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學習動機

為什麼有些學生上課總是興致勃勃,而有些學生上課卻是無精打采興趣缺 缺?為什麼有些學生回家總是拼命的作題目,而有些學生卻是一題也不想做?為 什麼有些學生可以持之以恆的把一本小說看完,而有些學生卻是翻了幾頁就放棄 了,這些問題均涉及動機。

一、動機的意義

要定義學習動機,首先要了解動機(motivation)的意義。張春興(1996)

認為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該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 作用,是一種促使個體進行各種行為的內在動力。Brown(1989)指出,動機具 備個人從事某一行動的本能、衝動和情緒,這種動力發自於內在,而表現的強度 則受環境所影響(引自李玉菁,2005)。Slavin (2003) 更淺顯解釋「動機」是指 什麼因素使得你想做這件事、繼續做下去和決定你試圖往哪個方向去做(引自王 淑娟,2007)。綜合上述,動機是引發個體行為的內在狀態,而不是外顯行為;

當個體表現同一外在的行為時,內在的心理歷程未必相同,所以不能只單憑外顯 行為就斷定個體的動機,需進一步對動機進行分析。

二、學習動機的意義

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簡單的說就是學生是否願意去學習。張春興

(1994)指出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引該學習活 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黃金山(2002)指出在學習的過程中,

凡能促使學生自動自發去學習的動力,皆稱之為學習動機。段曉林(2005)界定 學習動機是當學習者意識到所要進行的活動有價值,自己有自信能達到,且有合

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會影響學生是否從事學習活動,同時也會決定他們 從活動中獲得多少。因此,教師如何依照學生學習的動機去設計教學方式及教學 內容,是現在教育者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然而,每個學者對動機解釋角度不一,大致上有下列幾項分類:

(一)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與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動機一般可分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與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McCown, Driscoll, & Roop, 1996; Ormrod, 1995)。內在動機是指 我們從事某種行動的原因,來自於該行為能成就個人價值或是能滿足個人信仰以 及自我預期。例如:我想爭取好成績,只是想測試自己的能力與毅力,這便是一 個因內在動機而發生的行為。而外在動機是指我們從事某些行動或行為的誘因,

來自於該行為能夠幫助我們獲得某種外在的酬勞。例如:我想爭取好成績,是因 為我可以獲得豐厚的獎金或獎品,這便是一個因外在動機而發生的行為。因此,

當兩個人表現出完全相同的行為時,其動機可能截然不同;一個可能是出自於個 人的興趣(為內在動機所驅使),而另一個可能只是為了迎合師長或父母的期望

(為外在動機所驅使)。

(二)生理性動機(physiological motivation)與心理性動機(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動機也可分為生理性動機和心理性動機來探討(張春興,1994)。生理性動 機指因個體身體上生理變化而產生內在需求,從而引起行為的動機,通常和個人 生命的延續直接相關,例如飢、渴、睡、性等(多半與生俱來不需學習)。心理 性動機指引起個體各種行為的內在心理原因,例如滿足安全、好奇探索、與人交 往、追求成就、尊嚴及理想等(多經學習而獲得)。

(三)普遍性學習動機(general motivation to learn)與偏重型學習動機 (specific motivation to learn)。

動機也可分為普遍性學習動機和偏重型學習動機來探討(張春興,1994)。

這是依照學生學習動機的強弱來分類,普遍性學習動機的學生對於所有知識與學 科都能全心投入、認真求問,以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類學生所具有的學習 動機,並非在短時間內教導出來,而是長期累積。而偏重型學習動機的學生只對 某特定學科感興趣,其他學科則不加以注意,甚至呈現放棄狀態。這類學生的學 習動機大多是在求學過程中因學業失敗或師生關係影響而逐漸養成的。

綜合以上內容,我們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先了解到每位學生的學習動 機類型,並且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三、學習動機理論

有關學習動機的理論很多,以下僅就與本研究有關之動機理論,包括需求層 次論、自我歸因論、期望價值論及自我效能論,來說明本研究之學習動機的理論 基礎,茲分述如下:

(一)需求層次論

人本學派的動機理論認為動機是一種需求,為追求或創造需求滿足機會的動 力。人有自由意志及選擇自我決定的權利,每個人都具有使自己更為成長的動 力,相信人是具有自我實現的潛能。而人本學派中討論動機者,以馬斯洛

(Maslow)(1970)提出的需求層次論最受重視,應用也最為廣泛。Maslow提 到人類的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組成的,依其前後關係和高低層次之分,

共分為七個層次:

1.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維持個體生存及延續種族的基本需求,如:

食、衣、住、行的滿足,需要運動、休息和睡眠等。

2. 安全需求(safety need):免於恐懼及威脅,獲得依賴和保護的需求。

3. 愛與隸屬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被人愛護、關注、親近及支

4. 自尊需求(self-esteem need):希望獲得尊重、自尊、信心及他人仰慕的需 求。

5. 知的需求(need to know):此需求又稱為認知需求,旨在探討、分析瞭解 事情的真相,在涵意上知的需求即屬學習動機。

6. 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此需求又稱情意需求,指的是追求對稱、系統 美感的經驗,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需求,使人更富情趣、生動。

7. 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此需求意指完成個人目標、發揮潛 能,充分成長,最後趨向統整的個體。

其中前四項即為基本需求(Basic needs),又因為都是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欠 缺而產生的,又稱為匱乏性需求(Deficiency needs);後三項則稱之為成長需求

(growth needs)。需求的滿足是由下而上發展的,較低層次的基本需求若無法 被滿足,則個體無法進一步尋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

馬斯洛對於學習與教學有兩點主張:1.學習不是外塑的,而是內發的;2.教 師的任務不只是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為學生設置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 行學習。而在馬斯洛的兩類需求中,學習動機是屬於成長需求中的知的需求,而 知的需求的產生將繫於基本需求是否滿足。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時,首先必須協 助學生滿足其基本需求,以使其能追求高層次的需求。

圖 2-2-1 Maslow 需求層次論圖示(摘自張春興,2004)

(二)自我歸因論

「歸因」一詞指的是個體對事件或結果所知覺到的原因,研究焦點在於個體 如何解釋原因,以及這些解釋的涵義(吳幸宜,1994)。歸因理論最早是由Fritz Heider在1958年所提出來的,其歸因論有兩個要點:一、將行為發生解釋為環境 因素使然者,稱為情境歸因;將行為發生解釋為當事人性格因素使然者,稱為性 格歸因。二、一般人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多採取情境歸因,在解釋別人的行為傾 向時,多採取性格歸因。Rotter (1966)提出了制控信念(locus of control),制控 信念是指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與環境關係的看法。有些人會將成功歸因於自 己努力,將失敗歸因於個人疏忽,此種看法稱為內控(internal control);但有 些人會將成功歸之於幸運,失敗歸於外在原因,此種看法稱為外控(external control)。

Bernard Weiner(1972)綜合了的以上兩位學者的觀點提出三向度的自我歸 因論(self-attribution theory),Weiner的歸因理論有三項主要假設:

1. 個人對自我行為有自求了解的動機。

3. 個人未來行為動機強弱,受個人先前結果的歸因影響。

基於以上三種假設,Weiner(1974)將自己的成敗歸因於以下六種原因:(1)

能力(2)努力(3)工作難度(4)運氣(5)身心狀況(6)其它,如他人的協 助。而在學生們對考試成敗的歸因,則多以前四項為主,後兩項為副(張春興,

1994)。

後來,Weiner將以上六個因素分別納入此三個向度之中加以解釋:

1. 因素來源:指當事人自認為影響其成敗的原因是個人因素(內控)或外在環 境因素(外控)。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歸因屬 於內控向度,其他屬於外控向度。

2. 穩定性:指對於成功或失敗的歸因是否會隨情境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能力」

與「工作難度」為穩定歸因;其他均為不穩定歸因。

3. 能控制性::指對於成功或失敗的歸因是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只有「努力」

可憑個人意願控制,其他均非個人所能控制。

綜合以上六因素及三向度,可由表2-2-1的內容表示之:

表2-2-1 Weiner成敗歸因理論的三向度分析 成敗歸因向度

穩定性 因素來源 能控制性

歸因別

穩定 不穩定 內在 外在 能控制 不能控制

能力 ˇ ˇ ˇ

努力 ˇ ˇ ˇ

工作難度 ˇ ˇ ˇ

運氣 ˇ ˇ ˇ

身心狀況 ˇ ˇ ˇ

其它 ˇ ˇ ˇ

(摘自張春興,1996,p.314)

綜合上述觀點,一般人受到過去經驗以及成就的需求,會左右對行為結果成 敗的歸因,進而影響對未來的期望、努力程度及情緒反應,終至影響到下一次的 學習過程、行為表現。歸因理論提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了解學生對學習的 成效結果,做了哪些歸因,並協助學生在建立正確且適當的歸因方式,以激勵學 生保持學習動機,提升對未來達成目標的期望。

(三)期望價值論

期望價值論的主要涵義為:個體是否會努力去達成目標是依據他們對奬賞的 期望而定。Edwards(1954)和後來的Atkinson(1964)發展出以下列公式為基 礎的動機理論:

動機(M)=成功的可能性(Ps)× 成功的誘因價值(Is)

這個公式稱為期望模式(expectancy model)或期望價值模式。這項理論意

這個公式稱為期望模式(expectancy model)或期望價值模式。這項理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