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理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理論"

Copied!
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海事學校學生學習會計課程學習滿意度。主要 為探討研究之相關內涵與理論基礎,經蒐集文獻,加以整理、歸納、

分析後,將本章內容分為五節,包括我國海事職業學校的發展與實施、

海事職業學校會計課程探討、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理論、學生學習 滿意度構面之相關文獻、影響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因素作一探討。

第一節 海事職業學校的發展與實施

壹、海事職業學校定義

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五月七日總統(65)台統(一)義字第一四四 五號令公佈之職業學校法,其中之第一條明載:職業學校,依中華民 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教授青年職業智能,培養職業道德,

養成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宗旨。又第二條:職業學校以分類設立為 原則,並按其類別稱某類職業學校:必要時得併設二類,每類各設若 干科。職業學校規程中之第三條說明:職業學校分為農業、工業、商 業、海事、水產、醫事、護理助產、家事、藝術、戲劇及其他等類,

二類併設時,商業及家事類、海事及水產類、醫事及護理助產類、藝 術及戲劇得視為一類。

國內學者鄭森雄(民 80)指出傳統上海洋事業包含有海運事業:

海運、輪船、航運、港埠、船舶等;水產事業:漁業、水產養殖業、

水產食品工業、冷凍工業等;海洋工程事業:海洋工程、港灣工程、

造船工程、海洋探勘等。我國之海事教育從海事或水產高級職業學校

(2)

五年制及二年制專科學校到大學、研究所為止,亦大致涵蓋所有與海 洋事業有關之教育。臺灣海事教育之機構及體制,依其目的可歸屬化 分成:商船教育、水產教育、海洋教育(李國添、周耀杰等,民 79)。

綜上所述:依職業學校法第二條設立辦理海事類、水產類或兩類 併設之職校,謂之為海事職業學校。

貳、海事職校沿革與發展

一、日據時期的台灣水產職業教育

國內學者汪知亭(民 48)亦指出日據時代的職業教育,在內容 上極其繁複。在日本人佔領的初期,職業教育主要的場地是各種講 習所和國語學校;以後才有所謂實業學校和實業補習學校。水產學 校的設立較晚,在一九四三年(民國 32 年,日本昭和 18 年)始成 立台北州立基隆水產學校,光復後改為省立基隆水產職校(何清欽,

民 69;施明發,民 82)。此外日人為防止台籍學生大量湧進中學,

另安排一出路而普設實業補習學校九十四所中,亦有一所水產實業 補習學校的設置(何清欽,民 69)。

國內學者高竣中(民 89)謂台灣地區之水產教育最早始於澎湖

(台灣省澎湖縣),時為民國十一年屬日據時代,名為馬公街立馬公 水產補習學校。後又經澎湖廳地方廳立澎水產補習學校,及澎湖廳 立澎湖水產專修學校二階段。台灣本島高級水產職業教育源起於民 國二五年(西元一九三六年)的台灣總督府水產講習所,直接由台 灣總督府殖產局管轄,以開拓東南亞海洋及發展漁業、培養幹部人 才而設。該講習所仿照日本東京水產大學方式,設有漁撈、製造、

養殖三科,招考高等科(現國民中學)畢業生,施以三年專門科教 育。西元一九四三年改為台北州立基隆水產學校,改隸屬文教局管 轄,原水產講習所在校生改稱為專修科,而改名後則招考國民學校 畢業生,施以五年教育。

(3)

二、光復初期的台灣水產教育

台灣地區之水產教育,在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初期,已有基隆與 澎湖二所水產職校,政府遷台後積極發展海事水產教育,各級海事 水產職校陸續設立,多年來航業及漁業都不斷在發展,光復後主管 台灣職業教育的行政機關,是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內教育處第二科。

省教育處於光復接收後學校改為省立、市立及私立三種,把實業學 校改為各種不同性質的省立職業學校繼續辦理,為推進本省整個職 業教育起見,於民國三十五年遵照部頒各項法令,並參酌本省實際 情形,訂定「台灣省推進職業教育計畫」。因為台灣四面環海,水產 富饒,其計劃中特別注意海事教育,除分期充實省立基隆水產職業 學校外,三十五年八月特在高雄籌設省立基隆水產職業學校高雄分 校,接收高雄造船株式會社,作為學生實習場所,於三十七年十月 獨立設置,定名為省立高雄水產職業學校,並且在三十四年冬將澎 湖水產專修學校調整為省立澎湖初級水產職業學校,以求擴充(何 清欽,民 69)。此後二餘年間,政府陸續於民國四十八年增設省立蘇 澳水產職業學校,於民國四十九年增設省立台南水產職業學校及於 民國五十年增設省立東港水產職業學校。

三、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的台灣水產教育

民國五十七年我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在省辦高中、縣辦 初中的原則下,自五十八年起水產職業學校初級部一律停止招生,

各校亦均改稱為高級水產職業學校。台灣省立鹿港高級中學成立於 五十七年,附設有水產養殖科,私立建功高中亦先後分別設置水產 科班。民國五十九年,為配合航業界迫切需要幹部,特別將省立基 隆高級水產職業學校改制為省立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於民國六 十六年核准設私立中華海事職業學校一所,為民國三五~六六年間第 一所純高職商船學校。民國七十五年八月省立東港水產職業學校增

(4)

設台東蘭嶼分班水產製造一科,台灣省成立工商業水產職業學校則 成立於民國七十九年,附設有水產養殖科及水產製造科,以上各校 即為目前培育台灣及離島地區的基層水產從業人員的搖籃。

教育部鑑於海洋開發與國家經濟發展之密切,於民國六十四年 邀請行政院、經濟部、交通部、退除役官兵輔導處、農復會等有關 機關首長代表暨專家,學者就「我國海事水產教育之改進與發展」

為題,進行研討。並成立「改進海事水產教育規劃小組」,經將近一 年之實地考察及討論研究後,增訂新的教育目標,使商船教育與水 產教育並重,擴大單一水產職業教育為商船、水產技職教育,民國 七十一年為因應為國際間政府海事諮詢組織訂定並實施「一九七八 年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當值標準國際公約」,導致海事教育再做通 盤性之檢討改進,以符合公約之規定及強化我國航運事業的國際競 爭能力,是以教育部依據行政院一七九三次院會提示,於民國七十 二年擬訂「改進商船教育及船員訓練計畫草案」,確立商船教育目標,

以適應航運事業與航業技術之急速發展所需。嗣後行政院核定之「改 進商船教育及船員訓練計劃」中明示我國海事教育基本上即包括商 船、水產及海洋三大類別 (廖季清,民 67)。

參、水產教育法規章程之沿革與發展

以法規章程之沿革觀之,民國廿二年(西元一九三三年)教育部公佈 有「職業學校規程」,其中有類科之設置,但並無課程標準。民國廿九 年(西元一九四年)教育部訂頒『職業學校實習設備標準』始有課程標 準之模型。民國四十一年(西元一九五二年)教育部訂頒各類職業學校課 程標準之「暫行標準」,訂頒水產職業學校設有漁撈、製造、養殖三科。

民國五十三年(西元一九六四年)公佈新標準,將水產職業學校改設有漁 撈、輪機、養殖、製造、經營等五科。民國六十二年(西元一九七三年) 經修訂增列合併公佈海事水產職業學校課程標準,將水產教育延伸至

(5)

海事領域,至此台灣海事水產教育設有漁撈、製造、養殖、經營、輪 機、航海、航管、電訊、水輪等九科;此後歷經民國七十六年(西元一 九八七年)、民國八十七年(西元一九九八年)之新課程及設備標準之公 佈與實施,台灣之海事水產教育亦邁入更多元化的教育。

台灣海事高職教育在現行學制上的位階是包含在高級中等教育中

,招收年齡 15-17 歲之青年,在學齡上為 10-12 級,畢業後升學進路可 銜接技職體系的四年制技術學院或二年制專科學校,亦可報考一般大 專院校。目前台灣設有公立海事水產職業學校計五所。

肆、海事水產職業學校教育目標

職業學校教育,以充實職業知能、涵養職業道德、加強繼續進修 能力、促進生涯發展、培育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目的,海事水產職 業學校是為了配合國家海洋事業發展需求,培養海事及水產業之生 產、服務及經營管理等基層的人員為目標。除了注重人格修養及文化 陶冶外,也應傳授海事及水產業之實用技能與基本知識,敬業樂群的 工作態度,奠定生涯發展之基礎。

民國八十七年九月教育部修正公佈海事公產職業水產職業學程標 準再將海事水產職業學校教育目標修訂如下:

海事水產職業學校以配合家海洋事業發展需求,培養海事及水 產業之生產、服務及經營管理等基層人才為目標。為實現此一目標 除注重人格修養及文化陶冶外,並應:

一、傳授海事及水產業之生產、服務及經營管理等實用技能與基本 知識。

二、培養正確的人生價值、道德觀念,以及敬業樂群的工作態度。

三、提升人文素養及繼續進修之能力,以奠定生涯發展之基礎。

由以上海事水產職業學校修正的教育目標得知,海事高職教育 階段係以培養基層海事水產工作層人員為主,並授以接受高等教育

(6)

的基礎課程。除在畢業後能具有就業能力外,也使其能有繼續求學 與進修的基本能力。

伍、海事職業學校的特性

國內學者魏兆歆(民 79)指出日本之海員學校相當於我國之海事 高職,商船高等專門學校相當於我國海專科學校,而商船大學則與我 國之大學航輪學系相當。海員學校為運輸省(相當於我國之交通部)所管 轄,全國共有八所海員學校,皆為國立。日本也是世界上水產業最發 達的國家之一,其國內水產教育相當普遍,高中程度之水產教育機構

(即水產高等學校)全國計有五十二所。所有水產職校都是公立的,

悉由地方政府辦理。各類學校設校地點大都選擇港灣地區或近鄰港口 之城市。

國內學者魏兆歆(民 79)指出日本水產教育所設立的學科,因地域 或需要,各校不盡相同。在水產高等學校中,計有漁業(漁撈)、輪機、

電訊、水產製造、水產養殖、水產經營、食品化學等科。其中,漁業、

輪機、電訊三科除了應學習本身之專業知識與技術外,尚有其共同性 之目標,即要把這三科之學生培養成真正能適應海上生活,而能從事 於漁船、漁業等第一線產業工作。在從事海運事業之專技人才培養方 面,應包括海上工作之航、輪與電子通訊人員,及陸上服務之海運經 理人才,所以完整的商船教育需擁有航海、輪機工程、電子通訊及海 運經營(航運管理)等科系,以滿足國家海運發展之需求。例如東京商船 大學設有航海系、運輸工程系、輪機工程系及控制工程系。神戶商船 大學設有運輸科學系、輪機工程系、海洋機械工程系及核子工程系。

就我國海事水產教育,民國四十二年六月一日成立國立台灣海洋學院,

及設駕駛、輪機、漁撈三科海勤類科,後陸續增設航運管理、水產製 造科、造船工程科、水產養殖科等岸勤類科系,後於民國 78 年改制為 大學。原為台灣省立高雄高級水產職業學校的國立高雄海洋技術學院,

(7)

於民國五十六年八月改制為台灣省立高雄海事專科學校時,共設航海

,輪機工程,電子通訊、造船工程、漁業及水產養殖等七科。私立中 國海事專科學校民國五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奉教育部核准立案時,設 有航海、輪機、船務三科,後又增設漁撈科、水產製造科。在職業學 校方面,國立基隆海事職業學校及其他國立海事職業學校於成立時,

皆首先設立漁撈、輪機之海勤科別,後在成立水產製造科、水產養殖、

航運管理、水產經營、漁村家政等岸勤類科。

大陸學者周應祺(民 89)指出漁業科學是一門涉及理、工、農、

文、經等多種學科的產業學科,是相互交叉的、綜合性的、應用性科 學,海洋漁業是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國內學者江善宗(民 89)指出 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海洋世紀裡,與海洋漁業相關產業分工將更精細

,海洋漁業產業將是更多元化、省人力化(自動化)、永續經營化及高 科技化,同時注重環保化的產業。因此,所需人才將是具有海陸科技 整合性規劃與管理能力。在教學方面視需要調整授課之科目與內容、

整合所需之學程相關課程之教學與進修,始能勝任新世紀的海洋漁業 相關產業工作所需之基礎與應用科技能力(何逸麟,民 92)。

(8)

第二節 海事職業學校會計教育課程之探討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的經濟體系蛻變,促成全球化以及資訊科 技快速發展,面對高競爭力的時代,企業人才需求更加迫切。會計是 企業運作的指標,完善的會計資訊可以了解企業的經營結果、財務狀 況,更可以改善企業體質、尋求最佳投資決策。故培養一位專業的會 計人員,是當前會計教育的首要目標(陳秀貞,民 91)。

壹、會計教育

一、會計教育之意義

美國會計學會(AAA,1966)對會計學所下的定義:「會計是 對經濟資訊的認定、衡量、與溝通的程序,以協助使用者做審慎的 判斷與決策。」(鄭丁旺,民80)。美國會計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ing,簡稱AICPA)之會計原則委員會

(Accounting Principle Board,簡稱APB)在其第四號公報中,對會 計所下的定義如下:「會計是一種服務性之活動,其功能在提供有 關經濟個體之數量化資訊- 尤其是財務資訊- 予使用者,以便使 用者藉此資訊在各種行動方案中,做一明智的抉擇。」(NEW YORK:

AICPA,1970;鄭丁旺,民80)。

綜合上述可知,會計是企業的語言、管理的利器。企業關係人

(企業管理人、員工、投資人、債權人、供應商、消費者、政府單 位等)正確且及時的透過會計資訊特別是財務報表,才能確保瞭解 並有效監督企業的決策運作。在今日企業經營國際化之下,這共通 的國際商業語言-會計,更需要發揮其功能,才能將世界各地的投 資者、策略伙伴、受信者、經營幹部,聯結成互動緊密、互利互信 的有機網路。

然而,會計資訊之良窳,端賴會計教育品質的提昇。所謂的會

(9)

計教育是指給予學生充分的會計訓練,使其認識日後擔任會計人員 時將會遭到的各種問題,提供其基本專業知識,以培養其解決問題 的能力(丁寧,民66;Committee on Educational Standards,1964)。

美國會計學會(AAA,1968)對會計教育所下的定義如下:會 計教育的目的(purpose of accounting education)是為學生的會計和 相關領域的工作(for careers in accounting and related fields)做準備,

以及為學生有效地處理(deal effectively with)他們成為專業上

( profession)的實用人才( practicing members)和在他們所處的 社會、經濟生活中(social and economic community) 做個盡責的公 民( responsible citizens)所遭遇的問題作準備(陳光谷,民83)。

二、會計教育之目的

會計教育探討的目的在提昇會計教學成效,而學校的教學過程 為關鍵影響因素。會計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的會計和相關領域的工 作做準備,以及為學生有效地處理他們成為專業上的實用人才和在 他們所處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做個盡責的公民所遭遇的問題作準備

(陳光谷,民 83)。故會計教學除了提供基本專業知識外,並應培養 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國八大事務所白皮書顯示,現今企業界最需要的會計人員必 需具備下列五種特質(陳依蘋,民 83):

1.技術能力-包含會計、經濟、財務、生產及使用資訊電子設備和 上網等能力。

2.智能技能-能夠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並且具備開闊的視野、

掌握時機的判斷力,並且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

3.溝通能力-包括閱讀、寫作、傾聽、口頭報告、交涉、說服、談 判等。

4.團隊能力-具備領導、服從、管理、協調、合作、及教導指揮的 能力。

(10)

5.專業能力-擁有職業道德、重視社會責任及具備終身學習的意願 和動機。

瞭解會計教育的目的,分析課程的缺失,制定會計教育政策及 修訂課程的參考,進而提昇會計教學的品質。學校教師欲改善教學 品質,在課程教學品質的管理上,必須注意下列五點(趙志揚,民 84):

1.掌握顧客(學生)的需求-必須清楚的了解學生的真正的需求

,並且確定需求的內容。

2.共同參與-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必須有關的人員同心協力並且 進行有效的溝通。

3.建立及時有效的教學系統-教師完整的教學系統包括分訢、設 計、發展、執行、評估等五大階段。透過每一階段來評估教學

,並且將結果回饋到改善策略上。

4.評量改善教學品質-透過評量改善教學品質,發現問題之所在,

並且擬定對策。

5.不斷的改善教學-經由教學過程的各種活動,了解困難及問題,

提出建議及方案,改進缺點使成效更為顯著。

三、會計教育之課程

課程(curriculum)乃為學習經驗, 即學生學習必須遵循的途 徑。而課程一詞,在教育領域中,可說令人感到非常混淆的術語

(terminology)。 課程要被建立(building)、構建(construction)、

規劃(planning)、設計(design)、發展(development),課程也 要被評鑑(evaluation)、修訂(revision)、改進(improvement)、

改革(reform)、及改變(change)(陳光谷,民85)。課程有四種 概念(王文科,民83):課程即科目與教材, 課程即經驗,課程即 目標、目的或成果,課程即有計畫的學習機會,由此可見課程的廣 泛內容。會計教育課程的主要目標在於讓學生瞭解會計的功能,包

(11)

括資訊的建立、發展及傳遞,其目的乃為輔助經濟政策的制定。也 應具備日後可以繼續學習的知識與才能。更重要的是,會計課程不 應只是財務會計或管理成本會計的一個濃縮或簡化, 而必須同時強 調會計資訊的用途(與決策的相關性)及來源(如何準備分錄、報 表等。林嬋娟,民89)。

依據狀況公報第二號的內容,會計課程之主要任務在於使學生 瞭解會計資訊在管理者、投資人及政府法規制訂者之決策過程中所 扮演的角色。即使學生日後不成為會計報表的提供者,也能體認會 計資訊的用途,而成為會計報表的使用人。對有意進入會計專業的 學生而言,會計課程應協助其建立對會計專業的認識,在會計專業 中成功所必備的性向與才能,及於會計專業中就業與發展的正確瞭 解。

會計課程是實現會計教育目標的主要方針,會計教育的課程規 劃除了必須具備專業與通識教育課程以外,研究者認為,面對今日 經濟無國界的挑戰,會計教育尚須實施國際觀課程,使學生瞭解自 由化對國際市場的影響以及對國際發展狀況和趨勢的認知等,以協 助會計教育畢業生對未來職場工作預作準備。

四、會計教育課程規劃及提昇教學成效的方法

會計教學要有效率(efficiency),有效能(effectiveness)、有持 續學習和改善的機轉(mechanism),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師生、

家長、行政人員、社區人士等),有很高的滿意度(李隆盛,民 87)。

即會計的教學工作能順利進行,學校教育需不斷地作各種決定、修 正,包括決定教什麼、如何教學、時間如何分配、教材的選用及學 生的評量等事項,使教學成為有目的,有步驟的工作,這些目的和 步驟,都需要在教學之前,先行安排和設計,方能按部就班,如期 完成教學活動,且有效達成教學目的,而這種教學前的安排和設計,

(12)

稱為教學規劃(方炳林,民 68),亦為未來會計教育的努力方向,茲 將規劃要點、方法分述如下:

課程規劃特點為理論與實務並重、加強管理學程、電腦化教學、

強化教學基礎、重視學生的外語能力、教材不斷更新、培養每個人 的社會責任等(沈樹雄,民 75)。課程是教育的『心臟』,技職技學 校的課程結構和內容與培養目標、人才要求、科技和經濟發展水準、

學生程度等關係密切。各國在技職教育課程安排上,有明顯加強基 礎教育、注重實務訓練及增加選修彈性等共同特點(林騰蛟、張紹 勳,民 87)。

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經濟無國界年代,會計教育除了實施國際 觀課程外,應協助學生對未來職場工作預作準備,故在課程規劃上 有以下的努力方向(黃麗華,民 85):

(一)加強對會計專業的認同,以實務經驗革新教學 1.教育學生認識會計專業的社會價值。

2.增加實務演練,建立學生職場上的信心。

3.改進教材教法。

(二)會計電腦化課程之加強

1.以實務界常用的記帳軟體教學。

2.定期更新補電腦設備。

3.培學生財務分析的基本能力。

(三)宜適時修訂課程標準,使會計課程的規劃一貫性

1.學界與業界互相配合,降低四技二專入學考題困難度,改 善補習歪風。

2.實習課程的規劃,根據實務需求。

3.合理有效修訂課程標準。

(四)導正職業價值觀,輔導升學與就業

(13)

1.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2.增闢升學及在職進修管道。

3.加強與工商界聯繫,提供會計就業市場資訊。

4.將會計技能檢定,落實於職業證照制度。

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America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 簡稱 AECC)在 1993 年 4 月所公布之問題公報第五號(Issues Statement

No.5)指出有效的教學應包含五個特點(引自楊美玲,民 90): 1.課程設計和發展目標明確,整合相關課程要有創新性、適應性。

2.採用周延完備的教材。

3.有效的表達。

4.慎選教學方法和評估學生工具。

5.適時適所的引導與溝通。

在教學過程中,會計教師應該使用簡易的方法教授會計基本概念、

原理、原則及程序,使學生容易暸解與精通每一章節,並奠定未來學 習會計的基礎。故有效的教學方法可培養學生對會計產生興趣自動學 習,進而使其成為成功的會計人員(陳光谷,民 83)。

而不論採用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首先在會計教學上不能僅著重於 個別技巧的訓練,更要去培養學生對整體架構的瞭解。也就是學生除 了具備「如何」的知識外,更要清楚知道「為什麼」及「與其他部分 有什麼關連」(周齊武、何莉芸,民 81)。其次,會計教師應採用「能 力本位」的教學,以考慮到學習者的個別差異與學習需要,使學生在 每個課程都能獲得有效學習經驗。而會計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必須不 斷檢討改進,透過科技多媒體以增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和能力(楊美玲,民 90)。

五、會計教育課程與海事類科之相關

會計是企業關係人的共通語言。與企業經營利害攸關的人士或 團體,從老闆、部門主管、員工,到投資人、債權人、供應商、消

(14)

費者, 乃至國家、社區等,透過會計資訊,特別是財務報表,才能 確保瞭解並有效監督企業的決策運作。此外在國際化的經營趨勢 下,聯結各相關人士成為緊密互動、互利互信的有機網路,便有賴 這共通的國際商業語言-會計來發揮其功能(黃麗華,民 85)。

海事各類科,不管是航海科、輪機科、漁業科、水產食品科、

水產養殖科、電子通信科,還是漁村家事科、觀光事業科等等,都 與海洋重要產業有關,任何產業的經營無不離開財務,財務是企業 的心臟,其角色扮演攸關企業存亡、財務健全與否則決定企業經營 之良窳,而會計人員則擔負這重責大任。會計人員的會計責任不但 要擬定企業的預算規劃、瞭解政府租稅法令,善用會計系統,構造 一套嚴密的神經中樞系統,正確有效報導企業營運實況,有利於相 關單位做決策。並透過會計的內部控制功能,確保企業各項資產、

負債、股東權益的安全,透過企業經營體質的管理與靈活的財務規 劃運用,使企業能以最有效的成本取得所需營運資金。由此可知任 何產業是不能偏廢會計這工作而運作,因此海事職業學校商業組會 計課程的規劃是有其需要及重要性。

貳、海事職業學校會計課程之現況 一、現行海事職業學校會計課程標準

過去職業學校教育的設計係以培育基層技術人力為主,故強調 終結性教育,設定學生畢業後即投入就業市場,而課程與教學亦依 此前提安排, 現在由於產業和經濟的轉型,對高層技術人力的需求 已提高;再加上技職體系之升學進路逐年暢通,高職學生升學進修 的機會增加,是故於八十七年九月修訂公佈之新課程教育目標增列 了「加強繼續進修能力、促進生涯發展」之教育目標,此一特色亦 具體展現於課程架構之教學科目比重,一般科目由原來的30﹪左右 提高到40﹪~50﹪,期能加強職校學生的基本能力,並且兼顧其就業、

(15)

轉業及繼續進修之需求。專業科目由原課程之專業科目函專業基礎 科目、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比重高達43﹪~76﹪;新課程之專業科 目比重調整為25﹪~35﹪,以實務為核心,輔以必要的理論科目。

海事職業學校商業組的會計課程與商業職業學校的商業經營科 的會計課程由各科的課程標準即可瞭解其情況。

表2-2-1水產經營科課程標準、學校編排教學科目、學分數參考表

授 課 節 數 類別 科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備 註 名 稱

名 稱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國文ⅠⅡⅢⅣⅤⅥ 16 3 3 3 3 2 2 英文ⅠⅡⅢⅣⅤⅥ 12 2 2 2 2 2 2 數學ⅠⅡⅢⅣ 8 2 2 2 2 三民主義ⅠⅡ 4 2 2 台灣史地ⅠⅡ 4 2 2

社會科學導論 2 2

自然科學概論ⅠⅡ 6 3 3 音樂Ⅰ 2 1 1

美術Ⅰ 2 1 1

計算機概論Ⅰ 2 2

電腦應用ⅠⅡ 4 2 2 電腦應用ⅢⅣ 4 2 2

66 學分 40.7%

小計 66 14 14 13 13 6 6 水產概論ⅠⅡ 4 2 2 中、英文輸入ⅠⅡ 4 2 2 會計學ⅠⅡ 10 5 5 含實習 商業概論ⅠⅡ 4 2 2

經濟學ⅠⅡ 6 3 3

會計學ⅢⅣ 8 4 4 含實習 漁業經濟ⅠⅡ 6 3 3

管理學ⅠⅡ 4 2 2

水產經營ⅠⅡ 6 3 3

行銷學ⅠⅡ 4 2 2

56 學分 34.6%

小計 56 11 11 7 7 10 10

(由各校自訂)

應修 8-24

(由各校自訂)

至少應修 16-32

40 學分 24.7%

小計 40 2 2 7 7 11 11 合計(學分) 162 27 27 27 27 27 27

畢 業 至 少 應 修 一 五 ○ 學

資料來源:八十七年八月教育部公佈最新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

(16)

表 2-2-2 航管科課程標準、學校編排教學科目、學分數參考表

授課節數

類別 科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備註 名稱

名稱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國文ⅠⅡⅢⅣⅤⅥ 16 3 3 3 3 2 2 英文ⅠⅡⅢⅣⅤⅥ 12 2 2 2 2 2 2 數學ⅠⅡⅢⅣ 8 2 2 2 2 三民主義ⅠⅡ 4 2 2

經濟學導論 2 2

台灣史地 2 2

法律常識 2 2

自然科學概論ⅠⅡ 6 3 3

音樂Ⅰ 2 2

美術Ⅰ 2 2

計算機概論Ⅰ 2 2

電腦應用ⅠⅡⅢⅣ 4 2 2 2 2

66 學分 40.7%

小計 66 13 13 12 14 8 6

運輸學ⅠⅡ 4 2 2

中、英文輸入ⅠⅡ 6 3 3 含實習 會計學ⅠⅡ 10 5 5 含實習 會計學ⅢⅣ 10 5 5 航業經營ⅠⅡ 4 2 2 國際貿易實務ⅠⅡ 4 2 2 含實習 商業概論ⅠⅡ 4 2 2

財稅概要 2 2

商業軟體應用ⅠⅡ 4 2 2

各 校 依 軟 體 流 行 趨 勢 授

經濟學ⅠⅡ 4 2 2

通關實務ⅠⅡ 4 2 2 含實習

56 學分 34.6%

小計 56 10 10 9 9 10 8

(由各校自訂)

應修 8-24

(由各校自訂)

至少應修 16-32

40 學分 24.7%

小計 40 4 4 6 4 9 13 合計(學分) 162 27 27 27 27 27 27

畢 業 至 少 應 修 一 五 ○ 學

資料來源:八十七年八月教育部公佈最新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

(17)

表 2-2-3 商業經營科課程標準、學校編排教學科目、學分數參考表

授課節數

類別 科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備註 名稱

名稱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國文ⅠⅡⅢⅣ 16 4 4 4 4

應用文ⅠⅡ 4 2 2

英文ⅠⅡⅢⅣ 8 2 2 2 2

英語會話ⅠⅡ 4 2 2

數學ⅠⅡ 4 2 2 應用數學ⅠⅡ 4 2 2 自然科學概論Ⅰ 2 2

人類與環境 2 2

三民主義ⅠⅡ 4 2 2

台灣史地 2 2

世界文化 2 2

心理學導論 2 2

音樂Ⅰ 2 2

美術Ⅰ 2 2

計算機概論ⅠⅡ 4 2 2

法律與生活 2 2

生涯規劃 2 2

66 學分 40.7%

小計 66 16 14 12 12 6 6 商業概論ⅠⅡ 4 2 2 會計學ⅠⅡ 8 4 4

經濟學ⅠⅡ 6 3 3

文書處理ⅠⅡ 4 2 2 含實習 民法及商事法概論Ⅰ

4 2 2

商業經營實務ⅠⅡ 6 3 3 含實習 成本會計ⅠⅡ 6 3 3 含實習

計算機應用 2 2 含實習

管理學概要ⅠⅡ 4 2 2

稅務法規 2 2

46 學分 28.4%

小計 46 6 6 7 7 12 8

(由各校自訂) (參考建議表)

應修 20-24

(由各校自訂) (參考建議表)

至少應修 26-30

50 學分 30.9%

小計 50 5 7 8 8 9 13 合計(學分) 162 27 27 27 27 27 27

畢 業 至 少 應 修 一 五 ○ 學

資料來源:八十七年八月教育部公佈最新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

(18)

目前海事職業學校商業組主要有水產經營科、航運管理科、觀光 事業科、由於觀光事業科的會計課程只有二學分,學習成效比較難以 評估,因此本研究僅就水產經營科、航運管理科與商業職業學校商業 經營科的會計課程作比較如下表:

表2-2-4水產經營科、航運管理科與商業經營科會計課程比較表 海事職業學校 商業職業學校 水產經營科 航運管理科 商業經營科 會計ⅠⅡ 各5學分 必修 各5學分 必修 各4學分 必修 會計ⅢⅣ 各4學分 必修 各5學分 必修 各4學分 選修 會計ⅤⅥ 各5學分 選修 各5學分 選修 各4學分 選修

成本會計ⅠⅡ 各3學分 必修

資料來源:研究者根據八十七年八月教育部公佈最新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資料彙整

海事職業學校、商業職業學校其會計課程課程標準之所以不同、

經雲林科技大學商業類課程中心查閱教育部八十七年公布之課程標準

、部訂專業科目,其中會計學學分不同原因可能如下列:

1、因各校可依發展特色可自行訂定專業科目、實習科目或一般科 目。

2、彈性教學時間可任為選修、補救教學、增廣教學、輔導活動、

重補修或自修之用,除自修及輔導活動外,得視同正式鐘點。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加上海事職業學校之會計課程課程規劃含實 習課程,都可能致使各校授課節數不相同。

由表 2-2-4 資料比較發現海事職業學校商業組的會計課程並未少於 商業職業學校商業經營科的會計課程,並同時要面對會計丙級技術士 檢定考及四技二專考科的需要,故會計課程學習成效比重直接影響學 生整體學業成績。

會計學科為商業管理群中為培育學生專業能力之專業核心科目,

會計

(19)

其教學目標(能力指標)如下:

1.瞭解會計之基本概念及法則,奠定會計理論之學習基礎。

2.熟練會計處理程序, 培養記帳之能力。

3.瞭解會計資訊之意義及功能,奠定應用會計資訊之能力。

4.瞭解商業會計法令,培養守法之觀念及熟悉會計人員的權利及義 務,涵養誠信之職業道德。

二、海事職業學校會計課程內容探討

海事職業學校商業組會計課程將會計學ⅠⅡ規劃為第一年必修的 課程;會計學ⅢⅣ規劃為第二必修的課程;會計學ⅤⅥ規劃為第三年 校訂選修的課程,各校依學生升學、就業人數規劃選修需要節數,有 三節、四節、五節之情況。以下為會計學ⅠⅡ、會計學ⅢⅣ、會計學

ⅤⅥ規劃教材目標及教材內容大綱,依序如下所表:

(一)會計學ⅠⅡ教學目標及教材大綱 1 教學目標如下:

(1)瞭解會計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奠定會計學Ⅲ、Ⅳ的學習 基礎。

(2)熟練基本記帳方法,使具有就業能力。

(3)認識商業會計法令,培養守法觀念與良好的職業倫理道 德。

2.教材大綱如表 2-2-5 所示:

表 2-2-5 會計學ⅠⅡ教材大綱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教學參

考節數 備註 一、基本概念 (一)會計學之意義及功用。

(二)會計學之種類。

(三)我國會計專業團體。

(四)會計基本假設。

6 第一學期

(20)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教學參

考節數 備註

二、會計之基本法則 (一)交易之分析。

(二)會計要素之分類與排列。

(附一般常用會計科目表)

10

三、會計程序 (一)會計程序。

(二)簿記通則及記帳規則。

(三)會計方程式。

(四)借貸法則。

6

四、分錄及日記簿 (一)日記簿之意義及功用。

(二)日記簿之格式與記錄方法。

(三)日簿之記帳釋例。

12

五、過帳及分類帳 (一)分類帳之意義及功用。

(二)分類帳之格式與過帳方法。

(三)過帳釋例。

8

六、試算及試算表 (一)試算意義及功用。

(二)試算表之格式。

(三)試算表之編製方法及釋例。

(四)錯誤之檢查與更正。

8

七、調整 (一)調整之意義及功用。

(二)會計基礎。

(三)應收應付帳項之調整。

(四)預收預付帳項之調整。

(五)呆帳之調整。

(六)折舊之調整。

(七)存貨之調整。

(八)攤銷。

(九)調整分錄及過帳釋例。

16

八、結算 (一)結算之意義及功用。

(二)結算工作底稿之意義、編製 方法及釋例。

12

(21)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教學參

考節數 備註 (三)虛帳戶之結清。

(四)實帳戶之結轉。

(五)本期損益之處理。

(六)結帳及開帳釋例。

九、決算表 (一)決算表之意義及功用。

(二)財務報表之種類與格式。

(三)損益表之編製。

(四)資產負債表之編製。

12

十、帳簿組織(上) (一)帳簿組織系統。

(二)單一日記簿與多欄式日記 簿。

(三)特種日記簿之設置:

1.現金簿。

2.進貨簿。

3.銷貨簿。

14 第二學期

十一、帳簿組織(中) 專欄式日記簿:

(一)現金簿專欄之設置。

(二)進貨簿專欄之設置。

(三)銷貨簿專欄之設置。

(四)普通日記簿專欄之設置。

12

十二、簿組組織(下) (一)統制帳戶與補助分類帳之 關係。

(二)日記簿專欄與統制帳戶之 關係。

(三)應收帳款統制帳戶與日記 簿專欄。

(四)應付帳款統制帳戶與日記 簿專欄。

(五)統制帳戶之應用。

10

十三、傳票制度 (一)會計憑證之意義及種類。

(二)傳票之意義及功用。

12

(22)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教學參

考節數 備註 (三)傳票之種類及格式。

(四)傳票之編製及記帳。

(五)代傳票及套寫傳票。

十四、應付憑單制度 (一)應付憑單制度之意義。

(二)應付憑單之處理程序。

(三)應付憑單制度下對特殊交 易之處理。

(四)應付憑單制度記帳釋例。

12

十五、帳簿之簡化及 代用

(一)單一現金日記簿。

(二)聯合現金日記簿。

(三)代用帳簿之處理方法。

10

十六、買賣業會計 (一)銷貨收入。

(二)銷貨退回、折扣及讓價。

(三)進貨運費。

(四)進貨成本。

(五)進貨退出、折扣及讓價。

(六)加值型營業稅之會計處理。

20

資料來源:八十七年八月教育部公佈最新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

(二)會計學ⅢⅣ教學目標及教材大綱 1、教學目標如下:

(1)瞭解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

(2)熟悉會計處理方法,使具有擔任公民營企業會計工作的能 力。

(3)熟悉財務會計準則公報之財務會計準則解釋與商業會計法 之規定。

(4)具備會計人員應有的素養及職業道德觀念。

(23)

2、教材大綱如表 2-2-6 所示:

2-2-6會計學ⅢⅣ教材大綱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教學參

考節數 備註 一、緒論 (一)會計學之意義與功用。

(二)財務會計之理論體系:

1.基本環境假設。

2.基本會計原則。

3.會計基礎。

(三)會計人員之素養與專業道 德。

10 第一學期

二、會計科目與借貸 法則

(一)交易與非交易事項。

(二)會計憑證。

(三)會計科目之意義與分類。

(四)會計科目之排列與編號。

(五)會計基本方程式。

(六)借貸法則。

12 會計學ⅠⅡ 所講授過的 單元,可酌 減 授 課 節 數。

三、平時會計處理程

(一)帳簿組織。

(二)會計循環。

(三)平時會計處理程序。

(四)平時會計處理程序釋例。

(五)錯誤之查核及更正。

10

四、期末會計處理程

(一)調整。

(二)調整釋例。

(三)調整錯誤對報表之影響及 其更正。

(四)結帳。

(五)決算表:

1.損益表。

2.業主權益變動表。

3.資產負債表。

4.財務狀況變動表。

(六)回轉分錄。

16 含工作底稿

(24)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教學參

考節數 備註 五、合夥會計 (一)合夥之意義。

(二)合夥之開業記錄。

(三)損益之分配。

(四)入夥與退夥之記錄。

(五)轉讓與合併之記錄。

(六)清算與解散之記錄。

12

六、公司會計(一) (一)公司之組織及種類。

(二)股份之種類。

(三)股票之發行。

(四)獨資或合夥改組為公司。

12

七、公司會計(二) (一)股東權益之結構及其變動:

1.股本。

2.公積。

3.保留盈餘。

(二)公司盈餘之分配。

(三)盈餘分配表之編製。

(四)股利發放之方式及其會計 處理。

(五)庫藏股票。

(六)公司重整、合併及解散。

10 第二學期

八、現金與短期投資 (一)現金之意義。

(二)現金之控制。

(三)零用金。

(四)銀行存款調節表。

(五)短期投資之成本。

(六)短期投資之收益。

(七)公開上市權益證券投資之 評價。

(八)債券投資之評價。

(九)短期投資之出售。

12

九、應收款項 (一)應收款項之內容。

(二)應收帳款之記錄及評價。

10

(25)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教學參

考節數 備註 (三)應收票據之意義及種類。

(四)應收票據之處理。

(五)應收票據之貼現。

(六)呆帳之處理。

(七)應收收益及其他應收款項。

十、存貨 (一)存貨之意義及內容。

(二)存貨之盤存制度。

(三)存貨成本之決定。

(四)存貨錯誤之影響。

(五)存貨之其他評價方法:

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2.重置成本及淨變現價值。

15

(六)存貨估計方法:

1.毛利法。

2.零售價法。

十一、基金長期股票 投資

(一)基金之意義及種類。

(二)基金之會計處理。

(三)長期投資之意義。

(四)長期股票投資之會計處理。

(五)成本法與權益法。

12

十二、固定資產 (一)固定資產之意義及性質。

(二)固定資產之取得成本:

1.現購。

2.賒購。

3.分期付款購入。

4.自建或自製。

5.捐贈取得。

6.發行證券換取。

7.抵換取得。

(三)折舊之計算方法。

(四)不滿一年之折舊計算。

(五)折舊之記錄。

(六)折舊之變動及更正。

13

(26)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教學參

考節數 備註 (七)續後支出之處理。

(八)固定資產之處分。

資料來源:八十七年八月教育部公佈最新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

(三)會計學ⅤⅥ教學目標及教材大綱 教學目標如下:

(1)加強對財務會計之了解。

(2)熟練會計處理方法,使具有擔任公、民營企業會計工作 的能力。

(3)熟悉財務會計準則公報之財務會計準則解釋與商業會計 法之規定。

(4)具備會計人員應有之素養及職業道德觀念。

教學大綱如下:

1.遞耗資產。

(1)遞耗資產之意義及範圍。

(2)折耗之計算方法。

(3)遞耗資產之會計處理。

2.應付公司債與長期債券投資。

(1)應付公司債與長期債券投資之意義。

(2)公司債之發行方法及其限制。

(3)發行者與投資者雙方之會計處理。

a.發行之分錄。

b.利息之計算及溢、折價之攤銷。

c.債券發行成本之處理。

d.年終應計利息之調整。

(27)

(4)分期還本公司債。

(5)公司債之償還。

(6)債券投資之處分。

3.負債。

(1)負債之意義及內容。

(2)流動負債。

(3)長期負債。

(4)估計負債與或有負債。

(5)其他負債。

4.現金流量表。

(1)現金流量表之意義與功用。

(2)現金流量表之編製。

5.會計處理錯誤之更正及會計變動。

(1)會計錯誤之種類。

(2)錯誤之分析及更正。

(3)會計變動。

6.財務報表分析。

(1)靜態分析。

(2)動態分析。

(3)比率分析。

7.寄銷會計。

(1)寄銷與承銷之意義及其常用會計科目。

(2)承銷契約及承銷清單。

(3)寄銷人之會計處理。

(4)承銷人之會計處理。

8.分期付款銷貨會計。

(28)

(1)分期付款銷貨之意義及特性。

(2)分期付款銷貨毛利之認定方法。

(3)分期付款銷貨會計處理。

(4)違約收回商品之處理。

(5)連續年度之彙總處理。

9.總分支店會計。

(1)總分支店之意義。

(2)總分支店會計處理方法 a.平時會計處理:

(a)完全獨立。

(b)不完全獨立。

(c)完全不獨立 b.年終會計處理:

(a)未達帳。

(b)分店損益之結算。

依海事職業學校商業組會計課程的規劃,首先讓學生明瞭學習目 標,按步就班逐一達成。由實習中,從「做中學」,熟練會計基本知 識及技能,培養具有獨立記帳的能力,並儘量使會計事項「生活化」, 提昇學習興趣及效果。充分利用教學媒體,配合電腦軟體之應用,使 學生熟練會計總帳系統之操作,以迎合社會發展之需求。在理論部分 簡要闡述基本概念各單元之講授應多舉實例演練宜多作教學評量,並 及時訂正及作必要之補充說明或補救教學。教學應配合實務,並啟發 學生思考力,引導其研究會計的興趣。教學中隨時灌輸職業倫理道德 及相關法令之規定,培養守法、踏實及積極進取的完美人格。如此方 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的。

(29)

三、海事職業學校會計課程必修選開課情況

海事職業學校商業組學生升學以商業類為主,考試專業科目以會 計學為主軸,會計丙級檢定考試更是高一學生的重頭戲。有些學生年 年繳報名費,就是檢定過不了關,所以各校在高一、高二都依課程標 準開必修課目,上學期會計學分未取得之同學,學校亦會在下學期學 期中趕開重修課程,希望能讓學生學習銜接,原因在於會計課程常常 環環相扣,基礎不穩,將影響往後學習成效。

高三會計選修課,各校處理不一,有些學校安排於校訂科目,全 科都得選;部分學校依升學、就業來選修,升學的同學以升學考試為 主,加強考試會計專業科目,決定就業的同學則輔導取得會計丙級證 照為主,加強會計丙級檢定考,根據研究者對五所海事職業學校做調 查,高三所開的會計課程各校有三節、四節、五節不等情況,不管何 種情形,學生仍然都得選修會計。

四、海事職業學校會計教師教學背景探討

為了進一步了解海事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會計課程情況,研究者透 過問卷(附錄一)瞭解了九十二學年度海事職業學校應屆高三任教會 計課程的老師,希望透過勞苦功高的教師,幫忙找出海事學生學習會 計課程的困難點,研究者為了保持資料的全貌,而未完全做細部合 併。計有11位教師,其背景相關資料如表2-2-7:

根據其問卷資料整理出會計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海事學 校任教會計課程困難點及在海事學校任教會計課程如何改善學生學 習會計課程的困難?

(30)

表2-2-7九十二學年度海事職業學校任教高三會計課程老師背景資料表

資料來源:研究者根據特別設計問卷收集資料彙整

(一)會計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解式。

2.實做—填寫報表、帳冊。

3.分組討論、做題目。

4.即刻測試、發問,即刻回答 5.小老師(一對一)。

6.請同學上台解題。

7.隨時抽問。

8.使用 power point 講解說明。

9.分組並找出小老師。

10.由某位同學回答問題,大家討論來決定對與錯。

11.實務例子與理論互用。

12.分組比賽。

大學畢業科系

(研究所或四十學分班亦請 註明)

4 位會計系畢業。

7 位相關科系畢業

(其中 8 位取得碩士學位包括進修中及碩士四 十學分班)

任教年資 1-5 年有 4 位 6-10 年有 2 位 11-20 年有 4 位 20 年以上有 1 位 是否曾擔任過行政工作 6 位

會計技術證照取得情形 乙級有 2 位 丙級有 1 位 任教以外的社會工作經驗 8 位

我時常充實會計相關資訊

(常常、有時候、不常)

5 位常常 6 位有時候

(31)

(二)在海事職業學校任教會計課程的困難點?

1.學生學習習慣不良、學習被動。

2.學生基本數學運算能力不佳。

3.學生對題目、敘述理解力差。

4.未能自動自發學習、過度依賴解答。

5.未用心於課業上。

6.國中階段教育後段班,素質也太差。

7.讀書習慣一直未能養成。

8.學生未能自動自發,過度依賴老師。

9.學生素質有下降的趨勢。

10.素質參差不齊。

11.學生態度不積極、學生被動。

12.學習態度不佳。

13.學生缺乏主動、積極。

14.學生素質差異大。

15.大部份學生,於高中前的階段,數學科學不好,以致影響會 計課程的學習(如解題步驟、分數、移項)。

16.上課堂數不夠。

17.學生寧可選擇打工,也不願意留下來上輔導課。

18.沒有課後輔導及寒假輔導,很難掌握升學複習及模考進度。

19.拉不動,更不用說自動自發。

20.打工第一、課業其次。

21.學生程度雖不差,但學習態度和習慣越來越差。

22.幾乎每年均面臨,既第一年檢定,又第三年升學,壓力很大。

23.學生未能自動自發,過度依賴老師。

(三)在海事職業學校任教會計課程,您認為有哪些措施可以改善學

(32)

生學習會計課程的困難?

1.以實務配合理論生動講解。

2.師生要互動良好。

3.透過導師、家長的互動,共同鼓勵學生。

4.教學生活化。

5.必要時要一併講解數學基本運算、增進學生基礎能力。

6.加強實做。

7.加強國文程度

8.基礎學科(數學、國文)須加強。

9.加強班級家長互動,透過家長的力量監督學生功課。

10.教學活潑化、生活化。

11.家長如不配合督促,實無法拉動學生課。

12.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給予成就感。

13.課程時段儘量排在上午,且不要太集中在某幾天(以一日排 3、4 節)。

14.教學多樣化、生動化。

15.給予平時考試以督促學生多準備。

16. 多鼓勵。

17.安排課後輔導。

18.加強作業及考試。

從專業會計教師的問卷資料整理中我們發現,海事職業學校會計 教師學經歷背景豐富、雖然學生素質不佳,加上基礎學科未能奠好根 基,以致學習成效未能顯示,儘管學生學習態度不良、過度被動,但 會計教師們仍然努力想改善學生學習會計課程的情況。

(33)

第三節

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理論

壹、學習的定義

張春興、林清山(民78)對「學習」(learning)一詞所下的界說是:

學習是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使其行為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他們 認為:

一、學習的產生乃是由於練習或經驗的結果。凡是沒有經過練習或 是未曾經由與環境接觸而產生經驗,縱使行為有改變,也不能 稱為學習。

二、經學習改變的行為具有持久性。在此觀念之下,像疲勞使動作 緩慢,像藥物使知覺麻痺等暫時性行為改變,均非學習。

三、學習並非全是「教導」或「訓練」結果。教導或訓練固然產生 學習,除此之外個體在生活環境中只要與事物接觸發生經驗,

都會產生學習。

李詠吟(民83)「學習」乃是個體透過經驗或練習而改變其行為 的歷程。朱敬先(民89)指出學習乃是經由練習或經驗而與環境產生 互動進而使個體的知識或行為發生持久性的改變。

王克先(民86)從心理學的觀點:學習是經由練習或憑經驗,使 個體的行為產生較持久的改變歷程。他認為「學習」的特質有:

1.個體行為的改變,只有經過練習或憑經驗而產生者,始能稱為「

學習」。

2.個體行為的改變,必須較持久性的。

3.學習是指個體行為改變的歷程。

4.學習是一種中性的行為。

施良方(民85)認為「學習」為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其內涵與

(34)

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所不同。在學習理論中所講的「學習」,不 只是指人類的學習,也包括動物的學習;它泛指有機體因經驗而發生 的行為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並不是意味著改變後的行為比原來的行 為更可取。他對「學習」的定義是:學習是有機體適應環境的手段。

有機體為了生存與適應,必須不斷的改變自己的行為。經驗積累引起 的行為傾向變化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施良方(民85)將許多學習理論家對學習所下的定義,做出歸納,

大致分為三類:

一、學習是指刺激-反應之間聯結的加強(行為主義)。

二、學習是指認知結構的改變(認知學派)。

三、學習是指自我概念的變化(人本主義)。

由不同學派學者對學習之定義各有其獨到之見解,但亦可由不同 角度來瞭解學習之性質。

貳、學習滿意度之意義

滿意度(satisfaction)是一個涵蓋範圍廣泛且抽象的名詞,相關的 討論甚多,略舉定義如下:

(一)J.L.Price(1972)認為「滿意乃是一個社會組織成員對其組織團 體所產生之一種積極情意導向的程度」。

(二)辭海(舒新城,民69):「滿意」乃指「如其願望也」。

(三)柯林辭典(Collins Dictionary,1986)中對「滿意」的解釋有四,

分別為:

1.一種滿足的反應或處於滿足的態度。

2.是需求的現象。

3.是一種愉悅的獲得(當其實現時)。

4.是一種滿足的來源。

(四)韋氏辭典(Webster’s New Word Dictionary,1986):

(35)

1.完成對需要或需求的滿足:當慾望結束後所得到的感受。

2.對感到滿足的程度、內涵或狀態。

(五)Martin(1988)認為滿意是指個人在獲得經驗之期望,以及他所 感受到該經驗的實際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當所感受的等於或超 出所期望的,便覺得滿意;反之則不滿意。

(六)牛津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89):「滿意」是 指希望或感覺,其解釋為:

1.達成希望(the complete fulfillment of a desire)。

2.滿足或高興的心理狀態(satisfied or contented state of mind)。

3.喜悅的經驗、事實或情境(an experience,fact,or circumstance that occasions gratification)。

4.免除懷疑、不確定或不安(release from suspense,uncertainty,or uneasiness)。

(七)張氏心理辭典(張春興,民78),對滿意度的定義:指個體動機(生 理或心理的)促動下的行為,在達到追求的目標時,產生的一種 內在狀態,其次認為滿意度是指個體慾望實現的一種心理感受。

綜上所述,滿意度是一種感覺或態度,心理滿意是願望和需求的 達成。而研究者根據上述觀點探討學習滿意度之定義:

1.馬芳婷(民78)認為學習滿意度是一種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

這種感覺或態度的形成是因為學習者喜歡該學習活動,或在學 習過程中,其願望、需求獲得達成。

2.林博文(民87)則認為學生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 感覺或態度,這種感覺或態度表示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 或學生願望、需求獲得滿足或目標達成的程度。

3.林珮怡(民88)認為學生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 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而這種感覺或態度即表示學生對學習

數據

表 2-2-2 航管科課程標準、學校編排教學科目、學分數參考表  授課節數  類別  科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備註  名稱  學  分  名稱  學 分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國文ⅠⅡⅢⅣⅤⅥ 16 3 3 3 3 2 2 英文ⅠⅡⅢⅣⅤⅥ 12 2 2 2 2 2 2 數學ⅠⅡⅢⅣ  8  2 2 2 2    三民主義ⅠⅡ  4 2 2      經濟學導論  2    2    台灣史地  2     2 法律常識  2  2    自然科學概論ⅠⅡ 6   3
表 2-2-3 商業經營科課程標準、學校編排教學科目、學分數參考表  授課節數  類別  科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備註  名稱  學  分  名稱  學 分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國文ⅠⅡⅢⅣ  16 4 4 4 4    應用文ⅠⅡ  4     2 2  英文ⅠⅡⅢⅣ  8 2 2 2 2     英語會話ⅠⅡ  4     2 2  數學ⅠⅡ  4 2 2         應用數學ⅠⅡ  4   2 2    自然科學概論Ⅰ  2 2       人類與環境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輸入 佳作 林詩涵

私立大成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廖晁偉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陳昭儒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王為 2 國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臺南職 業訓練中心、國立 臺中高級工業職業 學校附設高級工業

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立花蓮特殊教育學

這個部分是我最滿意的檔案資料,單元或學習任務完成時,我會 利用時間整理教學成果,並且及時寫下省思,這些省思有利於下

二、本校於報名表中對於學生資料之蒐集,係為學生成績計算、資料整理及報 到作業等招生作業之必要程序,並作為後續資料統計及學生報到註冊作業

二、本校於報名表中對於學生資料之蒐集,係為學生成績計算、資料整理及報 到作業等招生作業之必要程序,並作為後續資料統計及學生報到註冊作業

國立旗美高級中學、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國立臺東女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