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大學高等教育邁向普及化後,學生學習品質的提升已成為重要課題,

而大學新生進入校園的學習經驗與能力的改變,對於其成功完成大學教育則有 相當的影響。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 目的,並列出具體之研究問題;第三節針對重要名詞加以定義;第四節說明本 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高等教育邁向普及化與學生學習意願降低

我國高等教育機構的發展,由民國38 年中央政府遷臺之初,當時的學校為 一所國立臺灣大學和臺南工學院、臺中農學院及省立師範學院等三所學院,學 生總數5,000 餘人,發展迄今增至大學校院 164 所(教育部部史,2010)。 依據 教育部統計處2010 年的資料顯示,國內大專校院學校數為 164 所(不含軍警校 及空中大學),其中大學生為1,010,885 人。而大學錄取率也由於大學數量的增 加不斷攀升,97 學年度 7.69 分就可上大學,98 學年度更創下 97.14%的歷史新 高,而99 學年度大學考試錄取率為 94.87%,創下十年來首度錄取率降低紀錄,

也是近四年新低(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由大專校院學校數與學生數及錄取 率顯示,我國的高等教育已邁向普及化。

由於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影響,許多社會或一般人對現今大學生的評價多偏 向負面,例如打工時間長、沈迷電玩、素質普遍降低、缺乏公民素養、以及形 容大學生為草莓族、或Me 世代(曾寶瑩,2007)。根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針對九十一到九十三年度,大學和技職院校學生所做的調 查報告顯示:台灣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大一新生幾乎不念書,每天讀書時間不 到一小時,研究指出,這種情況到大三還是沒有改善。該調查也顯示,許多大 學生平日忙於打工而非勤於課業,其中,公立大學打工比例有40.6%、私立大 學34%、私立技職院校 32%。因此,學生程度的低落不是沒有時間讀書,而是 根本不想讀書或沒有時間讀書,更嚴重的是,這是校園文化的問題,而非個別

學習的現象(邱天助,2007)。

由上述可知,現今高等教育面臨著大學教育普及化的衝擊,雖然受高等教 育的人口變多了,但學生的學習意願也跟著降低,對於在高等教育的品質提升 與社會期許受到極大的考驗,如何使大學生改變學習態度與自我能力的提升為 大學教育刻不容緩的工作。

二、大學新生進入校園面臨適應問題需要協助

對於大學新生進入校園所面臨的問題,在國內的研究中,葉邵國、何英奇 與陳舜芬(2007)研究指出,大一學生課業投入不足,社團大一學生課業投入 不足,社團參與不力,上網時間太長、透露出適應困擾與行為失序的症候等等 現象。潘正德(1996)發現,有將近二成或以上的大一男女生,近兩個星期內 常常及總是感到孤獨、寂寞,許多大學一年級新生遭遇退學,其原因之一為孤 獨找不到朋友或與家人關係不好。

曾淑貞、呂尚芝(1995)研究南師大一新生生活適應指出,南師大一新生 最困擾的前三項適應問題依序為:我想更得人緣、我時常覺得自己姿勢不佳、

我對某些老師的教學方式感到枯躁乏味。張雍琳(2001)調查台灣師大新生適 應問題及因應行為,指出新生的適應不良問題依序為學習適應、生活起居及經 濟適應、社會適應、目標適應。在學習適應方面為:學生深感其學習用心度及 其效能不足,在社會適應問題方面為:社交、人際的投入度不高。

在國外的學者方面,Rickinson 與 Rutherford(1996)以 206 位大一休學生 為研究對象,發現其休學原因是對大學課程不適應與選錯科系。Levitz 與 Noel

(1989)亦指出,新生第一年最關鍵的轉銜期在前兩週到第六週,影響新生輟 學的原因包括:1.不符合期待或未具備基本學習技術產生的學術性厭倦;2.教師 未說明大學經驗的利益和用處,使學生覺得所學的與未來的就業沒有相關;3.

學校未協助學生發展對大學的適切期望,致被新環境的要求擊敗;4.未主動協助 學生建立學習的基本技術,學習準備度不足;5.面對新環境的要求與挑戰,轉換 或適應困難;6.主修或生涯方向的不確定;7.學校招生不當,致學生與學校不相 容。因此建議學校應該主動協助新生順利轉換到大學生活,協助新生思考發展 的方向與目標,提供平衡的支持與挑戰,適當的課程安排,有效的教學激發學

習動機,高度的師生互動,協助新生成功的課堂學習。Edgerton、Kuh 與 Associates(2002)在全國大學生參與度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NSSE)的年度報告指出大一學生有多項的校園活動經驗比大四學 生顯著的差,如「課業以外與老師不曾有活動」、「在課堂外不曾與老師討論」

等。大四學生自評受教的收穫與個人的發展面向都勝過大一學生。大一學生唯 一超過大四學生的是他們對學校的滿意度稍高一點。即使在學生最常參與的良 好活動項目上,大一學生的投入皆不如大四學生多。

歸納國內、外學者所言,大學新生入校後面臨許多適應上的問題,尤其在 校園中的人際關係、師生互動,以及課業學習適應方面,往往是大一新生所需 要協助與引導的部分。

貳、研究動機

一、了解大學新生校園經驗有助於協助與輔導學生

大學新生進入大學校園,除了面臨許多適應方面的問題外,對於大學的教 育環境,則期待獲得更多的學習與生活經驗,而學生的校園經驗就顯得相當重 要。依據高等教育電子報2009 年第卅六期調查資料顯示,92 學年度大一學生在 大學期間想獲得的經驗中,人數比例最多的前五項依序為交許多朋友(82.3%)、

談戀愛(58.7%)、旅遊全台(58.5%)、業界實習(54.8%)、國外旅遊(50.8%)。

而94 學年度大一學生在大學期間想獲得的經驗,人數比例最多的前五項依序為 交許多朋友(82%)、業界實習(58.3%)、談戀愛(52.9%)、旅遊全台(49.2%)、

國外旅遊(47.3%)。由資料顯示大學新生對於結交朋友方面的渴望程度,而學 校裡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在結交朋友方面不可忽視的面向。人際關係的好壞,

直接影響到團體的氣氛,影響到個性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個體的身心健康和個 體活動的成敗。因此,人際關係問題是許多大學生,尤其是大學新生特別關注 的問題,而人際關係適應不良,又恰是大學新生眾多適應不良中重要因素之一。

影響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原因,對於學生事務工作者非常重要,就本研究 者所服務的私立科技大學而言,每年大一新生在學生輔導中心所做的談話紀錄 中,顯示在「人際關係困擾」的輔導上,自96 學年起連續三年輔導次數為最高,

另外,2005 年董氏基金會針對「大學生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

查的結果顯示:大學生最常感到的壓力來源前三名分別是「未來生涯發展」、「學 業表現」及「與異性交往關係」。簡單說,大學生的生活,主要集中在學業學習 與人際交往上(江文慈,2004)。所以,對於現今大學生校園經驗的了解與認識 則相當重要。

對於新生在課業學習的適應方面,黃玉(2004)在探討大一新生的學習狀 態指出,大一新生普遍覺得課程學習上遭遇困難,尤其是僑生同學。但遇困難 之學生並未積極尋求協助,只是請教同學,而學校亦未針對大一學生提供特別 的課程輔導與諮詢,加之學生夜間上網、老師上課點名不嚴格、翹課風氣盛行,

許多大一學生自認不會作時間管理,以致於大一生涯結束後,最後悔的便是沒 有努力於課業上。在國外的研究方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線上版青少年期 刊的研究顯示,比起學校人際關係疏離的學子而言,青少年在學校的朋友越多,

課業成績平均較高(陳怡潔,2010)。

由上述可知,大一新生的人際關係與學業表現,為大學生非常重視與極需 協助的校園經驗。而大一新生的校園經驗有哪些?又有哪些個人因素會影響校園 經驗?成為個人研究的動機之一。

二、探討大學新生能力發展相關影響,可提供學生學習投入的方向

當大一新生進入大學之門時,舉目所見是更新的廣闊世界,新的經驗如浪 潮般地湧現,過多的選擇使得學生目不暇給,多年來,我們的教改運動總是打 著「快樂學習」的口號,忽視「認真學習」的重要,讓學生誤以為知識真的可 以不勞而獲。而面對二十一世紀的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挑戰,大學必須透過學 術研究發展知識,另一方面則必須傳授知識,培育學生文化性格與職場能力。

而大學生的核心能力不僅關係個別學生的潛能開發與職場能力,更是大學教育 成敗的關鍵。大學生的核心能力,決定了就業廣度。大學生宜適當地發展多元 能力,如:國際觀、語言能力、洞察趨勢的能力、專業知識、整合能力、群策 群力的合作能力、溝通的能力等。這些多元能力的發展,在大學殿堂中透過教 室內與教室外的學習及人際互動與環境知覺的影響,發展出不同面向的學生能 力,藉以培養出充分就業力之大學畢業生。

黃玉(2000)針對台灣地區八十八學年度大學校院學生,採多段式分層取

樣20 所學校四個年級 945 人,研究心理社會發展與校園經驗的關係,多元迴歸 顯示大一學生能力感發展的顯著解釋因素為學習投入、同儕互動、師生互動;

而師生互動是解釋大一學生能力感、情緒管理、目標發展上的顯著因素。由此 可知,大一老師與學生的互動非常重要,大一學生也十分需要老師的指導。而 大一新生最能解釋其能力感及目標發展的因素是學習投入。由此可知學生能力 的發展有賴於師生的學習互動與自我的學習投入。

而師生互動是解釋大一學生能力感、情緒管理、目標發展上的顯著因素。由此 可知,大一老師與學生的互動非常重要,大一學生也十分需要老師的指導。而 大一新生最能解釋其能力感及目標發展的因素是學習投入。由此可知學生能力 的發展有賴於師生的學習互動與自我的學習投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