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理論

壹、學習的定義

張春興、林清山(民78)對「學習」(learning)一詞所下的界說是:

學習是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使其行為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他們 認為:

一、學習的產生乃是由於練習或經驗的結果。凡是沒有經過練習或 是未曾經由與環境接觸而產生經驗,縱使行為有改變,也不能 稱為學習。

二、經學習改變的行為具有持久性。在此觀念之下,像疲勞使動作 緩慢,像藥物使知覺麻痺等暫時性行為改變,均非學習。

三、學習並非全是「教導」或「訓練」結果。教導或訓練固然產生 學習,除此之外個體在生活環境中只要與事物接觸發生經驗,

都會產生學習。

李詠吟(民83)「學習」乃是個體透過經驗或練習而改變其行為 的歷程。朱敬先(民89)指出學習乃是經由練習或經驗而與環境產生 互動進而使個體的知識或行為發生持久性的改變。

王克先(民86)從心理學的觀點:學習是經由練習或憑經驗,使 個體的行為產生較持久的改變歷程。他認為「學習」的特質有:

1.個體行為的改變,只有經過練習或憑經驗而產生者,始能稱為「

學習」。

2.個體行為的改變,必須較持久性的。

3.學習是指個體行為改變的歷程。

4.學習是一種中性的行為。

施良方(民85)認為「學習」為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其內涵與

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所不同。在學習理論中所講的「學習」,不 只是指人類的學習,也包括動物的學習;它泛指有機體因經驗而發生 的行為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並不是意味著改變後的行為比原來的行 為更可取。他對「學習」的定義是:學習是有機體適應環境的手段。

有機體為了生存與適應,必須不斷的改變自己的行為。經驗積累引起 的行為傾向變化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施良方(民85)將許多學習理論家對學習所下的定義,做出歸納,

大致分為三類:

一、學習是指刺激-反應之間聯結的加強(行為主義)。

二、學習是指認知結構的改變(認知學派)。

三、學習是指自我概念的變化(人本主義)。

由不同學派學者對學習之定義各有其獨到之見解,但亦可由不同 角度來瞭解學習之性質。

貳、學習滿意度之意義

滿意度(satisfaction)是一個涵蓋範圍廣泛且抽象的名詞,相關的 討論甚多,略舉定義如下:

(一)J.L.Price(1972)認為「滿意乃是一個社會組織成員對其組織團 體所產生之一種積極情意導向的程度」。

(二)辭海(舒新城,民69):「滿意」乃指「如其願望也」。

(三)柯林辭典(Collins Dictionary,1986)中對「滿意」的解釋有四,

分別為:

1.一種滿足的反應或處於滿足的態度。

2.是需求的現象。

3.是一種愉悅的獲得(當其實現時)。

4.是一種滿足的來源。

(四)韋氏辭典(Webster’s New Word Dictionary,1986):

1.完成對需要或需求的滿足:當慾望結束後所得到的感受。

2.對感到滿足的程度、內涵或狀態。

(五)Martin(1988)認為滿意是指個人在獲得經驗之期望,以及他所 感受到該經驗的實際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當所感受的等於或超 出所期望的,便覺得滿意;反之則不滿意。

(六)牛津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89):「滿意」是 指希望或感覺,其解釋為:

1.達成希望(the complete fulfillment of a desire)。

2.滿足或高興的心理狀態(satisfied or contented state of mind)。

3.喜悅的經驗、事實或情境(an experience,fact,or circumstance that occasions gratification)。

4.免除懷疑、不確定或不安(release from suspense,uncertainty,or uneasiness)。

(七)張氏心理辭典(張春興,民78),對滿意度的定義:指個體動機(生 理或心理的)促動下的行為,在達到追求的目標時,產生的一種 內在狀態,其次認為滿意度是指個體慾望實現的一種心理感受。

綜上所述,滿意度是一種感覺或態度,心理滿意是願望和需求的 達成。而研究者根據上述觀點探討學習滿意度之定義:

1.馬芳婷(民78)認為學習滿意度是一種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

這種感覺或態度的形成是因為學習者喜歡該學習活動,或在學 習過程中,其願望、需求獲得達成。

2.林博文(民87)則認為學生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 感覺或態度,這種感覺或態度表示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 或學生願望、需求獲得滿足或目標達成的程度。

3.林珮怡(民88)認為學生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 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而這種感覺或態度即表示學生對學習

活動的喜歡程度,或其願望、需求獲得滿足或目標達成的程度。

4.林家弘(民89)認為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涉 入之學習活動足以滿足個人學習上的需要,而產生完滿的感受 和正向的態度。

5.吳銘輝(民90)認為學生學習滿意係指學生對學習過程中之課程 安排、教材內容、教師教學、學習環境及人際關係等的滿意程 度,亦即學生對於參與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這種感覺或態 度表示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或學生願望、需求獲得滿足 或目標達成的程度。

6.楊淑芬(民91)認為學生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生在參與學校規劃的 學習活動時及在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而這種感覺或態度的 形成是因為學生喜歡該學習活動的程度,或其學習需求、學習 目標及學習願望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達到滿足的狀況。

7.柯淑屏(民92)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生在參與學校規劃的學習活動 時及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感覺或態度,這種感覺或態度表示學 生對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或學生願望、需求獲得滿足或目標達成 的程度。

8.Tough(1979)指出,“Satisfaction”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 態度,高興的感覺或積極的態度是「滿意」,不高興的感覺或 消極的態度是「不滿意」。

9.Domer 等(1983)將心理學的差異理論應用在學生學習滿意度 方面認為學生學習的滿意度取決於個人的「期望水準」與「實際 所得的結果」相比較後的差異程度。「期望水準」與「實際所得的結 果」之間的差距越小,則學生越感到滿意;差距越大,則感到越不滿 意。

10.Dessler(1994)認為當個人需要與組織期望不一致時,則滿意

程度自動降低。此組織期望與個人需要傾向,將受到文化價值 所影響,即不同文化將導致不同程度的滿意感覺(引自李明杉,

民87)。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之「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生在參與學校規 劃的學習課程活動時,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心理感覺或態度,這種 心理感覺或態度表示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或學生願望、需求獲 得滿足或目標達成的程度。

參、學習滿意度相關理論探究

透過研究的過程和結果,來了解教育過程中的各項相關因素,以 求得教育之改進,提高教育效果,而學生的學習滿意度正可以用來解 釋學生學習的成果。滿意度導源於內在需求的實現,而需求的層次與 方式會因學生個別差異及學習環境之不同而有差異。

教育是百年工程,推動教育活動前必須先了解學生參與學習目的、

願望與需求,才能激勵學生學習動力;而鄭田(民84)也認為所謂的 學習滿意度,是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知覺其願望或需求的程度。故本研 究希望藉由探討激勵理論、期望理論、差異理論及教育產出理論之精 髓,以了解學生是否會因激勵因素而對其需求與願望達到滿足,進而 探究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影響因素。

一、需求層次論

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認為依照需求顯現的情形來看,人類 的需求是有層次之分的,而這些層次經過馬克葛萊德(McGregor)的 修正後,包括五種層次(引自韓豐年,1989):

1.生理需求(physical needs):

生理需求是人類需求的起始點及最原始的部分,是所有其他需求 基礎。當個人飢餓或口渴時,個人生理需求未獲得滿足時,將 會忽略其他事物而一直想著食物及水。若應用在教育上,老師

發現學生行為異常時,應該試著了解學生日常生活狀況,如飲 食、睡眠等,以滿足其生理需求,改進其學習行為。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一旦生理需求滿足後,個人又會產生一種需求,即安全需求。

這種需求指的是個人會避免危險、孤獨、恐懼,解除威脅以保 護自己。在家庭及學校教育方面,應培養學生守秩序有紀律的 行為,不致管教過於嚴苛或溺愛。

3.愛與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

當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獲得滿足後,愛與隸屬需求成為決定行 為的最重要因素。所謂愛與隸屬需求是指個人希望歸屬於某個 團體,被其他人接受,同時伸出友誼的手,接受別人的友誼,

並給別人友誼,也就是社會需求。在學校教育上就是要重視團 體學習氣氛,使個人都能有被隸屬、認同及接納的需求滿足感。

4.尊重需求(esteem needs):

尊重需求即是與自尊有關的需求,如自信、成就、勝任等,以 及個人榮譽有關的需求,如追求地位、尊敬和讚佩等。

從教育的觀點來看,教師若能適當運用此學習動機,讓學生有 機會得到成功經驗,自動自發為自尊需求而努力,如此學生才 會體會到自我的價值,激發其學習的認同與滿意。

5.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需求的最高層次乃是自我實現需求,所謂自我實現需求,即是 指充分發揮潛力、實現自己,同時繼續發展及成長。教師若能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給予學生指導,使其了解自我、接納自我、

肯定自我,進而追求自我實現,將能使學生達到學習上的滿足。

此需求理論的特定順序,可用來說明個人有何需求,但無法適 用於每一個人,因為每個個體亟待滿足的需求不一樣,可能在

同一時間個人有一種以上之需求,故此理論尚無法用來概括及 解釋學生學習之行為,也不能正確預測或安排學習情景,以促

同一時間個人有一種以上之需求,故此理論尚無法用來概括及 解釋學生學習之行為,也不能正確預測或安排學習情景,以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