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安平傳統聚落之觀察

3-1 安平傳統聚落空間範圍

3-1-1 邊界

以空間範圍之探討而論,邊界產生在於兩種不同性質空間的交接處

1 ;而簡單區分如此的邊界類型,則有著無形與有形兩種情況:無形的 邊界有賴空間性質的不同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及空間氣氛來區分,如平原 與森林兩種自然地景,藉由高度與視覺轉變來形成邊界感知2 ;而有形 的邊界則有賴於實質的物體所分隔,如牆、圍籬等,藉由實質的隔斷或 阻隔來形成。

但如此分類只能單純的區分簡單的空間性質,對於聚落空間範圍這 樣多種類型所組成的活動空間組織,邊界變得複雜而不易確定,隨聚落 內居民的活動與認知而有不同的詮釋。基本上,聚落範圍可依實體人為 環境與自然環境、或者以居民活動空間所產生「域」的觀念、以及社會 文化上所形成的空間認定來界定出聚落的空間範圍。

以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界定聚落空間是一種現象觀察的區分,直觀 的將屬於人所構築出的建築實體空間劃定為聚落範圍,並與外部自然環 境分開而區分出內外關係;而「域」的觀念則是以聚落居民的活動為出 發點,將居住活動的各種空間組織界定成聚落空間範圍,因此涵蓋了與 聚落居民生活密切的空間區域,也包含了部份的自然環境3 ;再者社會 文化所形成的聚落範圍,則是以大眾一般的認知,或者以實質的物質所 界定4 ,如此在聚落空間範圍上便依各文化不同而有不同的空間範圍認 知。

在安平的聚落範圍觀察中,則同時有下列幾點特色說明聚落空間之 範圍:

1 詳見施植明譯(1996:13),其中引用海德格解釋邊界之語:空間邊界不是終點,而是另 一種空間的開始。

2 草原視覺所及的天空和森林之樹冠的屏蔽,形成了空間高度上的感知差異性,而空間內 容物(草原的矮小灌木、森林的高大喬木)也形成空間上不同氣氛的營造。

3 邱永彰(1989,46),其將聚落範圍之定義分成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泛指村落整體以及 村落外圍,包括山林、河流、田野等和居民之生活、使用密切之地域,狹義則通常僅指居 民所居住之村莊本體。於此則將聚落範圍以廣義的居民之生活及活動認知區域概括之,以

「域」的觀念組構出聚落空間之意象,再區以內外之別。

4 此類以一般居民認知為範圍準則,諸如村口的大樹、路邊的岩石…等,或者以防禦面向 來界定出內外關係;而貞定物的產生則是信仰文化所產生的超自然領域觀,以實質象徵物 體的置放來界定並防衛一個屬於聚落人民居住的生活空間。

圖 3-1:聚落外圍之自然環境

說明:由上而下為南邊的運河、

西南的墓區、以及北邊的漁塭。

(1) 自然與人為環境的劃分

以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來說,安平聚落的魚塭、鹽田、運河、墓地 等地理環境所形成之景色,雖不若渾然天成的自然環境,但可感受出依 存地理特色發展、環境對活動的特殊性;此外這樣的地景特色環繞著實 體聚落居住空間,明顯展現了地景空間與居住空間的內外之別以及包被 性。因此這兩種層次的包被感,不僅強化了依存環境發展的落實體空間,

也在地景與居住空間中,明確的界定了兩種空間之邊界。

(2) 「域」的觀念

若以「域」這樣的活動區域來說,則與安平聚落的發展脈絡息息相 關。安平聚落空間的發展最初為城堡及東側六街區部分,後再往北邊及 南邊發展;以這樣的發展脈絡來看,空間區分由安平古堡與台灣街(今 延平街)為基本架構,大致分成了四區:台灣街以北為根基於荷治時期 六街區所發展的海頭社及十二宮社,以南則為較具漢人聚落色彩的妙壽 宮社與港仔尾社;以安平古堡為界,北邊為貿易繁盛時期所發展出的王

圖 3-2: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之區域劃分圖

城西社,南邊緊鄰公墓區者則為灰窯尾社5

這樣的區域發展特色顯現了地理環境與歷史脈絡,也說明了聚落活 動的類型與過程:以地理環境來說,除了居住環境所各自形成的部社體 系之外,各部社形成背景與其活動範圍也成為聚落空間之一,因此屬於 聚落的活動空間如運河、碼頭、漁塭等景色皆納入了聚落空間範圍;而 以歷史脈絡來說,發展區域的特色也形成其空間區域的描述,成為一種 以視覺和建築元素所造成的區域,如安平古堡、洋行商館、砲台、墳墓 區…等。整體說來,聚落空間便由這些活動的「域」所組成;也藉由各 個「域」的空間特質,表達出聚落內各區空間的特色與氣氛,範圍也因 此展現。

(3) 文化的影響

文化的影響對於安平聚落邊界範圍的認定也佔有重要的份量,安平 聚落受文化所影響的界線在於其所擁有的台灣獨特祭祀圈文化;這樣的

5 關於聚落區域之劃分,詳見蔡忠志(1989:31)以主要的活動街區及人造地景來區分聚 落各區域;楊一志(2000:109)則再根據田調結果,推測除以延平街做為南北劃分之外,

更有早先所存之大排溝,劃分出妙壽宮及港仔尾社、海頭社與十二宮社。基本上,聚落便 由這幾些元素所區分而各自發展成形。

圖 3-3:聚落部社領域分區圖

說明:聚落之部社範圍發展受其地 理環境以及原本實體建築之影響。

來源:整理自蔡忠志(1989:31)

圖 3-4 安平聚落活動分析圖

祭祀文化配以五營的空間防禦觀,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空間領域:各部社 有其自己的空間領域,整體聚落也有其整體的領域界線;這些象徵神力 所保護的範圍界線,某種程度上也表示了聚落空間的範圍界線。

安平聚落空間的邊界便是由這幾種關係所界定,然在探討聚落範圍 過程中,除了主要的邊界範圍確定,更需有一種環境層次的認知。

Norberg-Schulz 認為:「任何人為場所最明顯的品質便是包被,其特性和 空間特質係取決於包被的情形。」(施植民譯,1995:58)如此看來聚落 空間這樣的人為場所,其邊界的意義在於包被性的存在,聚落居民生活 與此所感知的生活空間,成為包被其生活中一切活動的聚落範圍。從環 境層次來看,自然環境所包被的人為場所、「域」所組構出包被居民活動 的範圍、以及建築環境所包被的居住空間等,描繪出居存於聚落之內的 空間層次及內外活動關係;而以這樣層次的範圍來看,對於居存於聚落 內之居民所面對的聚落逐漸發展擴大時形成的各區差異,得以更清楚的 再近一步認知其聚落之空間範圍6

3-1-2 區域層次

6 聚落分區發展所產生的差異性,將使各區之居民在描述其居存區域與其他環境時,有不 同的內外觀點:例如以自身居存區域為主要區域時,則其餘區域便有別於自身居存區域;

而再以整體的居住區域來看,又將產生不同的內外範圍觀點。安平各部社之間的區域範圍 及整體的聚落空間,在不同部社的居民所認定或陳述區域空間中,可以發現如此的關係。

圖 3-5:安平聚落之五營與六部社空間範圍圖

在上述各種不同定義之邊界所劃定出的聚落範圍中,在某種程度上 除可表達居住與環境其關係的如何形成,也說明一種生活中空間與活動 的層次關係。因此這樣的聚落邊界範圍探討中,其本質在於了解一種居 存與自然的環境層次關係;邊界範圍在不同面向上所顯現的環境層次,

表達了各種依存於環境的詮釋方式。聚落範圍展現了居民活動於自然環 境上的包被性,而活動的空間內容與特色,則必須以區域的關係來說明;

整體說來,環境的層次性也是藉由區域的存在所展現;不同性質與活動 所形成的區域交織組構成聚落空間。因此不同活動展現不同的區域,也 說明了聚落在不同性質討論下所展現的特色。

而前述以自然與人為環境、「域」的觀念、以及一種文化上的影響所 界定出邊界範圍之依據,在聚落的生存發展上可對應成產業活動--所開 始區隔出居住與外出工作的環境關係、歷史脈絡--藉由聚落發展各時期 所奠定的區域活動之空間記憶、以及祭祀體系--一種文化活動發展所形 成的認知價值觀;這樣的活動類型所形成的空間範疇及空間層次,便清 楚的呈現出聚落活動與價值體系,展現一種空間氛圍的認知與塑造。以 下依據產業活動、歷史脈絡、以及祭祀體系下安平聚落各區域性質的呈 現,嘗試了解聚落空間在不同面向之下,所產生的區域劃分其具有的特 色與構成。

(1) 以產業活動來說,目前聚落最盛者為觀光產業所帶來的商業活動,主 要集中於外圍街廓以及舊聚落內的延平街,街廓內的舊聚落仍多為住 宅。因此,若以產業活動來區分,安平聚落可分為商業區、住宅區、觀 光地景區;其中觀光地景除了古蹟、歷史建築與運河景色之外,在運河 區之碼頭仍能看到漁船停泊,因此除了景色之外,也具產業之特性。

(2) 以歷史脈絡來看,除了舊聚落區,古蹟與歷史建物在區域劃分上佔了 重要的因子;安平古堡、洋行商館、砲台…等,也使得聚落空間在氣氛 及體驗下,有著與其他聚落截然不同的空間經驗。而舊聚落區因發展先 後,也各自具有不同紋理的區域脈絡:以市街區為主的聚落空間為依據 荷治時期之空間架構所發展,南邊則呈漢人聚落之有機成長,因此整體 的區域可分為歷史核心區、舊聚落範圍、古蹟與歷史建物之地景區,以 這樣的區域劃分認知聚落的成長脈絡與空間特色。

(3) 以文化面向來看,祭祀圈在安平所形成的區域感最為強烈。六部社的 存在除了說明聚落發展的先後,也說明了信仰文化對聚落形成的影響;

相關文件