可知,現今的教學不再以教師全 盤傳授知識為主軸,而是著重在學生在授課之後,真正能學習、吸收到多少,

所以學生在經歷過一段學校教育經驗後,能力改變的程度就顯得相當重要。

本節以學習成果的角度探討學生能力發展的改變,首先說明大學生能力發 展相關概念與研究,其次了解大學生能力發展影響因素,最後探討大學生能力 發展的評量,分述如下:

壹、大學生能力發展相關概念

一、大學生學習成果相關概念

大學生的學習成果與核心能力評量,已經成為21 世紀各國高等教育相當重 視的課題,而任何經由學校提供的教學或其他學習歷程而得到的新知識、技能,

以及行為、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改變,皆是學習成果的展現(彭森明,2010),

所以,學習成果係指教學過程的最終結果,即學生在學校中接受教育後所習得 的學習結果,該結果是學生在歷經一段時間的系統化教育之結果;此一結果並 非先天即已具備,是經由教育歷程獲得的學習成就與發展潛能;亦是個人能力 的總合,包括認知上的學習、情意表達、心理社會發展、實踐能力、價值、態 度、技巧、等學習結果(孫淑柔,2000;張雪梅,1999;黃世雄,2009;黃政 傑、李隆盛,1996;劉若蘭,2008)。

對於學生學習成果的定義,歐洲職業訓練發展中心2008 年研究指出,將學 生學習成果界定為「對一學習者在完成一段學習過程後,他學了些什麼、了解 些什麼,以及能夠做些什麼的描述」(Learning outcomes are statements of what a learner knows, understands and is able to do after completion of learning.)。並根據 研究發現,許多國家在論及學習成果時常用「能力」(competence)一詞代表,

並採取多元的評量方式(楊瑩,2010)。所以,學習成果與能力發展在定義上 頗為類似。

學者彭森明指出,學習成果也可以依大學教育目標來分。其主要目標不外 乎下列三部份(1)學習做人(2)學習處事(3)學習新知識與技能,以及做學 問的方法。因此,廣泛的學習成果定義為大學受教期間內,在有形與無形的學

習情境下,所學到的做人素養、就業與處事能力、專業學識,以及做學問的技 能與態度(彭森明,2008)。

由於很少高教有關研究檢視學生就讀一段時間後,從學校獲得的學習成果

(Shivpuri, Schmitt, Oswald, & Kim, 2006),美國高教學者針對高等教育品質評 鑑缺失,提出幫助學生增質多少(value- added),以前後測比較學業進步的程度,

如大四比大一進步多少,或是教學方案對學生幫助多或少,做為學校品質的指 標。Astin(1985)主張不只看資源如圖書館藏書多少,也不能只看畢業率或學 生成就,而是要看大學校園經驗對學生改變的貢獻,也就是說要從學生入學後,

從參加課堂及課外活動中增質多少,亦即學生入大學前後之改變或差距,才知 道大學是否為優良品質(引自張雪梅、沈俊毅、劉若蘭、林大森、陳佩英、陳 素燕,2006)。所以,在高等教育品質的指標上指出,優良品質的大學在於大學 校園經驗對學生的改變的貢獻。

另外,從學生成功學習的角度來看,學生成功學習對於高等教育發展有非 常重要的意義,而大學對於學生成功學習與學習成果的解釋方面,King 與 Magolda(1996)指出,成功的教育經驗應能同時增進認知的理解與自我知覺、

個人成熟度、有效的人際關係。而學習成果的歸類,是將學習定義為整合課內

(課業)學習與學生課外發展的綜合、整體、轉化的活動。高等教育對於學生 成功學習的定義,包含認知與非認知的指標,例如認知的複雜度、知識的獲得、

統整與應用、人性化/人文主義、公民責任、人際關係與自我瞭解的能力、實踐 的能力、持續與學業成就等(ACPA & NASPA, 2004),所以,學生的能力發展 為學習成果的內涵,亦即學生在學校中接受教育後學生自我能力改變的程度,

並藉由成功的教育經驗達到能力發展的增長(劉若蘭,2010 年 11 月)。故探討 大學教育對於大學生學習成果的影響,除了應了解其入學後的改變外,也需要 考量認知與非認知的向度。

綜合上述,能力發展是學生在歷經一段時間的系統化教育結果的改變,強 調的是學生在接受教育後,能力改變過程的評量。學生學習的結果是經由教育 歷程獲得的學習成就與發展潛能,也是個人能力的總合,成功的教育經驗使學 生達到能力發展的增長,而能力發展的概念則引申自學習成果的內涵。學生在 此階段對自己學習成果是否滿意,應是能夠成功達成目標的關鍵(劉若蘭,2006

年12月)。本研究為大學一年級新生,以其自陳對於學習成果的滿意度,做為其 對於自己學習經驗是否滿意的主觀評估。

二、大學生能力發展之內涵

張雪梅(1999)指出,學生學習成果的評量,對學校內可幫助學生、老師、

行政人員,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改進活動,改進策略,對學校以外的相關單 位,則可據以提出績效責任,以爭取支持或得到更多資源。所以不論是對內或 對外,進行學生學習成果評量,可以增進大學教育目標的達成,也因而會提昇 學生對學習成果的滿意度。有關評量方面,當今青年所需具備的能力,絕非僅 侷限於某個專門領域的知識和技能而已,而必須具備跨領域、多面向的能力。

茲將探討國內、外學者對於能力發展的研究,分述如下:

(一)前哈佛大學校長Bok(2006)提出大學應培養學生之八大能力,分別是溝 通能力(communication)、批判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高尚品德

(character)、執行公民權責能力(citizenship)、融入多元文化與族群

(living with diversity)、世界公民生涯能力(preparing for a global society)、廣泛興趣(acquiring broader interests),以及生涯發展能力

(preparing for a career)。

(二)學者Bloom(1956)將學習成果歸納出三大面向:第一個面向是認知層面 的學習成果,例如:學業成績、多元認知能力、知識的獲得、統整與應 用、批判思考、問題解決等能力;第二個面向則是情意層面的學習成果,

例如:心理社會發展、態度、價值觀、人格、道德、承諾與責任感等;

第三面向屬於技能層面的學習成果,例如:領導力、人際互動能力、生 活品質追求、藝術鑑賞等能力(郭生玉,1982;劉緬懷,1982;李大偉,

1996;黃政傑,1997;王文中,2004)。

(三)Kember與Leung(2005)提出大學生終身學習應具備的一般能力,包括:

批判思考、自我管理學習、適應力、問題解決、溝通能力、人際互動技 巧與團隊工作等。

(四)劉若蘭(2010,11月)不同學校類型大學生校園投入與能力發展模式之 研究,指出能力發展為學生自評能力改變程度,包括學習與問題解決能

力、健康生活能力以及多元文化素養等三個因素。

貳、大學生能力發展影響因素相關研究

國內外許多學者經常以實證研究法,試圖找出影響大學教育對學生衝擊之 因素,這些因素一般可歸納為學生個人因素與學校因素二類,而在研究大學生 學習與發展的理論或研究中,都指出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校 園投入經驗居重要關鍵的影響力(黃世雄,2007)。所以探討影響大學生能力發 展的改變將以校園投入經驗為重點,其次,學生除了校園學習環境的影響外,

個人的因素是否也成為影響能力發展改變的因素?茲將區分為個人因素與校園 經驗等兩方面分述如下:

一、影響能力發展的個人因素方面

(一)性別

在個人因素方面,Sax和Harper(2007)追蹤全美204所四年制大學之17,637 位大學生於大一(1994年)與大四(1998年)的情況,以多元迴歸分析男女大 學生在19項大學教育成果的差異。結果發現,女性明顯比男性更投入於促進多 元社會中不同種族的互相了解;男性對壓力調適的情緒健康程度、自我學術能 力的信心皆高於女性,且對領導者角色的自我認同感也明顯高於女性。Dugan、

Komives和Segar(2008)調查全美52所大專院校50,378位大學生的性別和性別傾 向對其社會責任領導能力的影響,研究發現大學生的性別對其領導能力的影響 存在顯著差異,女大學生領導能力的評量中顯著高於男大學生。

張雪梅(1999)探討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其結果發現男生的認知學習 成果比女生較好,王大維(1997)以台灣中部地區的大學生的研究顯示,男性 學生在勝任感(能力感)的得分,顯著優於女性學生。蘇逸珊(2002)研究發

張雪梅(1999)探討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其結果發現男生的認知學習 成果比女生較好,王大維(1997)以台灣中部地區的大學生的研究顯示,男性 學生在勝任感(能力感)的得分,顯著優於女性學生。蘇逸珊(2002)研究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