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因素探討

Cross(1981)指出滿意度是教育工作者要評量學生學習成果的主 要方法。影響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因素,常常因研究的角度不同而有所 差異,多數研究是從學生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三方面來做 探討,故本研究將以學生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等加以分析 探討影響學生滿意度的背景因素。

壹、學生個人因素 一、性別

朱敬先(民75)表示,一般而言,女孩勝於男孩的學校功課大都 是在需要語言能力、記憶和知覺的速度與精確性的課程,男孩較佔優 勢的功課則是在需要運用數字推理、空間性向,以及需要常識的課程 上。許錫銘(民87)在我國試辦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發現,

就整體的學習滿意度而言,女性學生的滿意度顯著高於男性學生。林 佩怡(民88)研究顯示,二專餐飲科學生因不同性別,在課程教材、

實習設備、教師教學及學習成果等構面的學習滿意度並無顯著差異,

但在校外實習方面「女性」的滿意度顯著高於「男性」。

二、興趣

Berdie(1965)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滿意度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 關。江文雄、田振榮(民85)在高職實用技能班一年級學生學習狀況 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就讀原因之學生,對學習滿意度各構面的得 分有顯著的差異,經進一步事後比較發現,「自己興趣就讀」的學生,

整體滿意度高於其他原因就讀學生。

三、學習成績

李明杉(民87)在對國中技藝班學生技藝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中指

出,學業成績在80 分以上和59 分以下的學生,有較高之技藝學習滿 意度,學業成績在70 至79 分的學生,則技藝學習滿意度較低。

四、取得證照

二專餐飲管理科學生的學習滿意度會隨著學生的性別、學校別、

入學前工作經驗、補習經驗、技藝競賽經驗及證照取得之不同而有差 異(林佩怡,民88)。

五、進路規劃

楊朝祥(民73)認為生涯就是一個人在就業前、就業中以及退休後 所擁有的各種重要職位與角色的總合。生涯規劃是個人不但能自覺、

主動、有意地參與塑造自己的生涯,同時承擔邁向生涯目標時所做的 必要選擇或活動的責任。洪寶蓮(民83)指出每個人在生涯發展過程 中,都有其發展階段性及任務。對學生而言,生涯規劃的課程是一種 前瞻,從認識自己到瞭解工作世界後,嘗試著對自己未來能有學習性 的設計。許文敏(民90)研究發現不同進路規劃的實用技能班學生對整體 學習滿意度有顯著的差異。

貳、家庭背景因素 一、家長教育程度

許錫銘(民87)認為綜合高中學生的個人背景,如性別、學校性 質、選讀類別、區域別、家長教育程度及家長職業等,對其學習滿意 度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林博文(民87)在綜合高中對工業類科職業 學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中指出學生自身因素,如入學動機、選擇學程 動機、智育成績、職業學程成績、家長教育程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學生 學習滿意度。

二、家庭經濟情況

來自於不同社會階層的父母,對子女之教育程度明顯不同,因而 影響子女的成就動機(王克先,民76)。Rosen(1958)研究成就動機

與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關係後指出,父母之社會階層與其子女之成就 動機呈現正相關,Davis(1948)在其「社會階層對學習影響」一書指 出:中上階層父母對教育極為重視,對子女的學習不時給予鼓勵,下 階層父母對教育持反對態度,他們對學校所提供的學習或訓練不時予 以阻撓或破壞。因此,有許多下階層父母之子女,縱使有心學習,也 因學校與家庭之教導相互抵觸而無所適從。

三、家庭生活狀況

許文敏(民90)在研究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中指出家庭生 活狀況會影響學生學習滿意度。個體成長的家庭經驗是影響個人人格 成長,並引導其行為表現及未來發展的主因。父母是子女學習模仿的 楷模,生長於不同家庭結構的子女,父母的存在與否及互動方式,顯 然會影響子女的價值判斷及行為表現。

社會學家認為,家庭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組織,也顯 示家庭對於個人的人格發展有密切關係(高強華等,民84)。

鄭增財(民89)認為個體在雙親家庭的成長過程中,由於具有良 好的親子互動關係,接受父母的撫養與教導,並在家庭生活的互動中 中,透過觀察、模仿與意見的交流等學習途徑,逐漸建立起自己對事 物的主觀看法,形成價值觀。

Smith(1982)及鄭增財(民89)認為,下列因素會左右父母對子 女價值觀的影響程度:

1.子女對父母價值觀知覺的精確程度。

2.子女對父母價值觀的認同程度。

3.父母對價值觀的一致程度。

李育忠(民89)認為,單親家庭的父母,由於本身不愉快的婚姻 經驗或是工作太忙,因而疏忽照顧子女,或是對子女有過多的要求或 限制,這些不恰當的親子互動關係,很可能對子女的人格發展及社會

適應行為造成傷害。謝品蘭(民81)認為,家長對子女的管教態度往 往是影響親子關係的主要關鍵。單親家庭的父母由於經濟條件的改 變,以及社會地位的不利變動,本身的適應不良,自然地影響親子之 間的互動關係,進而改變親子之間的親密度、管教態度以及對子女的 期望。

吳永裕(民85)指出,單親家庭的親子關係在「關懷」的層面不 如完整家庭的親子關係:單親家庭有較多「忽視專制」和「放任冷漠」

的親子關係,完整家庭則有較多的「關愛支配」和「關懷寬容」的親 子關係。此外單親家庭的子女比完整家庭子女在自我關懷、身心適應、

學校生活、人際關係及家庭生活上有較多的困擾。

Dannison、Smith及Tammy(1998)認為隔代教養是社會變遷下的 一項產物,通常父母親無法親自照顧子女時,便會委由祖父母(外祖 父母)幫忙照料,這是近年來的社會趨勢,也是親情的另一種表現。

中國的父母在教養子女時,通常是屬於比較嚴格的型態,而等他們成 為祖父母以後,對待孫子女的方式會改採較寬容的態度。這可能是因 為祖父母在年長之後,由於體力、生活型態和角色----等的改變,造成 教養孫子女的方式及態度也會隨之改變(引自李育忠,民89)。

李育忠(民89)研究指出,隔代教養的原因可區分為自願性與非 自願性:自願性的祖父母有選擇的權利,決定是否要教養孫子女;非 自願性的祖父母,則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擔負起教養孫子女的責任。

其主要因素如下:1.孫子女之父母死亡;2. 孫子女之父母不能或不願 意照顧子女(例如監禁、遺棄、情緒或精神異常等情況);3.孫子女之 父母離婚;4.未婚懷孕;5.經濟因素,父母均需外出工作。

Dannison 等人(1998)對隔代教養孩子的研究發現,這些孩子會 有悲傷、失落、內疚、困窘、害怕及憤怒等複雜的情緒,但也必須自 己去處理這些令人困惑的事情。同時研究者亦認為,教師應該要以不

同的方式來幫助隔代教養的學生克服心理上的壓力。

從以上學者的觀點及研究發現,雙親教養、單親教養、隔代教養 的家庭,對學生身心適應、學校生活、人格特質、行為表現、價值觀 及生涯發展確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不同的家庭生活狀況,應會影響 學生在學習滿意度各構面得分的差異。

參、學校因素

一、就讀學校地區

Farmer(1986)研究發現地區特性是造成青少年價值觀的重要 影響因素,不同地區的青少年價值觀確有不同。馬芳婷(民78)認為 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學習滿意度會隨著就讀機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Farmer(1986)研究發現地區特性是造成青少年價值觀的重要影響 因素,不同地區的青少年價值觀確有不同。

二、專業教室使用

林塗生(民85)認為學校是提供學生學習的場所,如何提供學生 最好的學習環境和資源是影響學習品質的最重要因素之一。Layon 和 Schwartz(1966)研究認為專業器材可以加強學生學習興趣,提昇學習 滿意度。彭淑玲(民85)學習的環境物質層面中的溫度、光線、通風、學 生人數及教室布置及知覺。

綜上所述,影響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學生個人因素、家庭背景因素、

學校因素等。本研究對象乃為海事職業學校學習會計課程學生,故在 探討學生個人背景變項方面,則以海事職業學校學習會計課程學生較 切身之變項為基礎,如性別、就讀科別興趣、會計成績、進路規劃、

技術士證照取得、就讀學校、會計專業教室使用率、家庭經濟情況、

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生活狀況等變項進行探討,而本研究以探討海事 職業學校為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