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組織文化變革

圖2-7 學校文化和潛在課程關係示意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設計。

第五節 學校組織文化變革

Tichy 與 Cardwell 指出,傳統組織側重成員權力/安全感的動機、遲鈍僵 化的組織結構、官僚作風的領導風格、層層節制的團隊合作模式、靜觀其變 的市場態度等,成為組織文化轉型過程中主要的路障(陳如美譯,2004:88-89)。組織文化是自然發展與生成而來,具有長期穩定性,組織成員的價值 觀、認知模式、行為規範、價值體系,很難從中予以人為的改變。是則,當 一個組織領導者意圖改變既有組織文化時,往往遭受很大的抗拒作用(吳清 山,1992;李新鄉,2001;張明輝,2004;鄭燕祥,2000;Guskey,2000),然

學校文化

潛在課程

而,許多國內外學者(江岷欽,1993;邱如美譯,2004;張慶勳,1996;陳慧 芬,1997;Burns,1994; Cutler,1991; David,1994; Henderson & Hawthorne,2000)研 究指出組織文化的改變是有可能的。到底組織文化變革有無可能性,以及如 何做好變革管理,都是關注的焦點。以下從組織文化變革的本質、觀點、架 構,對於變革的管理,分別討論之。

一、組織文化變革的本質

Kuhn(1962)在《科學革命的結構》(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一 書中指出,任何特定社群成員所共享與持有的信仰、價值和工具構成的整 體,會因為環境變化、觀點論述、創新或是發明而造成一種「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Stephen 等人指出,組織文化變革意指組織對其價值觀、信念 和心態的評估、修正與再造,而並不只是一種新的使命或價值觀(劉復苓譯,

2001:15-16)。因此,可以簡單地說,組織文化變革就是組織社會中世界觀的 轉變。

文獻也指出,組織文化得經由管理而產生變革,例如 Kilmann 即指出,

文化經由規範評估是可以接觸的、可以改變的;Tichy 也提到,組織文化是一 策略變項,可以經由角色扮演、專門術語、迷思、儀式與選擇、發展、評估 及酬賞系統而塑造(引自張慶勳,1996)。組織環境往往是因為外在壓力與內在 驅使力量造成組織的危機而產生變革的力量;組織文化的變革必須隨著組織 的政治、社會、心理環境與時更張,從容調適。Lundberg(1985)認為,組織文 化的變革,本質上是一種過渡性變遷的形式,當組織環境由一種看似穩定狀 態轉換至另一狀態,而涉及明顯不同的組織環境特性或是文化型態時,就會 發生變遷。

Schien(1985)認為,組織文化的改變必須視組織的發展階段以及組織對於 改變的準備程度。在 Schien 看來,任何一個組織各個發展階段有其基本假 定、價值觀、認同體系,當各個發展階段面臨包括管理策略、組織結構、領 導者、價值體系的改變,或者各組織發展階段中出現內在、外在的壓力或是 危機,以致於組織文化的調適和整合能力失靈,造成組織環境與文化機能的 失調與失序,所以形成組織文化變革的動因之所在,其中關係如表 2-2。

表 2-2 組織發展階段、組織文化功能與變革機制

3.以混血(hybrids)方式進行改革;

4.外來者的革命。

4.漸進主義(incrementalism)。

組織成熟期:

資料來源: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A dynamic view (p.272), by E. H. Schien,1985,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二、組織文化變革的觀點

進步,穩定中求發展」可以說是其對於價值轉變、文化更新的態度。

Popper(1957:3)在其《歷史主義的貧困》(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一書 中提到,由於我們不可能完全透過理性和科學的方法探求知識與真理,因而 無法測知人類歷史、文化進程。所以,以組織發展與變革的觀點,提出漸進 主義式的「社會點滴工程」(social piecemeal engineering),意即,由於組織文 化的複雜性與歷史現象的不可重複性,所以,社會改革應該採取逐步改良的 途徑,力圖只以單一的或短期的社會條件與環境著眼,方能夠不斷地被事實 所調整、修正或否證(falsification)。社會點滴工程著眼於組織的歷史、文化與 傳統,採取的是合理、可行、溫和、循序漸進、逐步改良的審慎態度達到變 革目的,以避免社會的動盪。

Lindblom 則承緒賽蒙的「有限理性」(limited rationality)的看法,認為人的 知識和理性是容易錯誤而非常有限的。循著有限理性此一基礎,Lindblom 以

「社會互動」的觀點,解釋世界上各個政治系統在決策上所發生最普遍、最 基本的現象:多數的決策是由參與互動者經由相互調適所形成,而不是、也 不應該是由純粹的理性或線性的分析,主要論點包括(張德銳,1994):

1.人類理性的有限性;

2.決策的政治性;

3.決策是由社會互動中形成;

4.現實政治是漸進的、交互調適的;

5.互動取代分析,分析從屬於社會互動;

6.漸次分析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7.兼顧理想和現實。

依此,Lindblom 視組織文化的變革係一政治行動,也就是說組織文化的 變革是一政治性歷程,它著眼於組織環境中旨趣、價值、資源、假定的轉變 與調適;在變革的過程中,兼顧理想性和現實性,經由磋商、折衝、衝突處 理、社會交換等政治行為,重新設計與塑造組織文化。

(二)激進的變革觀點

以衝突論的觀點察之,由於任何一個組織環境並非如結構功能論所期望 的穩定、和諧態勢,以及世界觀;即使整體組織世界在此一價值體系、信念 系統之下運作,這些社會化系統也會形成一種新型的意識型態壓迫。衝突論 者批評 Parsons 以價值共識作為分析社會結構的基礎,並從其中賦予權力的合

法性地位,實則忽略了團體之間利益衝突與可能形成的政治本質和政治歷程 (蔡麟筆譯,1990)。是以,任何一個組織環境充斥著衝突、對立和矛盾,因此 變遷是必然的,解決之道就是進行意識形態鬥爭;新馬克思主義者更直指霸 權(hegemony)的概念如何有效地「作用」(equip)與維繫組織生活中特定社會秩 序、特定社會關係以及特定的權力運作情形(Giroux,1984)。因此,當一個組織 環境因為內部壓力與外在壓力形成危機,而既有價值體系無法維持統整、調 適能力時,必須以一種全面否定、激進的態度改造組織文化。

激進的組織文化變革觀點,或許能夠在短期間免除組織環境的危機,而 重新塑造出一套全新的組織價值觀與規範系統,不過,其中破壞力過大,況 且價值體系的重建與轉化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可幾,甚至可能導致組織生 活更大的危機。

三、組織文化的變革機制

Weick,Sutcliffe 與 Obstfeld 指出,傳統組織只是遵循一定的行為規範、共 同標準,要求組織成員貫徹執行作業標準、規範和動作而難以因應變遷、做 好危機管理。因此,為維持在任何工作狀況之下,都能夠確保結果穩定的能 力,則須導向一種以「集體用心」(collective mindfulness)為核心的組織學習與 探究的情境。這種組織學習能力,意指組織環境中的團隊或個人都能認識與 了解組織生活當中重要的事件與意義、注意錯誤的形成,並有共享的專業知 識和自主性,以處理他們注意到的現象(引自簡寶秀譯,2004:15-24) ;在此 一組織中,每一組織成員都有機會建立專業技能、發現錯誤並進行修正,進 而將經驗轉化為更深一層的理論與知識,套用在任何可能發生的、新的問題 情境上面。由於「集體心智」指涉一種涵化與探究的文化更新歷程,促進組 織成員認識組織世界的態度、做事的方法、重塑組織所有成員的經驗、共享 知識與價值觀,形成專業洞視、專業知能的。所以,塑造「集體心智」成為 組織文化改變的關鍵機制。

Lundberg(1985)則以組織學習為基礎,提出組織文化變革的架構,如圖 2-6 所示。首先,此一架構始於某一特定組織環境特性或次級文化需要有外在促 發與內在允許的條件;其次,當組織出現偶然或突發的事件形成組織生存或 發展的壓力時,組織管理層次或是組織成員必須從重新審視思考組織文化的 視野和向度;再則,導引出文化變革的策略,以至激發變革的動機、管理和 系統的行動;最後,這些行動與組織文化層面相互結合、呼應,當介入完成 完成之後,即便重新塑造、更新文化層面和視野。

圖 2-8 組織文化變革的架構

資料來源:“On the feasibility of intervention in organizations,” by C. C. Lundberg,1985, In P. J. Frost et al.,(eds.). Organization culture, 182.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Agyris 與 Schon(1978)、Agyris(1999)則以學校組織中的成員不斷從事學習 是組織文化變革所以成功成為可能,包括單循環學習(single-loop learning) 、雙 循環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與再學習(deutero learning)。其中,單循環學習是 一種內部調適的歷程,著眼於適應力的學習;雙循環學習則是重新修正、檢 視組織目標、規範、策略和組織意圖的關係,同時涉及組織外部環境的調適 歷程;再學習則是組織成員知識、能力和價值轉換的學習(劉宏鈺,2004;

Agyris,1999;Agyris & Schon,1978)。主要論點如下:

單循環學習是指在既定的組織目標、政策、規範之下,整合行動和結果 之間的關係,並連結目的和手段之間的關係。其主要旨趣在於:檢視整體組 織環境以發現錯誤所在,使之能夠符合組織內部各種規範與標準,進而提升 內部的調適能力。此學習主要著重於策略、手段、方法的調整,以及行事方 針的變革,關注於組織效能的議題,鮮少造成組織徹底的改變(劉宏鈺,

2004)。雙循環學習強調在組織意圖之下重新修正目標、政策、規範,設法尋 找問題原委並找出具體可行作為。此一層次的學習除了內部環境適應之外,

更進一步的針對組織現有規範、標準或價值系統進行診斷與變革,經由組織 結構性的調整或改變,促使組織具備因應外在環境變遷的能力。雙循環學習 主要的旨趣,不僅是組織規範或價值的轉變,更著重於功能的轉換,以及尋

特定組織文化特 性或次級文化

外在促發條件

重新審視思 考文化視野 完成介入

偶然或突然事件 形成組織壓力

內在允許條件

導引文化變 革的策略 激 發 變 革 動 機、管理和制 度化的行動

重新規劃、

塑造與更新

找最適當的問題解決策略;雙循環學習質疑並重建組織既有的觀點和價值

找最適當的問題解決策略;雙循環學習質疑並重建組織既有的觀點和價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