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數據是科技指數式成長下的必然產物

第二章 大數據分析趨勢觀察

第一節 大數據是科技指數式成長下的必然產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一節 大數據是科技指數式成長下的必然產物

資訊及知識的傳播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根本 一、

1989 年,未來學者 Alvin Toffler 在出版的「第三波」(The Third Wave)

書中,依據人類生產模式的演進,提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板塊活動,這種板 塊活動稱之為「波浪(waves)」,有一浪蓋一浪的意思,他區分了三個波段:

第一波(first wave)為農業式的生產模式,大致時間為十八世紀中葉 以前,其動力是勞力,接踵而來的是第二波(second wave),就是工業式的 生產模式,大致時間為十八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末為工業波段,其動力是 機械和藍領工人。第二波是大部分國家仍然在經歷的階段,但很多已發展 國家,尤其是歐、美、日本等地,已經同時地進入了所謂的第三波(the third wave),大致時間是從二十世紀末開始則進入第三波段,即資訊或數位波段,

其動力則是資訊和知識工作者,第三波是一個與知識、資訊緊扣的年代,

人類大量地利用知識與數據、並展開多維度的分析作為他們生產的手段 (Toffler, 1989),1990 年,更於其「大未來」中直指社會主宰的力量由金錢 轉向知識。Peter Drucker 所提出的知識工人,剛好也與 Alvin Toffler 提出的 第三波不謀而合,而在分期背後最主要原因可從其資訊知識傳播與文明推 進的關係觀察。

最 早 的 資 訊 科 技 革 命 起 因 於 1440 年 約 翰 尼 斯 . 古 騰 堡 (Johanner Gutenberg)印刷術的發明,讓知識得以低成本地累積及傳播,結束中古歐洲 黑暗時代,啟動文藝復興(Renaissance)及啟蒙時期(Age of Enlightenment),

而提供了 1775 年之後的兩次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充沛的動能 (參圖 二-1 歐洲書本的生產及圖 二-2 全球每人平均所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圖 二-1 歐洲書本的生產 (Kelly, 2012)

圖 二-2 全球每人平均所得 (Kelly, 2012)

科技是進步的引擎,影響力無遠弗界 二、

人類文明直至第一次工業革命8才開始突飛猛進,帶動人類進入第一次

8 工業革命一詞源於 1799 年,出自法國外交官易斯.季洛米.奧圖(Louis Guillaume Otto) (Anderson, 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機器時代,而背後的驅動力是科技(Technology)9的發展,而最重要的開端科 技是在十八世紀下半葉經過James Watt與其同行開發改善的蒸汽機,有史以 來,科技創新首度成為推動人類進步的主要驅動力,人類社會歷經了前所 未見、影響深遠的重大轉型 (Brynjolfsson & McAfee, 2014)。(參圖 二-3 人 類歷史的重要轉折:第一次工業革命)

圖 二-3 人類歷史的重要轉折:第一次工業革命 (Brynjolfsson & McAfee, 2014)

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 18 世紀末,人類使用煤與蒸汽機,帶動紡織業的 機械化,以機器代替手工,造就了繁榮的城市、拔地而起的工廠。第二次 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石油)和新交通工具(汽車)、新 通訊方式(電話、廣播和電視),開啟了 20 世紀的大量生產時代10,催生了 市郊大片房地產以及工業區的繁榮,但如今石油資源日漸枯竭,而天然氣 和煤又會造成嚴重的地球暖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將由再生能源和網路建設 所構成,在 21 世紀,由於數位技術的演進(例如 3D列印),人人都可成為

9 Technology 此字的概念是在 1802 年德國哥廷根大學經濟系貝克漢教授所寫的「科技指 南」(德文書名為 Technologie)所確立。 (Kelly, 2012)

10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三項核心創新:電力、內燃機和室內水管及衛生設備,都在 1870 至 1900 年之間出現 (Brynjolfsson & McAfee, 20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製造者的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即將展開 (Rifkin, 2013) 。綜觀 三次的工業革命,均具備了能源系統及資訊傳播兩者科技上的大躍進特色 (參表 二-1 能源系統與資訊傳播技術躍進之里程碑) 。

表 二-1 能源系統與資訊傳播技術躍進之里程碑

工業革命 能源系統 資訊傳播

第一次工業革命 煤炭/蒸汽機 (平版)印刷術

第二次工業革命 石油/內燃機 電信技術

第三次工業革命 再生能源 數位化/Internet 技術

(本研究整理)

而像蒸氣動力或電力之類具深度的新觀念或新技術,對經濟的各部分 產生重要衝擊之科技創新,在經濟史學上以「泛用型科技」(GPTs,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11)稱之,其特徵上須符合下列四點 (Wright, 2000):

普及性(Pervasiveness):非常普及的技術

(一)

技術活力(technological dynamism):會不斷改進

(二)

創新的互補性(innovational complementarities):而且能孕育出創新

(三)

的產品

大幅度改善(great scope for improvement) :生產力大幅提升,促使

(四)

產出激增,而使經濟上有所衝擊。

第三波工業革命又稱數位革命(Digital Revolution),其中扮演關鍵技術 的資通科技(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多數經濟史 學家均認為 ICT 是 GPT,而且在 GPT 排行榜上,僅次於蒸汽動力而與電力 並列第二 (Field, 2008),人類也因此正式進入了「第二次機器時代」,如同

11 該名詞首次出現於在 1995 年 Timothy F. Bresnahan 及 Manuel Trajtenberg 合寫的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Engines of Growth?"' 乙文中 (Bresnahan & Trajtenberg , 19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第一次機器時代」人類得以克服先天體能的限制一般,這次人類將突破 心智能力(運用大腦來了解和塑造環境的能力)的限制,跨入新的疆界。

大數據時代產生的背景 三、

資通科技以指數型的成長模式發展

(一)

1950 年代開始,很多人都在想一件事:「科技一切進步這麼快、這麼有 規律,或許背後有一種進步的模式」(如圖 二-4 速度趨勢曲線),

圖 二-4 速度趨勢曲線

1950 年代以前美國空軍的歷史速度紀錄圖,以及 1950 年代當時他們預測未來會達到的最 高速度。(Kelly, 2012)

1965 年,英特爾(Intel)創辦人之一的Gordon Moore首次發表了著名的預 測12,也就是之後所謂的「摩爾定律(Moor’s Law)」。(參圖 二-5)

12 Moore 於 1965 年發表於 Electronics Magazine,題目為「Cramming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圖 二-5 最早的摩爾定律只有五個資料點

圖 二-5 最早的摩爾定律只有五個資料點 以及對接下來十年的推斷(左);1968 年後的摩爾定律(右)

摩爾定律預測每經過 18 個月到 24 個月,電腦晶片的尺寸和價格就會 減半,而過去五十來摩爾定律方向上都沒有出錯,且目前也還看不出任何 跡象顯示無法持續 (Shankland, 2012),而如此指數型(exponential)的發展模 式除了電腦晶片外,主要展現在產品尺寸縮小的效果或發明物微型化(如儲 存容量、能源效率、網路速度、數位相機解析度、DNA 定序等) (參附錄 A 之附表 1),而科技是屬於放大規模的態樣(如太陽能板或電池的績效)時,

是不會找到指數型的進步 (Kelly, 2012)。如前述 GPTs 第一名的蒸氣科技,

近兩百年來只出現 3 次或 4 次的倍增,而資通科技因為摩爾定律使得這些 產品變得越來越便宜,功能越來越強大(圖 二-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圖 二-6 摩爾定律的諸多面向 (Brynjolfsson & McAfee, 2014)

數位化潮流

(二)

所謂「數位化(digitization)」係指將各種資訊和媒介,如文本、聲音、

相片、影像、從儀器和感測器獲得的資料等,轉換為電腦的母語 0 與 1。數 位化目的是著眼於數位資訊的經濟特性:共享性(可完美複製)、即時性(傳 輸)、幾近免費(邊際成本趨近於零),而數位化浪潮也深深影響了獲取知識 的新方式以及快速的創新速度 (Brynjolfsson & McAfee, 2014)。在 2000 年 時,全球資訊仍只有 1/4 是以數位化方式儲存,但到了 2013 年時,全球資 料量為 1,200EB,其中不到 2%為類比資料格式(如紙張、書籍、相片等)

只要用一點想像力,不論是什麼東西,都能夠化為資料形式,後續也 會驚喜連連,情緒可以轉換為可分析的形式,地板上的活動也可以量化成 店家所需的人流資訊,這與「量化生活」(Quantified Self)13當初發起的宗旨 是相同的,資料化代表的是對人類的理解事物的本質更為豐富,如果能把

13量化生活(Quantified Self) 是一個將個人日常生活中用輸入、狀態和表現這樣的參數,將 科學技術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技術革命。其中輸入是人體吸收的外界因素,例如消化的食物,

空氣質量等;狀態是人體當前的特徵,例如心情、arousal(皮膚電導)、blood oxygen levels

(血氧飽和度)等;表現是人體表現的行為,分為心理上和物理上的表現。( (WIKI, 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世界看成資訊,就像是一片能讓人探索得更深更廣的資料海洋,我們對於 現實社會就會有前所未有的認識,資料化可以說是給了我們工具,讓我們 能夠用資料來繪出世界的真實樣貌。 (Mayer-Schonberger & Cukier, 2013)

網際網路(Internet)與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的興起

(三)

網際網路(Internet)是指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 路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這種將電腦 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 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網際網路,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網際網路 並不等同全球資訊網,全球資訊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字相互連結而成的全 球性系統,且是網際網路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自 1990 年代網際網路及全球資訊網向公眾公開後,至 2014 年底全球 網際網路用戶普及率將達到 40%,約 30 億人14。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是 2004 年後「Web 2.0」的出現,它指的是一個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戶主導而生 成的內容網際網路產品模式,為了區別傳統由網站僱員主導生成的內容而 定義為Web 2.0。

Web 2.0 的特點是分享機制和去中心化,主要功能呈現於:部落格

(BLOG)、RSS、wiki 百科全書(Wiki)、網摘、社群網站(SNS)、P2P、

即時資訊(IM)、基於地理資訊服務(LBS)等,有名的網站如:維基百科、

Twitter、Facebook、YouTube、flickr、Google。

隨著網路普及率提高及Web 2.0 的推出,使用者製作內容的趨勢於是興 起,全球十大最受歡迎的內容網站,有六個網站主要就是由使用者創作 的15

14隸屬於聯合國的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每一年都 會針對全球進行調查與發布相關 ICT 最新數據預測。該數據係於 2014.05.05 公布於 http://www.itu.int/net/pressoffice/press_releases/2014/pdf/23-zh.pdf

15 詳參 http://www.alexa.com/topsite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物聯網與 M2M─3i 新世界的到來

(四)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縮寫 IOT)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傳統電 信網等資訊承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定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 的網路。物聯網一般為無線網,由於每個人周圍的設備可以達到一千至五 千個,所以物聯網可能要包含 500 兆至一千兆個物體,在物聯網上,每個 人都可以應用電子標籤將真實的物體上網聯結,在物聯網上都可以查找出 它們的具體位置。通過物聯網可以用中心計算機對機器、設備、人員進行 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對家庭設備、汽車進行遙控,以及搜尋位置、防 止物品被盜等各種應用。

M2M(Machine to Machine)是通過移動通訊對設備進行有效控制,從 而將商務的邊界大幅度擴展或創造出較傳統方式更高效率的經營方式亦或

M2M(Machine to Machine)是通過移動通訊對設備進行有效控制,從 而將商務的邊界大幅度擴展或創造出較傳統方式更高效率的經營方式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