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組織文化的相關研究

關於學校組織文化的研究一直有許多不同的型態、手段和論調,如社會 科學觀念和變項、文獻或論述的文本。組織文化具有獨特、發展、動態等特 性,不易截然劃分,也由於文化定義的多元而分歧,組織文化的研究亦顯示 百家爭鳴的現象。江岷欽(1992)即指出,由於單一文化論的主張、文化內涵的 難以認定、過分倚重線性邏輯典範、方法論的不足等造成組織文化在研究上 的困難。

一、學校組織文化的研究方法

由於文化是一動態的觀念,在理解文化和它本身的特徵時,研究者必須 以一種動態的觀點,以期在研究過程中能夠更清楚的理解文化的運作情形;

再則,由於組織文化的概念也並非可以簡單而單獨的判斷,因此必須結合實 證性的觀察、描述;藉由實證描述的特定規則,可以助益組織文化研究的效 果,並且能夠依據這些特定規則評估其正確性。

關於學校組織文化的研究,主要有「量化」(quantitative)典範,以及「質 化」(qualitative)典範兩種,比較如表 2-3。

表 2-3 量化典範與質化典範比較

量化研究 質化典範

領域 社會科學的 人文的、人類學的

理論來源 邏輯實證主義 現象學、詮釋學、符號互動論、俗民誌

知識形式 技術性知識 實踐性知識

假定 研究者獨立於研究主體與研究情境之外,

不受影響

研究者影響其研究,亦受研究影響

目標 尋找因果關係,建立原理、法則 了解特定情境中的意義

方法 調查、實驗 參與觀察、訪談、深度描述

情境 客觀性 脈絡性

認識途徑 對問題作詳盡敘述、建立命題、系統化測 試

經由事件的了解與證據的累積而漸次推 衍而建構

假設的關係 結構與系統內部力量 個人的思考和理解是情境中的積極力量 重點 信度、效度和資料的相容性 獨特性、研究者的影響力及其研究對他

人之影響;脈絡中的意義和行動 限制 調查範圍受限於研究假設,忽略研究主體

的意向性、目的性;原子論、化約主義

無 法 重 複 、 不 易 跨 越 不 同 情 境 進 行 比 較、含糊不清、不夠科學

資料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量化取向

量化取向植基於實證主義的研究典範(paradigm)。實證主義的典範,就本 體論而言,是屬於「原子論」;就認識論而言,強調客觀事實獨立於認知主 體之外,知識的體系具有普遍性;就價值論而言,價值和事實是二元分立 的,方法則設定方法的普遍性和量化的必要(陳伯璋,1990)。

實證主義典範認為社會科學中各種現象,可以納入特定的控制和解釋系 統,藉由自然科學數理形式從事原子式的邏輯分析。實證主義典範的基本假 設在於(吳清山,1992;張芬芬、譚光鼎,1992;Owens,1995):

第一, 社會實體存在於主體之外的一種客觀世界,理論即在於解釋此一客 觀實體世界。

第二, 現實世界中的某些部分,稱之為「變項」,基於研究需要可以從具 體生活世界中抽離出來,而其他部分的背景是可以控制的;

第三, 在這種研究,研究者和受試者是彼此獨立的;

第四, 研究者能夠以價值中立、不涉價值判斷的進入研究現場;

第五, 避免背景化約成簡單的研究情境是有可能的;

第六, 透過實證性的資料,從事量化的調查、統計、分析,更能夠清楚而 客觀的描述與解釋各種社會行為。

準此,研究者認為,以實證主義典範觀之,將學校組織環境視為是一個 能夠以科學理性、從事經驗分析與解釋的情境,對於學校組織文化的探究,

可以科學的技術和工具(如問卷、量表),其研究旨趣主要是研究者以一種價值 中立的觀點,透過大量實證資料的取得,藉由調查、描述、統計、分析技 術,以瞭解學校組織文化現象中各種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意即是說,學校 組織環文化能夠予以概念化,經由目標的定義、假設的擬定、所有組織文化 變項控制,透過「演繹-驗證-分析-解釋」系統的邏輯運作,化繁為簡,

從中找尋普遍的律則、知識或立論;因此,學校組織文化是可驗證的,研究 結果可以用來檢證學校組織文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學校組織文化採取實證證主義的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approach),其優點 在於以科學方法,藉由大量統計資料的取得,在綿密的控制、設計、描述、

統計、分析技術,有助於說明和解釋學校組織文化的內涵、類型、發展「法 則」。

不過,由於實證的調查研究,透過實證的量化分析,將繁複的文化現象 化約成一簡單的「演繹-驗證」、「經驗-分析」的因果解釋系統,實難以 理解學校組織文化背後的真正意義;再則,實證主義的量化研究,組織文化 的研究走向工具性和規範性,久而久之造成理論的窄化,而喪失指引實踐的 功 能 ( 陳 伯 璋 , 1990) 。 所 以 , 學 校 組 織 文 化 的 研 究 必 須 輔 以 質 化 的 研 究 (qualitative approach),方能認識文化的真正本質。

(二)質化取向

質化研究著眼於對於研究現場中人、地、時、事、物的詳加描述,研究 者接觸情境中日常生活的參與者以蒐集資料,關心參與者的參考架構來理解 其社會行為(黃政傑,1996:1-3)。質化取向的研究方法是指自然情境中進行 的社會生活技術,探討口語和非口語行為,採用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的方法 蒐集書面文件或其他書面以外的資料來源,資料的蒐集是屬於比較非結構式 的。黃瑞琴(2001)指出,質性研究的關注點在於:1.質的研究是描述的,質的

資料豐富的描述現場各種現象和過程;2.質的研究是統整的;3.質的研究是自 然取向的;4.質的研究注重情境脈絡;5.質的研究注重現場參與者的觀點;6.

質的研究是歸納的;7.質的研究是彈性的;8.質的研究不作價值判斷;9.質的 研究是人性化的;10.質的研究是學習的過程。

在 質 性 的 研 究 方 法 中 , 最 常 見 而 廣 泛 利 用 的 就 是 「 俗 民 誌 方 法 」 (ethnography)、「參與觀察」和「訪談」。

1.俗民誌方法

俗民誌方法是文化人類學家對於不同的歷史文化發展和獨特的文化儀式 生活觀點的深入探究,強調完全的進入該文化的脈絡中,變成該文化的一部 分,最後得到局內人(insider)的觀點和感受(鄭瑞隆,2000)。俗民誌的研究方 法是植基於現象學、詮釋學、符號象徵論的觀點:生活世界是一個充滿意義 的真實世界;認知的個體以相互主觀性、透過磋商和對話過程建構其與世界 的關係;意義必須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之下方能夠得到理解。黃瑞琴 (1996)即指出,俗民誌的文化概念,包括三個基本的人類經驗:人們在做什麼 (文化的行為)、人們知道什麼(文化知識)、以及人們製作和使用的東西(文化的 人造物品)。其中文化知識可能是習焉未察的、又是最重要的,從俗民誌的觀 點來看,研究者在現場的參與觀察或研究經驗其實就是一種文化經驗(Spradley

& McCurdy,1988),主要向現場的人們學習他們用來產生行為和解釋經驗的文 化知識,也就是他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俗民誌研究著重社會文化脈絡的探索,它的研究特性在於:瞭解問題所 在之外,並試圖瞭解問題情境或脈絡如何。從研究旨趣來看,人類學家除了 報導研究對象的互動情形之外,也報導背景事物,同時更進一步探討事件被 人們加諸的意義;人類學者從脈絡化的觀點,認為實體(reality)是由個體和社 群之間共同建構的結果,因此某一特定情境脈絡其實涵蓋了歷史背景、自然 生態、社會結構、象徵符號、人際關係各種意義網絡。是以,俗民誌方法的 幾項特性:世界觀的強調、深度描述、無預設的起點、整體性的參考架構、

自然情境的探究、資料來源的多元性、以及研究程式的彈性(陳伯璋,1990)。

綜合言之,俗民誌源自於人類學,係對於某一特定文化的生成和發展作 一系統的描述並解析其意義,包括對於人、地、時、事、物各種因素的交互 影響歷程。研究者以一種「當事人」的立場和思考方式,以期望能夠真正認 識學校組織文化現象、文化過程,以及這些文化現象與文化過程對於此一實 體世界之間的構成關係。教育研究重視過程的分析,瞭解行為或現象如何出

現,以及對於當事人的意義。因此可以說,俗民誌強調以一種自然的、生態 的和整體的研究方法,透過濃度描述、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不同方式,希 望能夠身歷其境,進入研究現場,在真實、自然的社會情境以及當下的意義 網絡之下,萃取完整、直接而真實的資料與素材,以便於能夠理解學校組織 環境真實的語言結構、象徵符號、故事、令式、習俗、儀式….如何形成價值 規範、意義系統以及他們的世界觀。

2.參與觀察

參與觀察(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源於人類學家的田野工作,對人類學現 場工作者而言,參與觀察是經年累月住在當地社區,將自己融入整個社區生 活中,儘量精通當地人們的語言,並維持一個專業的距離,藉以觀察人們日 常生活與活動,瞭解人們的基本信念、害怕、期望,並有系統的作成資料(黃 瑞琴,2001;Fetterman,1989)。其中的理論基礎在於:社會關係行動者之互動 與彼此觀點的交互性(reciprocity of perspective)。依均等主義的原則,觀察者 和被觀察者分享共同的社會文化領域,在共通的人性觀感中能夠相互認識、

彼此承認(Atkinson & Hammersley,1994)。

Jorgensen(1989)即指出,參與觀察的旨趣包括:探究方法的基礎定位於此 時此地的每日生活情境、理論觀點著重於人類生活的詮釋和理解、利用直接 觀察並配合其他資料蒐集方法、與觀察者的角色運作在於建立並維持與現場 人們的關係、參與觀察強調一種發現的邏輯。鄭瑞隆(2000)也指出,參與觀察 的基本要項,包括處理假設與初步解釋、豐富的描述和豐富的解釋、理解與

Jorgensen(1989)即指出,參與觀察的旨趣包括:探究方法的基礎定位於此 時此地的每日生活情境、理論觀點著重於人類生活的詮釋和理解、利用直接 觀察並配合其他資料蒐集方法、與觀察者的角色運作在於建立並維持與現場 人們的關係、參與觀察強調一種發現的邏輯。鄭瑞隆(2000)也指出,參與觀察 的基本要項,包括處理假設與初步解釋、豐富的描述和豐富的解釋、理解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